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為什麼中國山水畫喜歡畫那麼淒涼的寒山瘦水?答案就倆字

古人做文章講究境界,畫山水畫一樣講究境界。

山水畫的境界就是畫境,是一幅畫的精神所在,也是判斷一幅畫高低的重要依據。寒山瘦水,展現的就是境界之美。古代山水畫中最常見到兩大畫境:荒寒之境與蕭疏之境。

為什麼中國山水畫喜歡畫那麼淒涼的寒山瘦水?答案就倆字

第一種畫境:荒寒之境。

欲寄荒寒無畫意,賴傳悲壯有能琴。中國古代的山水畫家,一向把荒寒之境視作繪畫的最高境界。所謂:氣味高寒,運筆渾化,此畫中最高品也。這種荒寒的境界,不是畫家冷漠孤僻,而是中國文人對自己人生境界的一種期許或者說是彰顯。荒寒之境首先是一個清淨之地,沒有汙垢。對於中國文化人來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自然是最高境界。所謂藻雪心靈,正是荒寒之境的妙處。其次荒寒之境還是孤獨之境。孤獨不是孤單,不是寂寞,是一個讀書人安頓生命,撫慰靈魂的姿態。無論是把酒當歌還是拔劍獨行,讀書人總是需要一份孤獨的歷練,生命才會豐富和完整。荒寒之境,就是昇華性靈之所也。李成《小寒林圖》可為一例。

為什麼中國山水畫喜歡畫那麼淒涼的寒山瘦水?答案就倆字

第二種畫境:蕭疏之境。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蕭疏之境並非暮氣沉沉,而是在一片蕭瑟之中,尋求和展現生命的頑強。生機在鬱鬱蔥蔥之處,又何曾不潛藏於銀鉤鐵畫的枯木殘林。蕭疏之境,是元朝畫風的主流,又以倪元林為其中的代表。一幅《幽澗寒松圖》,幾株枯樹,大片留白,意境蕭疏簡古,畫盡生命與深秋之中的百折不撓。

為什麼中國山水畫喜歡畫那麼淒涼的寒山瘦水?答案就倆字

總結:中國山水畫中,荒寒和蕭疏是非常普遍,也是備受中國文人畫鍾愛的兩大畫境,表現的是中國讀書人對心靈高潔的嚮往和大化生機的參悟。當然,中國畫境遠遠不止這兩大類別,還有蒼古,空靈,清逸,煙潤諸多境界,這裡不做介紹。估計喜歡這個話題的人不會很多,老夫偶爾為之,不過做一瞥驚鴻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