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自盡為什麼是吞金而死,而不是吞鐵而死?

一德格天1


如果能選擇第二次,自殺者肯定不會再選擇吞金!歷史上吞金自殺的記載是清朝時,沙俄軍隊攻入了璦琿,壽山將軍帶著將士誓死抵抗,但迴天無力。壽山將軍決定以身殉國,吞下了兩枚金戒指,體內劇烈的疼痛,卻無法快速死亡,痛苦難耐的將軍只好請求兒子殺死自己,但兒子無論如何下不去手,手下士兵看將軍實在太受折磨了,開槍結束了他的生命,成全了壽山將軍以身殉國的英名。金的密度大,小塊的金子在吞食過程中可能洞穿食道或胃、腸,體內大量出血無法制止,引發併發症,導致死亡。吞金是個痛苦而漫長的死亡方式,一般人求死不會用這種痛苦的方式。

古代吞金自殺是一種刑罰,王侯將相犯了國法,為了留一個全屍,皇帝賜其吞金自殺。傳說楊貴妃就是吞金自殺的,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中寫道:“貴人飲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貴妃吞金自殺後,保全了生前的容貌,是種體面的死法。清朝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與慈禧不和,同治死後不滿百日,在慈禧太后逼迫下,吞金身亡。

有人說吞金是由於金子中含有毒素,這個說法站不住腳,因為古代民間百姓為了證明金子的純度,經常用牙咬金塊,有的人還會用舌頭舔,說金子越純味道越甜,這些習俗說明金子裡不含致命毒素。

為什麼不吞鐵自殺呢?鐵的密度小,同等大小的鐵塊傷害更低,痛苦更大,系根繩上吊要比亂吞東西痛快得多。

因此吞金自殺多出現在小說中,像尤三姐吞金之類的說法,就是作者為了博眼球,渲染豪門女子的奢華死法。


聾王異史


我們在古代小說或是戲劇中經常會看到一種死法是“吞金而死”,其中《紅樓夢》中的尤二姐就是吞金而死的。那麼吞金真的可以致命嗎?它的原理是什麼,為何不是吞銀、吞鐵而死呢?

在現代也有人曾效仿過古人的這種死法而吞下金子,根據報道,就曾有一名女子因為感情不順利,非常抑鬱想到了自殺,於是吞下了40克的金項鍊。還有一名流落街頭的男子為了生存搶走一名女子的金項鍊,在被群眾狂追時,情急之下直接將金項鍊吞到了肚子裡……

但據報道這兩個吞噬金項鍊的人經過救治均無生命危險,當醫生將金飾品從他們胃裡取出來時,金子的表面甚至沒有任何被腐蝕的痕跡。那麼也就說明金子到了胃裡並不會變成劇毒。

所以人們有了一種猜測那就是人能吞金而死是因為金的重量比較大。金屬於重金屬,而重金屬的比重是金屬的四到五倍,所以人在吞噬一定量的金子後會導致內部器官因負重而無法正常運行,時間一長內部消化系統在刺激下破裂、出血而死。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古人吞金不應該選擇表面光滑的金,而應該選擇表面粗糙且形狀不規則的金子,這樣效果豈不是更好一些。但據影視劇和話本中的描述卻並不是這樣的,他們吞的金子一般都是表面光滑的,而且在《紅樓夢》中尤二姐的死狀是很安詳的,並不像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折磨而死的。

其次如果是這個原理那麼估計幾克金子是不行的,得需要至少一定數量的金子才會有效果,那麼如果一個人想使用這種方法得需要準備充足的金子,萬一數量不夠吞到一半達不到效果豈不是尷尬了,所以這種說法也不太合理。而且若“吞金而死”真的需要這麼痛苦的一個過程,那麼還不如直接選擇用刀或毒藥來得痛快一些。

這樣說來古人的“吞金人死”是憑空編造的嗎?當然不是,在古代文獻中是有“吞金而死”的案例的。在記載了“毒金”的《本草綱目》有寫道:“食金,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服之神仙。尤以金箔入丸散服,破冷氣,除風”已說明金本身是無毒的,至少純金是無毒的。但在古代金子並沒有現在提煉的那麼純。而收割吞金者生命的不是金本身,而是隨著黃金一同吞入腹中的其他有毒物質雜質。

在現代的一些醫藥書上也經常會出現“金中毒”一詞,這裡的“金中毒”只是醫學上的一種慣稱,主要是指含金鹽物金諾芬,硫代葡萄糖金、硫代蘋果酸金鈉等。其中電鍍工人在提煉金時使用的氰化鉀也是“金中毒”的一種。

而在古代人們提煉金時並沒有現在這麼精湛的技術手段,其中可能會殘留一些化學物品,再者重金屬有個特點就是它的離子都有較多空軌道易於蛋白質形成配離子,形成配離子後蛋白質功能就喪失,使體內的蛋白質凝固及變性,所以人在吞噬金子後,人體內的蛋白質就會喪失功能,再加上重金屬本身重量比較大,在多方併發刺激下最終人體的器官無法承受而暴斃身亡。

所以古人的“吞金而死”並不是空穴來風是有一定根據的,但這種自殺方式一般百姓也是用不起的,只有古代的一些富貴人家為了死後保證相貌不受損時會使用。

不管怎樣人生在世都不容易,我們生而為人可能要經過幾世的修行,自殺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人的一生說長不長,短短几十載罷了。為何不像個旅人一樣去體驗人生不同的經歷呢?可能經歷一些風霜之後,再回頭看的時候我們會笑對自己的人生。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每一段經歷都是一次磨練,每一次蛻變都是一次昇華,也許過熬過去了就是另一番風景,熱愛生命吧,沒有什麼過不去的砍!


歷史湮滅的足跡


“吞金而死”這種奢華的自殺方法常常出現在古代史書和小說裡。

這種死法不太適合古代的老百姓,因為想“吞金”,你首先得有金才行,古代的老百姓窮得叮噹響,有了金估計也不自殺了,所以選擇吞金而死的多是達官貴人。

那麼吞金到底會不會死呢?死因又是什麼呢?

有人說,金作為重金屬,人吃了肯定會重金屬中毒而死。但事實上,人體的任何消化液都不可能腐蝕金的,換句話說,吞金入腹,人是分毫都不會吸收的,所以重金屬中毒而死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金本身的重量將人體的內臟因重力作用長期摩擦,進而導致內臟破裂而死。這種說法比第一種靠譜,因為金的密度是鐵的三倍,一定數量的金是有可能讓內臟不堪重負破裂的。

但大前提是必須有一定的重量,也就是說不吃個半斤或者八兩的是沒啥用處的。曾經就有效仿古人的吞金自殺法把金戒指吃了,結果沒啥感覺,好幾個小時以後還是被送到醫院,通過各自方法把戒指取出來了,發現戒指完好無損,自殺者除了因為醫學處理感覺胃難受,沒有任何感覺了。

所以想要通過金的重量把自己墜死,不但需要有金子,還得有至少半斤以上的金子,有這麼多錢還自殺不自殺先不說,關鍵是被金子墜死的感覺還不如一刀把自己捅了舒服呢。

那麼古代的吞金而死難道是假的嗎?

當然不是。吞金而死的真正原因可能和古代鍊金的方法有關。古代由於技術的限制,在鍊金的過程種要使用氰化物進行提純,而氰化物是有劇毒的,在將金提純後,並不是所有的氰化物揮發掉了,還有一部分被殘留在金子裡。

所以吞金而死,很可能就是死於金子裡殘留的氰化物中毒。

吞金而死看似高大上,依舊是自殺範疇,所以勸大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要相信只要活著,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