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现在的爷爷奶奶更难做?

北斗七星92070701


应该不是爷爷奶奶难做,而是时代赋予我们这几代人的难处,我的总结如下:

1.现在的爷爷奶奶是50-60年代出生的人,70-80年代参加工作的,自己的子女是80-90年代的产物,一般家庭就两个孩子,但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所以这代孩子,基本从小是蜜罐里泡大了,凡事父母亲力亲为,孩子也被一切包办行为习惯了。

2.由于孩子的少,父母的主要精力也在孩子身上,结婚生子父母参与,甚者大多数父母帮孩子把婚房都买了。但并不意味着孩子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房子就能够独立生活,父母怕他们不会做饭,做家务,于是宁愿自己的老巢空着也要跟孩子挤在一起。

3.父母老了,也退休了,闲来无事。老两口一起生活觉得没意思,于是又跟子女挤在一起,美名其曰照顾他们生活。当然后面有小孩,当起爷爷奶奶,更觉得带孙辈是自己的义务和乐趣。

4.父母总是操不完的心,放不下的孩子。父母总觉得自己的儿子儿儿女媳还是个孩子,一切他们做不好,没他们的帮忙,他们是玩不转的。当然也怕媳妇说在他们能动的时候不帮忙,等老了他们不管事。

5.父母还是想刷刷自己的存在感的。不希望自己在儿媳眼中一点用处都没有,另外儿孙绕膝也是一种乐趣。

6.自古婆媳是对立了,妈有妈的养法,婆有婆的经验,于是对立起来,大家都为难,但一屋不能容二虎。也就造就爷爷奶奶想帮忙,确无从帮起,不帮又怕媳妇说不带孙子。

7.老人是溺爱孩子多点,面对一个撒娇的孙子,心早就化了。可是妈妈有妈妈的规矩,于是老人又形成对立的了。

8.老人老传统,老习惯是多年没法改的。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法。比如老人喜欢早睡早起,但年轻人就做不到,平日上班熬夜,周末就呼呼大睡,甚至睡到中午。

9.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办事能力差了,反应能力也差了。他们喜欢一句话反复说,多次说,不厌其烦。哪个年轻人愿意听,甚者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10.爷爷奶奶管得过宽,打着一切为子女,孙女好的旗号。比如我婆婆就喜欢管我穿衣,那件衣服是不是太勒了,你的内裤怎么那么小,穿着舒服吗?等等一些。

归根到底就是爷爷奶奶有一颗永远操不完的心,还有一颗放不下的心。老年人还是要有一份自己爱好,把重心放在子女身上,累了自己,伤了子女。


团妈陪团刷世界


两代人的育儿战争

“有娃之前,我是我妈亲生的;有娃之后,我是我妈捡来的。”

这是一位来咨询的家长对大迈说的第一句话。

两代人的育儿理念冲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每当跟宝爸宝妈们见面时,都能听到各种抱怨和吐槽。在家里,不仅要跟小的斗智斗勇,还得对老的苦口婆心,结果这一老一小站到一条战线上,把自己当成阶级敌人。简直是心力交瘁!

今天,大迈就来还原一下两代人的pk现场。

Round 1 生活习惯

穿衣知多少

@安然若枫

儿子是在美国出生的。出生第五天,去儿科体检。

老妈相信新生儿一定要用被子捂起来,而医生建议孩子穿一身单衣即可。

我说,娃手脚是凉的。

医生给我们科普,新生儿末端循环不好,看他冷热要看脖子后面,手脚凉很正常。

我翻译给老妈听,老妈一路上听后不高兴地说:“这些该死的美国人存心要冻死我外孙女。

人是铁饭是钢

@阳光韵

娃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喂不吃饭,我一直想给他扳过来。

奈何婆婆帮着带孩子,天天追娃喂饭,而且只要娃张嘴她就一直喂,从来没有积食的概念。

我要求孩子自己吃,坚决不喂。

人家说:“你就是懒!!!

Round 2 教育方法

摔倒是因为地不平

@双子妈

儿子摔倒了,我和他爸一般都让他自己站起来,继续该干嘛干嘛,一直没什么问题。

可是有一次,被姥姥看见了。连忙抱起孩子安抚,还一直猛踩地板:“这地太坏了,绊倒我外孙,打它。

我哭笑不得,地招谁惹谁了?

电视机解决所有问题

@一杯茶半杯酒

我公公特别喜欢给孩子看电视,因为这会减少孩子哭闹。

我尝试和他沟通:“爸,看电视对孩子眼睛不好。”

公公:“没看多久啊,看会儿歇会儿没问题。”

我:“爸,看电视影响孩子注意力。”

公公:“瞎说,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注意力最集中。”

我:“那是被动注意,主动注意其实是……”

公公:“行了行了,就你们懂,我糊涂!我带不好孩子,我回老家。

逢哭必哄,有求必应

@匿名

哭闹是我女儿的最大法宝。只要她一哭,我妈必心碎。

我不给买玩具,她哭。

我妈说:“诶呦,妈妈不给买,姥姥给买。”

她骂脏话,我教育,她又哭。

我妈说:“你别说了,孩子哭我心脏疼。

上幼儿园分离焦虑,她还哭。

我妈说:“咱不上了,谁也不能把你从姥姥身边抢走!”

Round 3 迷信那些事儿

我婆婆跟我的冲突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是人与神之间的冲突

@王alex

孩子还没满月时有惊跳反应,婆婆非说是因为孩子胆子小,洗澡时在盆里放铜钥匙和铁钥匙,能长个铁胆。

我坐月子时,她说不能见光不能开窗,否则窗外的人会把我的奶带走。搞得我每天精神压抑。

孩子满月时,不让我们给孩子拍照,理由时拍了照片养不大???

我预测,我们之间还有至少二十年的人权和神权的斗争。

来自: 牛妈彭小蹦

两代人的育儿战争几乎在每家都会发生,或大或小。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某一件事的冲突,那就tooyoung too simple。

育儿战争究竟在争什么?

1、经验主义vs现代科学

回想起我们小时候,大部分小孩都在吃好睡好大家好、三不管的宽松环境下愉快地成长。

那个年代,外来的“科学育儿”观念还没有在民间普及。老辈的经验主义是带小孩的主流,并没有大问题。

所以,老人当然会用经验代替科学。

2、夺权

我们的父母一代从小受旧家长制影响,奉行“听话”原则。他们的观念是,爸妈都是为了你好,要听我们的话。

而80后和90后的我们接受了大量自由的观念和信息,在心中有着自己的反抗与坚持。

“为什么你永远是对的?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能力掌握自己的人生。”

因此,当父母在照顾孩子时仍要贯彻自己的话语权,我们选择说no!

3、情感代偿

父母在他们年轻时可能没有多少时间来照顾子女,心有遗憾。所以等他们老了,有了空闲,就希望对孙子孙女给予更多关爱,来弥补自己的情感缺失。

造成两代人冲突的不都是观念,还有尊重。

据此,大迈建议各位爸妈用以下三招来尝试化解冲突。

1、知识武装头脑

解决由于知识层面的不同产生的冲突,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和老人一起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统一战线啦!

2、抓大放小

妈妈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底线,在一些重要的原则上把好关,实在难以沟通的事情就自己动手,至于那些无伤大雅的事情就随老人去吧,别太较真!

3、阳奉阴违

既然有时候爸妈只要一个态度,那就表面上虚心接受,给父母情感满足,背地里坚决不改,坚持科学育儿。

我是大迈,头条号:大迈博士,懂育儿,懂英语,懂教育的暖爸爸,带娃路上少走弯路。所有文章、问答均为本人原创,欢迎关注、分享、收藏、评论!


大迈博士


虽然现在姥姥姥爷带外孙,孙女的多,但并不意味着爷爷奶奶更难做。



老公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我们结婚后就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虽然也有矛盾,但互相沟通和理解,关系处得还是很不错的,别人都以为我是家里的女儿。我也一直把公婆当自己的爸妈看待,当然老公在中间也起着很好的桥梁作用。

后来有了孩子后,公婆也是尽职尽责帮着一起带孩子,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因为对于自己带孩子,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真正操作起来,一开始很多还是不会,也不敢,婆婆都会耐心的教我。

等我上班后,也会主动给生活费,我觉得公婆帮忙带孩子已经很辛苦,让他们再出钱也不合适呀,逢着她们生日的时候,也会给他们买礼物,生活还是需要一份小惊喜的。

在我看来,人这一辈子能够遇上,并成为家人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为何不好好珍惜呢?

我是燃妈,温暖而又俏皮的妈妈,陪伴孩子成长,分享育儿经验,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


燃妈育儿


我也是50后的老人了,儿子结婚后有了孙女,从小在我身边白天夜里一共十二年,这十二年全都由我和老伴伺侯,冷了热了,生病,上小学接送,吃上不用说了,要啥卖啥,可是一转眼孙女己上高中了,高中在一个城市,从这开始我又陪读,又租的房,每天三顿饭,买菜,洗衣服,因为老伴己不在了,全都我一个人来做,可我以经是60多岁的人了,做饭还不熟练,做菜不好吃,可这时的孙女就不好伺候了,菜饭做不好说我,在不就生气一说还哭,啥零食都吃,我说少吃点,吃多了对身体有害,不听你那个,有的时候自己一心思啊,我这当爷爷的不变成孙孑了吗,在一寻思咋整,她爸妈又没时间,生点气就生点气吧,可还得一年半的时间才能毕业呀,我真的很难呐。说到这儿,心里不是个滋味。可能做爷爷奶奶的都要这样吗?


坚强134810131


难不难做也要看双方老人的处世为人,女儿怀孕就住在我这里,外孙快三岁了,亲家一天也没看,女婿是兄弟二人,哥哥的孩子是亲家带大的,现在上学了依然是亲家接送。有时候我太累了就有些怨气,但想一想,一则亲家年龄比我大,身体不是很好,要照顾大儿子一家已有些吃累了。二则每次来看孙子都是有礼有节,感谢再三。所以有些时候换位思考,也就释然了,毕竟女儿和女婿要一起共度一生,做长辈能给他们搭建好婆媳、翁婿的桥梁,也是做父母最大的责任和快乐!


无语148238846


如果儿媳有了孩子,爷爷奶奶不去看,那儿媳就会说,在我生孩子的时候,你没有照顾我,帮忙带孩子,那我也不会养你老。

如果爷爷奶奶去看,那儿子儿媳都会认为是应该的。在应该的情况下,还会挑剔爷爷奶奶哪里做的不够好。现在讲究科学育儿,所以爷爷奶奶的老方法和儿子儿媳的新方法发生冲突,爷爷奶奶就会有费力不讨好的感觉。

如果儿子护着妻子,那爷爷奶奶又有一种儿子白养的感觉,内心肯定会生气和失望。

爷爷奶奶岁数大了,身体情况大不如前,但是都想给孩子减轻负担,或帮忙做家务,或照顾孩子,所以劳累的只能是自己。

爷爷奶奶的心理,如果家就一个儿子,那必然全心全意为了这个小家付出,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那就更加分身乏术了。

建议:做父母的自私一点,多为自己考虑考虑。自己身体好了,儿女也少担心。至于能为儿女做什么,就是尽力而为。

做儿女的多理解理解父母。他们年纪大了,肯定不能按照你们的思想去为人处世。感恩父母,养育了你,又帮你带孩子。有时间自己多承担一些。给父母减轻点负担。

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关注铃铛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铃铛情感营


爷爷奶奶难做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有了更多更新的方法来培养下一代,同时还涉及到与子女的关系,观念的差异等等。对于老年人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老人当自立。首先,老年人自己要自理、自立和自乐。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是多子多孙多福,儿孙绕膝,乐享天伦。老年人希望能够经常看到孩子和孙子,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不可能总围绕着家中的老人。所以身体健康的老人难免会有很多空余的时间需要自己安排和照顾。生活上自理,经济上独立,精神上自乐。在生活中亲子间有分、有合、有交流,更能促进家庭健康。

(2)要统一对第三代的教育理念。老年人在离退休之后,多都把舐犊之情转移到孙辈身上,这是很自然的,祖孙关系的融洽有助于消除老人退休后的孤独和寂寞,也有助于减轻子女的生活压力。但应该看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有较多的清醒和理性,但是祖父母对孙辈的关爱有着更多的纵容。因而,需要统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切忌把管教孩子方面的意见分歧展现自孩子面前。

(3)家庭中要有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指的是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以协议的方法,把家庭成员在某些事情上,某段时间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确定下俩。在生活中有了可遵循的准则,有助于抑制家庭成员对他人存在过高的期待,从而减少和避免家庭生活中期望过高导致的各种矛盾。

(4)要有一定的额幽默感。让家庭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每个家庭中都不免发生一些误会和不快,过于简单、生硬的处理方式容易激化矛盾。而幽默就如同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一句玩笑、自我嘲解,都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


鹈鹕心理


老人都不好做,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姥姥姥爷也很辛苦带孩子责任重大,虽然和女儿很少隔阂,但奉献自己晚年也非常不容易,很多和女婿关系也很紧张的,不亚于婆媳。传统的爷爷奶奶很多觉得给儿子娶媳妇买房了,养儿防老,儿子家就是自己家,不拿自己当外人,干涉过多,这是矛盾根源。其实双方父母都一样,结婚了,儿女的小家庭是自己的,任何人不得侵犯。即便老人帮忙带孩子照料生活,也只是承担保姆角色帮忙而已,而不是家庭主人,越俎代庖是矛盾源泉。都想开点吧,我有儿子以后也是奶奶,我们孩子带没麻烦老人,承担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年轻人吃苦努力是应该的,都是历练过程。我会尽量好好培养照顾孩子,给他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良好的氛围和习惯将影响他一生。如果以后成家立业,我们会留点自己养老的,然后全部帮孩子,他的家庭养育下一代问题自己去选择,如果信得过我们真的需要帮忙,我们责无旁贷,前提分开住,保持距离各自独立,尊重孩子的生活也给自己便利!


乐活小太阳


问:怎么才能每天收到对你有用的文章?


答:只需要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每天更新

你做我爷爷奶奶,年龄五六十开外。

出生六零前,生活经历磨难多。

为了儿子把书念,勤俭节约过半生。

儿子娶媳妇事一堆,负担重如山

婚后,又把孙子添!


儿媳生孩,婆婆管。婆媳本来没有血缘亲。

好事不会太长远,出了事情,媳妇瞪双眼。

老两口把脸看,

媳妇成为太太,婆婆成为了丫鬟。

从早忙到晚,反而不受待见。

年轻无同感,经历在以后。

为什么现在爷爷奶奶那么难做?

一,不经历风雨怎么能够见到彩虹。

人的一生经历风风雨雨的,坎坎坷坷,只有经历了才会知道人生是多么的不容易!


年轻的时候,所有的活都由自己的父母替你承担了。你肯定不知道里面的酸甜苦辣,生活的各种艰难,你肯定没有体验过。所以年轻的你不知道父母受的罪,吃过的苦。人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什么是苦什么是甜,现在的日子是怎么来的?

二,自己亲身经历才知道当爷爷奶奶的不容易。

你自己的儿子成家立业,结婚生孩子之后。自己当上爷爷了,才知道生活的艰辛。

生活其实就是轮回!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了生活不容易,父母不容易。到了自己身上才知道做爷爷奶奶原来这样的难!

整天就是为了孙子孙女,一刻不停地忙碌的奔跑着。

生活其实就是酸甜苦辣,生活就是要忙忙碌碌,生活就是这么不容易!

我说的这些大家有什么其他不同的意见嘛,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我的头条也会每天分享很多情感知识和技巧,感觉这篇文章好,记得动动手指帮忙点点关注!


天下情感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也不同了。就带孩子这方面而言,育儿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势必会引起一些矛盾。以前的人,生活条件普遍没这么好,人们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满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上。爷爷奶奶能帮着带孩子,做晚辈的感激不尽了。现在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知识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后,人们更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孩子也带得比以前科学精细多了。在我们的父辈眼里,爷爷奶奶用自己的筷子给孙子孙女喂饭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甚至还有老人家喜欢用嘴嚼碎了喂给孙子孙女吃,可能儿子儿媳也不会多说什么。可是现在,大家都讲究科学育儿,如果现在还这样做,估计都会被阻止。言辞激烈的话,还会引起家庭矛盾。爷爷奶奶可能会觉得他这样做没什么,过去的人都是这样的,不也没事吗?在我们年轻人眼里,就会觉得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会有细菌啊,不卫生啊之类的。如果孩子生病了,我们年轻人考虑的是去医院,可是老人家可能会执着的建议你去找某位高人。

另外,现在女性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更加注重自身隐私和独立性。比如我和我的同事,就特别反感公婆不敲门就进入自己的房间。可是,做父母的可能就觉得没什么,他们意识不到这有什么不妥。次数多了,日积月累,必有怨言。可是,做晚辈的讲出来,长辈们又会觉得自己好像受了委屈。这样,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