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湖北武漢有那麼多高校?

照明資源導師


在武漢求學多年,這個問題曾與人多次討論。根據教育部2016年發佈的最新高校名單,武漢以80所高校的數量僅次於北京的91所、廣州的82所高校位居第三,但是大學生數量超過130萬,位居全國第一。武漢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高教中心,這樣的格局是怎麼形成的呢?


武漢高校眾多,第一要感謝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在督鄂期間,張之洞致力於改造舊式書院、創辦新式學堂。在他的領導下,湖北教育規模和質量在當時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張之洞於1893年創辦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起,後又相繼創建了農務學堂、工藝學堂、師範學堂、政法學堂、兩湖大學堂(原兩湖書院)等。到1907年張之洞離任時,湖北全省新式學堂達1512所,學生56671人,教職員5103人。


今天,武漢地區的許多著名院校都是從張之洞創辦的學堂中延承而來,如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


1949年後,中央政府對武漢的定義是:武漢是華中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她的輻射面積是華中地區的若干個省,是超越湖北的存在。那麼,作為華中地區的教育中心,國家在武漢開辦一系列大學,起到的是為華中地區培養人才的責任。再加上地理位置原因,湖北九省通衢,武漢居於長江邊,水運發達,交通便利。所以院系調整時搬運了很多資源來充實武漢。


猛哥V


因為武漢在大清時有五國租界,商貿發達,清政府把武漢作為中國工業根基,而民國時期武漢有武昌漢口兩個直轄市,解放後中央政治局中南局就在武漢,相當於武漢的中南海,政治地位的上升和經濟地位的上升等多重原因

漢高校眾多,首先要感謝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在督鄂期間,張之洞致力於改造舊式書院、創辦新式學堂。在張之洞的領導下,湖北教育規模和質量在當時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張之洞於1893年創辦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起,後又相繼創建了農務學堂、工藝學堂、師範學堂、政法學堂、兩湖大學堂(原兩湖書院)等。直到今天,武漢地區的許多著名院校都是從張之洞創辦的學堂中延承而來,如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

國家給武漢的定位比較高,是中部的區域中心,是近代工商業的發源地之一,新式學堂林立,再加上地理位置原因,湖北九省通衢,武漢居於長江邊,水運發達,交通便利。所以院系調整時搬運了很多資源來充實武漢。

以武漢的七所211大學為例:

武漢大學是武漢本土的,但調入了一堆全國各地學校的水利系。

華中科技大學的兩個主要模塊,同濟醫學院是當年院系調整時強制從上海同濟大學搬運過來的,

武漢理工大學的前身則是中部和中南區域多省份綜合性大學工科專業的集合,包括武大湖大昌大廣西大等,學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張之洞創立的湖北工藝學堂。

華中師範大學,前身是本地的華中大學和河南遷過來的中原大學師範科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前身是河南中原大學和一堆中南區高校的法商科系。


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是武大農學院、湖北農學院和中南區一堆農學院的調入專業。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前身北京地質學院。

從以上七個學校可以看出,武漢之所以名校雲集,跟國家強制搬運了許多其他省份高校資源來漢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本身底子也還算不錯),也就是說武漢的高教是要向整個中部輻射的。以上便是武漢高校多的原因。


情渡紅塵君


國家給武漢的定位相對比較高,是華中地區的區域中心,所以院系調整時搬運了很多資源來充實武漢。以武漢的七所211大學為例:

武大是武漢本土的,但調入了一堆全國各地學校的水利系。

華科的兩個主要模塊,同濟醫學院是當年院系調整時強制從上海同濟大學搬運過來的,華中理工大學的前身則是中部和中南區域多省份綜合性大學工科專業的集合,包括武大湖大昌大廣西大等等。

華中師大,前身是本地的華中大學和河南遷過來的中原大學師範科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前身是河南中原大學和一堆中南區高校的法商科系。

華中農大,前身是武大農學院、湖北農學院和中南區一堆農學院的調入專業。

武漢理工大學,前身是一些部委專門在武漢建的單科類學校。

地大,前身北京地質學院。

從以上七個學校可以看出,武漢之所以名校雲集,跟國家強制搬運了許多其他省份高校資源來漢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本身底子也還算不錯),也就是說武漢的高教是要向整個中部輻射的。

與之相對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江西、廣西、河南等省份高教資源的貧乏


旅遊在中國


歷史原因

武漢高校眾多與清末的張之洞的武漢新政有著密切的關係。清末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期間,實行新政,在教育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建立了一批新式學堂,培養了大批新式人才。



1891年成立中華算學學堂,1892成立中華礦物學堂,1893年自強學堂(今天的武大),1898農務學堂(華農)……這些學校久經歷史的積澱,不斷髮展壯大,成為了水平較高的高等院校。所以說湖北高校多,有其歷史原因。

國家重視

武漢是湖北省省會,也是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全國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國家對於武漢的發展給予高度的重視,基於民國時期的高度繁榮,改革開放由沿海深入內陸之時,武漢腹地廣闊,交通便利,周邊資源豐富,且原有教育水平較高,應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政策,國家對湖北的教育事業高度重視,為高校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多方位的幫助,促進了湖北特別是武漢高校的建設與發展。



自身努力

如今的武漢,正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為己任,重新邁向國際化大都市。2015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可見,武漢高校眾多與其自身努力密不可分,人民在艱苦年代便重視科教,併為之不懈努力,才造就瞭如此的教育實力。(向教育工作者致敬)教育的發展需要經濟的發展來提供物質支撐。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今天,人民的努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為普通市民點贊),政府有了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入教育,而教育會繼續促進經濟的發展。



我堅信重視科教給我們帶來的利大於弊,相信武漢的明天會更好,中國的教育的水平會更高,中國的未來會更美好!


亦雨侃世界


武漢是一座科教之城,市內高校眾多,且名校不少。在教育部2016年向社會發布的高校名單中,武漢以80所高校的數量僅次於北京的91所、廣州的82所高校位居第三,令不少人沒有想到。那麼人們不禁會問道,武漢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來包容這麼多高校,又或者是武漢用一種什麼樣的底蘊去迎接這麼多高校的到來。



第一、歷史由來,底蘊豐厚

武漢歷史悠久,經考古學家考察挖掘,在武漢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文明遺蹟。這些遺蹟雖然跡少量微,可是也足以證明曾經有人類活動痕跡發生在5000年前。市郊黃陂縣境內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及保存最完整的商氏古城。

荊楚文化可以說是貫穿了武漢這座城的發展歷程,所以說武漢現在的發展也與曾經舊王朝的更替密不可分。在朝代更迭中,這座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養成了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軌跡。1986年,國務院公佈武漢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第二、交通四通發達,人員往來方便

德國人文地理學家F.拉採爾曾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縱觀國內外古今發展歷史,交通成為一個城市是否興盛的重要原因。舉一個我們都熟知的例子,隋唐大運河的開鑿,形成了中國第一條真正將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聯繫起來的紐帶。

其實古人也有句俗話,“要致富,先修路”。由此就可見交通對於一座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只有城市飛速的發展起來,才能吸引更多的高校來此紮根。而武漢從400多年前的官渡事業開始,到如今的高鐵航空地鐵的普及,武漢已經在逐漸壯大。



第三、經濟發展迅速,吸引大量人流

擁有豐富的人文文化,同時又位於國家腹心之地。再趕上改革開放政策都扶持的今天,武漢可謂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領導人做出了一系列開明的決策,使得武漢的發展速度飛速提升。

2000年武漢提出“光谷概念”,經過幾年的迅速發展,武漢光谷已擁有獨特的氣質,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資源,也吸引了眾多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大學生來此發展。

武漢以一種悠遠的,充滿包容性的目光吸引了一所又一所高校來此紮根生長。

也可微信找到”youxueyoukao”的拼音全拼,和我成為好友,有問必回。


優學優考策略


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在督鄂期間,張之洞致力於改造舊式書院、創辦新式學堂。在張之洞的領導下,湖北教育規模和質量在當時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張之洞於1893年創辦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起,後又相繼創建了農務學堂、工藝學堂、師範學堂、政法學堂、兩湖大學堂(原兩湖書院)等。直到今天,武漢地區的許多著名院校都是從張之洞創辦的學堂中延承而來,如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


古今說史


簡單兩句,大力發展湖北教育,一是近代晚清張之洞開風氣之先,創辦新式學堂!二是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

悟空,你下一個題目是為什麼湖北武漢工業基礎好?簡單兩句,大力發展湖北武漢工業,一是近代晚清張之洞,創辦鋼鐵廠,兵工廠,紡織廠等近代工業!二是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國家一五,二五計劃,中央投資,武鋼,武船,武鍋,武車等大批武字頭企業,湖北武漢市全國城市極少有的工業種類齊全的城市!武漢的口號復興大武漢,底氣就來自於工業基礎與教育,武漢復興的目標就是重返在中國城市中躋身與北上廣深一線的榮譽地位!


微笑149891721


武漢大多聞名的學校,歷史比新中國還長,只能說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大陶924


其實很多學校可以合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