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都說屠企壓價?屠宰企業到底是如何壓價的?

Q1、屠宰企業的經營模式是什麼樣的?

對於屠宰企業來說,大部分採用的是“市場導向、以需定產”的模式,也就是說,屠宰場通常都是市場需求多少,就屠宰多少。當然,在生豬低迷時抄底備貨,不屬於按需生產。

都說屠企壓價?屠宰企業到底是如何壓價的?

首先,屠宰企業的銷售部、財務部、 生產部會根據當前市場的各種豬肉產品的價格信息和公司各類產品毛利率,結合公司訂單情況,制定產品結構,並形成生產方案後再組織生產。

而一旦市場某產品價格出現較大波動,尤其是當市場上出現一些熱銷或高毛利的產品時,銷售部、財務部、 生產部一般會重新計算生產方案,制定利潤最大化的產品結構。比如是偏肥的豬肉熱銷,或者是瘦肉消費大漲的情況。

其次,生產方案做出來了,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購生豬了。

整體上的採購流程如下:

制定生豬採購計劃→比價→確定採購商→獲得當地動物檢疫部門合格證明 →準備車輛→裝豬→入場前動物檢疫部門駐場檢疫→公司質檢部門再次檢驗→ 過磅入欄、靜養待宰。

Q2:比價這個環節,到底是怎麼比的?

就屠宰企業的分佈來看,最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四川、遼寧、內蒙古、吉林、江蘇、石家莊、北京、黑龍江這10個省份。

而其中,不同地區又有不同的龍頭企業存在。比如雙匯在河南,大眾、龍大在山東,高金在四川,雨潤在江蘇。

這樣以來,這些龍頭屠宰企業的生豬收購價格則成為影響全國豬價的風向標。

河南一屠宰產能150萬噸的屠宰企業就在報告裡表示,在進行生豬收購進行比價的時候,根據生豬品種及價格,實行比價採購。

以河南當地雙匯發展和眾品食業為參考,確定生豬市場基礎價。在基礎價內同供應商接洽, 確定生豬採購具體價格,確保所採購的生豬價格低廉,質量過關。

屠宰場之間,既存在競爭,也存在合作。而商場來說,競爭還是合作,取決於當時的環境如何。比如在豬源缺乏的時候,那麼屠宰企業之間為了能夠獲得豬源,競爭關係更為明顯。而一旦豬價較高,消費又不明顯的時候,那麼屠宰企業之間壓價,則是此起彼伏,相當默契。

對於屠宰企業來說,生豬收購的價格為其生產成本的60%。因此控制成本,成為雙匯,甚至全國屠宰企業的首要任務。對於屠宰企業來說,壓價收購,是常態,而偶然。

並且,壓價收購也僅僅是站在要控制自身企業的成本上,並非是針對養豬人這個群體。因此在面對眾多關於壓價的指責的時候,雙匯的高層一再否認。因為在屠宰企業看來,控制採購成本,這是公司經營的方針, 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Q3、屠宰企是如何壓價的?

1.不收大豬

屠宰企業壓價行為中,最常見的是不收大豬,超過一定的體重範圍的大豬,就賣不上價格,尤其是當下豬價低迷,很多屠宰場都對超大豬有歧視,同比標準體重的豬,降低幾毛錢,但也有部分屠宰場專收這樣的豬。

超過240斤以上的豬,就算是超重豬,所以過度壓欄,不一定多賣錢。

2.不收品種和體型不好的豬

對體型不好、品種不好的豬出價低,比如:現在外三元在各地還比較好賣,但是土雜豬出現滯銷問題,同一地區,外三元與土雜豬的價格差異可能在5毛以上,換句話說同樣體重的豬可能相差100元利潤。

3.打壓出肉率低的豬

頭皮肉結算方式在國內目前比較流行,頭皮肉結算和毛豬結算方式不一樣,這增加了豬販子的風險。如果品種不好,或者屠宰後出肉率低、背膘過肥,內部器官有病變,都可能影響結算價格。目前國內生豬的出肉率在75%--80%之間,宰後按照出肉率進行定級,每一級都有價格差異,所以小散戶直接往屠宰場送豬,風險比較大。

4.打壓帶病豬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這裡說的病豬,不是病死豬,而是因為某些疫情如五號病、咳嗽等疾病,雖然不影響肉質,也不影響出肉率,但是同比健康豬,差價很大。

所以當某些地區出現疫情後,一般會帶動豬價下滑。

Q4、疫情對豬價的壓制行為有多大?

疫情對豬價的壓制有一定影響。

尤其是像五號病、流行性腹瀉這樣的疫情,一旦爆發,基本帶來一波跌價潮,首先疫情帶來的集中拋售現象,我們不需再分析,最主要的是帶病豬拉動價格下跌,稍微帶病豬賣不上好價錢,還會拉動健康豬價格下跌。

當然,疫情的影響更多是區域性的,是每個散戶難以規避的。

總而言之,屠宰場收豬之前,以其他屠宰企業的收豬價格為參考,再集合屠宰場本身的訂單需求來制定收購價格。對於屠宰場來說,壓價是常態,沒有任何一家屠宰場不想降低成本的。而壓價收購能否成功的關鍵,取決於市場的需求以及生豬供應關係。

就整個生豬市場來說,屠宰場佔據了市場的主導權,但是最終決定市場方向的,還是供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