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韓國演員代言的國際大牌很少?

寧玉新


首先,國際品牌代言人需要擁有一定的粉絲量和強大的帶貨能力,同時具備十足人氣,Dior簽約的anglebaby作為品牌大使,消息剛一穿出就迅速刷爆娛樂圈。

而韓國明星很多在韓國本土來說只是藝人,地位相對於中國來說較低,國際品牌更注重針對消費人群的精準化營銷,通過明星藝人與消費者互動。

國際大牌如何拉動銷售就在於代言人強大的帶貨能力,就像最近Dior簽約趙麗穎就是因為作為中國當紅小花旦,良好的粉絲互動和強大的帶貨能力讓她成功拿下代言人。

再者來說,國際品牌的代言人不僅需要帶動消費,還要尋找能突出自身品牌特色的明星代言,而韓國藝人大多為小骨架,國際品牌的衣服架子人選,他們註定要落後一籌了。國際品牌越來越注意中國市場,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主要在於明星的推動力,因此國際品牌格外關注中國市場。

不過,也不要小瞧韓國明星,他們國內的一線潮流品牌,也是時尚圈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韓國藝人作為代言人,中間的利潤也是極大的。


看楽兒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和韓國的國民文化有關,大韓民族其實一個相對比較自我的民族,他們特別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在娛樂業、電影業、美容業、時尚業都在自己國內就有了比較完整的商業閉環,因此他們生產的韓劇、美容品、時裝都是特別針對韓國本土和亞洲市場的,而消費群體,也都是以韓國和亞洲地區為主。因此韓國娛樂業生產出來的明星,基本上在本土就可以有很廣泛的商業機會,可以說不用去努力迎合歐美時尚,也能拿代言拿到手軟。

李英愛代言的韓國化妝品:後Whoo

再加上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地區對於韓國時尚文化也非常推崇,韓系藝人紛紛到中國來撈金,而中國人肯定也會覺得韓國藝人代言韓國產品,是最值得信賴的。這無形中又多了一塊近水樓臺的優勢市場。

宋仲基代言的韓國本土時裝品牌Topten

對於歐美品牌來說,韓國和中國都是亞洲市場,但是歐美品牌要進入韓國市場難度非常大,最簡單的韓國人都用過韓國自己的化妝品,都穿韓國品牌的服裝,就連日本品牌資生堂,大家同為亞洲品牌,很適合亞洲人,資生堂等日系品牌進入韓國也是非常艱難的。

此外,韓國藝人天生就缺乏去爭奪歐美市場和代言的動力,身材、容貌上和歐美人的差距非常大,真的要去去競爭歐美代言也都沒有太大的競爭力。

總結而言,韓國人無論是在民族性格上,還是在產品推廣上,其實都相對封閉,外面的品牌進不去,他們也沒有動力走出來。

相比之下,中國的民族文化就更加包容,比韓國開放多了,而且很多中國人對歐美系、日韓系都喜歡,都不排斥,加上中國無論是在電影、電視劇、消費品製造上,都積極在往歐美市場推,加上中國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加強,本土消費力很強,所以中國藝人代言歐美品牌其實比韓國藝人有更大的優勢。

歡迎有趣有品的你關注我——深夜兩點失眠人,三維度穿越者


深夜兩點失眠人


你說的這個國際大品牌可能主要指的迪奧、香奈兒、古馳這些歐美的時尚大品牌。其實這些品牌在我們看來,除了審美需求還代表一定的身份和身價,很多人甚至不管這些東西是否適合自己都會趨之若鶩,可是韓國人卻不這麼認為。


首先說韓國人十分重視禮儀和個人儀態。她們的家庭主婦在家也要每天把自己打扮的非常得體,他們也同樣重視外貌,所以催生龐大的整容產業。可以說,他們有自己的時尚,有很深厚的根基,有自己的品牌,也在輸出品牌,在東亞特別是中國受眾廣泛,代言本國品牌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所以沒必去爭搶歐美品牌代言。


其次韓國人比較提倡使用本國產品,他們以使用國貨為榮,包括相關的政策和文化宣傳都很注重這方面,導致其他國外品牌也很難進入韓國市場,民眾也不太認可。找代言人的目的是帶動消費,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國際品牌找中國人代言,或者擔任各種形象大使,就是看重中國這塊“肥肉”了。


第三很多歐美品牌並不太適合韓國人,包括很多中國人,不管是服裝還是美妝。因為體型和膚色的問題歐美人和亞洲人差別巨大。這幾年大家都在說“高級感”,其中經常提到劉雯和杜鵑,她們的骨骼身高氣質都比較接近於歐美人,所以這幾年代言也是接到手軟。也因為這些國際品牌,國人的審美也受到一定的影響。而韓國人就不同了,他們相更加喜歡柔和的長相,很多服裝品牌到他們那裡也不適合,她們也不適合過於濃烈的彩妝(如圖迪奧彩妝)。


人間四月天天777


看破不說破!

  • 不只是韓國演員很少代言國際大牌,而是亞洲藝人都很少有機會代言國際大牌
  • 題主覺得我國藝人很多代言國際大牌,那完全是藝人往自己臉上貼金而已



藝人與品牌官宣的合作方式通常有幾種:

  1. 代言人(中國特色)
  2. 品牌繆斯
  3. 形象大使
  4. 品牌大使
  5. 品牌摯友
  6. 品牌好友
  7. 推廣大使

這些合作方式的對應內容不盡相同,裡面的彎彎繞也是門道頗多。

藝人拿到國際大牌的「品牌代言人」,別說是亞洲,放眼全世界都鳳毛麟角。韓國的情況不太瞭解,咱們大陸地區藝人目前拿到的頂配應該也就是「Ambassador」,直譯就是「形象大使」,而且一般限定地區和產品。品牌官宣的說法在這些細節上比較講究。

舉個例子,Gucci與李宇春的合作。英文版官宣上寫明合作方式為「Ambassador」,合作對應的產品為「timepieces&jewelry」,限定地區「in Asia」。中文版官宣對應為「亞洲區腕錶首飾形象大使」。



再看Gucci與Florence Welch合作。Welch也是腕錶的形象大使,只是不限定範圍,所以英文官宣不加地區限定。而中文官宣為了體現差異就使用「代言人」的說法。

饒是如此,李宇春與Gucci的合作也已經是亞洲藝人的頂級配置了。

稍微留意一下大牌官微,很容易看出其中的總體套路。一般情況下:

  • 亞洲藝人最高是「亞洲區形象大使」,全亞洲大概1-2人
  • 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形象大使」都是該國家或地區的藝人,大概N個
  • 能被冠以「代言人」稱呼的基本都是歐美大牌明星,絕少出現亞洲面孔。

舉個例子,Dior算是各種大牌中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合作的藝人也是五花八門,但依然嚴格遵循上述幾個潛規則。

Dior官微中出現的「中國區品牌大使」至少有三個,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啥意思的「中國區千禧大使」。


Dior官微中出現的「亞洲區形象大使」只有一個,就是日本藝人水原希子。

而被稱為「代言人」的總共三人:大表姐、娜塔莉·波特曼、查理茲·塞隆。仨人全部是歐美明星,且均拿過奧斯卡影后。



藝人吃的是開口飯,要的是面子,自然是希望能跟大牌扯上關係。這跟有些老鄉總喜歡吹噓自己跟牛逼人的關係如何如何好,本質上是一個意思。

只要扯上一點關係,軟文一水全是「XXX代言XX國際大牌」,然後藝人在自媒體上各種表現的跟品牌合作多麼緊密。讓不明就裡的吃瓜群眾紛紛以為該藝人高端大氣上檔次。

畢竟這是咱們特殊國情,品牌也不得不稍微做點讓步。明星自己宣傳說是代言人,品牌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破不說破。

最可笑的是,本來是個屁事,可到了腦殘粉那裡居然變成一個大事,為此各種互撕。下次先看明白你們家愛豆到底是不是代言人再出來丟人現眼不遲。

至於題主說「韓國演員很少代言大牌」,原因其實很簡單。韓國演員拿到的是「韓國區形象大使」,你在國內看不到而已。這就好比你以為Dior代言人是楊穎,韓國人以為Dior代言人是宋慧喬。


月下沒有花


宋慧喬能有什麼廣告?說來說去都是那個爛大街的蘭芝。她口碑差.從不受廣告商青睞.廣告最少.都出道20年了.廣告數量寥寥無幾.真可悲!根本數不上幾個廣告。作品少.只主演9部電視.2部收視慘敗.票房毒藥.逃稅,片酬不高.代言又少.收入低。沒身材.沒廣告.沒票房.沒獎項。韓國每年收入排行榜她連名次都排不上,還整天吹?在韓國隨便一個90後妹子的年收入都可以直接把她秒成渣!!


用戶58667055660


在代言人這件事上,國際品牌更注重針對消費人群進行細分和精準化營銷,通過明星藝人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也是越來越多,花樣百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些國際大牌在與消費的溝通中,較好地運用了代言人這個工具。

還有一個原因國際品牌越來越注意中國市場,加上中國明星,網紅的崛起,國際大品牌越來越看好中國這個大市場。


陳先生哎


天啦,只有中國人現在喜歡一身logo吧,韓國人早就過了不缺物質的年代,人家都是穿已經的品牌,更適合自己的風格,所以為什麼韓國人不美,但是卻好看,也能讓人記住和讓中國那麼多人模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