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福建:一抹“志願紅”溫暖一座城

在八閩大地,有這樣一群人,或挺身而出為前線醫護人員解憂助力,或在社區幫隔離人員買菜、為居民測量體溫排查登記……他們職業不同、年齡各殊、口音各異,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志願者。

作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這些處處湧動的“紅馬甲”,如一縷縷陽光,匯成並肩戰“疫”的一股暖流。

3月5日是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讓我們用鏡頭定格這些志願者的身影,記錄他們在抗擊疫情中的堅守與奉獻。

“醫二代”,用心把守門診大廳

“您好,請配合測量體溫。您哪裡不舒服、要去看哪個科的醫生?”近段時間,就醫者一走進省立醫院金山醫院門診大廳,一位小夥子就會迎上前來。他戴著外科帽子、口罩,綠色隔離衣外的“紅馬甲”格外鮮豔。

這位“醫二代”叫彭連李,是一名預檢分診志願者。“爸媽都在防控一線,我一開始只是待在家裡,通過微信朋友圈幫助聯繫捐贈物資。”他說。

1月26日,他聽說母親所在的福建省立醫院有一批醫護人員出征支援武漢,醫院需要人手幫忙,就立刻報名加入疫情防控志願隊。四天後,他站上金山醫院門診大廳的預檢分診臺。

彼時,預檢分診臺已前置到門診大廳入口處。寒風中,他要在每一位就醫者進門時上前招呼,測體溫、詢問是否有湖北接觸史,並按就醫者需求進行導診。

“此前雖有家教、支教經歷,但從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接觸這麼多陌生人。面對部分拒不配合的就醫者,依然有些措手不及。”他說。

“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他們就醫心切,進門時被攔這麼一下,還要接受詢問,發點脾氣也能理解。所以,我只能更加耐心,相信一定會得到他們的配合。”彭連李這樣鼓勵自己。

每天上午8點準時上崗,一站就是4個小時,高峰時要對100多位就醫者預檢分診,可他沒說過一聲累。

“有天上午,進來一位阿姨,她不是要來看病,而是來給醫護人員分發糖果,還一直說‘你們辛苦了’。”這讓彭連李心裡暖暖的,覺得工作再累都值得。

愛心社工,社區防線的“專業雷鋒”

“張姐,早上好!今天的菜給您送來了!”3日一大早,晉江的社區志願者黃芳就來到隔離群眾家敲門。

“太感謝了,你們真是活雷鋒!”

“不客氣。麻煩您和家人再配合量一下體溫,有沒有不舒服?”

“暫時感覺都挺好,就是小孩一天到晚只會玩手機,愁死我了。”

“我下次過來給您帶幾本繪本,您陪孩子講講故事。”

“謝謝你們!”

作為奔走在社區防控一線的志願者,黃芳還有個身份——晉江市啟航社工服務中心負責人。“雖然不能身赴前線,但守護社區、關愛鄰里,我們也可以盡一份力。”她帶領社工團隊主動請纓,協助社區做好防控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社工們化身“心理衛士”,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義務為居民服務。

增強社區凝聚力、營造和諧正能量,也是社工一大優勢。黃芳帶領社工團隊在社區居民微信群內積極開展“用愛傳遞 為武漢加油”等主題作品徵集活動,得到居民熱烈響應。

社工們還發動居民互助,幫忙摸排更多有需要幫助的居民,尤其是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留守兒童等,通過網絡暢通居民求助、互助渠道,及時發現訴求,鏈接資源跟進回應。“前幾天,我們收到一家愛心企業捐贈的蔬菜,立即優先給社區的困難群眾送過去,讓愛心傳遞更精準。”黃芳說。

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疫情發生以來,全省200多家社工機構、1700餘名社工發揮紮根社區、熟悉社區的優勢,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志願服務覆蓋400餘個城鄉社區,開通了150餘條心理諮詢和援助熱線,帶動6.5萬名各類志願者開展社區服務,成為戰“疫”中一股暖流。

戰“疫”天使從武漢送來“小紙條”

“有你們幫助給我家孩子輔導,我在這裡工作很安心,謝謝!”

這是護師林峰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發來的一張“小紙條”,感謝對象是福州大學兩位學生陳雨虹和劉露露。

1月27日,林峰作為我省首批支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隊員出征武漢,可放心不下讀小學六年級的女兒。

沒想到,十天後,女兒一下子有了兩位老師。每週日、週一、週四,老師們分工合作,對女兒進行語文和英語在線輔導。這下,林峰放心了。

“我是2月13日領到‘我的小朋友’的。”陳雨虹說,校團委一發出“前線有你,後方有我”千人家教服務項目號召,自己就報了名。競爭很激烈,當天報名人數過千。

她回憶道:“我們上崗後,每週都要填寫一份授課檔案。除了我們這些家教志願者,還有專門負責回訪、盯教學質量的志願者。”

“為了教得更好,我們採用小組式備課。”陳雨虹說,面對小朋友“加強拼音”“擴展知識面”等需求,還特別注重引導孩子快樂學習。上課時,多舉例子多提問,調動她學習的積極性。

“小朋友善解人意,讓我們很心疼。”劉露露說,第一次授課時,發現孩子在打瞌睡,幾經瞭解,發現她每天都在等爸爸回到住處給她打電話,很疲憊。

“我們在家裡擔驚受怕,反而會讓爸爸牽掛。所以,我們專心學習,才能讓爸爸放心哦。”在她的疏導下,孩子又振奮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