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孙正义正在促成滴滴与Uber的全球合并,如果合并谁是最大赢家?

孔杰霖


从题面上就能很轻易的看出来,谁撮合合并必然就是最终的受益方。

各位可能有所不知,孙正义大帝最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带着滴滴对全球各地区的出行公司进行买买买,比国内的马云爸爸还要专注。

2017年4月,软银通过一笔高达345亿人民币的投资成为了滴滴的重要股东之一,据日本当地的媒体报道,当时滴滴宣布融资55亿美元,软银的这笔投资就占到了其中的90%。从那次之后,软银对滴滴的投入并没有停止,同年12月,软银为了保持自己的份额又给了滴滴30亿美元。

除了中国市场,滴滴为了和Uber在全球市场上进行竞争,先后投资了东南亚打车软件Grab、印度打车软件Ola、巴西打车软件99,这些交易当中都有软银的身影。另外,Uber在美国本土最大的竞争对手Lyft,也早在2015年就成为了滴滴布局海外的第一个“盟友”。

本来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滴滴不用自己亲自出征就可以在全球对抗Uber,而软银也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覆盖全球出行。但孙正义也许是觉得缺席美国市场说不过去,于是在2017年12月末抄底Uber,从老股东和员工手上购买了15%的股权,使得软银集团成为了Uber的最大单一股东。

这下好了全球的顶尖出行公司基本上都被孙大帝投完了。

但近日有些画风突变,有媒体报道,Uber东南亚地区再次失守,并将其东南亚业务出售给竞争对手Grab,换取对方30%的股权。这个时机之下,社长觉得,撮合合并也是有些道理的,软银一边和滴滴都投资了Grab、一边又投资了Uber,同样都是亲儿子,自己打自己这事儿怎么看都不划算呀,大家都是盟友和和气气不好吗?

另外,Uber自去年经历创始人卡兰尼克离职、公司绯闻缠身一系列内部危机之后,本身业务还尚未完全恢复,恰是很好的整合机会。合并之后,让滴滴做大,估值难保不会应声而涨,至少气势上,大概是能盖过美团了。

关注我,获取权威专业的财经资讯,丰富饱满的深度商业报道。

AI财经社


自然是投资人和主导合并的公司(很可能是滴滴)成为最大的赢家。

孙正义去年投资了100亿美元给Uber,获得了其30%左右的股份,成为了它的大股东,对于孙正义来说,两家公司合并,能够把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时合并还能快速推动公司上市,何乐而不为呢?毕竟,赚大钱,赚快钱,是风险投资的终极目的。

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一家全球无对手的超级出行公司,估值应该能翻上好几倍,产生的乘法效应,将远远高于今天的滴滴+优步的估值。

但是,我并不觉得这个消息有多可靠。原因很简单,如今的滴滴和优步,各自在不同的市场,直接竞争的冲突并不有那么强烈,不像当初中国市场,滴滴、快的、优步三家公司的贴身肉搏,滴滴一天烧钱三千万。

如果这个消息成真,对于用户不是好事,充分竞争的市场,对用户是最有利的,说实话,我也非常怀疑,这样的超级并购案,可能压根无法得到中国或者美国反垄断部门的同意。

因此,坦率来说,我不觉得王兴这个消息的真实度有多高,即便很高,但优步和滴滴合并的难度应该也颇大。


财经故事会


孙正义去年投资了100亿美元给Uber,获得了其30%左右的股份,成为了它的大股东。

其实孙正义一直都有在全球大出行领域进行布局,去年他还曾投资印度市场的打车软件Ola,东南亚市场的Grab,以及南美洲巴西的网约车公司99打车。

而Uber最近也被爆出已经退出东南亚市场,将自己在这块区域的打车业务卖给了Grab。

其实对于孙正义来说,这只是左右倒右手罢了。

孙正义在出行领域的步伐,从来没有缺少过滴滴的身影。可以说孙正义的软银与滴滴都曾经一起出现在这些打车公司的股东列表里。当然滴滴没有在美国投资Uber。

而现在美团王兴爆料孙正义正在促成滴滴与Uber的合并,其实挺有趣的。因为孙正义的软银和滴滴都是Ola、Grab、99打车的股东,而这些打车公司都是Uber的竞争对手。

目前可以清晰的看到,国内打车市场是美团VS滴滴,而在国际打车市场上是滴滴带领一帮各国的打车小弟围攻美国本土的Uber的势头。

2017年9月7日,程维还与各国的打车软件创始人在北京某饭店举行了一次饭局。图片中的创业者包括东南亚Grab的联合创始人Anthony Tan、印度打车软件Ola的联合创始人Pranay Jirvrajka、Taxify的联合创始人Marcus Villig和Martin Villig、Careem的创始人Magnus Olsson。其中Taxify是欧洲的打车软件;Careem是中东北非地区的打车软件。

当时,站在中间位置的程维,俨然一副全球出行领域带头大哥的风范。

而作为Uber和滴滴的投资方,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显然是不想看到自己投资的钱,给两家同类公司互相烧钱。就像马化腾曾经不愿意看到腾讯投资的美团与滴滴打起来一样,毕竟背后都是一个金主,那还吵吵个啥?

但有时候投资人愿意看到合并,创业者可不一定,中国互联网上曾经有过投资人决定双方合并的多个案例,58赶集是创始人被投资人关屋里商量合并的,美团点评大概也是这样合并的……

可能是投资人看了彼得蒂尔的《从0到1》,都明白了,制造垄断之后才能将市场的利润最大化。

如果这次滴滴和Uber能够真正合并,那最受益的可能就是孙正义了。相当于他一个人控制了全球出行市场,那得是多牛X的一件事。

其次就要看Uber与滴滴合并后,哪家公司的CEO来当老大了。如果是滴滴的程维当老大,那肯定是滴滴占优势,如果是Uber的新任CEO科斯罗萨西当老大,那估计滴滴可能就危险了。

刘强东曾经评论过外企在中国的前途,是一片昏暗的,因为外企的公司来到中国后,中国区的高管往往没有大事决定权,那其实就很难做成一件事了。

所以,两个国家之间的互联网公司合并,可不是一件小事,操作难度很大。对于两方的CEO来说,也并非易事。

滴滴在去年12月融资40亿美金后,估值是560亿美金;而Uber在孙正义投后估值已经达到了720亿美金。从资本层面,是Uber占优势。而且Uber计划2019年要上市。

如果孙正义主导这次合并,那估计是Uber的话语权会更大,滴滴反而可能是被吞并的角色。估计程维是不会愿意的。

另外对于国内的打车市场来说,王兴的美团打车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现在笑谈Uber与滴滴的合并传闻,其实王兴应该也是看到了孙正义插一杠子对滴滴来说并非是好事。

Uber与滴滴合并这件事,做好了,最受益的是孙正义的软银;做不好,最受益的会是美团的王兴。

所以,我觉得滴滴是不可能同意合并的。


CEO来信


孙正义是软银的董事长、总裁,而软银是滴滴和Uber共同的投资人。

软银的投资以霸道著称,这在孙正义投资滴滴和Uber的过程中都有体现。


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曾经想过拒绝孙正义的投资:

程维说,我不需要现金,我已经融到了100亿美元。

但孙正义说,你要是不接受,我就投资给你的竞争对手。

于是,程维接受了软银的投资。


相同的手段也被用在Uber身上。孙正义曾经公开警告Uber,如果无法达成他想要的交易,就支持其竞争对手lyft。后来,Uber也宣布接受软银给予的90亿美元融资。


这就是孙正义的套路:我这有一笔钱,要么给你,要么给你竞争对手,看你怎么选。


随着投资滴滴、Uber以及全球多个出行平台,孙正义已经在全球出行领域进行了布局。最新消息显示,软银集团正在寻求成为Uber在印度市场竞争对手Ola的控股股东。最近传出的孙正义促成滴滴与Uber的全球合并的消息,如果这一合并真的实现,那么孙正义距离“称霸全球”的梦想就又近了一步。


滴滴——全球攻略

2017年12月,滴滴程维曾谈到滴滴与Uber关系:

滴滴与Uber在全球会有激烈竞争,但这个比赛也不是终点,接下来获胜者会和车厂、再接下来会和Google、特斯拉在无人驾驶领域展开充分的竞争与合作,冠军会构建未来的交通和汽车体系。

在近日举行的“洪流汇聚•共享智能出行”发布会上,滴滴提出了三个愿景:1、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3、成为全球智能交通技术的引领者。

这三个愿景都是全球级的战略。如果能够和Uber合并,那么滴滴实现这三个愿景的能力无疑会强很多。


全天候科技


首先我觉得最大赢家就是美团。我们分析一下原因。



我们首先看到这条消息是由美团王兴传出来的,我们知道目前美团杀入共享出行这片领域想要分一杯羹————在这种大前提下王兴抛出这条消息就显得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了!

而现在美团进攻,滴滴防守。安逸了很久的滴滴面对美团的突然进攻,在一开始的不屑后现在开始迎战了。双方以上海为据点一攻一守进行的如火如荼。不管最终美团能分到多大的蛋糕,我觉得至少美团现在可以让滴滴清楚。如果一个公司在一开始取得成功后开始安于现状、开始抛弃一开始的初心那说不得要被后来者给赶下去。



我们再分析这条消息就是滴滴和Uber合并如果是真实的的话对滴滴存在怎样的影响?



首先我认为滴滴肯定是不想被吞并的,那就是滴滴想要吞并优步,完成中国企业吞并欧美巨头的又一个蛇吞象案例。因为目前滴滴的市值预估是比优步高的。


孙正义此时想促成滴滴与Uber的合并只能使滴滴精力去分散至其他市场,而这时后院的美团定会趁势放把火。而程维的无人驾驶的研发也要推迟,会使滴滴在未来无人驾驶领域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所以说如果滴滴吞并Uber肯定是弊大于利的。


新零售店小二


如果企业合并,很显然我认为Uber全球将成为最大的赢家,而滴滴这个品牌甚至都有可能被Uber代替,但是我相信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两家企业不可能走向合并,首先资本没这个实力,其次两家企业不干,这样的做法会让市场反感,最终用户端不会买账,再结合最近的市场表现来看,美团打车真的不是玩玩而已。


  • 合并的可能性

首先两家企业存在合并的可能性,主要有几点原因:

孙正义作为背后的大财团一直在背后撮合这这件事,并且孙正义同时对两家公司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其次滴滴和Uber早先就有合作的先例,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滴滴兼并优步中国的业务,而优步成为滴滴大股东,这早已成为了良好合作的样板;

还有一点就是,目前优步创始人已经下野,如果要合并,这是滴滴和优步之间最好的机会,要知道投资人早就有这个打算,而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CEO位置上的时候就坚决不同意合并,优步中国和滴滴的合并也是特拉维斯对投资人的妥协而已,并不是他的本意;

最后一点是目前滴滴更多的转型为一家资本公司,已经铺开了很多投资,而Uber更像是一家打车公司,并且一直在自动驾驶领域努力,虽然目前优步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成绩还不够亮眼,还不足以和谷歌、百度相提并论,这一点也是Uber和滴滴合并以后优步可能占据主导的主要原因,毕竟从孙正义的角度出发,他更愿意去投资一家打车公司,而不是投资机构来跟自己竞争。

  • 合并存在的阻碍

美团打车真的不是玩玩而已!从美团的战略规划,以及这段时间在上海的运营以来,可以明确的感受到,王兴做出行业务真的不只是玩玩而已,并且论打仗,滴滴程维打过,和快的打过,也和优步中国打过,但是王兴跟阿里打过,跟携程打过,跟百度打过,跟腾讯玩过,可以说打车美团是认真的。并且在美团准备推出打车业务之前,腾讯也曾出面调和滴滴和美团,王兴断然拒绝了腾讯要求其不做打车的请求。可以说目前的滴滴内忧外患,可以说程维和滴滴管理层无力来兼顾到合并投资的事情。



其次是资本没这个能力,要知道两家打车巨头,融资无数,股权结构极其纷繁杂乱,合并的各方面的阻力根本没办法调停,孙正义根本没这个能力整合这些资本,何况两家企业都还在巨额亏损过程中,相信孙正义也不感冒这个险,一家资本来承担很显然不可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这两年滴滴一家独大以后,用户是怎么样的大家心里清楚,任何事情物极必反,垄断必显妖魔,滴滴恶意加价、恶意杀熟、平台治理乱七八糟、价格涨幅极其明显…可以说不论是滴滴师傅还是乘客对此都是极力吐槽。为什么美团打车一登录上海便有这么多人转向美团打车?不是因为美团有多好,而是因为滴滴有多烂!用户才是决定企业最终价值的根本原因,滴滴口碑已然不好,合并以后的垄断怎么解决?用户会买单?

所以我觉得最终的可能是滴滴和优步不可能合并,首先来自于本来就已经乱成一锅的两方资本重组的压力,孙正义没这个实力统筹,其次是美团打车的乱入真的不是玩玩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市场,Uber本身在全球用户口中口碑就很好,但是滴滴在国内可谓是怨声载道,用户不买单。正所谓伐无道,扶清明,市场本来就有2到3家以上的行业竞争才会更健康。


EmacserVimer


如果软银促成滴滴跟Uber的合并,美团将会是最大的赢家。



合并的动机

作为全球出行领域的佼佼者,滴滴跟Uber在全球出行行业方面的实力相当。最近两者在国际市场上的斗争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作为滴滴跟Uber的投资,最不想面对的是为被投资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烧钱买单。所以对于在滴滴跟Uber以及其他大出行领域企业的投入,软银的目标不限于在较短时间实现利益最大化,将投资变现。两者的合并将会带来1+1>2的效果,加快合并企业上市的步伐。



合并中滴滴占优势

如果促成这次合并,个人认为滴滴会以相对优势吞并Uber。资本都会在好的赛道追逐最好的马,滴滴团队是出行赛道上最好的那匹,滴滴还是可以以“资本为中心”的玩法完胜Uber。而且就最近的发展态势看,滴滴在全球范围出行市场的布局正一步步的侵蚀Uber的拥有的市场,Uber如日中天的态势已不再,加上最近在无人驾驶研究方面的失败,其在2019年上市的计划可能会推迟。孙正义将会更倾向于扶持滴滴并购Uber。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依靠资本,滴滴在国际上屡战屡胜,但在国内打车的核心业务受到了第三者美团的威胁。2017年2月17日,美团打车业务在江苏南京正式上线,截止2018年3月24日,美团在上海日完成订单量达30万,拿下了近上海近三分之一的市场,这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如果滴滴吞并Uber,可以确立其在全球打车领域的霸主地位。对于滴滴而言,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在两者相当的情况下,吞并Uber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滴滴的可运营资本更多地用在收购Uber行为上。除非滴滴放弃以资本为中心的玩法,保住在国内的江山。否则美团随时可以在滴滴因收购而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乘人之危,端掉滴滴的后花园。


我们一起看财经


悟空问答的网友大家好。继中国和俄罗斯之后,Uber即将再度放弃一个重要的市场——东南亚。公司预计于当地时间周一宣布将东南亚业务出售给当地主要竞争对手Grab。Grab背后的投资人是软银和滴滴出行,软银也已经成功入股Uber。

去年7月,软银和滴滴出行两家公司合计向Grab注资25亿美元。去年年底,软银以七折的价格,斥资480亿美元收购Uber约15%的股份。

软银很聪明,很早就开始布局收购Uber的竞争对手。从而对后者形成压力。在东南亚市场,Uber很难打开局面。此后软银在以溢价非常低的价格买入Uber的股票。这样软银很可能成为共享出行的大赢家。孙正义近日也表示,他的目标就是大手笔买入有价值的公司,然后再做整合。孙正义1999年就投资了阿里,相信他在等待下一个阿里巴巴的出现。

这起交易也将Grab的估值推升至60亿美元,2016年Uber和滴滴出行进行业务的整合,去年Uber退出了俄罗斯市场,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希望能够集中精力,放弃利润较低的市场。

东南亚市场是共享出行平台最大的市场之一。在Uber退出后,Grab几乎能够一家独大,从而也给当地的竞争对手造成压力。


Teku特酷


就在上个月,王兴在饭否上发文:孙正义正在促成Uber和滴滴的全球合并。对于王兴的说法,滴滴公司至今并未做出任何回应。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孙正义是谁呢?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软银,软银是滴滴和Uber共同的股东,而孙正义真是软银的董事长。就在去年滴滴先后完成55亿美元和超40亿美元融资,软银出资占了大部分。到了今年1月,软银又投给Uber90亿美元。滴滴和Uber作为竞争对手,软银希望滴滴和Uber合并来保全自己的利益也是正常的,所以孙正义想让滴滴和Uber合并应该是真的。


那么合并后谁才是真正的大赢家呢?无疑是谁最卖力、最积极谁是赢家。很显然在这里软银是大赢家了。原因有以下两点。

滴滴和Uber合并后能使自己利润最大化

自滴滴合并快的后,滴滴在国内的位置已经坐稳了。而从滴滴和Uber的战略布局来看,滴滴和Uber难免有一场全球战役要打,而这一战一打难免要消耗两家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其让自己收下的两家公司两败俱伤,还不如让两家公司合并,这样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赚钱。

滴滴和Uber合力对抗美团实为上策

从美团进军网约车市场的气势来看,美团这次肯定要动真格的。目前美团打车在测试城市的反应相当不错,如果哪天美团打车真的“ALL IN”时,恐怕单靠滴滴公司都难以招架。所以如果滴滴和Uber合并,就有更多力量去帮助滴滴对抗美团。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否支持滴滴和Uber合并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谢谢!


科飞猫科技公社


首先,最直接的估计是可以加速上市,风投资本可以退出了,那些资本这么积极推动合并也是为了这个。

其次,以现在滴滴和uber两家公司的发展情况,合并后也是滴滴主导公司可能性较大,也就是程维还是最高领导,uber管理层或许离开公司,就像快的原来的管理层一样下场,程维是一大赢家,估计到时候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垄断全球的公司的CEO。

最后,也是最大赢家可能是腾讯,微信海外拓展缓慢,如果滴滴并购了uber后海外也用移动支付,首推方式也应该是微信支付然后才是支付宝,毕竟滴滴还是偏向腾讯多些。微信支付国内发展那么快也是得益于美团滴滴摩拜等的推广,如果全球打车软件推微信支付将极大的推动微信海外普及,所以我觉得腾讯可能是最大赢家。

抛砖引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