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辛亥革命後的四川總督尹昌衡怎麼跑去平定西藏叛亂了?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曆史


上一期我們看了辛亥革命前後的四川,看了四川紛紛獨立的各州縣,看了對峙的蜀軍政府和四川軍政府。雖然經過協商,兩個軍政府最終統一,可是為之後四川的軍閥割據埋下了隱患。最終當上四川的都督的尹昌衡,在四川都督的位置上也沒能當太長時間。而他四川都督位置的丟失,和袁世凱北洋勢力介入四川政局有直接關係,也與西藏局勢有密切的關係。歷史深處【軍人時代】這一期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下本來就不平靜的四川,在兩個軍政府合併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辛亥革命後的四川總督尹昌衡怎麼跑去平定西藏叛亂了?

圖1、副都督夏之時

四川軍政府合併後不久,之前的蜀軍政府副都督、被任命為重慶鎮撫總長的夏之時就提出了辭職留學的申請。四川都督尹昌衡,一看重慶那邊自己有機會安排人進去,馬上同意了夏之時的要求,而且還資助夏三萬大洋,趕緊走。緊接著尹昌衡就任命自己在四川軍備學堂的老師胡景伊接任。胡景伊之前一直在雲貴、廣西給督撫大員們當助手,蜀軍政府為了應付遠道而來的滇軍,才被聘為了顧問,回到了四川。可是沒想到,自己居然就這樣陰差陽錯的成了重慶督撫長。可這只是第一步,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當上四川都督。

辛亥革命後的四川總督尹昌衡怎麼跑去平定西藏叛亂了?

圖2、胡景伊

胡景伊能夠上位四川都督,和他相對中立的身份有關,也和民國初年,西藏局勢有直接的聯繫。同盟會一開始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樣的口號,對大清疆域內西藏、新疆、蒙古這樣的地區影響可想而知,雖然很快又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號,可卻於事無補。之後清帝退位詔書,雖然對這些地區有一定的安撫作用。可是無論蒙古還是西藏,都不只受清廷影響。西藏緊靠印度,西藏達賴為首的高層一直就與英國人接觸緊密。1912年的西藏在看到中國內地因為辛亥革命亂做一團的時候,很快發生了驅逐漢人事件,再加上身在印度的達賴的推波助瀾,很快西藏亂局蔓延到整個藏區。

辛亥革命後的四川總督尹昌衡怎麼跑去平定西藏叛亂了?

圖3、尹昌衡

面對康藏地區的亂局,袁世凱為首的中華民國政府,馬上採取了進軍西藏,平息叛亂的決定。並在1912年7月10日,任命四川總督尹昌衡為徵藏總司令,帶領兩千多人的川軍入藏。尹昌衡這一走,四川總督的位置暫時就空了下來。按理說應該是當時的四川軍政府副都督張培爵代理,可是袁世凱卻選擇了胡景伊。於是在7月12日,胡景伊在尹昌衡出征西藏後兩天,被任命為了護理四川都督。

在四川並沒有太多根基的胡景伊,自然因此更加像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靠攏。而袁世凱也需要在四川找一個代理人,兩邊有很強烈的合作意願。於是在1912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一週年之際,尹昌衡、胡景伊同時被授陸軍中將銜,胡景伊被袁世凱擺到了和尹昌衡同等級的位置上。而為了清除障礙,袁世凱已經在11月15日將之前的蜀軍政府都督、四川軍政府副都督張培爵調往了北京。

辛亥革命後的四川總督尹昌衡怎麼跑去平定西藏叛亂了?

圖4、張培爵

尹昌衡征討西藏,進展的非常順利,很快收復了失地,並促成了達賴與袁世凱為首的中央政府的和談。於是尹昌衡在1913年6月返還成都,準備繼續當自己的四川都督。可是胡景伊不會讓賢,袁世凱也更傾向與自己配合密切的胡而不是尹。於是在6月13日,胡景伊被正式任命為了四川都督,而尹昌衡則被任命為主管川邊(後稱西康)特別區域的軍政長官——川邊經略使。本來是四川革命最大贏家的尹昌衡就這樣被踢出了四川政壇。

辛亥革命後的四川總督尹昌衡怎麼跑去平定西藏叛亂了?

圖5、劉存厚

不過尹昌衡還是有政治遺產留在四川的,而他最大的政治遺產就是他剛當上四川都督不久後統一整編的川軍。尹昌衡整編後的川軍一共五個師,第一師師長周駿,第二師師長彭光烈,第三師師長孫兆鸞,第四師師長劉存厚,第五師師長熊克武。這個五個師長中,前四個都是四川武備學堂畢業的,從此,川軍中最重要的四川武備系開始浮出水面。而第五師的大本營在重慶,是在原蜀軍政府武裝力量基礎上整編而成的,熊克武之前就是蜀軍總司令,有很深的同盟會背景。尹昌衡雖然沒有能夠再回到四川,但川軍這個基本格局保留了下來。歷史深處之【軍人時代】這一期就到這裡,下一期我們前往大西北去看一看和全國各地截然不同的西北局勢。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曆史,各大媒體平臺搜索【歷史深處】關注即可,微信公眾號:lishishengc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