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把戰士綁在飛機機翼上往下扔手榴彈,可以這樣“轟炸”嗎?

ELF12


這個問題問的肯定是連續劇《鐵血紅安》中

,趙文卓站在機翼上,向紅安城仍手榴彈的情節,但這樣的情節是否合理,這種投擲方式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呢?

首先,單純的就連續劇中的這個情節而言,這可以說的上是一個很嚴重的穿幫和不合理,甚至把武俠小說的一些性質帶了進去,首先連續劇中的這架飛機也就是歷史上的列寧號,是有前後兩個座位的,即便在電視連續劇中也反應了這一點,但可笑的是在連續劇中後面的那個座位明明是空的,趙文卓卻選擇戰鬥了機翼上,這完全是多此一舉,相當於自己給自己找高難度!

另外是否具有可行性?現實中也很難,因為早年的雙翼飛機載重量很有限,能裝個上百磅的炸彈已經是很了不得了,在連續劇中紅軍選擇在飛機機翼的一側綁上一個100多斤體重的人,外帶一筐至少幾十斤重的手榴彈,這個載重量倒是可以承受,但這個載重量卻不是放在飛機機腹的下面,卻放在飛機機翼的單獨一側,那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的穩定性該怎麼保持?一邊重一邊輕,飛機還怎麼飛?不是不能飛,而是穩定性和安全性數很難有保證,這更是近些年一些特級飛行的段落。

另外就是投擲的手榴彈,手榴彈的延遲時間一般也就是三到四秒,把手榴彈從飛機上投下去,以手榴彈的下落速度這麼短的時間內才能跌落多少?飛機必須得保證超低空飛行,才能保證手榴彈在爆炸前能落到地面上,但這麼低的飛行高度,飛機的安全如何保證?別說防空高射機槍,即便步兵使用的步槍,輕機槍都可以在這個距離內輕而易舉地擊中飛機。

以上還只是考慮飛機的現實問題,並沒有考慮飛機上人員的問題,把一個人單純用幾條繩子就想固定在飛機上完成各種任務,這完全是特級雜技飛行的動作。

事實上,歷史上解放紅安的戰鬥,確實出現過紅軍用繳獲的飛機,即列寧號向敵人投擲炸彈,但真實的情況是,飛行員是穩妥妥的坐在飛行艙中飛行座機裡從容的向敵人投彈,而不是多此一舉的把投彈手綁到機翼上面去玩高難度,並且投擲的也不是手榴彈,而是改裝後的迫擊炮彈,落地後受到撞擊才會發生爆炸,這樣的話,列寧號飛機完全可以在高空中飛行和投彈,但不知為何,這段明明寫在歷史資料裡的文獻,在連續劇中卻被改得莫名其妙。




遼寧資深球迷


這種“人肉轟炸”說可以也可以,說不行當然也不行,還是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最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是“溫度”。在同一氣壓條件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度。無論是戰鬥機還是轟炸機,隨隨便便都可以爬升幾千米,天空中的溫度恐怕都到零下數度了。如何抵禦高空中的寒冷是個重要問題。解決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多穿衣服,越多越好。不然等到了天上,抵禦寒冷只能靠身體不斷的抖,抖,抖!

飛機往下扔手榴彈,水平轟炸肯定不行,沒啥實際效果,那麼只能採取俯衝轟炸的方式。這時候會產生氣壓,對被綁的戰士身體素質要求得高。不然腦袋缺氧暈過去,就無法扔手榴彈了。另外,飛機在空中飛的時候,離地面至少幾百米,戰士是被綁著的,必須要膽子大,心裡素質還得好。試想,萬一繩子鬆了,就很可能會掉下去……

另外,這種轟炸方式只能在防禦方缺少對空武器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如果敵人擁有不少高射機槍和高射炮,把人綁在飛機扔手榴彈基本和送死沒啥區別。在俯衝轟炸的方式下,飛機幾炮就會被打下來了。雖然這種轟炸方式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但我軍戰史上還真出現過,只不過是坐在飛機上往下扔手榴彈。

1931年,紅四方面軍為了奪取湖北重鎮黃安,發動了黃安戰役。在我軍執行戰役第三部分——攻取黃安城的時候,空中開來一架飛機。國軍誤以為是自己的空軍部隊前來支援,歡呼高叫。結果飛機一飛而過,落下來的卻是手榴彈和傳單。執行轟炸任務、坐在飛機裡面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陳政委昌浩。當年,陳政委非常年輕,只有26歲。可惜,後來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無緣授勳。不然,按照他的資歷和功績,至少是個大將。

少華:《紅四方面軍》

“許述工作室”成員“醉臥沙場”主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