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甲午海戰作戰失敗的罪魁禍首丁汝昌嗎?傳言先降後死,為何被稱為愛國將領?

觀景談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丁汝昌有丁汝昌的問題,但將北洋水師的所有問題推給丁汝昌是沒有道理的。

這就等於現在任命著名教練,去當國足主教練,然和去同日本踢比賽,結果敗了。

你能說中國足球隊所有問題是這個教練的嗎?

北洋水師的建設工作,不是一個丁汝昌能夠搞定的。

實際上,即便是位高權重的李鴻章也是搞定不了。

北洋水師不但6年沒有購買軍艦,甚至最後幾年依靠每年100多萬兩白銀的微薄撥款維持。

丁汝昌其實只是李鴻章的棋子,他的一舉一動只是李鴻章意志的體現,不敢越雷池半步。

就丁汝昌自己來說,他當然也是有問題的。

丁汝昌最大的問題是,才能比較平庸,不是力挽狂瀾的大將。

同時他做事顧慮太多,基本只是單純執行李鴻章的命令。

但李鴻章有時候命令是自相矛盾的,丁汝昌難以揣摩他的真實意圖,導致指揮混亂。



其實,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丁汝昌對北洋水師的實力應該是很瞭解的。他應該知道,北洋水師就實力上不是聯合艦隊的對手,而且差距還不小。

這種情況下,丁汝昌應該果斷的講清楚北洋水師的客觀問題,以及敵我力量的懸殊,讓包括光緒在內的高層有清醒的認識。

但丁寧可不斷被各種大臣彈劾,控訴,也絕對不說這些東西。

為啥?

因為以往李鴻章大吹北洋水師多麼厲害,多麼牛逼,亞洲第一之內,藉此擁兵自重,保住自己在朝廷的地位。

丁汝昌如果說清楚實情,等於出賣了老上級,這當然是不可取的。

最終就是,丁汝昌明明知道不能打,卻被迫去和日寇決戰,打一場幾乎必輸的戰爭。



而且,具體指揮時,丁汝昌表現的很平庸。

雙方海戰開始,丁汝昌在定遠號中炮受傷,鎮遠號的信號裝置被打掉。因丁汝昌事先沒有安排第二指揮員,實際上北洋水師在黃海海戰是各自為戰,胡打一通的。

相反,聯合艦隊則使用保持高效的指揮,還多次變陣。

就指揮來說,丁汝昌實際上是沒有指揮,作為大將也算夠丟人了。



還有,在最後時刻,北洋水師實力所剩無幾,李鴻章命令要保船。

保船誠然有一定道理,但在陸地作戰連續潰敗的情況下,現在船是保不住的。

既然橫豎是死,不如尋機突襲出港拼命,拼一個算一個。

然而,在李鴻章命令下,丁汝昌只是坐以待斃。北洋水師殘餘的軍艦包括2艘鐵甲艦除了作為炮臺以外,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到北洋水師覆滅時,連軍艦也沒有破壞,都被日寇繳獲,此時丁汝昌已經自殺。



可以說,丁汝昌打了一場最窩囊,最失敗的作戰。


薩沙


丁汝昌確實是先降後死,但是他並非是甲午海戰失敗的罪魁禍首,實際上他已經盡力了,所以當得起愛國將領這個評語。

丁汝昌是北洋水師的提督,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有名的人物,他曾經為北洋水師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對他的批評之聲也不少,很多人認為他不懂海軍,指揮出錯,導致了甲午海戰的失利。而在甲午戰爭後期的劉公島保衛戰裡,丁汝昌又簽署了投降書,雖然自殺,但是隻是畏罪自殺而已,因此不值得讚揚。

但是這些看法實際上有些片面,丁汝昌雖然出身淮軍馬隊,但是在李鴻章任命他籌建海軍事務以後,丁汝昌也是努力學習海軍知識。比如清政府在英國訂購了超勇、揚威兩艘巡洋艦以後,丁汝昌奉命和林泰曾、鄧世昌等人去接艦。一路上丁汝昌不僅成功的完成了接艦任務,而且還親自參與規劃航線等工作,可見他對於海軍知識也是有相當程度的瞭解。

另一方面丁汝昌也並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人,在指揮艦隊作戰方面,他比較注重聽取專業指揮人員的意見。像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作戰隊形,就是丁汝昌聽從了劉步蟾的意見而佈設的。其作戰隊形也符合北洋水師各艦正面火力強大的特點,並無不妥。

實際上北洋水師在海戰中失利,主要原因還是清政府在海軍建設上沒有貫徹到底,在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以後,滿足於現狀,一直沒有再添購新艦。造成甲午戰爭時期,日本海軍實力後來居上,反超了北洋水師。

而這並不是丁汝昌所能決定的,連李鴻章也沒法改變這一切。丁汝昌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已經可以說做的非常好了。

至於劉公島保衛戰後期丁汝昌決定投降,這也是無奈之舉。在威海衛附近的清軍全線潰敗以後,困守於劉公島的北洋水師實際上遭到了日軍來自海陸兩個方向的夾攻。除了要面對日本的聯合艦隊外,還要和被日軍佔據的威海衛各炮臺交火。

而更糟糕的是山東巡撫李秉衡以守衛煙臺為由,始終拒絕出兵救援劉公島。而從外省調來的援兵,也大部分被抽調到北京,去加強京畿一帶的防務,北洋水師實際上已經孤立無援。

在經過多日戰鬥以後,北洋水師又戰沉了定遠、來遠、靖遠等艦,到丁汝昌決定投降時,北洋水師僅有觸礁受傷的鎮遠和濟遠、平遠、廣丙這四艘軍艦了。此時艦上彈藥不足,守島的陸軍也因為援兵不到而士氣低落。

丁汝昌其實並不怕死,在劉公島保衛戰期間,他曾經多次親自指揮戰艦衝殺在前,靖遠艦被擊沉時,他就在艦上指揮,落水以後被人救起。直到丁汝昌在數次派遣信使去求援,最後卻被告知沒有救兵時,他才為了避免無謂的犧牲,同意投降。

所以丁汝昌對於海戰的失敗並不用承擔主要責任,而最後投降也不是因為個人原因,其所作所為還是當得起愛國將領四個字的。


不沉的經遠


歷史一直以成敗論英雄,在看待歷史人物的態度上面,歷史觀有失偏頗有其勢力的一面。甲午海戰的失敗,北洋艦隊的將領,到底誰該負戰敗的主要責任。

甲午海戰失敗後,北洋提督丁汝昌以身殉職,現在有人提出,丁汝昌先降後死,認為他的死並不是以身報國,而是自知罪責重大,以死卸責,以免家族遭到諸罰,認為他並不是什麼愛國將領,而是甲午海戰失敗的罪魁禍首。

丁汝昌故居前的雕像

丁汝昌戰敗三大罪名

  • 丁汝昌能力不強、指揮無方。這重要是針對他不懂海軍專業,指揮作戰失誤,領導能力不強,造成艦隊管理不善,軍紀鬆弛。有人提出丁汝昌擔任北洋艦隊提督,完全是李鴻章“任人唯親”的結果,丁汝昌以前是淮軍將領,並不是科班出身的海軍軍官,專業知識技能欠缺。李鴻章組建北洋艦隊時,就已經決定了提督這一職位的重要性,他不可能不用自己人,也不可能不用“能人”,李鴻章對丁汝昌知根知底,而且丁汝昌一生從戎,實戰經驗豐富,資歷最深、戰功最多的將領。


北洋艦隊總負責人李鴻章

清朝一直不重視海防,更沒有正規的海軍,又如何培養出優秀的海軍將領,說李鴻章任人唯親,實在不公平。

  • 丁汝昌怯戰,消極保船,貽誤戰機。這一指責實際是清廷官名為了推卸責任、尋找戰敗替罪羊之舉。甲午海戰丁汝昌參加了除豐島海戰外的所有的戰鬥,黃海海中他命令“定遠艦”衝向敵艦,“定遠艦”中彈身負重傷後,他也不肯進艙而是坐在甲板上激勵將士繼續抗敵,一直堅持到最後。


定遠艦

在抗敵過程中,丁汝昌經常受到無端指責,甚至遭遇了革職、革銜、摘頂戴,這樣的境況下,他完全有機會推卸而不上戰場,明知不可戰勝卻戰之,這樣的人如果怯戰,那清廷就真無敢戰之人。

  • 丁汝昌是投降派,戰敗的主要責任人。朝臣為了推卸責任,給丁汝昌慣上了“畏怯避戰”,“旅順危急,率兵艦望風先逃”,“因倉皇夜遁,致‘鎮遠’艦觸礁損壞”等一系列罪名。若他真是投降派,在北洋艦隊被日軍從海陸兩翼包圍,陷入絕境的時候,日軍將勸降書送至丁汝昌手中,丁汝昌卻斬釘截鐵表示“予決不棄報國大義,今唯一死以盡臣職”。

  • 當日軍對北洋艦隊發起最後攻擊的時候,丁汝昌自始至終都 在指揮戰鬥,多次以殘餘兵力擊退日軍的猛烈攻擊。定遠艦遭遇偷襲時,他組織將領徹夜議事,“靖遠艦”中彈時,丁汝昌在艦上親自督戰。這樣一個堅持抗戰的人,抱著艦毀人亡的決心,為什麼要先投降再自殺呢?

事無鉅細的愛國將領丁汝昌

  • 丁汝昌雖然為陸軍軍官,但是自從他接手北洋艦隊後,就立即開始了全身心的投入艦隊工作中,他親自帶隊到歐洲接艦,率艦回國後,親自組建各項工作。艦隊成軍他正式擔任提督後,參加了艦隊所有的重大任務和重要活動。

丁汝昌畫像

  • 他很早就知道自己對於海軍知識的不足,一直努力學習和掌握現代海軍知識,從他留下的電報和書信就可以知道,他對海軍專業術語很熟悉。他重抓海軍各項事宜,包括對上午訓練炮,下午訓練槍這樣的訓練他都親自安排。

  • 在甲午海戰的戰略上,李鴻章實施“保船制敵”消極防預防針。嚴重束縛了丁汝昌的指揮,黃海海戰後,丁汝昌5次率艦隊巡弋行威懾“制敵”之效,同時努力執行者一定要保全鐵甲艦等“保船”的指令而不正面接敵,包括最後在威海衛選擇駐守軍港,但他也僅僅是這一方針的執行者,最後卻將“怯戰”、“消極保船”和“貽誤戰機”的帽子扣在他頭上,顯然有失公正。

丁汝昌劇照

像丁汝昌這樣的為國家、民族大義的人而忍辱負重的人,在最後時刻能夠保全其愛國品質是難能可貴的,這一切都不應該否定,歷史認為甲午海戰的失敗,丁汝昌應當負重大責任是有失公正的。


雨霽視角


其實甲午戰爭的失敗應該歸咎於清政府還是丁汝昌個人原因這本不是合理的解釋。

甲午海戰的失敗並非只是北洋水師的失敗,如果只是一場海戰的失敗就不會有後面旅順大屠殺的出現,北洋水師輸了海戰,那麼清廷陸軍是不是應該為旅順大屠殺負責?

海上打不過,陸軍總有一戰之力吧,但是陸軍做什麼了?旅順大屠殺的時候,清廷陸軍在哪裡?

所以說,甲午海戰的敗北實際上是整個清廷的無能所致,清廷中每一個決策者都應該為這次失敗負責。

那麼,我們來總結幾個點。

一、體制潰爛和根深蒂固的政治缺陷

可以說,甲午海戰的失敗以及清朝走向滅亡的結果,慈禧太后應該付主要責任。

但這個責任並不在於慈禧挪用了多少軍餉為自己祝壽。

而是從太平天國以後,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這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清政府政治體系出現了嚴重問題所致,老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句話用在清後期是多麼恰當的解釋。

而造成清政府體制潰爛的根本就在於其落後的封建制度。

其兒戲一般的封建體制甚至比明朝時期還要落後,八王參政這種荒繆的體制,雖然在清早期可以起到中央集權的政治目的,但其弊病也在於權利太過鬆散,如果大權旁落就會造成嚴重的政府機構懈怠,而且就算是清早期,也出現了多爾袞攝政這種嚴重的政治奪權。

但清早期幸運的是,多爾袞也是一位雄主,最少他讓清朝強大了起來。

但對於清晚期那些王爺們來說,吸鼻咽溜鳥兒才是它們的正道,這就造成了清朝廷沒有一位能拿的出手的實權王爺。

清朝最核心也是最引以為傲的八旗子弟徹底的活成了紈絝少爺,清朝自己的心都已經壞死了,誰又能救的了它?

這種現象直接造成了太平天國崛起,清廷卻沒有一個八旗子弟扛的起平叛大旗,最後還是倚仗曾國藩的湘軍以及太平天國自身矛盾才得以平叛成功。

而且作為清朝最大的倚重,這些王爺們還是最頑固的守舊派。

光緒帝幾次要維新變法,但都被本家這些守舊派長輩給害的無法進行。

如果說慈禧錯在哪裡,那麼她的過錯就在於,在誤的時間做了最錯誤的決定。

在清廷最需要改革的時候,慈禧居然玩起了帝王的制衡術。

這不是順手就把清朝推向了毀滅的邊緣嗎?

隨後呢,清朝政治向心力開始下滑,受打壓的維新派漢臣徹底的對清廷失去了信心,多數權臣在清後期做起了旁觀者,看著清廷一步步走向滅亡。

二、甲午海戰不管勝負,對於丁汝昌和百姓來說都是一種沒有希望的未來

可以說,甲午海戰的失敗是一起連鎖反應的開始。

勝了也只不過能讓腐朽的清廷多苟延殘喘幾年,敗了也就是現在的歷史記錄。

丁汝昌到底有沒有投降,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最起碼,作為海軍統領,丁汝昌率領著老舊的北洋水師與日本進行了一場大海戰。

雖然輸了,但丁汝昌以及北洋水師的全體官兵至少敢於亮劍。

但反觀清政府陸軍聽逃兵說北洋水師覆滅的消息之後全軍撤退,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什麼陸軍不出力?

因為人要有信念,一種家國情懷的信念,但那時的清政府已經給不了人們堅持下去的希望了。

但反觀日本,全國上下都處在一種極端的狂熱之中。

一個已經被人民拋棄的政府和一個被人民推上神壇的政府,其結果當然不言而喻。

北洋水師的失敗是註定的,就算甲午海戰贏了,但之後呢?

面對狂熱的日本,北洋水師可以贏幾次?

清政府如果不做出改變,那麼最終的結果只有滅亡。

歷史是公正的,結果也是必然的。

腐朽的清政府最終被淘汰,這是不可避免的結果,而作為北洋水師提督的丁汝昌只不過是清政府的陪葬品而已。

一個國家的命運,可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左右的,想要改變一個國家,所要付出的,那是千千萬萬有志之士的意志!而這些意志最終建立起了一個不再受人欺負,永遠自強不息的新中國!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君為君,臣為臣,方能國為國。”一場戰事很難為一個人所左右,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也很難歸結到某個人的身上。丁汝昌雖不是罪魁禍首,但也難辭其咎。

北洋水師1888年成軍,初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採用當年《美國海軍年鑑》排名)的水軍。倘若丁汝昌帶領的是這樣一隻雄師,那他當然需要為海戰的失敗承擔主要責任,不過可惜的是甲午海戰時的北洋水師早已今非昔比。

清政府對北洋水師可以說是“只生不養”,削減經費、黨派爭鬥,再加上管理腐敗,導致北洋水師自成立起便與日俱下。反觀對手日軍,則在天皇的勵精圖治下,迅速發展起來。一邊是積極籌措經費的日本政府,一邊是驕奢淫逸黨派林立的清政府,單從此方面看,甲午海戰的失敗就絕不是丁汝昌一人之責。

丁汝昌的生平不用多說,被廣為詬病是他當上北洋水師提督一職實乃李鴻章“任人唯親”的結果。作為李鴻章在淮軍的親信,李選他擔任海軍提督,無疑讓閩人眾多的北洋水師成為了李鴻章的“私軍”。在後來的黨派爭鬥,北洋水師也因此被削弱。當然丁汝昌在任內也並非完美無缺,他治下不嚴,以致手下將領們拉幫結派,有的甚至還有生活作風問題。

那麼丁汝昌戰中表現如何?黃海上他帶傷指揮,卻因朝廷保守、李鴻章“避戰保艦”的策略退回威海衛。隨後他率軍多次擊退日軍進攻,於是日本人派出部隊實施登陸作戰,在取得登陸戰勝利後便將原先拱衛威海灣的炮臺對準了劉公島。在戰局如此不利的情況下,丁汝昌仍奮力禦敵,死守劉公島的同時日夜期盼援軍到來,但一切都成泡影。有人說丁汝昌不懂得尋機遠遁保存實力,只知消極待援死守孤島,但他身為軍人,服從上級李鴻章的命令又何錯之有?

丁汝昌最具爭議的地方就是他的死,有人認為他先降日軍再自殺,完全是想以死卸責保全家族,但觀結局,事實卻並非如此。日海軍司令伊東佑亨的勸降書傳至丁汝昌手時,他便斬釘截鐵表示“予決不棄報國大義,今惟一死以盡臣職!”並用行動表明立場: “定遠”遭襲時,他正在艦上與諸將議事;“靖遠”中彈時,丁汝昌正在艦上督戰,並欲隨艦俱沉;威海南北炮臺淪陷之時,他還組織敢死隊力圖奪回炮臺,可惜終未能扭轉敗局。

由於援軍久盼不至,劉公島的形勢更趨惡化。在己方拒不支援、獲勝無望的情況下,丁汝昌最終選擇在房間裡自殺來了結一切。隨後,牛昶昞、程壁光至日艦松島號遞上降書。根據清廷相關史料記載,丁汝昌在北洋海軍覆滅後曾對下屬表示“既有誓死之決心,自不致死於既降之後”,“因不忍貽害軍民萬人之性命,貴軍入島後,中外官兵,民人等,不得傷害,應放回鄉里。 派’廣丙’管駕程璧光送往倭提督船。程璧光開船之時,丁提督已與張鎮文選先後仰藥,至晚而死。 ”雖說降書確實是出自丁汝昌之手,而非“假丁提督之名作降書”,但是從丁汝昌的表現來看,此舉也實屬無奈。

作為主帥,他不怕死,也不願意投降,但是他又不忍心全島數千軍民都隨之丟掉性命。自殺前的丁汝昌是矛盾的,同時也是失望的,山東巡撫李秉衡拒絕出兵救援,讓北洋水師徹底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為了避免無謂的犧牲,丁汝昌心情複雜地選擇了投降,但是在這之前他必須以死謝罪,因為這是唯一“兩全其美”的辦法。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丁汝昌“誓以必死”,親率日軍殊死抵抗是為忠!在絕境中,欲為軍民留得一條生路是為仁!可以說丁汝昌將軍自始至終都未曾考慮過自身的得失,所以將他稱為愛國將領實至名歸!


戰情解碼


甲午戰爭海戰失敗作為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固然要揹負一定的戰敗責任,但他絕不是戰敗的罪魁禍首,而且很多資料證明丁汝昌根本就沒有像傳言說的什麼“先降後死”,這些都是謠傳,是對北洋海軍的汙衊。在甲午海戰中丁汝昌參加了除了豐島海戰之外所有的對日作戰行動,而且都是他親自指揮對日作戰,在整個甲午海戰種丁汝昌可以說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忍辱負重在指揮抗擊日軍的進攻,最後自殺成仁,以身殉國。

丁汝昌在參加北洋海軍的組建工作之後就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北洋海軍,奉獻給了祖國的萬里海疆,丁汝昌深知自己是陸軍出身對海軍的認識不足,為此他一直在努力學習,掌握和運用近代海軍知識,從現存他留下的電報手跡和大量親筆信的文件種可以看出丁汝昌對海軍專業術語的表達十分準確,對艦隊的戰備,操演,訓練,人事,裝備以及後勤保障都是事無鉅細,親力親為,有一次運到威海衛的煤炭居然少了10噸,丁汝昌得知之後先後五次向開平礦務局追討,直到補齊才罷休。

甲午戰爭的爆發正處在晚清統治的末期,這一時期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階層腐朽沒落,面對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晚清已經陷入政治腐敗,軍備空虛,財政難以為繼,社會動盪不安的全面危機,但是統治者依舊冥頑不化,政治統治腐朽沒落,官僚階層勾心鬥角,戰爭決策主觀盲目,朝中派系明爭暗鬥,相互傾軋,對戰爭的認知以及準備完全不足等等這才是甲午海戰失敗的主要原因,而北洋水師則成為朝中那些清流們推卸戰敗責任的替罪羊而已。

對於“先降後死”這樣的無稽之談不知道是從哪裡傳出來的,丁汝昌如果投降了為什麼還要選擇死亡呢?當時伊東祐亨給他的投降條件是投降之後邀請他遊歷日本,他完全可以去日本而沒必要選擇死亡。根據記載丁汝昌在收到勸降信後說到:“予決不棄報國大義,今惟一死以盡臣職。”丁汝昌死後牛昶昞等人偽造投降書蓋上丁汝昌的提督印讓程璧光送給日軍。對於一位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英勇抗敵,誓死不降最後以身殉國的將領的汙衊是冷血無恥的表現。


微風書房


首先說什麼丁汝昌先降後死的純粹是謠言,當不得真。

丁汝昌在威海衛防禦戰中,他視死如歸,寧願自殺也不願向日軍投降。在接到日軍的勸降書時,丁汝昌義正言辭的說道“餘決不棄報國大義,今惟一死已盡臣職”,表明了自己要與日軍決一死戰的決心。



因此,僅憑這點,丁汝昌就不失為一位愛國將領,他有著愛國將領所擁有的一切高貴的品德,熱愛著自己國家,一心報國,不懼生死。

但是就事論事的說,甲午戰爭的失敗,雖丁汝昌不是罪魁禍首,但也負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誠然,甲午之敗的罪魁禍首是清政府腐敗不堪的上層統治階級,及政治軍事制度,但亦與丁汝昌古板、錯誤的指揮脫不了干係。可以說甲午海戰之敗,丁汝昌難辭其咎。



由於丁汝昌是陸將出身,他所學之戰法,指揮之技巧皆來自於陸戰,而海戰與陸戰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再加上甲午海戰前,清朝並未實行新政,國門依然緊閉,丁汝昌根本無法接受到世界最為先進的海戰戰術。因此,就導致在黃海海戰時,不熟悉海戰,又接受不到全新海戰戰術的丁汝昌在指揮上出現嚴重的失誤,其所用陣法、戰法陳舊,最終導致黃海海戰失利。

1894年9 月17日黎明,清日兩國海軍主力在黃海相遇,一場影響世界新格局的黃海海戰隨即打響。



縱觀黃海海戰,丁汝昌個人的表現實在是無可挑剔,他表現英勇,沉著冷靜,積極率領著麾下的主力戰艦與日艦決戰。在戰鬥的過程中,丁汝昌的座艦“定遠”號在開炮時飛橋被震斷,丁汝昌不幸受傷,但他依然不下火線,撐著病軀繼續指揮著戰鬥。

如此,在丁汝昌的影響下,北洋水師越戰越勇,不懼生死,堅持不懈,最終衝出日軍的包圍圈,並將日海軍趕出戰場。但是無論丁汝昌的個人表現如何,他在黃海海戰中的錯誤指揮,最終導致北洋水師的失利,這點卻可是無可辯駁的。



當時,日海軍雖然敗退,可北洋水師的損失卻是十分慘重,參加黃海海戰的12艘清軍艦,“經遠”、“致遠”、“超勇”、“揚威”、“廣甲”被擊沉擊毀,“靖遠”、“來遠”受重創,“濟遠”、“廣甲”臨陣脫逃。而反觀日海軍,雖然旗艦“松島”被打得完全喪失戰鬥力,“吉野”甲板被炸的只剩一具軀殼,“赤城”、“比睿”、“西京丸”受重創,但是卻無一艘被擊沉擊毀的。

黃海海戰,清日海軍總體上雖以日海軍佔優勢,如日海軍參戰的軍艦總噸位要高於清軍(日海軍軍艦是40849噸,清海軍軍艦31366噸),再如日海軍軍艦艦炮發射速度與平均航速要高於清海軍。但是清海軍並非是一無是處的,比如清海軍擁有5艘裝甲炮塔艦,21釐米口徑以上的火炮有23門,而這遠遠要多於日本軍艦的11門,此外,清還有2艘日本所沒有的魚雷艇。



所以說按照正常的結果,北洋艦隊雖不能百分之百的獲得勝利,但再差的結果也不至於會是清軍12艘軍艦5艘被擊沉,而日軍無一艘被擊沉的這樣慘痛結果。

那為什麼最後就偏偏會是這樣的結果呢?無他,造成這樣慘痛的結局很大原因是因為丁汝昌的錯誤指揮。

黃海海戰一開始,清日雙方的軍艦幾乎就在同一時間發現對方的蹤跡,發現後丁汝昌第一時間就在座艦掛起信旗命令各艦立刻起錨迎敵。同時丁汝昌在第一時間下達了3條作戰指令:“一、艦型同一諸艦,須協同動作,互相援助。二、始終以艦首向敵,藉保持位置,而為基本戰術。三、諸艦務於可能範圍之內,隨同旗艦運動”。



此後,丁汝昌隨即命令艦隊以犄角魚貫陣迎敵。可是艦隊還沒擺出犄角魚貫陣,海戰即打響,如此北洋艦隊遂陣型大亂,一時間多艘軍艦不知所措,頓時就讓日艦隊有了可乘之機。

可以說這個陣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要知道北洋艦隊是一個有多艦種組成的艦隊,有鐵甲艦,也有魚雷艦,每個軍艦的航速都是不一樣的,在12艘軍艦中尤以“致遠”、“經遠”、“靖遠”、“來遠”4艘軍艦航速最快,而其餘軍艦航速都較慢。而按照正常的海戰戰術,是應該將4艘航速較快的軍艦組成一支快速機動隊,讓他們單獨行動,從旁策應。



可是此時丁汝昌卻將它們與其他軍艦組成在一起,這就等於是白白浪費了它們的優勢。正如英國海軍中將斐利曼特在評價黃海海戰時所說:“集合若是複雜軍艦編為一隊,不惟非專門之丁提督不能統率,即專門老練之將帥孔亦無能為力也”。

如此,其實從一開始,丁汝昌在戰法上就出現了嚴重的錯誤。可是這種錯誤並沒有在這裡戛然而止,隨後丁汝昌又犯了一個更為嚴重的戰術問題。他居然將在陸戰中慣用的一字橫隊的戰術用在了海戰上,要知道海戰最講究的就是機動和火力,而丁汝昌所用的一字橫隊就恰恰讓自己的艦隊失去機動能力和火力壓制能力。



“始終以艦首向敵,藉保持位置,而為基本戰術”,“諸艦務於可能範圍之內,隨同旗艦運動”丁汝昌所發佈的這兩個命令就迫使北洋艦隊不得不丟掉機動能力,同時也讓北洋艦隊喪失了火力優勢,它只會讓北洋艦隊強大的火力變得分散,如此攻擊能力也就被大大減弱。

此外,黃海海戰中丁汝昌還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未能盡艦隊指揮官的職責。當時當旗艦“定遠”號的前桅被日艦擊倒,導致信號旗語無法指揮全艦時,丁汝昌並未迅速指派其他軍艦來充當指揮艦,也並沒有指派新的指揮官,而是任由艦隊在4個小時內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



在沒有指揮官統一指揮的情況下,北洋各個軍艦隻能是根據管帶的本事來進行戰鬥,總之就是“各自為戰”。“勇者過勇,不待號令而爭先;怯者過怯,不守號令而退後”,如此當時北洋艦隊就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要打的軍艦是越戰越勇,而不敢打的軍艦是快速的逃離戰場。

就這樣,一個各自為戰的北洋艦隊最終被“合作無間”的日海軍逐一擊破,沉的沉,傷的傷,逃的逃,可謂是損失慘重。



就如美國遠東問題專家鮑威爾所說:“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最大的弱點還是在領導方面。一般說,中國的指揮官在基本的戰略、戰術和使用武器方面,顯示出可悲的無知”,丁汝昌在黃海海戰中所實行錯誤的陣法和戰法,再加上戰爭期間又未能盡到指揮官的職責,讓北洋艦隊在開戰後的近四個小時處於群龍無首的局面,最終這一系列的嚴重錯誤,讓北洋艦隊損失慘重。

當然黃海海戰北洋艦隊雖損失慘重,但也並非再無一戰的能力。此時日本軍艦雖沒有一艘被擊沉,但損失也並非不慘重,如日軍旗艦“松島”就被打的已經毫無戰鬥力,需維修數月才能恢復,再如日軍主力戰艦“吉野”甲板艙面所有設備都被清軍炮火一掃而盡,要想恢復戰鬥力也需數月。而反觀清軍,他雖然被擊沉5艘,但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依然健在,其餘幾艘受損的軍艦經修整後仍可再戰。所以說黃海海戰之後,北洋艦隊依然還有再戰的能力。



如此,若是丁汝昌此時若能重整旗鼓,認真吸取教訓,制訂切實可行的作戰戰術,北洋艦隊未必就沒有獲勝的機會。但是事實上黃海海戰後,丁汝昌並未採取這般主動的態勢,而是採取了消極防禦的措施,株守威海,閉門不出,企圖以此保全剩下的軍艦。

此後數月,丁汝昌都率艦固守威海,對於日軍侵佔旅順港、登陸榮成灣等一概不聞,即使是在11月李鴻章親自致電丁汝昌:“旅順警急,朝旨嚴催派兵往援,並令章高元八營渡海,唐守廉赴旅督守。寇在門庭,汝豈能避處威海,坐視潰裂?速帶六船來沽,面商往旅拼戰,渡兵、運糧械接濟;成敗利鈍,姑不暇計,盡力為之而已。即刻啟碇,勿遲誤。”丁汝昌都依舊不敢去日海軍決戰,而是選擇停在旅順。



如此,在丁汝昌這般只為保全艦隊的做法下,最終日軍完成了對北洋艦隊固守的威海的海陸包圍,北洋艦隊被圍困在威海衛軍港,滅亡之日已不遠矣。直到這個時候,丁汝昌都不敢出海與日軍決戰,1月23日,李鴻章致電丁汝昌:“若水師至力不能支時,不如出海拼戰,即戰不勝,或能留鐵艦等退往煙臺”,但丁汝昌依然不出,他回電李鴻章“除死守外,無別策”。

就這樣丁汝昌喪失了最後的機會,不久日軍擊潰了陸上的清軍,完全掌控住了陸地,開始進攻威海衛,而後日海軍也從海上攻擊威海衛軍功港。之後因北洋艦隊連日的反擊,導致彈藥耗盡,此時就算丁汝昌想出海決戰也沒有可能了,如此丁汝昌為了避免軍艦落於日軍之手,下令炸沉了“定遠”號旗艦,而其他軍艦因其餘將領的反對倖免於難,但最後都被日軍俘獲,這之中包括鎮遠、濟遠、平遠、廣丙、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等。



自此,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甲午戰爭以日軍全面勝利而告終。

綜上所述,甲午海戰的失敗,作為指揮官的丁汝昌絕對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正是因為丁汝昌在指揮上出現嚴重錯誤,再加上威海衛之戰時,又過於消極抵抗,幾次三番對日軍的登陸行為視而不見,同時也幾次三番錯失了進攻日軍的良機,最終使當時排在世界前列的北洋艦隊一敗塗地,直至全軍覆沒。



基於此,無論如何清軍所遭遇的甲午海戰之敗,丁汝昌實在是難辭其咎。


澳古說歷史


關於丁汝昌這個人物歷來是眾說紛紜,到底是英雄還是狗熊,是愛國將領還是戰敗的罪魁禍首?讓我們來走進屬於丁汝昌的過往。

丁汝昌是清末北洋水師提督,也就是總司令,是甲午海戰中不可忽略的關鍵人物,在很多論著中都對他大加頌揚,評論他作戰勇敢,指揮鎮定,最後“言辭拒絕”敵人的誘降,還“堅持不屈”服毒自殺,總之與愛國、名將這些詞離不開。然而,查閱歷史我們又會發現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甲午海戰失敗後,北洋提督丁汝昌以身殉職,但是後來有人提出丁汝昌是先投降後赴死的,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罪責深重無法承擔,所以以死來推卸責任,很多人認為他並不是什麼愛國將領,而是甲午海戰失敗的罪魁禍首。

到底甲午戰敗是因為丁汝昌的失職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呢?

不過自古都是以成敗論英雄,歷來對於英雄的評判是帶有很多主觀色彩的,關於丁汝昌是否是英雄還不能片面下定論,拋開甲午海戰指揮失敗不說,丁汝昌確實是一個值得一說的人物。

在北洋水師的瓶頸時期,丁汝昌投奔了李鴻章,被李鴻章任命為水師提督。丁汝昌曾經參加過太平軍,後又投降湘軍,他作戰勇猛,深受李鴻章的賞識。投奔李鴻章之後,寡言少語的丁汝昌更是對李鴻章言聽計從,他深知自己對海戰的認識很薄弱,所以到了北洋水師後積極的學習海戰知識,除了學習之外,他還親自操練水師,並在海防建設上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甲午戰爭爆發之後,丁汝昌所率領的北洋水師從開戰初期就屢屢不順,不斷地接到前後矛盾的命令,由於指揮不當再加上保守心理,北洋水師節節敗退,損失極大。



儘管丁汝昌因此遭受到清流黨的職責,但是他仍然堅持為海防效力,在黃海戰役中,丁汝昌被炮火擊中還堅持在艙中作戰,不斷地鼓舞士氣,最後雖然有所損失,但也並未全敗。只是由於朝廷的固執保守加上李鴻章也想要保存實力,所以命令丁汝昌等人躲進威海港,不得繼續開戰,因而中國失去了黃海制海權。丁汝昌曾接到過日本的勸降書,但是丁汝昌並沒有接受,還表示不管勝敗都要與其鬥爭到底,丁汝昌數次向朝廷請求支援,但都沒有受到援助,最後以殘餘兵力與日軍殊死搏鬥,直至彈盡糧絕。


所以說丁汝昌在這場戰爭中是一直在堅持的,只是勢單力薄,朝廷又過於無能所以才失敗了,並不是丁汝昌一人指揮不當的緣故。不過無風不起浪,這丁汝昌作為領導人物,在這次戰爭中確實也有失職之處。

  • 首先丁汝昌是“半路出家”,對海戰並沒有經驗,他的能力還並不是很強,而且對於艦隊的管理也不熟悉,軍紀鬆弛不堪。

當時就有很多人覺得,李鴻章任命丁汝昌為海軍提督只是因為想任命自己人而已,只是看中了丁汝昌的作戰勇猛,卻完全忽略了其對海戰是否瞭解。由於清朝一直不重視海防,也沒有正規的海軍,所以丁汝昌的出現倒也不是特別突兀,加上丁汝昌熱愛學習,便也沒什麼人說閒話了,只是一到作戰的時候,丁汝昌的弱點就完全顯露出來了。


  • 其次,丁汝昌的性格也影響了作戰

清廷曾職責他怯戰,消極保船,從而延誤了戰機。這其實是清廷為了逃避責任的託辭,丁汝昌不僅沒有消極,還很積極的一直衝在最前面,並且堅持到最後。但是丁汝昌的性格保守,在接到矛盾的命令時也不敢正面質疑,被無妄指責也沒有反駁,導致後來的局面越來越差,在無人援助的時候只能等死。


總的來說,對於丁汝昌是海戰失敗的罪魁禍首這個說法顯然是立不住腳的,一直以來對於這個說法也在澄清,丁汝昌這樣一心一意為國家的人是很難得的,大家不能因為一些主觀的看法而改變一個愛國將領曾為國赴死的事實,失敗的責任肯定有,但是說其是罪魁禍首就太不公正了。


小姐姐講史


丁汝昌絕對有資格被稱為愛國將領,甲午海戰的失敗,他有一部分指揮上的責任,但將丁汝昌稱為罪魁禍首,則完全是推卸責任的說法。

小院從幾個方面來回答一下。

甲午海戰

甲午海戰開戰伊始,丁汝昌坐鎮的旗艦定遠號305mm主炮的第一炮,就把丁汝昌震落飛橋,身受重傷,由此,北洋海軍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基本上是各自為戰。

這點,丁汝昌確實富有一定責任,作為北洋水師提督,也就是司令,戰前就應該考慮到所有問題並有預案應對,從事後來看,丁汝昌卻並沒有安排,這是作為近代將領的失職。

但是要說丁汝昌是海戰失利的罪魁禍首,卻是言過其實。

在開戰前,北洋水師在噸位、航速、火炮等各方面已經全面落後於日本聯合艦隊,這點丁汝昌和李鴻章都很清楚,北洋水師打聯合艦隊,最多也就是四六開的勝率,失敗也算得上是正常結果,而其實日本聯合艦隊之強,甚至遠遠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象,就在十年後的日俄戰爭,它幾乎毫髮無損地全殲了俄國的第一太平洋艦隊和第二太平洋艦隊,打出了世界海戰史上最為經典的一戰,無論當時是否是敵國,敵人的實力我們應當要正視。

就甲午海戰來說,北洋水師可以說打得英勇頑強,也重創了五艘敵艦,可惜沒能擊沉一艘,從結果來看,稱得上是失敗了。

黃海海戰中被擊沉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五艦,只有致遠和經遠算的上是絕對主力艦,超勇、揚威、廣甲都是比較老舊,戰力較弱的軍艦,北洋水師最具威力的兩艘鐵甲艦定遠和鎮遠都在,其實還有出海一戰的實力,但前提是受傷的軍艦能夠得到修復。

問題就在這裡,日本艦隊受重傷的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五艦都很快得到了搶修,恢復了戰鬥力,而北洋水師卻因為技術工人、設備、零部件的缺乏,導致受傷的軍艦遲遲無法得到修復,只能停泊在劉公島,再也不敢出海,直到最後被擊沉或被俘。這是誰的責任呢,顯然跟丁汝昌沒有一點關係。

要說甲午海戰失敗的罪魁禍首,不是來自軍事上,而是來自政治上,正是朝廷內以翁同龢為代表的清流派,得到了光緒的支持,禁止往北洋水師再購買新艦,連更新舊艦的武器系統也不行,甚至進口的開花彈也不許購買,斷絕了資金的北洋水師只能勉強維持,哪裡還跟得上不斷下水新艦的日本艦隊呢?

多說一句,我知道肯定有人會拿慈禧挪用北洋水師經費說事,這其實是以訛傳訛的一個說法,詳細內容我在這裡不再展開,之前的回答和我的專欄文章都有詳細描述。

丁汝昌之死

所謂先降後死,則更是近乎汙衊。

在威海衛之戰中,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始終在與日本陸海軍戰鬥,尚存的軍艦被作為炮臺使用,不斷髮炮轟擊進攻陸地炮臺的日軍。日本陸軍第十一旅團旅團長大寺安純少將,就是被停泊在附近海面的北洋軍艦艦炮發射的炮彈擊斃。在海面上,北洋水師也數次擊退了企圖攻入劉公島的日本艦隊,並且擊傷數艘日艦。

到了1895年1月底,威海衛已被日本陸軍攻克,日軍將陸地的炮臺調轉頭來轟擊困守在劉公島基地的北洋艦隊殘存軍艦,外面則是日本聯合艦隊的封鎖,對北洋水師來說,外援已絕,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丁汝昌已經做出了最後的抗爭,在威海南北炮臺淪陷之時,他還做出最後努力,組織敢死隊力圖奪回炮臺,可惜終究歸於失敗。

如今,他面臨著最後選擇。

一邊,是請願的百姓和官兵,眼看援軍無望,覆滅在即,再三聚集到丁汝昌官署外,請求提督給一條生路。

一邊,是日本陸軍和艦隊的步步緊逼,威海衛的炮臺炮口已經調轉,原本拱衛劉公島的大炮現在成了向自己背後開火的利器。海面上,是日軍艦隊的封鎖,和不時出動尋找獵物的日軍魚雷艇。

自己,已經是革職戴罪之身,就算不死在劉公島,也必定終身無法再踏上故土,自己魂牽夢繞的故鄉,這也是種精神上的死亡。

權衡之下,丁汝昌選擇服毒自盡,把生的機會留給了手下官兵和百姓。

單憑這一點,說他是愛國將領,當之無愧。

如果他是貪生怕死之輩,大可率部投降,既順應了請願,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同時,日本海軍司令伊東佑亨是他的老熟人,也相當敬重他,他在寫給丁汝昌的勸降信中,就保證如果投降,必定能得到重用。

閣下苟來日本,僕能保我天皇陛下大度優容。蓋我陛下於其臣民之謀逆者,豈僅赦免其罪而已哉?如榎本海軍中將,大鳥樞密顧問等,量其才藝,授職封官,類例殊眾。今者,非其本國之臣民,而顯有威名赫赫之人,其優待之隆,自必更勝數倍耳。

丁汝昌去世後,成為了北洋水師的替罪羊,清廷命丁汝昌死後穿上黑色囚衣,棺材漆成黑色,外加三道銅箍捆綁,意為枷鎖,昭示棺主有罪,用磚封在其原籍村頭,不許埋葬。

直到17年後,經過薩鎮冰等人奔走,清廷才為丁汝昌平反,兩年後,丁汝昌終於入土為安。


小院之觀


將在外,卻不臨機決斷。身為最高長官的旗艦居然都保養不當,一炮就能震塌艦橋。。。戰爭期間,急匆匆殺方伯謙為戰事不利背鍋,加劇軍心離散。戰前,軍備不整,炮彈都不夠跑出去瞎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