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心有不甘的第一届中师毕生,乡镇小学任教35年小高职称,退休前还能获得小学特高的职称吗?

道法自然


非常理解一个教师想评上高级职称的心理,因为这太正常了。

但事物并不会事事遂人愿,有时也免不了成为人生的遗憾。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全面审视某一事物与其它相关事物的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你会发现,其实你期望的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言归正传,你强调的是第一届中师生(这个第一届具体指什么时候?记得恢复高考的78年,大学,中专分开考,如果把那时的中专算为第一届,那大学也可有第一届),但我认为,不管一个人智商何如,只要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就不能算大学生,中专永远是中专。

全国不仅仅是教师实施职称评定,所以对职称必定设制统一标准,统一条件,让职称与获得者的专业水平能力相匹配。再者,全国教师四干万人,学校层级也有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之分,文凭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之谓,这更需要全面平衡的机制,方可让职称评定制度有效地,科学地贯彻执行。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有了中师文凭加一定教龄的小学教师,就一定要评上副教授级的高级职称,那么高于中师文凭的高学历者怎么办?在初中,高中学校执教的中学教师又怎么办?这些人谋求一个正高职称也是说得过去的吧?如果中学正高职称教师满校园,那么博士文凭的大学教师又会怎么想?教师群体这样做,其它行业又怎么办?如果任何一个中小学教师退休时都享有相当副处的高级职称的待遇,广大公务员又怎么办?

如果我们平心气和,拓展视野,通盘考虑,我们可能就不会如此为职称评定纠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