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評價騰訊推出的騰訊文檔這款產品?

MILKLA


騰訊文檔一推出,國內其他在線文檔編輯軟件估計又是一片哀嚎,坐擁國內十億的超級用戶規模,騰訊無論做什麼都事半功倍,像遊戲,其他廠商做個遊戲,在各應用市場、社交軟件、網站投放廣告忙成狗時,騰訊只需要把遊戲放入微信和QQ,瞬間獲得十億級曝光;做移動支付也是,馬雲的淘寶和支付寶花了幾年時間,終於在移動支付領域獲得廣泛認可,騰訊搞了一個春節紅包活動,立馬與阿里平分移動支付的天下……這次做文檔也是一樣,社交加持,無往不勝。

騰訊一直以來都有涉足辦公領域的想法,之前做了一個Tim,一直不溫不火,反而是阿里的釘釘攻城略地地拿下了國內相當一部分的移動辦公市場。這可是有著4億用戶的大市場,而且騰訊也發現,每天在QQ、微信上傳送的文件已經達到非常大的數量級,這說明兩個問題:1、大部分人還是習慣用微信或QQ來實現工作中的文件傳輸;2、文件傳輸和編輯是辦公行為中的絕對剛需。

所以,前段時間Tim推出了新版本,專門針對好友和文件傳輸作了優化,這還不夠,現在又推出了騰訊文檔。其實這個文檔在功能上與其他同類產品差不了多少,但它有個其他人無法模仿的功能——打通騰訊系所有社交平臺。像石墨文檔,它也能用QQ或微信登錄,但無法在QQ和微信間無縫銜接,比如我用QQ給你傳一份騰訊文檔,當我的QQ和微信綁定時,我也可以用微信和你一起在這份文檔上進行同步編輯,同理,換成Tim也可以。

這就意味著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你用你最常使用的任何一個社交軟件,都可以隨時處理文檔進行工作,不存在不同平臺互傳的障礙,而且雲端也會把這些資料保存在你的社交賬號裡,走到哪都不會丟。所以,在功能都差不多的情況下,用戶還是會選擇在騰訊體系內進行文檔處理工作。

今天,網上就有很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他們本來都是石墨文檔的用戶,看到騰訊文檔推出後,都把石墨文檔裡面的資料導到騰訊文檔了,本來他們就是用QQ或微信註冊的石墨賬號,現在換到騰訊文檔,也不會影響使用,最主要的是,使用騰訊文檔,他們對接工作的平臺更加豐富了。

我覺得騰訊文檔才是騰訊在辦公市場真正打響的第一炮,因為這是直接從人們日常最需要的地方入手。阿里的釘釘功能更加豐富,除了在線文檔編輯,還有工作流程管理、打卡等功能,但其實工作中這些處理文檔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是對外的,而釘釘只能是同個公司內部使用,一旦對外,還是得用QQ或微信傳輸文件。騰訊先用文檔功能吸引、培養辦公領域的用戶,慢慢地再對騰訊文檔進行優化和增加新功能,再通過騰訊文檔把用戶導入Tim,再把釘釘有的功能移植過來……這樣,就變成了一個各平臺互通無阻的釘釘了,到時候,輪到釘釘欲哭無淚了。


你可以說騰訊很多東西都是抄襲的,但你實在拿他沒辦法,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而社交又是連接的基礎,通過社交可以產生無限種可能,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擁有用戶很牛逼,擁有社交用戶更牛逼,而擁有巨量的活躍用戶,就是無敵了。騰訊就是有這樣的基礎。

所以,任你起步早,任你做得精細,只要騰訊也開始做這個,你生存的幾率就會小很多,因為你的用戶很大幾率也是騰訊的用戶,而且他們對騰訊社交的依賴性肯定比對你的產品要大,只要騰訊的產品有了社交平臺支持,你的推廣和拉新都是螳螂擋車。

另一種情況,如果騰訊覺得你的產品和團隊都不錯,自己抄襲的成本太大,那就會考慮把你買下來,把你的產品變成騰訊系的產品,如果你拒絕,逼得騰訊自己做,就算你沒死,由於騰訊的存在,你活得也不快活了。這時候,你該接受呢?還是接受呢?

騰訊這種現象目前在國內互聯網領域是無解的,所以才產生了互聯網領域兩個恆久的命題:

如果騰訊抄襲你,你怎麼辦?

一個創業公司最好的結果是不是被騰訊收購?


我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互聯網問答專家,每天發表關於科技、互聯網的深度觀點,有興趣的趕緊來互關一波~



科技扯談官


-----------------------------------

通常情況下,提到Office辦公軟件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微軟、WPS、谷歌等知名品牌。而近期騰訊文檔的正式推出,無異於在辦公市場扔進了一顆重磅炸彈。

對廣大用戶而言,騰訊這個新玩家的加入,增加了一個新的選擇;對其他友商來說,騰訊則可能會給它們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騰訊文檔的實際體驗究竟如何?一起來看下吧。

全平臺覆蓋,一鍵登錄

騰訊文檔有網頁版、iOS版和安卓版三種獨立版本。此外,它還有微信小程序版,同時也嵌入到了TIM和QQ Mac中。

從平臺覆蓋來說,騰訊文檔基本做到了極致,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各類設備上創建和編輯Word和Excel文檔。

此外,騰訊的社交優勢在騰訊文檔上也發揮得淋漓盡致。拿最簡單的登錄界面來說,如果是友商的同類產品,一般需要輸入賬號密碼,賬號大概率是一長串的郵箱地址。而登錄騰訊文檔,只需要用微信或手機QQ掃一下二維碼即可。

功能稱不上盡善盡美,但基本夠用

網頁版體驗不錯

目前,騰訊文檔支持在線文檔和表格,兼容Word、Excel兩種微軟格式,不支持PowerPoint。新建在線文檔時,系統內置了工作日報、簡歷、房屋租賃合同等多個模板。

進入文檔編輯界面後,常見的文本樣式和選項一應俱全。字體類型、字號、字體顏色、列表、圖片、表格、分隔線等分佈在編輯器頂部。如果進行簡單的文檔處理的話,這些功能完全是夠用了。

騰訊文檔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功能:智能翻譯。在文檔中,直接點擊翻譯按鈕,屏幕會分隔為兩個部分,左側顯示原始文本,右側顯示譯文,目前支持中英文互譯。

再來看下錶格,除了常見的簡單選項,騰訊文檔還加入了一些函數功能,例如自動求和、平均值、最大最小值等。

值得一提的是,表格中可以插入股票的實時價格,數據來源為騰訊股票。

在騰訊文檔中,可以導入本地文件或把在線文檔保存為本地文件,這點還是比較方便的。

移動端體驗不佳

剛開始瞭解到騰訊文檔有移動APP時,小雷還是比較欣喜的,畢竟手機才是現在最常用的設備。

但從實際體驗來看,效果不是很好。首先手機屏幕尺寸和觸控屏打字就決定了在手機上編輯文檔不會有太好的體驗。此外,和網頁版相比,移動端的騰訊文檔功能也少了很多,例如,本地文件和在線文檔之間不能轉化。對文字表格進行編輯處理時,提供的選項也少了不少。

讓人比較不解的是,騰訊文檔沒有iPad版本。如果接入鍵盤的話,iPad在處理文檔這類工作方面其實還是可堪一用的。

在線協作、權限管理功能極佳

和很多在線辦公工具一樣,騰訊文檔的一個主打功能就是多人在線協作。簡單來說,就是一份文檔可以多個用戶共同編輯。另外,每個人都能看到文檔中的歷史版本,查看修改日誌。

騰訊文檔中的文件可以設置權限,還能把編輯權限賦予給QQ或微信好友,操作過程非常便捷。按照官方的說法,騰訊文檔可以100人同時編輯,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絕對夠用的。

另外,如果文檔設置為所有人可查看或可編輯,也可以弄出比較獨特的功能。例如,如果要在QQ或微信群裡發佈公告,直接貼出一份騰訊文檔的網址即可。如果內容出現變更,直接修改即可,不需要再重複發送文件。

如果把一份騰訊文檔設置為所有人可編輯,那麼,它就可以變成一份在線留言板,有文檔鏈接的人都可以增加內容上去。知乎上有用戶做了一個測試留言板,還是很有意思的。

和競品相比,優勢在哪裡?

在騰訊文檔推出之前,市場上已經有類似的服務,微軟、谷歌都推出了在線文檔,完成度比騰訊要高很多,功能更為豐富和強大。例如,微軟的Office Online支持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谷歌的在線文檔可以直接導出PDF、epub格式。

然而,對國內用戶來說,想正常使用谷歌在線文檔並不容易。微軟Office Online雖然可以正常打開,但速度比騰訊文檔慢太多。在幾天的使用中,有時小雷打開Excel Online,在編輯界面加載完成前,需要等好幾分鐘。對在線文檔來說,這個問題幾乎是致命的。

而騰訊文檔則基本可以做到秒開,另外,免費、沒有廣告和推廣、廣闊的社交鏈都是騰訊文檔的極大優勢。

就目前來說,騰訊文檔還有一些不足,但作為一款正式推出沒幾天的產品,它的完成度已經非常高。而騰訊在QQ、微信上積累的社交優勢必將在這款產品上爆發,對用戶有著極強的吸引力。騰訊文檔想要坐上國內在線文檔市場上的頭把交椅,絕非不可能的事。


雷科技


騰訊出文檔產品,相信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但仔細觀察過騰訊系的社交產品後你會發現,其實它早已佈局過相關的功能,比如在微信收藏中就有一個轉存筆記的功能,在筆記功能下是有非常多文檔類工具的常用功能的,而QQ則更早,我在幾年前就有體驗過這樣的文檔功能,本次正式以產品形態獨立發佈,相信騰訊也是有自己的目的在裡面的。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和各位談談騰訊的這款產品:


1)產品本身:基礎功能完善,但體驗一般



作為產品的1.0.1版本,騰訊在昨天上線後,今天又迅速更新了一版,可見其團隊對這個產品的上心程度。


但就當前版本來說,交互體驗還是十分粗糙,尤其是在編輯文本的時候,因此在文本編輯方面騰訊文檔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

從登入方式上,騰訊文檔採用了騰訊系社交產品的登入方式,體驗者不需要註冊直接就可以通過微信、QQ或者Tim進行登入,速度非常快,尤其在這個人人都有微信、QQ的年代,這樣的體驗非常親民,可以打個滿分了。

深入體驗後你會發現產品在模板方面設計得非常全面,幾乎覆蓋了我們平時會用到的各種場景,形態也分為了主流的文檔和表格兩種形式,提供了非常多的模板供用戶選擇。

除了模板外,騰訊文檔在 分享權限這塊也做得非常出色,幾乎涵蓋了我們在團隊使用時需要用到的一些點,而且從目前來看還是免費的。

2)行業來看:這是一個很絕望的信號


巨頭入駐細分領域對於細分領域專注的產品來說,這是個非常絕望的信號,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直接和巨頭進行競爭了,通過產品付費生存的工具型產品這時候就非常尷尬了。


當然,騰訊文檔會做到什麼程度我們目前還無法做出判斷,但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這個行業在一定競爭下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給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騰訊文檔上線的所有想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拾書小記


還可以,輕量。
眼下只算做了個框架,就跟錘子便籤富文本模式差不多,要是想企業辦公還不行。

但騰訊文檔這兩個優勢不容小覷:

依託騰訊QQ和微信社交網絡,團隊協作、個人同步真!無縫切換!

這可太省心了~
說到底在線辦公都要靠一個成熟穩固的協作網絡連接起來,像石墨文檔那樣先註冊賬戶,再一個個搜索添加協作者,無異於空手套一個QQ出來,太難了。

騰訊社交網絡天然具備連接一切的屬性,Google Docs都十年了,QQ團隊現在才做出來要接受批評୧(๑•̀◡•́๑)૭

簡單易上手

一個是因為PC端QQ給了騰訊文檔一個顯眼的入口:
再則微信小程序也及時上線:
默認的模板也還夠用:
也是因為剛起步,所以顯得乾淨整潔邏輯清晰。(要珍惜啊同志們)
如此呈現在你面前的只有一張“辦公桌”,對著標題,一個點擊工作就開始。
作為對比:
看這工具欄,標題功能都沒有,更別說插入音視頻了╮(╯▽╰)╭
雖然簡陋,但也還是很喜歡騰訊文檔現在這種剛剛好的狀態,因為我們做的文字編輯工作本身需要的不多,基本就是大量打字,加一點圖文混排和富文本格式修飾而已。
嗯,一隻打字狗~
插入音視頻&簡單的圖片編輯功能、以及文件夾、標籤這種必備功能不會沒有,只不過略微擔心以馬爸爸的風格,會不會又要會員才行。
菜單欄從左到右:
  • 騰訊文檔圖標除了做Logo,在編輯頁面還兼職返回文檔列表首頁,以及在旁邊修改文件名。我初用時沒注意提示,還在生氣騰訊做的什麼東西,咋返回都不知道。
  • 新建允許導入本地文件:
嘗試導入了一篇Word論文,效果很差,幾乎沒有排版,字體也不統一。
  • 唯一引人矚目的是對錶格稍有優化:
可以直接滑動滾動條查看。
  • 權限設置直達QQ微信好友圈:媽媽再也不擔心我開十個應用傳一個文件了~
  • 賬戶旁邊的導航欄提供了保存到本地和快捷方式的功能,實用認證。
但保存只有一個“正在加載中……”然後就完成了,這一聲不吭只會工作的的風格也太扎心了吧,老鐵~
  • 內裡的工具欄的也有與眾不同之處:
這迅速的翻譯功能在我眼裡就是奇蹟啊,奇蹟!另外直接生成新文檔也很貼心。
我甚至能想到論文黨用騰訊文檔多終端同步論文,又用智能翻譯寫外文摘要的情形了!哈?你問我準確率怎麼樣?Just so so~
在線表格的情況與文檔差不多,基本夠用,網上好像有函數玩兒法,這個我不太懂,大家說說看。
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小問題:我截圖用微軟自帶的截圖工具,一般網站的編輯頁面和Word、WPS都可以截圖——直接粘貼,而騰訊文檔不行,必須要截圖——保存——插入圖片,關鍵是還不能Ctrl多選[○・`Д´・ ○],emmm…

一條尾巴

國內雲端辦公服務做得最好的就是石墨文檔,石墨文檔有Windows客戶端有App也在公眾號中增加了用戶模塊,到今天真不容易,但騰訊文檔這個框架搭的又穩又準,個人到企業的辦公生態建立起來只是時間問題,除非自己作死,否則一些創業公司真的難活了,甚至跟知名雲筆記服務也敢拼一拼,我一邊心疼一邊又要用,唉~

鋒潮評測室


這是一個大家都在期待的產品,一是免費,二是可以在微信系統裡無縫銜接使用。果然,公眾服務號“騰訊文檔”,下方菜單兩個主欄都是小程序頁面鏈接入口。

1.0版由大家最熟悉的文本和表格文檔類型組成,學習成本幾乎沒有。在微信生態系統裡協作辦公,能夠用上雲端SaaS版的Word和Excel,你還會去用別家產品嗎?

是的,微信已經如同PC時代的微軟操作系統了,再好再領先的產品,如果不是原生操作系統自產的,被排擠和堵截是自然而然的。做成APP推廣成功,那就一定要有特別而獨一無二的魅力了。網絡雲端產品,贏家通吃,得用戶者得天下,就是這個樣了!

做通用平臺級產品的,不能不考慮好戰略上的出路吧…

還有,大家在PC端也用到Access小型數據庫,有沒有哪位想到做成SaaS供中小型企業用呢,不要有太高收費門檻的?有些CRM有類似功能,用公眾號入口也不錯,升級到通用數據庫就好了…歡迎來交流和討論,天無絕人之路,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需要從實踐中來,再回到實踐中去,對嗎?


高效率大概率小成本


當騰訊搶佔了幾乎全民網民的社交入口以及擁有騰訊遊戲這個源源不斷的受益後,騰訊便在更廣闊的區域裡尋找存在感。對於一家擁有流量和不缺錢的企業來說,可放心的開拓新的疆域。

對於文檔和在線文檔領域已經是一個產品很成熟的領域,很多小玩家比如石墨,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等已經初具規模。這次騰訊推出騰訊文檔產品,其扮演了攪局者的身份。

馬化騰知道這時候,激動的在朋友圈發了動態,沒想到擱置8年的項目終於落地了。

下面我們開箱評測下:

1:全面打通騰訊系產品,這個人人有微信和QQ的時代,登陸很方便無需在註冊,節省了用戶不少的時間,想必只是這部便領先同行不少。

2:安卓版和蘋果版界面以及功能不相同,尤其是安卓版文字編輯比較簡陋,但可以同時插入一些超文本文件,編輯比較流暢。騰訊文檔側重於PC文檔,一款在線協同辦公工具的難點在於技術方面,而這對騰訊不算事。

看到騰訊這次高調推廣騰訊文檔,我其實挺為一個在線文檔領域創業的朋友難過的。兩年半前,一位朋友對我們說要去創業。兩年了,產品還是沒在該領域作出一個拿的出手的成績。而我對在線文檔領域創業空間是徹底絕望了,也為我這位朋友感到悲哀。騰訊自做文檔應用,這就少了收購他家的可能性,而主打辦公社交的釘釘想必也在籌劃這類應用。這已經是巨頭的戰場,對小玩家來說只有屠宰的分。


阿里風間


首先,間容對這個功能是絕對支持的

作為一名碼農,間容不管是在以前的的公司,還是在360辦公,在線文檔都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有3個原因:

1、作為一名服務端工程師,代碼和開發環境都在開發機上,也就是公司內部使用的雲主機,一臺開發機供1個項目組的工程師使用,所有人的開發環境和工具都在這上面,這樣的目的是環境統一,並且很多內部sdk部署、調用方便,其他便利功能就不一一列舉了。

2、第一點所說的和共享文檔有什麼關係呢?服務端開發,除了代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文檔,產品文檔、需求說明書、工作計劃等等,都放在svn和git裡自然可以,但使用起來還是有很多不便之處,而共享文檔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3、共享文檔,更能在團隊協作方面發揮優勢,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工程師,也不是隻有個別幾個人維護這個文檔,所以,支持協作又是非常有必要的。

於是,代碼和文檔都在雲端,服務端工程師們就可以帶著一個vpn四處遊走了,不用必須揹著筆記本,莫大幸事一樁。


其次,還需要完善

但是,間容主要使用的在線文檔主要有3個:

1、google doc

2、雲筆記

3、公司內部的收費wiki

從目前騰訊推出的版本來看,更像google doc。

google doc的功能非常強大,效果如圖:

簡單使用了一下騰訊的文檔,與google的相比,功能上還需要努力的點不少,而這次推出的關於共享、分享、股票數據等等,要麼是很多雲筆記都具有的功能,要麼就是針對某一領域的功能,仁者見仁。

另外,公司內部收費的wiki,貌似也很不便宜,非常不支持破解版本,也就不過度吹噓了。

第三,繼續加油

最後,google文檔雖然強大、好用,但需要翻牆,現在除了程序員對翻牆執著的追求,普通用戶來說,有一定成本,所以騰訊文檔的市場還是很大的。

關鍵還是qq、微信用戶基數太大,微信現在又幾乎成了在線辦公的代名詞,所以,市場和發展筆者認為指日可待。


最終期望的三點:

1、儘量免費;

2、不要飄廣告;

3、能夠持續優化產品功能,而不是推廣告、無限制提示升級收費。


如果有使用google doc 或者 希望使用googledoc的 老鐵,可以在評論中繼續交流。

想知道360內部的收費wiki是啥,私聊。


間容


中國互聯網江湖的高手過招從來都是突然間放出一個大招,讓對手猝不及防。

近日,騰訊便上線了一款辦公室軟件,就連馬化騰自己都表示,團隊給我意外的驚喜,沒有一絲絲的防備。

騰訊文檔來襲

4月18日,騰訊在北京召開發佈會,宣佈“騰訊文檔”正式上線。

據瞭解,這款軟件支持隨時隨地創建及編輯的多人協作式在線文檔工具,可在QQ、微信等多個平臺編輯和分享,同時還支持Word、Excel格式的無縫轉換,未來還會加入包括PPT在內的更多文件格式。

也就是說,用戶可以在QQ、微信等平臺將文檔同步分享給好友,並授權給對方共同遍佈,修改的動作也將實時同步到全部平臺

除此之外,騰訊還在發佈會上透露,騰訊文檔將進一步延展智能化,如把翻譯能力從目前的中英翻譯延展到更多語種;通過掃描識別,實現不同文檔格式之間的互相轉化;持續增加智能化函數工具,使文檔基於互聯網導入天氣、日期等動態信息;此外,騰訊文檔還將新增動態模板及模板的智能化推薦。

聽起來這些功能都很炫酷,市面上的辦公軟件中也還沒有具備這些功能。

而提起實時協作,很多人想到了石墨文檔。縱觀我國辦公室軟件江湖,和騰訊文檔有類似功能的軟件有3家,不少人認為,騰訊的此次動作,將對會移動辦公市場產生不少衝擊。

在線文檔是塊“大蛋糕”

實際上,我國在線文檔的春風是在海外吹來的。2006年,谷歌公司推出Google Docs,它被譽為在線文檔的鼻祖。

在線文檔的出現,使得人們的辦公日常變得更加便捷與快速,也使得大家意識到在線文檔市場的潛力非常巨大。

隨後,“一起寫”、“石墨文檔”、“有道雲協作”等對標Google Docs的在線文檔軟件紛紛在國內橫空出世。

“一切寫”對自己的介紹是“國內唯一可以完整替代Google Docs的產品”;“石墨文檔”則定位於“中國版的Google Docs”;“有道雲協作”的目標更是在2015年做到企業內部協同軟件第一的位置。

各家都有自己的野心,騰訊在這個時候宣佈高調進場,頗有打破了三家旗鼓相當局面既視感。騰訊文檔與這三家公司都能夠實現實時協作,不過,騰訊文檔有兩大優勢。

首先,這三家公司採取的都是會員服務。用戶需要每年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能夠使用。而在4月18日的發佈會上,騰訊表示騰訊文檔是完全免費的,未來基礎功能也將是完全免費的。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基礎功能已經夠用了。大家比較反感的是要在多個APP中切換,才能夠實現多人同步編輯。

其次,騰訊在社交鏈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進入2018年,微信使用人數破10億大關。而目前QQ已經有將近2億的文檔活躍用戶,日均文件傳輸量已經超過1.8億次。

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文檔可以同時在QQ與微信之間實時協作,確實能夠吸引很多人使用。反正對於小編來說,可以在兩個社交軟件之間,同時修改,確實是件不錯的事情。

不過,市場也有觀點認為,騰訊在這個節點上推出騰訊文檔,並不是為了瓜分我國在線文檔市場的蛋糕。

一切都是為了它?

據雷帝觸網報道,騰訊文檔在17年已經進行內測,當時名字還是叫做Tim文檔,現在上線之後才正式改名為騰訊文檔。

因此,有觀點認為,騰訊選擇在這個時候上線騰訊文檔,是為了幫助企業微信開闢更多的疆土。在今年年初的微信公開課中,張小龍就透露了,團隊已經在嘗試實現微信和企業微信之間的消息互通。據瞭解,這一功能已經在三月底開始內測。

從我國移動辦公產品市場來看,企業微信的競爭對手非常多,傳統領域的OA、ERP等系統,我們比較熟悉的還有釘釘等。而騰訊文檔的出現,則給企業微信錦上添花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阿里釘釘已經與石墨文檔簽署了合作協議。今日頭條也在石墨文檔完成B輪融資之後成為了最大的股東。

市場有競爭才有活力,現在來猜測誰是最後的贏家為時過早。但最終受益的還是咱們老百姓。他們對產品的不斷優化,必將促使中國在線辦公產業的進一步升級。



電商報


有小馬哥親自上陣搖旗吶喊,騰訊文檔一經推出就倍受矚目。我也迫不及待的試用和感受了一下,確實不錯。但All IN 人工智能時代,如果騰訊推出的是一款智能設備,比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或許會讓我們覺得更順其自然一些。可騰訊給我們的偏是一個在線文檔編輯工具,這件事兒,確實讓我們意外了。但,這不就是騰訊嗎?

小馬哥說,這款產品的誕生是驚喜,是意外。不過,試著從商業產品的角度分析一下,其實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1)市場環境 VS 自身優勢

目前,在線文檔編輯市場雖不是紅海,但也有很多相關競品,主流有印象筆記、網易雲筆記、Google Docs等等。可從用戶需求來說,可選的產品雖多,可似乎每個都不夠完美。比如大多需要安裝客戶端軟件,web站體驗有所降級;再拿多人共享和編輯來說,我經常用的印象筆記和Google Docs都支持這個功能,但是分享過程十分不方便,主要依靠郵件和分享鏈接(下圖是映像筆記的共享頁面),安全性做的也差強人意,相關權限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這些產品劣勢正好是騰訊所擅長的地方,在多人協作上,騰訊有著天然的社交優勢;在軟件平臺上,微信中的生態已經準備好了;在安全性方面,賬號登錄和管理也是騰訊比較完善的能力之一。其實,騰訊在可共享的在線編輯文檔方面早已經萬事俱備了。

2)小步快跑

試用時,騰訊文檔這款產品的輕量、簡潔、便捷真的很打動我。讓我不禁想起了文檔編輯器霸主word/excel,多少朋友還得專門上培訓班才能學會使用其全部功能,這可真是災難。雖然針對的用戶集不同,但每次我只是想寫一個工作總結日誌的時候也還是不得不面對那麼複雜的操作界面。希望騰訊文檔永遠不要走到那一步。

呃……扯遠了。

現在騰訊文檔還是一個十分初級的產品,包含都是非常核心的功能,甚至還沒有文檔分類,文件夾這樣的屬性。這也十分符合騰訊一貫小步快跑、快速試錯的產品理念。就像剛剛推出的微信,只有聊天一個核心功能。今後隨著功能完善,體驗升級,用戶量增多,相信騰訊文檔也能拿到更多的資源,更好的入口位置,也給我們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最後,有幸從騰訊文檔初級狀態就開始接觸和使用也讓我很是興奮。我會一直關注下去,也會把騰訊文檔的變化和我的感觸及時分享給大家~


劇中小世界


4 月 18 日,騰訊舉辦“連接你我 賦能辦公”騰訊文檔上線發佈會,推出專注多人協作的在線文檔產品「騰訊文檔」。 很多人看了這消息以後,覺得騰訊是要進行辦公領域了啊。其實騰訊在辦公領域已經探索多年,比如 QQ 的在線傳輸功能,擁有 2 億月活躍用戶,每日傳輸量達 1.8 億次;騰訊文檔已經在 TIM 等產品上進行了一年的孵化,月活躍用戶突破 2000 萬人,在線文檔用戶突破 1300 萬。

在查找這些資料的時候,還說「騰訊文檔」並已獲得包括唯品會、京東到家、酷狗音樂在內的多家企業的認可。這就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些企業都是騰訊系,當然要無條件的給好評,自家人必須照顧。軟件實際的體驗如何,還有待市場來驗證。

我們來具體看下「騰訊文檔」都有哪些功能:

1、支持隨時隨地創建、編輯的多人協作式在線文檔工具。

2、擁億有一鍵翻譯、實時股票函數和瀏覽權限安全可控等智能化功能。

國內市場這樣的在線編輯產品其實有非常的多,比如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石墨文檔。其中石墨文檔是做的比較好的,也得到很多用戶的好評,已經經過市場的考驗。很明顯此次的「騰訊文檔」對標的是「石墨」。

在發佈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殷宇表示:“在線文檔的核心是多端在線協同,協同的本質即社交,而社交恰恰是騰訊一直在做的和最擅長的事情。騰訊文檔打通 QQ、微信,為國內四億辦公群體提供高效辦公體驗。”

而我們的馬化騰同志也在朋友圈對「騰訊文檔」發表了他的看法:

都可以看出騰訊對於這款新的產品,有非常大的信心。在我們看來騰訊公司總是一直在模仿,只要那個產品好,直接原封不動的抄襲過來。尤其在遊戲行業裡。所以人們一直對騰訊這家科技公司的映像是:靠抄襲發家。根本不能和全球的頂級科技公司相媲美。如果放在十年前,我可能並不能對此情況進行反駁。

但如今我們真的要改變下我們對騰訊公司的映像,如今的騰訊,真的不必 Facebook、谷歌、蘋果差那裡去。在股市估值上騰訊早已超過 Facebook。論創新騰訊有微信、論市值騰訊 5000 億估值,全球排名第五。而且對於這樣的巨頭,騰訊還能放下自己的身姿,去模仿一些好的產品,不驕不傲。騰訊現在的確算的上科技巨頭,值得人們尊重。

市場總是優勝劣汰,不管是石墨、有道雲筆記、還是騰訊文檔。對於我們用戶來說,只要你的產品比別人更好,比別人更注重用戶體驗。我們還是非常願意使用你家的產品。騰訊文檔優勢就在自帶億級流量,但如果產品難用,一樣會被市場淘汰,被後起之秀所追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