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明年粮食有可能涨价吗?

刘光君921


我觉得明年粮食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粮食能够满足需求。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目前已经连续五年粮食产量超过了5.5亿吨,连续三年超过了6亿吨。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

二是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粮食库存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对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不断下调。国家下调了粮食收购的保护价格,如2018年生产的(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为50公斤115元,比2017年降低了3元;梗稻最低收购价为1.4元/斤,比2017年降低了0.1元,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为1.3元/斤,比2017年降低了0.06元/斤。而玉米由于库存量大,国家取消了玉米最低收购价,导致玉米价格大跌。

三是受国际粮食价格冲击,国外粮食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粮食生产成本低,运到中国的之后价格还要比国内的粮食价低。

明年要发展优质农产品,如优质的稻米,强筋小麦、低筋小麦、甜糯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可能还有一定的优势。


首都农业人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明年粮食能否涨价?这个问题实在有些广,仅就粮食来说就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等各种,这其中的那么多粮食种类不能一概而论,相信总会有涨的,但是也会有下跌的。

2018年也不过刚刚过去一半,此时距离明年还尚早,科学兴农就宏观角度大致做一下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从政策大趋势来看,粮食去库存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而在2017年12月份农村农业部某经济司主任陈锡文就针对粮食问题作出了一番宏论,表示今后的粮价要采取政府补贴+市场定价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也就是要让我国的粮食价位回归市场定价,同国际接轨!当时不少媒体曾经预言,可能会取消粮食托底收购策略,不过随后在2018年元月份公布的水稻、小麦托底价位仅是下调,而今2018年的小麦也已经上市,随着托底价的下调,今年小麦开称价位也不景气。

从上层的表态来看,今后粮价回归市场也是大概率时间,而今像玉米、大豆都在逐步同国际粮食价位接轨,但是就目前的粮食价位看,我国粮价同国际价位还高出不少,在明年如果政策进一步的推进实施的话,想必届时粮价会有再度出现下调的可能。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逐渐变为现实,而粮食国际接轨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粮价高企,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得不被迫选择进口国外粮食,国内粮食无从销售的话,最终受伤的还是国内农户。

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加强国际贸易中的角色也是势在必行,贸易壁垒没能帮助我国农业实现复兴,反而使得不少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面积进口农产品。比如大豆,由于国内大豆价位偏高,使得大多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加大进口国外大豆。而至今不少豆农的大豆无法卖出。

这里要说的是,对于农民来说也不要悲观,因为在粮食价位下调的同时,补贴力度是会逐步加大的。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保证我国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策略不会变,工业反哺农业的策略也已经提出了很久了。这绝不是官方的一句空话。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我国的粮食种类众多,笔者就一一来阐述吧,首先是玉米,现在几乎就能够断言,2019年国内玉米价格肯定将出现上涨!

不出意外的话,如今的玉米价格将会是今后几年里的价格低谷!现在国内的玉米市场价格正处于黎明前的那段黑暗时间,一旦熬过去这个节点,国内玉米价格将坐上上行的列车,一路高歌。但是也会有一个“天花板价格”,笔者以为一元每斤将是2019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天花板!局部地区玉米价格突破1元每斤问题不大,但是要想大范围达到这个程度,难度很大很大。

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依旧不低!

现在已经是6月4日,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已进行将近2个月共投放14次,从目前的掌握的数据来看,累计投放临储玉米5694万吨,最终累计成交量达3828万吨,平均成交率67%,在投放量、成交量和成交率方面全面领先于去年。

笔者预计,6月份临储玉米拍卖仍将保持高成交率。一是虽然临储玉米成交较多,但实际出库数量较为有限,市场估计整体出库数量约占总成交量的三至五成,企业仍有积极参拍的动力;二是玉米加工企业做库存动力十足。

2018年玉米供需缺口将加大!

从目前各地的农情调度显示,2018年,我国的玉米产需缺口较2017年继续扩大,从2017年新玉米上市后企业竞相提价抢粮的局面可以推测,新粮上市初期仍会面临抢粮的局面。低价去库存的情况明年之后或难再现,预计6月份临储玉米拍卖仍将保持高成交率。

与此同时,一旦新季玉米上市,市场价格将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甚至达到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笔者断言,2018年底,2019年初的这段时间将是国产玉米市场价格将迎来多年以来的峰值!

大家静静期待吧!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6.04


粮油市场报


粮食总体的价格明年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或者说涨势不会太明显。

物价的整体水平都是在上涨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粮食的价格肯定也是要上涨的,但是粮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粮食更重要的还是作为服务性的商品存在的,所以价格波动都不会太大。

再加上随着市场的完善,还有农业的规范化,交通的便捷化,以及经济的全球化等等影响,粮食的价格慢慢的都会趋于稳定的。

而且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的产量,质量都会大大的提高,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种地的人一直都在减少,但是粮食的产量却没有减少。所以想要粮食的价格大涨是不太可能的。

现在的经济全球化,只要国内的粮食价格短缺的话,比如说玉米,水稻等等这些减产了,那么国家也会马上进口的,不会导致价格波动的。

现在国内的大部分粮食都是能够实现自足的,比如说玉米,水稻等进口的还是比较少的,只有大豆,高粱等少数农产品需要大量的进口,对于这些能够实现自足的粮食种类,只要国家稍微进口一点的话,都会导致市场完全饱和,所以价格上涨可能性不大。

不过可能会上涨的就是玉米和小麦了,对于水稻这些的话上涨不太可能了。今年的小麦价格上涨以及是比较明显了。而且最近几年玉米的缺口一直在增大,所以还是有机会上涨的。

当然作为农村老百姓,都是希望粮食的价格能够上涨的,这样的话自己的利润也会大一点,让我们期待粮食的价格能够稍微小涨一点吧!


三农帝国


2019年,我国粮食价格整体较为平稳,很难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具体品种来看的话,小麦、稻谷和大豆的市场价格稳中略降,而玉米市场价格或许出现明显的上涨,达到近三年来的一个新高度。

简言之,那就是明年我国的粮食中除了玉米有可能涨价以外,其余粮食涨价几率不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我一一道来。

玉米——2019年供需缺口将创下新纪录!

笔者为什么看好明年的玉米价格呢?主要还是一点,那就是供需关系的变化,因为在那一年里,我国的玉米供需关系将得到明显的改善,供需缺口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笔者了解,目前业内对本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的估计应该超过了2000万吨,这个数值在去年还不过是600万吨左右,即便是这600万吨的玉米供需缺口,依旧让2017年度的国内玉米市场一度火爆不已,部分企业甚至将玉米收购价格一夜之间调高了100元/吨,市场上演了一出“抢粮大战”,甚是好看。

当然这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国内玉米市场由此前的供大于其变成了现在的供不应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从前些年的买方市场变成了现在的卖方市场,作为卖主的农民朋友自然也就占据了更加主动的位置,粮食涨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明年的稻、麦、豆价格为何难有起色?

为什么笔者对明年的小麦、稻谷的市场价格不抱期望呢?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品种都处于收储制度改革的初期,正面临着改革带来巨变,承认着改革带来的阵痛,如同2016年的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所处的情况一样,逐渐由政策决定价格转变为市场决定价格。

而大豆作为四大粮食作物中率先完成收储制度改革的品种,早已经完全实现了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由于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严重,而且进口大豆总量不可企及,国产大豆产业发展举步维艰,市场价格更是长期低迷,唯有期盼补贴标准保持长期较高的水准,以此来保证农民的种植收益。

所以,2019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整体态势就是如此,仅供大家参考。

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意见,欢迎在下方与我留言交流,钟情三农期待你的言论。


钟情三农


粮食太宽泛,如果综合到一起来看,粮食价格应该是稳,分开看,有涨价的,也有可能下跌的。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明年还早,现在谈都是胡嘞嘞。说实在的,还真是!大的趋势尽管能说说,但市场是变化的,就像今年的小麦,突然遭受了这么大的灾害,国家又降价,很多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亏的一塌糊涂。特别是有芽麦的地区,又很多都是去年秋粮的时候因为持续降雨导致玉米、花生霉变,价格又低又卖不出去,本就已经赔了一季了。这情况谁能预料到!谁又能去真正保护农民的种粮收益?!



既然有这个问题,就从大趋势上简单看一下明年粮价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朋友们也好有个概念,共同交流:

首先,口粮品种的政策底价,无论是托市收购价格,还是拍卖底价,在当前国家手中掌握的政策性库存还比较充足,而且财政压力又大的情况下,2019年存在着继续下调的可能性。

其次,还是口粮品种,供需基本面是比较宽松的,尽管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宽松意味着价格就不好涨。这个宽松的基本面最近这两年还会维持。



再次,口粮的两大品种,明年上半年新粮上市之前,不看好稻谷价格(前提今年的稻谷产量不出现太大问题),看好小麦的价格,当前是质量好的小麦,因为今年小麦减产可能超乎想象。当然,也不能过分看涨,国家手里还有7000万吨库存呢,可以持续供应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稻谷的去库存压力,进入明年会继续加大。

第四,玉米价格看好、也看涨。原因很简单,看看东北的旱情,玉米的面积和单产乃至总产都会受到影响。再看看临储玉米拍卖,现在已经成交了差不多3500万吨了,到了明年,临储玉米库存尽管还会打压市场,但压力不会有这么大了。因为玉米的需求被看好,饲料养殖的需求是刚性增长的,特别是随着养殖企业的规模化和南猪北养的趋势明朗,大企业集团纷纷在东北建厂;淀粉、酒精(白酒不说了,主要是工业用)等深加工产能继续扩张,对玉米的消耗量继续增加。这里需要注意,如果2019年对东北的加工企业不再施行玉米收购加工补贴,那么玉米的价格的上涨空间会被压缩。



最后,国产大豆价格不看好。多的不说,两个原因:一是国产大豆的面积增加了,而且可能增的还比较多,这也意味着如果不是大灾年总产量也会增。二是进口大豆继续保持高量,中美贸易摩擦一波三折,也影响不了低价进口大豆继续进入国内市场。


粮小咖


首先笔者认为,明年粮食价格会上涨,未来粮食价格,将会处于上升的渠道。这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得的。

首先种植结构的调整会使粮食结构更加合理,优质稻麦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特别是稻麦已经经过了十多年连续增产,从总产量来讲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需求。但是从结构角度来讲,优质麦的比例比较低产量低,导致每年国家需要进口大量的优质专用小麦粉。在前几年以高产为主导的大形势下,优质麦虽然有一定的面积,但市场上很难形成优质优价,因此导致农民种植优质麦的积极性比较低。在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优质稻卖的,面积产量将会逐步提高,优质优价将不再是一种口号,从这个角度来讲,粮食价格整体会上升。

其二,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将会淘汰多余的产能,这在玉米上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国家镰刀湾计划的实施,以及对大豆种植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强,玉米的种植面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的处于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内对对玉米的需求并没有降低,这就造成了共计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讲,玉米的价格,长期内也会保持一种稳定上升的趋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明年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粮食的价格是处于上升通道中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南繁北育2017


想粮食涨价吗?涨多少算是涨?按国家物价上涨的比例涨,小麦价格应该是八到十元一斤,玉米也该是六到八元一斤,国家能给你吗?即是涨个三分五分又顶什么用,如果粮食涨价影响了城里人的生活那还得了,他们闹起事来国家该如何处置。所以我们农民要心胸大一点,吃饱穿唛就不错了,你若想大富大贵就等晚上做个好梦吧!


太行山451


我个人意见,玉米行情会有所好转,水稻很难说,谁最难农民最难,农民和瞎子一样,打个比方,睁着眼睛的瞎子,地是种上了,到秋多少钱一斤谁也不知道,就知道种,我本人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知道农民的苦,衷心祝福国富民强。


一世一梦539


实实在在的说粮食涨价未必是件好事。我真得幸庆这个社会,衣食不愁,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但值得难受的是辛辛苦苦的农民兄弟折腾一年就是得不到很多收入,比起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收入要少之又少。那么我们农民就别去种地了,干干别的都可以。话都能这么说,事实上中国八九亿农民,不可能干一样工作,再说地都荒芜了,粮食打不上更不行,实在是让农民难破这个迷局。以我的看法,粮食往后要涨价,只是或多或少有点波动,不会有大幅度上涨趋势的出现,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