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专家提议禁止农村丧事吹唢呐,农民无法接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上海小阿伟


农村人死了吹哨呐,没有不对,他们实际上庆祝唯物辨证法的胜利,人有死才有生,这是辩证的。人来世时大家迎接:走时也理应送别⋯。我替农民回答了,对不对?可以批评⋯


得亮一亮得


个人认为如果了解了中国传统的唢呐文化,就不会去禁止农村的丧事吹唢呐的习俗。就好比放鞭炮和烟花会污染空气,就要禁止所有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吗?在2006年,唢呐艺术被列为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为唢呐精神

看过电影《百鸟朝凤》的应该知道,中国传统的唢呐老艺人一直坚持不懈地在传承着中国的唢呐国粹,并且对于徒弟不抛弃、不放弃的匠心精神,让人深受感动。就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持,唢呐才会从古至今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唢呐现状

可尽管如此,唢呐文化渐渐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渐渐式微,不少人放弃了这门手艺,改行其他乐器,祖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快就要失传。作为中国百姓广受欢迎的吹管乐器,称为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唢呐的作用

所以,听到专家提议禁止农村丧事吹唢呐,个人看法,应该去的时候丧事里低俗和封建的陋习,唢呐文化如果作为地方的传承乐器,在黑白喜事里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何为唢呐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唢呐其实是外来的乐器,公元3世纪是从波斯和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如同佛教文化一般,唢呐在中国的土地上找到了适合它发展的土壤。因为他的声音明亮、高亢、很适合在戏曲、地方曲艺、歌舞台等场所公开亮相,所以唢呐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为鼓吹、滴答、喇叭等。

个人建议

所以,我认为应该做好的是规范唢呐在丧事中的行为,而不是禁止。那么,如何规范唢呐在丧事中的行为呢?

  1. 首先:在吹奏的乐器曲谱不要一些低俗涉黄的曲目,把唢呐的方向引向正途。

  2. 其次:要规范唢呐匠人的队伍,让传统的老艺人带新人把古老的声音传承下去。
  3. 第三,唢呐从艺人员也是解决了一部分中国再就业和老年人协会娱乐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需要谨慎指引和规范。
  4. 第四: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唢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当地音乐协会或社区的协助推广,在场地和资金上协助引导,毕竟在2006年,唢呐被列为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结:所以,正如《百鸟朝凤》里所倡导的,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从这一层面上看,根植于内心的中国人民一定会从唢呐文化的规范中获得自己和民族的新鲜力量。


上官朝夕


这是什么专家?,这是自古代传至今的,不是你专家现在一代的,计划生育也是专家,害了多少家廷,妻离子亡,农民养狗,猪,鸡也是专家害了多少农民,烧桔杆也是专家,等等,食品添添加剂也是专家,害死了多少人类,说不完的……,农民得罪了你这些专砖头家?,没有农民你吃什么,你的先祖是专家?,今天认识几个文字就是专家


卓春银汕尾湖东华美137982236


坚决支持取消所谓专家名称,一些所谓专家对百姓百害而无一利,禁止放鞭炮,烧土灶,三轮车,吹喇叭这些提议是把农民关在笼子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毁在了所谓专家手里,破坏民族文化,彻底不得民心。


用户7101757433379


十年笛子百年萧,一把二胡响云霄;千年琵琶万年筝,唯有唢呐送终生;初闻不识唢呐音,再听已是百年身;鬼门关后人化魂,永离人世脱凡尘;黄泉路上孤独行,孑然一身寻幽冥;彼岸花开开彼岸,忘川河畔亦忘川;奈何桥头叹奈何,望乡台前忆前尘;孟婆亭中孟婆汤,一碗浊汤忘今生;三生石上墨如泪,续写来世定三生。


亮哥72549943


农村丧事办理和婚庆中都会有吹唢呐来表示哀悼或庆贺传统习俗。可以说这是当事人通过邀请唢呐队表达哀伤、庆贺婚喜的方式,深受民间喜爱!

丧事的吹奏曲调与婚庆吹奏的曲调是完全不同的,明白人一听就会区分出来!丧事演奏的曲调低沉哀婉,如诉如泣以代表主人失去亲人的悲伤;婚庆演奏的唢呐曲调欢快激扬,若歌似舞以表达主人宾朋的庆贺之情!

唢呐在民间代表是一种传统,甚至于是一个族别!在云南汉、彝、苗、土等各族都有丧事和婚庆吹唢呐以声传情的习俗。从何时起本人无法考证,但至今成为一种习俗是不容质疑的了!

当然,我不知道“专家”因何缘由要禁止农村吹唢呐,这吹唢呐又是何过之有?但总觉得百姓喜爱又不违法的传统让其而生,想想也不会左右地球转动!


舞娱苍野


这个专家不是人咯!因为他无视祖宗父母!不大办酒席,不修豪华墓,这个陋习我们该改!但亲人送葬的时候,传统上的一些规矩还是要的,这不是迷信,这是一个孝,一个对逝世的人的尊重和怀念!


雪魔仙狐


建议国家普查一下有些专家是不是太悠闲了。整天不知道多想想怎么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净琢磨些断子绝孙的事是什么意思?哦忘了,他们也确实不知道怎么能让百姓幸福,因为他压根不知道百姓要什么样的幸福。算了不说了,老祖宗说过:夏虫不可语冰!


不言9540


这个事是一个地方不同而已。我是农封人。吹哨呐也是对亲人的思念。不因响什么?专家不一定是专家。也有人会变成砖家。我是大西北农村人,有的人吹,大约是八十岁人。家中有钱。一般五十,六十岁人不喜欢吹或不吹。但我本人而论。我不喜欢吹。因为?村里去逝人。我都大部分去帮忙,说实话,人去世,人本伤心。加之吹冲人更伤心。所以。我不喜欢吹。活者好


用户5904566277862


大多数人要的是专家而不是砖家。我们要的是正二八经的传统文化,生老病死是送逝世的人最后一程路,敲敲鼓打打锣吹吹唢呐又能怎样了,要记的逝世的人永不相见,活着的人也是只能看棺材最后一面了。又不是与其他什么事情能比较的,为什么要捉抄禁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