01.02 时隔多年,美团为什么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随者的模样?

时隔多年,美团为什么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随者的模样?

文|杨舒芳

王兴是个聪明的创业者。在国内的互联网还处于原始阶段时,他已经能够判断,硅谷的哪些模式,可以在中国大展拳脚。

所以我们看到了类似Facebook的校内网、类似Twitter的饭否、类似Groupon的美团。抛去校内和饭否所遇到的资本和政策方面的问题,在业务模式的选择层面,王兴的眼光一直是狠辣的,几乎没有空响炮。

但复盘美团近几年的一些操作,会发现这种跟随策略依旧痕迹明显。从早些年的跟随点评,到这两年业务战略和打法上开始跟随口碑。早已成长为超级独角兽的美团,为什么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随者的模样?

像素级模仿

元旦前不久,大众点评上线了一个小模块,叫“黑珍珠餐厅指南”,看起来像是要做一个点评版米其林餐厅的感觉。

时隔多年,美团为什么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随者的模样?

这个功能本身是蛮可爱的,也可以给消费者多提供一个参考维度。但仔细研究下,就会发现一个小问题,“人气值”这个东东,看起来似乎十分眼熟,一定在哪里见过它。

答案很简单,口碑2016年11月上线的“人气眼”功能中,就是通过“人气值”给餐厅热度实时打分的。

二者的区别则在于,口碑采取了百分制,同时依据用户的实际支付和评价数据作为评分模型;点评似乎采取了万分制,分数看起来十分庞大,打分依据则是用户的推荐数,每多一个推荐,人气值就增加一分,至于该用户是否真的在该店消费过,则不在投票规则之内。

一个小功能,模仿了就模仿了,路人也不太关心。让人担忧的地方在于,过去一年中美团点评开始在业务战略、打法上多次跟随口碑。这并不像一个领先

者的做法。

比如,口碑最早提出的“支付即会员”,美团和微信支付都先后跟进了。具体的时间线是这样的:2015年12月,口碑”提出“支付即会员”战略;2016年3月,微信支付开始跟进;2016年9月前后,美团点评的销售也开始用“支付即会员”的逻辑,向商家推荐美团的POS机。

时隔多年,美团为什么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随者的模样?

再比如,开放平台业务。2015年11月,口碑发布开放平台,向线下商家开放平台流量、会员营销、支付体系和大数据运营等能力。当时口碑刚成立不到半年。没想到两年后,美团点评重提“赋能商户”一说,发布了生活服务开放平台。在这之前,美团点评被商家骂的最多的,就是“团购吸血”。

虽说国内互联网也是一大抄,谁家出了一个好的功能,很快就会被竞品跟进。但这样大到战略级、小到像素级的模仿,对于美团这个体量的公司,就很难让人理解了。

下半场的比拼

王兴之前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叫“互联网的下半场”。

按照他的切分,上半场的玩家们,吃的是互联网的人口红利,简单粗暴刷流量、铺规模,干的还是脏活累活。下半场则是在人口红利宣告结束后的精细化运作,讲究深耕细作,平台和商家之间的话语权关系也在发生扭转。

美团正是代表了互联网上半场的典型打法,靠着强悍的地推铁军,在百团大战中存活下来,靠团购和低价聚拢了规模庞大的价格导向用户,成为一个线上流量入口。但是时代变了。美团和点评合并之前,张涛就早早下了断言,“团购已死”。

O2O火了大半个中国,又死了一大批企业,才终于把这件事的核心逻辑展示出来:线上流量终究会达到瓶颈,线下商业的命脉只能是线下流量。

一个餐厅要把生意做好,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让10公里外的客人来吃一顿饭,而是如何让5公里内的客人来多吃几顿。对商家来说,靠团购和低价带客,只能是高成本、低回报的事情。

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在某个问答社区回答了一个关于美团的问题后,评价中一窝蜂的是吐槽美团抽成太高的商家。

时隔多年,美团为什么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随者的模样?

美团需要转型。这大约也可以解释,它为什么要去不停复制别人的策略。它要改变,并且要循着一个和团购完全不同的方向去改变。口碑2015年成立的时候,就打出了反团购的旗号。如今美团频繁复制口碑的路线,也是有点讽刺和心酸。

美团还需要面对另一个问题,越铺越大的摊子。我们之前分析过,美团对边界的定义,其实和大多数公司不太一样。它似乎并不在意业务的相关性,而更看重对流量的多方位变现。打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等新业务,就是美团多方向扩张的印证。

但过大的摊子,有可能会成为美团在下半场的一个拖累,影响它在纵深中前进的速度,和调转车头的能力。

今年双12也可能成为一个分水岭。

全国人民在一个工作日疯狂线下买买买,上线不久的口碑APP日活直接冲到了千万级。有媒体调侃说,王兴可能要失眠。与此同时,口碑明确了“帮商家管理线下流量”的战略定位,直指团购模式下线下流量被浪费的问题。

不知道,美团点评会不会跟随这个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