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剛做完冠心病血管造影,要注意什麼?

一直想穿越到電影世界


咱們直入主題,心臟造影術後有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關於傷口的護理

1、觀察穿刺處有無血腫、淤斑,敷料有無滲血,穿刺側肢體動脈搏動情況;

2、經橈動脈穿刺者,抬高患肢,腕關節制動,加壓止血帶每2~3小時放鬆一次;

3、經股動脈穿刺者拔鞘管後沙袋壓迫6小時,制動12小時,臥床24小時;床上大小便,術後避免增加腹腔壓力的動作,咳嗽、排尿時應按壓穿刺部位,防止出血;

關於飲食、飲水、體位和活動

1、為了加速造影劑的排洩,應當多飲水,一般要求術後2小時內飲水800ml,4~6小時內排出小便約800~1000ml,以利於造影劑排出;

2、進食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牛奶、豆製品等含糖多易產氣的食物,術後24小時可恢復正常飲食;

3、保持大便通暢,多食用粗纖維食物,如芹菜、菠菜等;

4、經橈動脈穿刺患者,不需要嚴格臥床;

5、經股動脈穿刺者,臥床期間進行踝泵運動10次/小時,有效咳嗽10次/小時,彈力繃帶去除後可下床活動!



綜合內科張醫生


你們回去一定多看看手,讓患者多喝水!

這是每一個冠脈造影結束後,王醫生給主管醫生的交代,冠脈造影后需要注意什麼,重點就是這幾個字:看看手,多喝水!

我們來解讀這幾個字。

第一、看看手,當然指的是從手腕即橈動脈穿刺進行的冠脈造影,如果從大腿即股動脈造影,那麼就是看看腿。

看看手包括兩層意思,一方面因為造影走的是動脈,術後需要壓力包紮,回到病房需要不斷的去釋放壓力,以免壓壞皮膚及影響靜脈迴流,常規我們一兩個小時會去松一次壓力,單純造影六小時基本松完,支架術後,我們一般需要十幾個小時,直到壓力完全釋放。

另一方面在松壓力的同時,需要密切觀察手腕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或血腫,或穿刺點遠端腫脹是否嚴重,是否有缺血,根據情況需要及時處理。並囑咐患者手腕少活動,避免用力。

對於股動脈如果使用縫合器,就可以囑患者休息,但如果是普通繃帶包紮,那麼需要制動12小時,檢查不要活動,以免造成股動脈出血或血腫。

第二、多喝水


冠脈造影過程中不得不使用造影劑,造影劑需要經過腎臟排洩,需要我們需要術前水化多輸液,術後多喝水,加快造影劑代謝,減少造影劑腎病的風險。

第三、多觀察

尤其對於支架術後的患者,需要密切觀察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徵,並詢問患者是否有不舒服,因為支架內急性血栓會在造影支架術後發生,包括心包等其他併發症。

總之,冠脈造影術後,即使沒有放支架,任務也沒有完成,需要等到穿刺點部位癒合良好,撤出包紮後,才能囑患者可恢復正常活動。


心血管王醫生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的一種常用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是一種較為安全可靠的有創診斷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被認為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即便是“金標準”,畢竟也是一種有創手術,所以,在術後患者還是要主要保養。

1、術後觀察。

即便是小手術,也無法絕對排除不良反應的存在,所以,在術後要對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身體不適,注意心電圖及生命體徵等。

2、鼓勵飲水。

因為冠脈造影需要注入一定量的造影劑,造影劑長時間存留體內可能會對腎臟功能產生不良影響,還有可能加大心臟負擔,誘發嚴重併發症。所以,術後要鼓勵、督促患者多飲水,以加速造影劑的排出,避免身體出現不良反應。

3、臥床休息。

冠脈造影屬於小手術,不需要嚴格要求病人全天臥床,但是也要注意休息,切忌出現用力過大、過猛的情況,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引發相關併發症。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欣康小天使


冠脈造影通常是在我們臨床上感到胸悶、胸痛症狀明顯,且經過胸部CT或者是冠脈CTA的檢查發現冠狀動脈堵塞或者是鈣化較為嚴重時才會採用的檢查方法,其主要是通過經繞動脈置入導管,然後往冠脈中打造影劑來直觀的反應心臟血管的血液流動情況,有無堵塞或者狹窄,鈣化情況如何,另外,還可以反映狹窄的情況,是否需要進行支架治療。這種治療方法雖然是有創的,但其實診斷冠心病的最可靠的標準。那麼,做完冠脈造影后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冠脈造影本身屬於有創性疾病,因此手術後要注意保持創口局部的清潔,同時要觀察手臂局部肌膚的顏色、溫度、動脈的波動情況,如有異常要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另外,由於在進行冠脈造影時需要往身體裡打造影劑,會對身體肝腎等臟器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手術完後,要注意多喝水,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有利於有害物質的排洩。

冠脈造影如果血管堵塞不嚴重,一般不需要放支架,但如果冠脈堵塞嚴重,需要放支架的就要長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以防血栓的形成,導致梗塞現象的再次發生,所以對於冠脈造影支架後的患者,抗血小板的藥物是要終身服用的。

還有就是,冠脈造影后的患者術後要注意複查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心肌酶等指標。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所以,冠脈造影只是一個小手術,但我們也不能大意,要了解注意事項,減少其對身體的危害。

本期答主:徐霞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心臟造影和腦血管造影原理基本相同。今天我們說說腦血管造影方面的問題。

腦血管造影安全嗎? 腦血管疾病一般一般都需要通過做腦血管造影(DSA),來明確病因,比如蛛網膜下腔出血,一定要腦血管造影明確是否有顱內動脈瘤,懷疑顱內血管畸形更加需要通過腦血管造影才能明確顱內動靜脈畸形。總之腦血管造影是診斷腦血管疾病的金標準,


所謂“金標準”是指當前臨床醫學界公認的診斷疾病的最可靠、最準確、最好的診斷方法,就是沒有更好,只有最好, 筆者從事神經介入這麼久了,反覆對比了CT血管成像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雖然從很多文獻上看,這兩個檢查陽性率在90%以上,但是我發現將近30%的有症狀的病人,CT血管成像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沒有發現問題,而腦血管造影發現多個問題。


全腦血管造影雖然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相對而言操作簡單,時間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是仍存在出現一定併發症的危險的可能性,個人認為腦血管造影最危險的併發症是腦栓塞和腦出血,這個與病人的血管情況和術者經驗都是有很大關係的,雖然發生率低,一般的併發症主要表現為局部併發症、全身併發症、神經系統併發症。我們應該依照不同的併發症類型應該在找到併發症發生原因,來進行防治。孫子云: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就是這個道理。


一.局部併發症

皮下血腫多發於患者全腦血管造影后的24h內。此併發症的產生原因為對患者進行造影檢查的醫護人員為初學者,對患者的穿刺部位壓迫不夠切實,形成了皮下血腫,針對此類症狀應該提高醫護人員的壓迫手法,待醫護人員手法熟練後該併發症的發病率將會降低。

動脈夾層臨床症狀體現為患者的短暫性眩暈,在採取抗凝治療後基本恢復。其發生原因為注射造影劑時因壓力過大造成了導管壁與血管行走方向出現偏差,導管在同一位置出現多次造影的情況。為避免此類現象發生應該在完全無阻力的情況下進入導絲。若產生阻力導絲不要強行推進。注射時應根據內壓不同調整注射壓,若情況特殊則選擇從橈動脈進入造影。為避免在同一位置出現多次造影的情況應適當調整導管位置,選擇柔軟的導管。

假性動脈瘤其發病原因為對動脈前壁的穿刺不當及壓迫位置錯誤造成的出血過多。患者在切開假性動脈瘤並消除血腫後康復。針對此類併發症對的預防應該選用改良過後的Seldinger穿刺技術對患者進行檢查,將穿刺位置控制在動脈前壁,若患者動脈或神經受壓迫嚴重可進行手術切開,清除血腫。 血管開口狹窄發病原因為主動脈弓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的導管選擇性造影困難,到位困難。操作者反覆操作後對血管造成損傷。針對此的解決方法為選擇合適的導管或者導絲進行操作,若導管跟進困難應避免強行反覆操作對血管造成損傷。

導管打折檢查中因導絲進入導管困難後發現導管打折,其產生原因為導絲盲目進入導管,導管持續向同一方向旋轉,預防措施為在透視下對導管進行操作,發現打折時應及時調整導管的旋轉方向避免打折。

二,全身併發症

對比劑過敏臨床反應為在進行碘過敏試驗時發現患者皮膚輕微潮紅或者大面積蕁麻疹。經抗敏治療後症狀逐漸緩解。為避免併發症產生應在患者進行檢查前應用脫敏治療,若在過程中發現對比劑過敏,應立刻終止造影。 對比劑腎病表現為患者術後尿素氮、血肌酐含量升高,原因為對比劑對腎臟傷害較大,或是患者術前腎功能不全。對此的預防方法為:對腎功能不全患者選擇影響較小的對比劑,根據患者身體情況調整對比劑用量。

三.神經系統併發症

血管痙攣臨床表現為患者術後出現眩暈或循環缺血等症狀,原因為導管進入血管過深,在血管內停留時間過長,或導管過硬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導致血管痙攣。對此的預防方法為:操作者在術中輕柔操作,超選擇性造影在無特殊需求下不進行。調低注射壓,減少對患者對比劑用量。若患者在檢查中血管痙攣現象嚴重,則採取對應的血管擴張措施。運用血管擴張劑。

栓塞事件臨床表現為患者檢查後頭暈失語或意識喪失等症狀,原因為:在操作時導管內有血栓或氣泡進入弓上血管,斑塊脫落。預防方法為:檢查前儘量用超聲檢查對頸部血管進行檢查,觀察動脈斑塊脫落情況,導入導管時避免觸碰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過程中一定要排完氣,防治小氣泡進入,對導絲經常沖洗,我們稱為“雙衝”,其實還更加安全的辦法就是持續滴水,只有保證導管內的血液經常在流動才是防止導管內血栓最安全的辦法。

顱內出血,發生這樣的併發症主要顱內本身存在病變血管,比如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動脈粥樣硬化,術中血壓太高,發生出血的風險較大,能夠預防出血的最重要的辦法就是控制術中血壓,對導絲,導管的操作要細膩。

綜上所述,若能在患者進行全腦血管造影術前評估患者的血管情況,並且檢查操作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選擇不同方法,完善整體操作方法,規範操作步驟,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水平熟練程度能夠提高全腦血管造影術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併發症的發病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怎麼樣?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不要忘記點擊“關注”二字再“點贊”一下呀,也可以多轉發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是專業的神經外科從事介入的醫生,會有更多的腦血管疾病健康知識,乾貨“奉獻”給你的。謝謝。

往期文章回顧:

怎麼辯證看待他汀類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生命因為堅持而更加精彩!

從他汀的前世今生看他防治腦血管疾病的必要性!

腦卒中,遲來的決定有何用!

上百元神經營養神藥與幾塊錢的腦復康有啥區別?

缺血性腦卒中三個治療方法比較,孰優?

高血壓病人吃降壓藥後反而更加頭暈是怎麼回事?

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兩大法寶!

讓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縮小有辦法!

頭暈病人吃了西比靈後反而更加頭暈是什麼原因?


神經介入戴醫生


既然關注造影后注意事項,關於造影就不再贅述。

1、造影術後,飲水很關鍵

冠脈造影需要注射血管顯影劑,這種藥物經腎臟代謝,術後需要多飲水,儘量術後6小時能排出1000ml左右尿液,之後可減慢飲水速度和量。但不適用於心衰或腎功能不全患者,這兩類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飲水,必要時醫生會給與水化治療。

2、造影穿刺點癒合問題

冠脈造影有兩種通路,一種是經過橈動脈穿刺,穿刺點在手腕;另一種是股動脈穿刺,穿刺點在大腿根部。目前大多數都使用橈動脈入路,只有在腕部穿刺不成功時才改為穿刺大腿根。兩種通路都需要術後加壓止血。


橈動脈通路:出血風險小,術後手腕部用止血器環繞一圈,對穿刺點充氣或加壓壓迫即可。一般每1小時到2小時減壓一次,6小時完全減壓,24小時後拆除止血器。術後無需絕對臥床。

股動脈通路:股動脈壓力較大,出血風險較高,還有形成腹膜後血腫的風險。穿刺股動脈後有的患者是壓迫促進癒合,有的使用血管封堵器。兩種都需要絕對臥床休息,穿刺腿不可打彎,但時間不同,需結合實際情況而定。由於臥床休息時間較長,也需要注意腳踝定期翻轉活動,注意有無下肢腫脹、疼痛問題,避免下肢血栓形成。

解除壓迫後,血管完全癒合仍需要一段時間,以橈動脈穿刺為例。尤其術後一週不要拎重物,有一些患者出院後沒有注意,出現了穿刺點血管慢性滲漏,形成皮下出血或血腫,需再次返院處理。大部分患者一個月後就癒合的很好了,可以正常活動使用。

3、監測生命體徵

造影術後患者都需要轉到心臟監護病房觀察一段時間,支架患者時間更長,需要觀察血壓、心律、心率、體溫、氧飽和度等情況。同時也方便醫護人員注意手術穿刺點情況。

這是所有造影術後患者都需要注意的,術後醫護都會督促多喝水,腕部或腿制動,如遇特殊情況,醫護人員還會特殊叮囑。

關注心血管健康,傳播靠譜的科普知識,歡迎大家關注Doctor心管家。


Doctor心管家


剛做完冠脈造影,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注意避免動脈穿刺部位的出血。冠脈造影是通過手腕部或大腿根部的動脈進行穿刺,然後由穿刺部位送入導管和導絲,直達心臟和冠狀動脈,再完成造影的。因此,理論上,冠脈造影在體表唯一會留下的“痕跡”就是動脈穿刺部位的小傷口了。一般而言,24小時內穿刺部位制動,充分地壓迫止血,24小時後就可以順利解除止血裝置了。可以多觀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明顯的腫脹和出血的表現,如果有,需要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2.多飲水。冠脈造影需要使用一種顯影劑,叫做含碘對比劑,正是因為使用了含碘對比劑,才能夠清晰地將冠脈血管顯現出來。而含碘對比劑是通過腎臟代謝,最後經過尿液排出體內的,並且含碘對比劑是有可能對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傷的,因此,儘快將含碘對比劑排出體外,是減少其腎臟損傷的最佳辦法,而最關鍵的手段就是充分水化!水化又分兩個途徑:靜脈和口服,一般回到病房後,護士也會增加靜脈輸液的量,這也是一種水化;而自己能夠做的,就是多喝水了;

3.出現不適,應該及時告知。上面提到了含碘對比劑,含碘對比劑還有可能引起急性的或是遲發的不良反應,嚴重的急性不良反應可以進展為喉頭水腫或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而遲發性不良反應則主要以皮膚表現為主。除此之外,冠脈造影過程中導管和導絲的操作也可能刺激心血管系統,從而導致機體出現相關的反應和不適。因此,術後出現身體不適,應該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儘快判斷和處理;

4.儘快下床活動,可以避免由於長期臥床而可能出現的血栓形成;

5.清淡飲食,少吃多餐,減少食物造成的機體負荷過大。


家有好醫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加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當時巨大轉變。冠心病這個七八十年代在我國還屬少見的病種,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這樣一來,我國的冠脈造影人數也隨之明顯升高。據統計,我國現階段每年完成的冠脈造影數量已經是全球領先的地位。隨之而來的是大量患者積極家屬向醫生詢問:張大夫,冠脈造影術後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今天張大夫就對此做一個科普。

1、鬆手

較之九十年代,現在我們使用更多的是橈動脈穿刺進行冠脈造影,下面張大夫說說如何做好橈動脈穿刺造影術後如何鬆手。現階段,大部分橈動脈穿刺造影術後2小時就可以放鬆止血器減壓,後面每2小時可以松一次,鬆手3次左右就可以考慮解除橈動脈的壓迫止血。有些醫院晚上不會拆除止血器,第二天早晨查房時拆除止血加壓裝置。這也是為了預防晚上出血患者或者家屬看不到,白天拆除壓力止血器後即使出血了,很多時候也能及時處理。

2、喝水

冠脈造影術後為了保護腎臟免受造影劑的損傷,一般建議在出了導管室的最初8小時內喝水1000-2000毫升。但是,對於那些存在心功能受限的患者來說,喝多少水要和管床醫生商量決定。

3、觀察手的顏色、溫度、充盈情況

造影術後,因為有加壓包紮的原因或者說止血器的原因,手的血液循環要特別注意,尤其注意手的顏色、溫度、充盈情況、毛細血管充盈情況、指腹張力情況等。如果出現手指由紅潤變得蒼白、暗紫色甚至發黑等情況,要及時通知負責醫生。

4、生命體徵

造影術後要特別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徵,比如說心率、心律、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如果患者出現心率快、血壓低或者出大汗、煩躁不安等等症狀,要注意通知負責的醫生。

5、不要拎重物

造影術後1個月內最好不要使用造影側的肢體拎重物,以免造影穿刺處出現撕裂出血,有時候這種撕裂只是血管的撕裂,皮膚並沒有撕裂,會表現為皮下出血。所以,廣大患者要注意這個問題。

以上是我能都想到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


張之瀛大夫


冠脈造影一般有經股動脈、橈動脈兩種途徑,途徑不同,術後注意事項有所差異。

一、經股動脈、橈動脈冠脈造影不相同的術後注意事項:

1、經股動脈入路者,術後沙袋壓迫6小時,加壓包紮平臥,12-24小時可床上翻身或坐起,如無血管併發症24小時後下床活動。術後臥床24小時期間,由於某些老年人可因臥位時下肢靜脈迴流緩慢,可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特別是術側肢體,多在術後24-48小時,患者可由一側肢體腫脹,有麻木、冷、痛等異常感覺,及時通知醫護人員。為有效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家屬可幫助患者活動腳趾,由下而上按摩穿刺下肢5-10分鐘/次,24小時下床活動,先站立後慢慢行走,增加肌肉收縮,加速靜脈血迴流。由於術後24小時臥床休息,很多人都會感覺腰背疼痛不適,家屬可進行有效按摩。

2、經橈動脈入路者,術後壓力止血器加壓包紮,每隔2小時左右值班醫生或護士會給予逐步減壓處理,6-12小時後給予解除包紮。患者不需臥床,保持穿刺側肢體平伸,儘量不屈曲。術側腕關節勿彎曲、用力,避免術側上肢下垂,手指適當活動,促進血液迴流,減少腫脹。術後6小時根據傷口情況將壓力止血器更換為彈力繃帶,更換後腕關節仍避免活動。若無特殊,次日更換為無菌敷料,腕關節避免過度彎曲,避免用力過度,勿提重物

二、經股動脈、橈動脈冠脈造影相同的術後注意事項:

1、飲水:術後一般在最初的6-8小時內飲水1000-2000ml,以便注入血管內的造影劑通過腎臟排洩,減緩造影劑的不良影響,更好地保護腎臟功能並記錄尿

量。

2、飲食:術後進食低脂易消化飲食,避免過飽。


3、用藥方面

1)、根據醫囑,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後者堅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少一年以上,服藥期間注意用藥反應,密切觀察有無皮下或牙齦出血、注意有無黑便等,若有異常及時就醫,若無特殊定期複查血常規、凝血、肝腎功能及電解質。(第1月、3月、6個月、1年,以後至少半年複查)

複查隨訪:定期門診隨訪(出院後第1月、3月、6個月、1年,以後至少半年門診複查)。定期隨訪,建議半年複查冠脈造影。

4、出院指導:

1)、注意休息,避免受涼、勞累,保持心情愉悅。

2)、更換敷料3天內保持穿刺部位清潔乾燥,避免汙染。避免用力、劇烈運動,防止出血。

3)、出院後如有感覺異常、穿刺部位出血、腫脹,要按壓出血傷口及時就醫。

4)、出院恢復一段時間後要注意適當地有氧運動,比如散步、太極拳等較舒緩的運動方式,切忌劇烈運動,一定要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量力而行,才能讓運動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

5)、戒菸、低鹽低脂飲食,控制體重,病從口入,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謝謝閱讀!小小醫生你我他祝您和家人幸福安康!若有不足之處歡迎指正,更多健康小知識請關注小小醫生你我他。


小小醫生你我他


神內小美醫生;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歡迎留言、互相交流、探討!


血管造影?

使用造影劑已達到血管顯像的目的,目前多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處理呈現的數字化的影像信息。

現在血管造影在臨床上很常見,對於不同的診斷要求選擇的部位不同,或者說每個科室根據病種的不同,常規的造影部位不同。

比如說:

神經內科(也是我的專業):選擇的一般是全腦血管造影(用於顯示腦部的血管);

心內科:主要選擇的冠脈血管造影(用於常見病冠心病的診斷或者病情評估);

......。

以全腦血管造影為例,術後應注意些什麼?

其實,我們所說的術後的注意事項,主要是根據有可能出現的術後併發症來說的

常見的術後併發症:

(1)出血:我們常選擇股動脈進行穿刺造影,術後有可能存在出血、滲血;有時可能會出現皮下的血腫,可進一步壓迫使下肢的動脈閉塞,造成下肢的缺血壞死;

(所以我們在加壓包紮的同時除了注意傷口部位的出血、滲血情況,還需要再24小時,每隔1小時觀察患肢末端的皮溫、足背動脈搏動等,評估患肢的血運情況)

(2)血栓:因術後制動、手術造成的應激狀態以及因手術我們有可能停用了術前常用的抗血小板、抗栓藥物等原因,可能會產生下肢的血管血栓;

(所以我們在術後制動的患肢可以進行被動的按摩、或者使用空氣加壓泵進行被動的訓練,同時注意觀察、對比雙下肢的皮溫、顏色、以及定期測量雙下肢的“周徑”,及早識別血栓栓塞情況;同時在病情尤其是出血病情穩定時,權衡其出血風險後,可給予肝素抗凝)

(3)感染:主要需要注意傷口部位的衛生,一般相對很少見;

(4)過敏:我們常規選擇的造影劑一般是含碘的物質,碘過敏的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

(5)穿刺血管損傷:穿刺本身是一種血管內操作,有可能損傷血管造成局部的假性動脈瘤、夾層等,會進一步壓迫閉塞下肢動脈血管,造成肢體的缺血壞死;

此外,造影劑一般經腎臟代謝,注意觀察小便、腎功能情況;

(術後我們需要大量飲水(但是心衰的避免),促進造影劑排洩,同時關注小便情況,必要時可複查腎功能,特別是術前存在腎功能異常的患者)。

此外,對於行腦血管造影的患者,我們常規的術後醫囑還包括:

術後制動患肢24小時,對於股動脈穿刺部位,術後加壓包紮6小時,每隔1小時觀察局部敷料是否存在滲血情況,同時注意觀察夏至點額皮溫、足背動脈搏動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關注“神內小美醫生”,瞭解更多健康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