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想回省会的国家电网市局,考研除了985,选择电力院校还是211院校?

煦轩丁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国家电网:

小西将题主的问题简化下:

东北大学(沈阳市)和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市)哪个更好进东北地区的国网市局?

是不是听具有代表性的2所学校,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本科2所学校啥专业都难进市局。市局的岗位范围较广,如机关管理岗、一线生产营销都属于市局。若是对口专业的硕士,近些年都是东北电力大学的研究生占优(2018年第一批录取中华北电力大学人数第1、东北电力大学人数第2、上海电力大学第3)。换句话说,在学校及周边区域,知名电力院校在国网校招中占比更大,毕竟"校友"两字份量很重。

另外,子弟/非子弟的机会差异很大,这个不说你我都懂。待遇的话,和待遇与岗级和部门有关,不同区域差异也存在,貌似网上不少安徽的朋友反馈说待遇相对较低。


若是你想回的省市没有知名电力院校,如山东省(省内的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隶属国家电网公司,但层次不够),这个时候就得看具体的学校和专业对口程度啦。上图是2018届山东国家电网校招录取情况,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本地院校优势更为明显。

小西本来想找下细分不同市局的录取人数情况,只找到2017的数据(济南、潍坊、烟台、青岛等4个市局),我们可看到硕士研究生学历是主流,少量本科生要么是知名电力院校或985高校,甚至还有少量博士。在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发现山东大学同样录取人数排在前列,不比华电、东北电力等院校人数少。

再比如,2018年国网江苏电力,南京工程学院录取人数为109人,占据榜单第一名,东南大学录取人数为53人,占据榜单第二名。本地院校约占据录取总人数的56%。

最后,选择电力院校还是211院校,得你自己想清楚几个小问题:

家乡在哪里?

想去哪就业?

去的市局往年有哪些硬指标?

专业基础如何,能不能考上名校对口专业?

▼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帅小西De


我是13年毕业的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生,现在在山东的一个市公司工作。

对于你的问题,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你想去的市公司得竞争程度,也就是市公司的好与差,如果想去省会或者副省级得市公司,最好选择985高校而且是电专业比较好的,比如清华,浙大,哈工大,华中科技等,211的话就选华北电力大学了。如果去的市公司一般得话可以选择一般的211或者电力学校,比如东电,上电,长沙理工等。也可以选择在当地电气专业还可以的省重点高校,比如山东的话有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山东理工等。

再就是考研时应该综合分析,你本科学校近几年的考研情况,考研的性价比有哪些。我当时考华电的比较多,分数也还可以,招的人也多,性价比算是很高的。毕业时我的选择面很广,当时广州局要我了,最终因为家里的原因没有递交三方,回了家乡市局。我当时一个同学,考的浙大,笔试400多分,面试被刷了,现在去了一个县公司,感觉很可惜。

再就是报专业时也可以不用非得报电力系统专业,可以选择高电压,电力电子等,好学校的这些专业也是可以进去市公司,而且竞争压力不是很大。





山东酷六


本人某985电气研究生。说一下本人实验室毕业届研究生就业情况。天津局一个,成都局一个,上海局一个,广州局一个(放弃,最后去了宝洁),甘肃省电科院一个,河北某市局一个。

所以想回省会的国家电网市局,建议读985院校,这是最稳妥的。如果要考虑电力院校和211院校,建议参考一下历年国网各省所组织的校招(不是第一批),具体去哪些院校招聘。

2019年校园招聘部分院校行程有:

四川省电网: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重庆大学。

内蒙古电网:长沙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三峡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沈阳工程学院,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福州大学。

江西省电网: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辽宁省电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沈阳工程学院。

浙江省电网:浙江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三峡大学,武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北京电网:华北电力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等。

河南电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

江苏电网: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

如果想去省会电网,可以根据上面的校园行程,大部分是985院校,也有211以及电力院校。但想稳妥一点,还是建议985,其次是211电力强校(例如:华电,河海),最后才是电力部属,还有就是本科学历,以及自己的个人能力了,有关系的话,上面就任选了。


摩尔福斯


( •̥́ ˍ •̀ू )从题目看出来题主的专业应该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那么作为一个电气专业学长可以分享一些经验。

首先:真的决定要考研了吗?

考研不仅仅是说想考研就可以做到的,既然题主的目标是电力院校或者211院校,那么考研的难度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比较高。那么这一年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当年同学和同事的经历来看,真正走到最后并且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用汗水和坚持走下来的。(不考虑保送的情况)

其次:目标院校的选择

决定好考研之后,那么就要提早决定目标院校了。很多电气的学生都会和题主一样纠结到底该选择哪种院校比较好。在我看来这是需要根据你考研目的来选择的。

1.如果只是想要一个硕士学历,以后不打算从事电气本专业的工作的话,那建议您选择985.211学校,因为这些学校的名气大,在选择工作时有更高的选择权,起薪也比双非学校高很多,而且考电网也很有优势(除部分电力学校)一个985的毕业证的应用范围很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所可以考上的985或者211将会对以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如果想要以后从事电力方面的工作,那么在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考上985.211的能力的话,选择一些电气专业排名靠前的双非学校也是很好的,分数线相对来说比985.211低了很多,找工作的话在行业内也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一旦从事非电力专业的话,那么起点相对于985.211来说低了不少。

最后总结一下,在能保证能认真复习,并且能考上985.211院校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重点高校,如果对自己学习不自信,那么一所性价比比较高的电力院校也是很好的选择,例如东北电力,沈阳工业,虽然不是985.211,但在行业内名气还是很大的。


祁小嵩爱吐槽


如果题主想回省会市局,那么不论电力院校还是211都不好使,这俩者,只能满足你去普通市局的要求,在现如今,国网缩招的大背景下,省会市局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想单凭自己努力,尽量少利用家里关系就进去的话,本省的985是最好的选择,注意,是本省,如果本省没有985,或者虽然有,但电气没有硕士点的话,那么就考虑华电,也能满足进省会市局的基本条件,起码不至于存在劣势,除此之外,国网电科院(南瑞)和中科院电工所去省会市局也可以。至于外省的985,虽然也能去省会市局,但报考难度偏大,又不如本省985在省内电网的人脉资源强,所以只建议备选。


落叶79435096


我是四川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我现在就在省会城市的国家电网工作,我想就结合我自身及了解到的情况回答你上面的问题。我就我找工作,已经工作过程中,以及工作以后的见闻作答。

我是2013年参加工作的,当时我走的是第一批校招。当时我是先去非省会的市公司投简历的。可能是由于我的学校还不错,成绩单上的成绩也还可以。招聘人员只是和我简单聊聊国家电网的工作,询问了我的意向的地方。而在我投简历的时候,我边上还坐着一位求职者,他是某电力院校的本科生,他的意向是市公司。当时招聘人员就对着他说,只有211/985的学生才能选择留在市里,你不符合我们的条件。后来,我拿到了一张写着数字的面试号,我离开了,我发现那位原本坐在我边上的说小伙子还在原地坐着。通过这一次,我就觉得,对于国家电网来说,211学校毕业的学生会比地方院校享有更多的优先选择权。

在我进单位之后,在培训那一段,由于是新同事大家相互之间还并不熟识,因此会在黑板上长期贴着一张纸,就是员工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名字,毕业学校,学历等。然后我惊奇的发现我那届虽然本科到博士都有,但全部都是211毕业的,其中是985毕业的也不在少数。这次是我第二次直观感触到对电力公司来说,211比地方院校可能更具竞争力。

当然对于想进国家电网的学生来说,考研首推985,次之211,然后才是地方电力院校。我的回答并不是想冒犯地方电力院校的求职者,或者说电力院校的学生不够优秀。只是我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而已。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点点启发。


我有酒你有故事


电力院校研究生能保证进入电力系统,但不能保证进入省会城市的电力单位。985研究生最保险进省会电力系统的科研院所。


淡淡茶香5527853798


其实985、211都不一定会通知你参加招工考试,撇开少数特殊情况,国网要的毕业生必须是名校中的名校,因为可供选择的生源太多太多,谁会选择条件相对较差的?


月晓峰青


有关系没 进国家电网没点关系 那你的第一学历就是你的槛。


参月浮云


个人觉得电力院校吧,毕竟电力院校出来的人大部分进了电力系统,这个可以再招聘的时候能有一定的优势,进去之后攀交情的人也比较多,而且一般电力院校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比较紧密,就业的时候可以恳请导师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