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作者 | 羅格

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初六,大明正使太監王景弘,率領著超過2萬人的船隊,終於返回南京。跟隨船隊一起帶回的還有一大批外國使節,可唯一不同的是,正使太監鄭和名字,已經消失在的回國人員的名單之中。這一年的三月,在船隊返航途中,鄭和在他第一次出海的終點——古裡,溘然長逝,用自己的生命為先後28年遠航,劃上了句號。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南京,鄭和寶船遺址公園

這支浩大船隊歸來之後的一年(宣德九年)十一月,戶部向皇帝朱瞻基正式提出了一項建議:“京師文武官俸折鈔,請給與胡椒蘇木。”因為,鄭和船隊從西洋帶回來的胡椒、蘇木,堆滿了國庫,比起讓戶部焦頭爛額的寶鈔,帶著香辛氣息的胡椒,反而顯得更有價值些。此後,胡椒便時常在發薪日時跟帝國官員們見面,成為他們養家餬口的依靠。

正統元年(1436年)三月,遠洋歸來守備南京的王景弘,奉命從國庫中支取了胡椒蘇木三百萬斤,由海路護送至北京。這一路沿著海岸線徐徐北上的波濤中,帶著失落心境的他絕不會想到,他與鄭和帶回的這些“黑金”,不僅沒有讓帝國更加繁華,還讓整個世界陷入了一場蕭條當中。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無用的“寶鈔”和千奇百怪的賞賜

朱瞻基應允戶部定下胡椒折俸的具體規定,“祖制”一定是其中的論據之一。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朱元璋就賜“浙江觀海等衛造海船士卒萬二千餘人鈔各一錠,胡椒人一斤”(《明太祖實錄》)。

除了胡椒,士卒們領到的另一種賞賜,就是大明寶鈔。洪武七年(1374年),明政府設立寶鈔提舉司,統籌發行紙幣,洪武八年三月(1375年4月),中書省印造大明寶鈔。按照官方的規定,每一貫鈔能夠折換到1000文銅錢,又或者可以折換白銀一兩,每四貫鈔則可對兌黃(赤)金一兩。洪武九年(1376年),朝廷下令,禁止民間以金銀交易。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大明寶鈔

然而,大明寶鈔發行是依賴政府的信用支撐,並沒有準備金制度,很快,這張用桑樹皮造的紙就讓人失去了信任:洪武三十年(1397年),杭州的商賈不論貨物貴賤,都私自以金銀來定價,“由是鈔法阻滯,公私病之”(《太祖實錄》)。

寶鈔沒有什麼價值,人們在市場上的交易只能將目光投向金、銀、銅。洪武十年(1378年),朝廷宣佈實行“鈔錢相軌”的制度,同時鑄造細面額的銅幣,並允許歷代銅錢與大明寶鈔共同流通使用。但有明一代鑄錢非常有限,按照估計,從洪武元年(1368年)到隆慶六年(1572年),明朝鑄幣機構(京師的寶源局和各地的寶泉局)一共鑄造了400萬-600萬貫銅錢,這僅是北宋元豐年間1年鑄幣數量。

而在貴金屬方面,明政府嚴禁民間開礦,明代官礦產量也極其有限。在大量白銀進口以前,明代的國內白銀流通量也就是5000萬兩左右,這個數量是宋代白銀儲量的1/3。

在信奉實物經濟的朱元璋設計出來的“洪武體制”裡,整個帝國從誕生之時起,就帶著“缺錢”的基因。

缺錢,各種千奇百怪的實物——不管是胡椒、蘇木還是布帛——成為貨幣等價物也便順理成章。

一門名義毛利潤達到100倍的生意

胡椒能當錢花,這在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眼中也是自然而然,因為這事祖上都幹過。永樂十三年(1415年)鄭和第四次航行歸來時,朱棣也對營建北京督工群臣論功行賞,分別賞賜以寶鈔、胡椒。而在朱高熾九月登位時,除了軍隊和文官,連匠人樂工廚子、以及公差在京的生員吏典等,都各得了一斤胡椒的賞賜(《仁宗洪熙實錄》)。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黑胡椒

這在打定心思要與民修養生息的朱瞻基看來,再合適不過了。他自年少時就數度跟著朱棣北伐大漠,也深知“永樂盛世”背後的國庫空虛、民生艱辛,在父親的影響和五朝元老夏元吉的輔佐下,他開啟了全面收縮的“倒帶”鍵:

1427年,明朝撤銷交趾布政使司,結束對越南地區的直接統治;1431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1435年,明朝撤銷奴爾幹都司,將奴兒干都司辦公機構內遷,從此明朝在東北地區再沒有建立有效管轄。

與此同時,為了應對自洪武年間就開始出現的寶鈔貶值問題,宣德政府開始通過稅收政策回籠寶鈔。寶鈔一直以來“物重鈔輕”,一方面是看起來是緣於“出鈔太多”,另一方面則是“收斂無法”,終明一代,政府始終並沒有讓寶鈔與政府合法兌換,因此也需要增加市場對寶鈔的硬性需求。

宣德四年(1429年),明政府又在各地設立鈔關,對貨物運輸流通徵收關稅。另外還有蔬地果園種植稅、驢車、騾車運輸稅等,這些雜稅都要求以寶鈔繳納。宣德六年(1431年)一年內,各項雜課鈔收入已經達到了2億貫,到宣德八年(1433年)已達到了2.88億貫。

但回籠的寶鈔又不能通過官員薪俸等財政支出,再次大量推回市場。當戶部官員們清點國庫賬本的時候,他們驚喜地發現,庫裡實在是胡椒滿盈:早在洪武七年,朝廷所積“在倉椒又有百餘萬數”,在鄭和下西洋的推動下,胡椒更是大量輸入。據估算,15-16世紀中國在東南亞收購的胡椒每年就達 5萬包,或者250萬斤。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新鮮的青胡椒

而此時胡椒的價值確實高昂。鄭和在蘇門答臘或柯枝收購胡椒的價格,每100斤值銀1兩到1.25兩(《瀛涯勝覽》),而在永樂五年,國內市場上的胡椒價格約為100斤值銀10兩,若以寶鈔官價值銀的數目來折算,胡椒每100斤的價格值銀110兩!

通過胡椒折俸,不但有效利用了國庫庫存,又能穩定寶鈔價格,確保政府財政,而且,民間也可將胡椒作為通貨中介,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所以,明代政治家丘浚評價此舉“不擾中國之民,而得外邦之助”。

1932年的美國抄了500年前中國的答卷

令大明的皇帝和官員們意想不到的是,寶鈔的價格並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能夠提升。

問題出在如果有寶鈔之外的其他幣種加入市場流通,結果就會出現通貨之間的競爭與替代。除了布帛、穀物、胡椒、蘇木之外,加入流通最重要的幣種就是白銀。儘管明政府已在以嚴刑峻法來禁止人民使用白銀交易,努力回籠寶鈔的“逆風操作”,在多幣種競爭的貨幣市場上,足以加速寶鈔愈加貶值泡沫化,讓人們更願意信任白銀。

如果說在明政府的威嚴下,人民儘管對不可兌換的寶鈔持有疑慮,但他們還是要用來做買賣,鈔價還是可以維持在一個大家能接受的信用價值範圍內,而大量收回作為基礎貨幣的寶鈔,意味著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愈加不足。

與此同時,大量的胡椒從國庫中支出,不可避免要進入市場流通,市場上“進口商品”胡椒總量大幅增加,市場上對應的貨幣供應量的缺口還會進一步擴大。

按照19世紀法國經濟學家奎內博士貨幣和實物循環運動的模型:即總供給(生產)和總需求(分配與消費)兩個端點,貫通這兩個端點的是物資流通與貨幣流通。在物流的循環中,實物在消費中被消耗和消失。而金融流卻必須通過每一次循環流轉而獲得增益,一旦發生供求梗阻就是生產過剩。一旦發生金融梗阻就是通貨緊縮和金融危機。

反觀這時的明王朝市場,傳統作為香藥和佐料的胡椒大量流入市場,消費消耗顯然跟不上,而寶鈔逐漸退出市場流轉,物資和貨幣的流通,顯然都發生了梗阻。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人人都吃胡椒蟹,也用不完那麼多胡椒

胡椒的價格很快進入了下降通道,從永樂五年的100斤/10兩左右,下跌到宣德年間的100斤/5兩左右,並繼續下跌。除了進入市場的胡椒數量增加,也意味著這時貨幣市場上的白銀愈發珍貴升值。

值得深思的是,500年後,即1929至1933年間,在美國經歷著歷史上最嚴重的通貨緊縮的時候,美聯儲還在保持高利率,維持反通貨膨脹和經濟緊縮政策,胡佛總統甚至還推動議會通過了提高稅率的法案,這一番逆勢操作,簡直就像是抄了宣德皇帝“全面收縮”的考卷一樣。

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了,人們的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至下跌。15世紀前半葉(即永樂、宣德、正統年間),明朝的物價(以米為例),竟然跌落到北宋初期的物價水平以下: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的影響終於讓明政府放下了“祖制”, 英宗正統元年(1436),明政府允許南京、浙江、江西、湖廣、廣東、廣西、福建將原徵米麥400萬擔折納“金花銀”100餘萬兩。與此同時,土地交易開始出現白銀,而寶鈔卻在市場上見不到了。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資料來源: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

但明政府的胡椒折俸還在繼續,直到成化七年(1471年),國庫裡的胡椒終於消耗得差不多,這一年下半年的胡椒折俸之制才改作折色俸糧。

“黑金”1400,西方的地主家也沒餘錢

作為15世紀全球貿易網絡中心的中國,這場由胡椒引起的振動,正在向世界的另一端(那時候的美洲大陸還躲在地圖的陰影區裡)傳導。

在15世紀的曙光照耀到歐洲時,人們也在為錢感到捉襟見肘:13世紀末,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歐洲國家逐步從早期的勞役地租過渡到以貨幣地租為主的地租形態,在英國,折算制被廣泛推廣,將勞役租和實物租摺合成貨幣租交納。

而歐洲領主們長年累月與東方進行生絲、香料和奢侈品等貿易,加上經由巴格達和波斯灣、開羅和紅海而延伸到亞洲的商路被奧斯曼帝國掌控著,貿易運價也持續提升,這些都進一步加速了歐洲的貨幣流出,歐洲每年需要用65000公斤白銀去購買東方的胡椒和香料(M.M. 波斯坦)。

由於貴金屬的短缺,弗蘭德斯造幣廠在1402-1410年處於關閉狀態;1409年,巴黎的錢商們異口同聲地抗議,無論出價多高,他們已經無法為鑄幣廠提供金銀了,不久,巴黎的金匠公會走向衰亡(《15世紀金銀大饑荒》 John Day)。

於是,和遙遠的中國一樣,以物易物的原始貿易狀態在15世紀初的歐洲重現。胡椒作為貨幣替代物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德國,當時的銀行家甚至被稱為胡椒人(Peppermen)。

但是,先後七次鄭和下西洋,大量採購沿途的胡椒,毋庸置疑也是全球貿易中胡椒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15世紀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到達亞歷山大港時,價格達到10-14克,在威尼斯達14-18克,在歐洲各消費國則達到20-30克。

不管是作為貨幣的貴金屬,還是作為替代物的胡椒,在歐洲都陷入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和中國一樣,歐洲人也不得不面對購買力下降、物價下跌的局面——據估算,1400-1500年,歐洲的物價下跌了20%-50%——這也影響到了當時中國出口的“拳頭產品”瓷器。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明代宣德年間青花瓷

儘管宣德年間的青花、灑藍、祭紅等等,皆代表了明朝藝術的最高水準,但此時卻發生了嚴重的衰退:現代的考古學者們發現,中國瓷器出口在15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出現空白的現象,美國學者Roxanna M. Brown更將這種衰退具體到了1430-1487年間(即宣德、正統、天順和成化年間)。

全球性的通貨緊縮、貿易擴張的不利,可以想想在15世紀的時光裡,整個世界正經歷著多麼嚴重的經濟衰退。終於,無數個哥倫布、達伽馬從伊比利亞揚起風帆,尋找著能夠融入東方貿易網絡的通路。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當歐洲殖民者們從美洲帶著白銀,再次回來到爪哇島想買胡椒的時候,他們會遇見正拿著私鑄的劣質銅幣訂購胡椒的中國海商,這兩撥人的眼睛裡都將放出欣喜而又貪婪光芒。

大明風華講不了:鄭和從西洋帶回胡椒,竟引發全球性通貨緊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