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尊老爱幼是只按年龄划分还是需要有前提,你怎么认为呢?

王浩anas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年龄划分,老人,人人都要尊敬,不单是自己的老人,在一些公共场所,如果有老人有困难,须要帮助的都要帮助,不要不问不理。比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过马路来往的车辆首先要让老人。总知,助人为乐是美德,但愿人人有美德,社会更和谐。

尊老爱幼不但是美德,而且体现了人的基本素质。

爱幼不是给孩子好吃,好穿,好多钱,而是要把孩子教育好,教育孩子成才是关键。

老人教育孩子是义务,但必须得为人师表,如老人言行举止一致,孩子能学到正能量。如老人言行举止不一致,就不能学到正能量。所以尊老爱幼首先要从家庭开始,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父母教育孩子时就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使孩子学会尊敬老人,长辈,老师。只有家庭和谐的孩子是尊老爱幼的榜样。

但愿家家户户都和谐,社会更和谐,尊老爱幼的美德更能体现社会和谐的高度。

尊老爱幼是美德,

老人首先要有德。

有德老人孩子孝,

互敬互爱本是德。

人间自有真情在,

尊老爱幼美德传。

社会人人有美德,

中华民族更和谐!











仁德厚爰梦想成真


题主可能对时下和“老人变坏”以及“熊孩子”的概念的情况所困扰,所以才会对尊老爱幼充满疑惑。

尊老爱幼是不按年龄划分的。也从来没有按年龄划分的这一说法。就算是70岁的老大爷也得尊重100岁的老爷爷。

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老人不仅默默为我们付出,抚育我们成长,是我们真正的“亲人”,也是老人们也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而爱幼护幼,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只有青少年茁壮成长,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孟子·梁惠王上》里面曾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可能就是对于“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早的论述了。

孟子认为:从尊重爱护自己老人和幼子延伸到尊重爱护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仁”,所谓“仁”者,就是要胸怀天地,要对万物充满尊敬爱护之心包容之心,才能真正的做到君临天下。孔子也强调“仁”的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另外在我国最早的启蒙教育书籍《三字经》中也时时不忘强调尊老爱幼这一概念,“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所以,我们无须要疑惑是不是该划分年龄段去尊老爱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更要抗起责任,让我们的传统美德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当然在面对“坏人”是我们要敢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乘风破浪浪人


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不需要年龄划分。你我都是成年人,我尊重你难道不合乎规矩吗?难道你会不乐意吗?我们要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就要做到,我尊重人人,人人尊重我。


于兆太


尊老愛幼:一個是輩分之分,一個是年齡之分,一個是上階與下階之分!一個是有名聲名望的人與一班人之分。對所有的人都尊重珍惜,以禮動人。


用户264483057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清楚就告诉我们:把敬爱自己的老人之心,推展到所有的老人,把疼爱自己孩子的心情,拓展到别人的孩子身上,所以说,尊老爱幼,是在提倡一种仁爱之心,并不需要预设什么前提而区别对待。




退休职工老于


尊老爱幼,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前提,都要做到!为老不尊的人,毕竟是少数,该讲道理讲道理,尽量不要用恶劣的方式去对待,第一我们惹不起,第二显得自己没素质!狗咬你一口,你也不能低下头再咬它不是!


正能量国学汇






全利53


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年龄上没必要很明显的划分,像和睦友邻一样,懂得尊重和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世界才会更加美好。尤其是年长的和年幼的,我们更应该用心去呵护。


原来是星儿朵朵


我觉得没前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色即是空710


爱幼不需要前提,尊老要看看那个老人的人品道德如何。不值得尊重的老人还是保持距离为好,老而不知自重的老人,除了他的家人,不相干的外人敬而远之是明智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