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時隔多年,美團為什麼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隨者的模樣?

時隔多年,美團為什麼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隨者的模樣?

文|楊舒芳

王興是個聰明的創業者。在國內的互聯網還處於原始階段時,他已經能夠判斷,硅谷的哪些模式,可以在中國大展拳腳。

所以我們看到了類似Facebook的校內網、類似Twitter的飯否、類似Groupon的美團。拋去校內和飯否所遇到的資本和政策方面的問題,在業務模式的選擇層面,王興的眼光一直是狠辣的,幾乎沒有空響炮。

但覆盤美團近幾年的一些操作,會發現這種跟隨策略依舊痕跡明顯。從早些年的跟隨點評,到這兩年業務戰略和打法上開始跟隨口碑。早已成長為超級獨角獸的美團,為什麼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隨者的模樣?

像素級模仿

元旦前不久,大眾點評上線了一個小模塊,叫“黑珍珠餐廳指南”,看起來像是要做一個點評版米其林餐廳的感覺。

時隔多年,美團為什麼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隨者的模樣?

這個功能本身是蠻可愛的,也可以給消費者多提供一個參考維度。但仔細研究下,就會發現一個小問題,“人氣值”這個東東,看起來似乎十分眼熟,一定在哪裡見過它。

答案很簡單,口碑2016年11月上線的“人氣眼”功能中,就是通過“人氣值”給餐廳熱度實時打分的。

二者的區別則在於,口碑採取了百分制,同時依據用戶的實際支付和評價數據作為評分模型;點評似乎採取了萬分制,分數看起來十分龐大,打分依據則是用戶的推薦數,每多一個推薦,人氣值就增加一分,至於該用戶是否真的在該店消費過,則不在投票規則之內。

一個小功能,模仿了就模仿了,路人也不太關心。讓人擔憂的地方在於,過去一年中美團點評開始在業務戰略、打法上多次跟隨口碑。這並不像一個領先

者的做法。

比如,口碑最早提出的“支付即會員”,美團和微信支付都先後跟進了。具體的時間線是這樣的:2015年12月,口碑”提出“支付即會員”戰略;2016年3月,微信支付開始跟進;2016年9月前後,美團點評的銷售也開始用“支付即會員”的邏輯,向商家推薦美團的POS機。

時隔多年,美團為什麼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隨者的模樣?

再比如,開放平臺業務。2015年11月,口碑發佈開放平臺,向線下商家開放平臺流量、會員營銷、支付體系和大數據運營等能力。當時口碑剛成立不到半年。沒想到兩年後,美團點評重提“賦能商戶”一說,發佈了生活服務開放平臺。在這之前,美團點評被商家罵的最多的,就是“團購吸血”。

雖說國內互聯網也是一大抄,誰家出了一個好的功能,很快就會被競品跟進。但這樣大到戰略級、小到像素級的模仿,對於美團這個體量的公司,就很難讓人理解了。

下半場的比拼

王興之前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叫“互聯網的下半場”。

按照他的切分,上半場的玩家們,吃的是互聯網的人口紅利,簡單粗暴刷流量、鋪規模,乾的還是髒活累活。下半場則是在人口紅利宣告結束後的精細化運作,講究深耕細作,平臺和商家之間的話語權關係也在發生扭轉。

美團正是代表了互聯網上半場的典型打法,靠著強悍的地推鐵軍,在百團大戰中存活下來,靠團購和低價聚攏了規模龐大的價格導向用戶,成為一個線上流量入口。但是時代變了。美團和點評合併之前,張濤就早早下了斷言,“團購已死”。

O2O火了大半個中國,又死了一大批企業,才終於把這件事的核心邏輯展示出來:線上流量終究會達到瓶頸,線下商業的命脈只能是線下流量。

一個餐廳要把生意做好,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讓10公里外的客人來吃一頓飯,而是如何讓5公里內的客人來多吃幾頓。對商家來說,靠團購和低價帶客,只能是高成本、低迴報的事情。

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在某個問答社區回答了一個關於美團的問題後,評價中一窩蜂的是吐槽美團抽成太高的商家。

時隔多年,美團為什麼又把自己活成了跟隨者的模樣?

美團需要轉型。這大約也可以解釋,它為什麼要去不停複製別人的策略。它要改變,並且要循著一個和團購完全不同的方向去改變。口碑2015年成立的時候,就打出了反團購的旗號。如今美團頻繁複制口碑的路線,也是有點諷刺和心酸。

美團還需要面對另一個問題,越鋪越大的攤子。我們之前分析過,美團對邊界的定義,其實和大多數公司不太一樣。它似乎並不在意業務的相關性,而更看重對流量的多方位變現。打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新業務,就是美團多方向擴張的印證。

但過大的攤子,有可能會成為美團在下半場的一個拖累,影響它在縱深中前進的速度,和調轉車頭的能力。

今年雙12也可能成為一個分水嶺。

全國人民在一個工作日瘋狂線下買買買,上線不久的口碑APP日活直接衝到了千萬級。有媒體調侃說,王興可能要失眠。與此同時,口碑明確了“幫商家管理線下流量”的戰略定位,直指團購模式下線下流量被浪費的問題。

不知道,美團點評會不會跟隨這個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