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曾国藩:读好书就要找好学堂?这读出来的不过是放猪之徒!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他的显赫声名在中国近代史上如明珠璀璨,他于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称号集一身;他整肃政风、倡导洋学,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大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及,其著作和思想影响深远,人们尊崇曾国藩为“千古完人”!

曾国藩:读好书就要找好学堂?这读出来的不过是放猪之徒!

快两百年过去,曾国藩的读书思想并没有因为社会发展而被淘汰,反而显得倍加珍贵,对现代社会那些崇洋“好学堂就能育人才”的家长和学者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曾国藩的四弟书信说,他立志成才,无奈几次考试失利,所以国中无师,想外出找好学堂学习。

曾国藩劝他说:抱怨环境和命运,是心胸太狭小的表现,,既然自称为读书人得有读书人的气节,明德、新民、止至善是读书人的分内事情,如果立志却不为民忧,不为国愁,不学济物安民的器量,不修天地圣人的德行,你找个金屋银瓦的学堂,出门之后仍与放猪之徒无区别!

人若果真能立志发奋自立,那么在家里也可以照样读书;乡间旷野、热闹繁华的地方也可以读书;甚至背柴放牛时都能够读书。如果自己不能发奋图强,一心想着一纸功名,那么就是找个神仙般的环境也不能好好读书。

读书人为何要选地方选时间?你得扪心自问了:自己的志向是不是真的?小失小利就发牢骚,可见心中志向太小,心中所忧又抱屈,可见太小我;君子立志,要有拯救苍生黎民,为国长安久绑的志向,要不辜负父母生育自己,不愧于天地的栽培自己。真正大大丈夫读书是要明智,若自认为选个好学堂就能读好书,读好书就能写文章做诗,去卖弄学识渊博,尽戏耍儒雅风流,甚至能梦寐求官求利,那么最多只能算是个认字的放猪之徒而已。

读书人所忧的,是自己的德行赶不上舜帝和周公;读书所虑的,是自己道德修养和智慧没有进步;把读书读成顽固不化,思想被统治教条封化,怎么看破小人当道的伎俩?怎么为为黎民百姓解困惑指路?读书人就应按照《大学》的要求去做,三点精髓要深悟,还有两条也应该牢记:一条格物,一条诚意。格物就是要理清事物的原理;诚意就是要身体力行去践行。

曾国藩:读好书就要找好学堂?这读出来的不过是放猪之徒!

不要以为事物很简单,身体、心灵、意念、知识、家庭、国家、天下,这些都是物天地万物皆是物,日常用的做的也都是物,侍奉父母是物……天地万物无穷尽,读书人读书读不尽,任何学堂教不尽,要切己体察,穷究其理,以求达到上学下达的境界方为读有所获。

曾国藩:读好书就要找好学堂?这读出来的不过是放猪之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