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谁能诠释‘天地君亲师’?

手机用户李红团


天地君亲师,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家就挂着这样一个家堂。

不过有一点点区别了,以前都是“天地君亲师位”,现在改成了“天地国亲师位”。这6个字的两边,一边要写上“*氏先祖”,另一边写“赵公元帅”,或“灶王府君”、“观音大士”、“东厨司令”等等。此为中间家堂,旁边还有一幅对联,算是家训,那就是各有各的写法了。

从小看到大,慢慢的也就悟出点味道来了。

“天地君亲师”,体现的是古人对天的敬畏、地的感恩、君的忠诚、亲的孝敬、师的尊重之情。在以前,逢年过节,大家都要在家堂前供桌上点上三炷香、灯、二只烛、花、水果、水、三碗斋饭祭祀,以表达自己的感恩。

写法是有很多讲究的,也可以说是口诀

天不连二:指“天”字里面的“人”不能顶着“天”字的第一横,古代以天为大,人再大大不过天。

地不离土:指“地”字的“也”与“土”旁要写成连笔,不能断开。人类所需要的一切都是从土地而来的,离开土的地就不是地了。

君不开口:“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须封严,不能留口。正所谓君子一言九鼎,不能胡乱言语。

亲不闭目:指“亲”(親)字的目字不能封严。对待亲人要诚心诚意,不能遮遮掩掩避之不见。

师不当撇:指“师”(師)字不写左边上方之短撇。短撇像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能舞刀弄枪的。

位不离人:

指“位”字的“人”部与“立”字要相连,且字形要端正。此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人不能越位,干好自己的本职就行了,另一个意思就是说人要端端正正。

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天地君亲师位,也是有很多说道的。农村很多传统的东西,真不可小窥。


爱打渔的樵夫


网友们解释得很好!

这是中国式感恩文化的核心内容,即对任何人而言都必须感恩天地君亲师。

天地,都是大自然。人来自自然,依赖自然,归于自然,对自然当然要感恩、要心存敬畏。

君亲师,是指人类社会中值得人们感恩和尊敬的三类人。

亲,养育之恩天高地厚,是必须感恩和尊敬的。

对于君和师,人们有所质疑。一是质疑“君和师所指究竟是谁?”二是质疑“君和师的恩在何处?”。

君有两种解释,其一如网友所言指君子(德性高尚的人),其二国家最高统治者(国王、皇帝)。对第一种,在一个社会中很难达成共识,有君子之名无君子之实者大有人在,而作为普通人和某君子之间的关系没有多少真实感,或可能笼统地认为“值得尊敬”,但不会有实际的行为,更不会把他供在神牌位上。反而是第二种人们容易达成共识,在封建社会,普通百姓对皇权有种天然的崇敬,哪怕皇帝只是一个娃娃。不管君原作何解,在实际操作中,人们不自觉地把君诠释为国王或皇帝,况且君本来用来也代指国王或皇帝。

对于师之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什么样的师才值得感恩,大家看法不一。如果为师的师德过硬并使学生受教丰厚,那么感恩是必须的,尊敬其必然的。但仅有师知名,很难让人认为还要把他放在神牌位上。

今天,我们的感恩文化必须继承,但继承的是它的“实”而非“形”。即对我们有恩的一切,我们都要心存感恩。

对大自然,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感恩和敬畏,保护环境(包括动物)便是感恩文化的外延。

对父母我们要孝敬,这份孝敬之情还外延到对长辈的尊敬和对晚辈的呵护以及对所有人的尊重。

对师,我们要尊敬。老师把我们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这份恩是要认的。

君,又是这个君。今天没有皇帝了。对于国家最高领导人,当然要尊重,或许因为其德性和才能,人们给他多几分尊重,但和封建社会臣民对皇帝那种感觉有质的不同。所以,今天这个君我们通常解释为国家。我们忠于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不惜为国家而付出生命。

归纳一下,今天我们的感恩文化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感恩自然。第二,感恩祖国、忠于祖国——爱国、护国、卫国、建国。第三孝亲尊师,推及感恩一切人(我们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尊敬一切值得尊敬的人,尊重所有人的人格。


mulin30311368


“天地君亲师”是为“道统”,亦为“法统”,也为“体统”,但是不能疆固的作为“传统”,更不是“优秀传统”。

它在封建统治的社会背景下,起到了有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也有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的作用。

它利用人们对“天地”具有宗教性质的崇拜和敬畏,确立“君”为天命所归,是理所应当的统治者,以“亲师”这一世所公认的人伦大道为辅佐,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阶级地位。

它实质上是一个伪命题,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起到了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作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愚人浅见,恶之轻喷。


大胃喜乐


这是古代中国人总结出的应该崇敬的五个方面,也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核心传承所在。



天地孕育万物,包括人类,没有阳光雨露、黑土碧水,人类将无从存活,所以要崇拜;君是国家的象征,是万民的领袖,管理着国家,关爱着民众,当然要敬仰;亲是生养我们父母及祖辈,没有他们的生养,就没有我们的生命,理应孝敬;师则是让我们别于兽类,摆脱愚昧,成长文明的“教父”和领路人,因此应受到崇敬。



这五个字之于每一个人都是最为重要的,少了哪一方面,或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将给国家和万民带来巨大灾难。古代是如此,今天仍然如此。现在虽然有些方面已经今非昔比,甚至走向其反面,但反思一下不难理解到,今天许多灾害、社会问题、国际问题、人际问题无一不是因为我们对其有失尊敬。



现代以来,人类肆意屠戮大自然,甚至喊出“战天斗地”的口号,不敬天厚土,不遵循自然规矩,结果是土地沙漠化,江河断流干枯,空气污浊不堪,气候冷热异常。由于种种科技产品的出现和普及,父辈们不再是经验丰富值得尊敬的长者,而是落伍于时代,几乎一无所长的累赘。教师虽然仍扮演着传授知识技能的角色,但教育的商业化让人们不再视教师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启蒙领路人,而只是一个卖知识和技能的商贩。



这些改变不是时代的进步,而是人类走向文明终结的表现;不是摆脱了旧社会的愚昧,而是人性迷失的证据。国际上枪多刀快者肆意烧杀弱小,恃强凌弱者横行于世界,这进一步让年轻一代不再敬仰“天地君亲师”,而且不断把国人推向仁义礼智信的对面。



许多人说历史上的中国人就没有信仰,不像许多国家有国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信徒多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实际上,中国人从周朝就摆脱了宗教的迷惑,敬鬼神而远之。而“天地君亲师”就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信仰,而且是导引亿万华夏儿女傲视四方千年的祖传信仰!


无中生有hz


“天地君亲师,”应该写成繁体“天地君親師”。总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感恩天,地,皇上,亲人,老师(师傅),是具有极度教育意义的。中华乃礼仪之邦,这五字是中国人的礼仪之首。

老祖宗把宇宙分划为天,地,人(君亲师)。我现在就一一解释:

天,上天,上苍之意。上苍载德。上天带给我们最大的恩德,上天是天地人之首,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对上天要感恩,要敬重!



地,大地之意。地厚载物。大地是我们生活物质的根本。没有大地就不可能有人类,所以我们要敬重它,要感恩!

君,皇上之意。皇上乃天之佼子。是九五之首,是人之首。皇恩浩大,万民要感恩,要敬重!


亲,父母双亲。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长。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所以百善孝为先。所以对父母要感恩,要敬重!

师,老师(师傅),老师教我们明理,教我们辨事,教我们做人。师傅传授我们谋生技纶!故一曰为师,终生为父!所以我们要感恩,要敬重!

“天地君親師”在写法上也有讲究,“天不顶头,地不开裂,君不开口,親不分离,師不带刀!”这都是有寓意的。


珅哥谈风水


谦卑、尊敬,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卑是对己,放低姿态,礼让三分,做人低调不张扬,才会收获别人的尊重。尊敬,是对他人,而且古人强调五个对象尤其值得尊重——天、地、君、亲、师。天地好讲,我们都是生活在天地间,受天地所养,理应恭敬。君指君主皇帝,我们也要尊敬,因为他是一国之主,给一国的臣民谋福祉。亲是指自己的至亲之人,也就是自己的父母,生养之恩大于天,尊敬孝养责无旁贷。师就是师长老师,自然要恭敬,因为他传授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可以傲然立于天地之间!


大千极微


天地君亲师

儒家的经典,如何理解呢?

天,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对人来说,就是道,是每个人所具备的第八识,不生不灭的那个部分。

地,是指人的意识所能感知到的人,所有众生,地上的万物。

君,是指那些得道的人。孔子学说中,很多地方都提到君子,这里的君就是君子的意思,而不是后人理解的国王,皇帝。

亲,就是父母。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不简单的,能长大不容易,能读书更加不容易,能接触正道难上加难,能理解什么是正道那就没办法形容难了。所有的这一切,父母如果打胎,如果贫穷,如果即使富有却没能提供到接触正道的方法和机会,是不可能有我们自己的。

师,是正道上的师傅,引路人。世界上的师傅很多,种类很多,正邪难辨,有正道上的师傅,那是必须听话照做而常年供奉的。

天地君亲师是一个人作为有生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所虔诚面对的,层次不同,却循序渐进。

天,至高无上,不生不灭,非修炼无以企及,非厚德无以成就,非正善无以登临。非戒无以至定,非定无以达慧,非慧无以明心见性而至道。

地,无论人,有感知的所有所有动物,小到菌类,还是山川植物风云,无论是有形的变化,还是无形的变化,都是作为人,我们自己的老师,从所有外界中感悟自己的内心,从而悟道。观山情满于山,观海情溢于海,观人呢?观是由外向内的比较从而有所得的过程。

君,是凡人与天道之间的纽带,正是他们的存在,引领凡人如何从有生有灭的痛苦中解脱,走向不生不灭,永远快乐的境界。

亲,是父母,感恩父母给我的生命,感恩父母养育我成人,感恩父母平时的所有行为让我能读书,能接触正道,甚至能分别,理解正道,并能按照正道修炼自己。再多的钱财都是带不走的,但是对正道的理解,修炼却是生生世世可以累积的。伟大的父母,对你再大的供养都不能达到你们给我生命恩惠的亿分之一。

师,正道的引路人,是会毫不保留的,按照我们本身具备的根底培养我们,教的太多,说不定断了我们的慧根,教的太慢,是需要我们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功不唐捐,唯有信,才有解,才有慧。

历史的变迁,让好多人对儒家产生的误解,而不理解孔子说的,用自己的傲慢来否定儒家的根本,伤逝的不是孔子学说的伟大,而是自己的慧根。慎之慎之!


圣历


人生就要拜五个师傅。天地:初中《论语》“学而时习之”应该是“学天时习之”,“五十知天命。”,天命:就是天道。就连清华大学已经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长辈,领导之类。亲:亲情,情感。师:老师。老师是教学生规矩和本领的。


李神奇123


非常感谢大家对这一问题的积极讨论。我看到了大家的智慧,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但大部分人的讨论仅仅限于尊重的对象和字意的阐释,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内涵的层面。这里我谈一点些许观点,望有志者继续各抒己见。

天,是大自然的上天,是万物的制造者,这一点已达成共识,不再赘述。本人认为:天还有一个职能,既世界的检查官。有人在做,天在看;人善人欺天不欺;天道酬勤;天降大任…为佐证。

对地的认知我不想再说。但天和地结合,就是乾坤,既人类生存的环境。古人尊天地,就是对自然的敬畏。敬畏自然不是简单的迷信,是超前绝后的大智慧。现代人类提出的保护人类共同家园,并附之以实际行动,这是古人早就看到的应刻。

君,不只是简单的君王和贤人。他的前面没有任何姓氏,这说明并不指某一人,其中包涵着革命的因素。君位者,神器也,唯有德者而居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老子曰:贵以身可寄天下,以德可托天下。历史的发展也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亲也并不只指父母。还包括亲戚。古人制定的结婚理念放射着亲连亲,天下一家的理念。人人都亲,人人皆爱,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天下之人必将合谐共处。

师,授人一技为师,得人一技为父。这就是师父的来历。人各有长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人们互相学习,互相尊敬,共同发展,各贡所长,可以想象,这个社会的整体形态当然再融恰不过了。

遗憾的是:大智慧被后来继承者变味了。君王把自己伪装成天子;互相学习的师,成为独占神位的巨头。

做为现代的智慧人,有义务剥掉被统治者强加给古代智慧的外衣,把前人的明灯重新点亮,让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服务。

以上是本人不成熟的思考,目的是为了把讨论的焦点引向深入,对否错否任由评说。


手机用户李红团


天生你,地养你,君佑你,亲育你,师教你。这是五个层次,天为宇宙之力,地为九州之力,君为举国之力,亲为全家之力,师为自强之力。天地生养你,因为你生存所需的所有资料都是从自然中获取的,国家为保护你,让你施展抱负,施展人生价值的平台,双亲抚养你长大,老师教你本领,可以安身立命。这五者的恩情是最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