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那么多国家拼了死命也要申请世界遗产?

大牛无形


世界遗产的初衷,本是为了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那些全球范围内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或自然遗产。设立等级、编制名单以加以分别保护,是一种制度化的保护方法,不仅是世界遗产,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体制,美国的国家公园体制,都是出于类似的想法。

只是随着实践的复杂化,我们要追问的是,这种名单的标准,也就是“突出的普遍价值”,是由谁决定的?没有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就一定不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吗?甚至于,在全球文化已经高度多样性的今天,真的有所谓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吗?


于是这就带来了如今的悖论,即,一方面大家逐渐意识到,绝对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如今选谁不选谁成为世界遗产,只代表着世界遗产委员会及其咨询机构的一家之言,而这一家之言也愈发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只是单纯的学术观点了。而另一方面,在广大公众的心中,世界遗产仍然意味着最好、最重要、最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遗产,而这种仿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了的“最好最重要”,就可以与旅游、民族主义等等结合起来,成为别有目的者的目标。

所以面对现在的申遗热,我们要冷静地看待其本质:是一群人希望通过制造和巩固一个并不绝对具有权威性的名录,来实现一种权威性假象。如果世界遗产就是“最好最重要”的代名词,那么大家就不用抢了,公道自在人心,各个遗产排队就好了;如果世界遗产已经在公众中失去号召力,那也不会有人愿意投资巨款申报世界遗产了。

当然,上述观点可能有点绝对,世界遗产确实为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也不排除有单纯为了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自己设立“成为世界遗产”的目标,并为之努力的人。


挖啥呢


一)申遗有利于提高旅游的品牌档次,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申遗过程和申遗成功都是展示形象和宣传促销的良机,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以前名不见经传,申遗之后声名雀起,旅游业发展更是异军突起,旅游产业迅速做大做强。

(二)有利于改变旅游客源结构,开拓更为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世界遗产景区是国内外大型旅行社的重要客源市场,申遗成功后有利于吸引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游客以团队形式来景区旅游,改变客源结构单一的局面。如泰山和我省的兵马俑等景区就是因为是世界遗产景区,国内外大型旅游社每年制定团队工作计划时能稳居其中,带动了景区和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景区保护和管理水平,促进景区健康、持续、跨越式发展。黄山、武夷山等景区就是通过申遗引入了国际先进理念,使景区保护和管理与国际接轨,景区发展更加科学化、和谐化、持续化。

(四)有利于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档次和旅游服务水平。峨眉山、三清山等景区以申遗统览景区拆迁、建设、开发和旅游服务等各项工作,由于有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申遗的短短数年内迅速提升了景区基础设施档次和旅游服务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