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何吴承恩和蒲松龄一生都未中举?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你仔细看看他们的著作,那是经历了人世间多少苦难,经历了多少坎坷才以鬼神来寄托思想,情怀,志向。

贫穷的人要想出人头地读书应该是唯一的出路。这一条路都无法通行,内心的绝望可想而知。

每个人的作品都反映出作者的处境和对现实的无奈。便寄情于作品抒发情怀,希望自己化作书籍里那个历经磨难最后能够成功的人。

所以说,写作是世上最孤寂,坚韧的事。能流芳百世的只有作者的精神和文字!


荒漠的春天


没中举很正常,先了解下明清的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

1、童子试

合格者为生员,就是秀才,考中也就“进学”,国家每月供给一些米,但是要经常受教育部门考核,不合格要勒令退学。

2、乡试

乡试合格者为举人,中举者一般就属于后备官员队伍,即可以做官,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

礼部对各地举人的考试,考中后有资格参加殿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该考试考三场,每场三天,是四个等级考试中最辛苦的考试。

4、殿试

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相当于对贡生的复试,只考一天。名次写在黄纸上,称“金榜”。合格者按成绩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又称三甲。第一甲进士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一名称“金殿传胪”,三甲一名称“玉殿传胪”。

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题目出自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吴承恩和蒲松龄虽然有才学,但不一定适合八股科考。所以连乡试都没上榜,也就是没有中举,没有做官的资格。不光他俩,有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也通不过这死板的八股。有的人,考一辈子,须发皓白,都当爷爷了也没取得功名。也就理解了范进中举后发疯了,从被屠夫岳父打骂到老爷老爷的叫的转变。







磁县董海龙


吴承恩和蒲松龄二人作为明清时期著名的小说家,他们的作品都家喻户晓。给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肯定是只知道写世俗小时迎合市场,肯定不适合科举考试。但是这二人归根结底还是读书人,古代读书人将科举考试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从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再到最后的殿试就是古代读书人梦想走完的生涯。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的完美蜕变。

吴承恩和蒲松龄其实都是中了秀才之人。只不过吴承恩到了中年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京师待选最后做了河南新野县知县;而蒲松龄曾经五次参加乡试未中,而最后一次参加乡试时,蒲松龄都63岁了。次二人确实都没有中过乡试成为举人。

吴承恩和蒲松龄之所以难以乡试中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一位创作文人未必适合科举考试,创作文人需要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走出门去看现世的社会的眼光;而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则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举范围则只局限于“四书五经”“八股文章”。所以这二人很难中举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二人科举未中过乡试,但是二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他们二人为中国的文学添上了两颗名著《西游记》与《聊斋志异》,他们的名字永世流传,家喻户晓。而明清时期的状元大家又知道几人呢?


园主浩哥


吴承恩(约1500-1583)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者、明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吴承恩自幼敏慧,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他一生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后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至于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没有中举原因大致如下:

一、明清科举考试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取士”,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以此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人并没有真才实学,只会在故纸堆里替圣人代言,迂腐酸臭,比如范进、周进之流,沦为皇帝的忠顺奴仆。八股文的写法过于程序化,内容千篇一律,束缚这二位神怪小说家的手脚。他们的文学才华勿庸置疑,但小说的笔法并不适合官样文章,文学创作讲究不拘一格,富有个性特色和想象力,谈神论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别居一格的不落窠臼的文风,容易被讲究循规蹈矩、四平八稳的教条官员视为异端,打入冷宫。中举与才华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二者不能划等号。正如当代莫言、陈忠实、王蒙、贾平凹也不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王蒙自己也说参加高考语文最多及格,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中国顶级作家,才能不是只有考试才能证明。科举考试一时荣,神鬼佳文传千古,明清中举之人不在少数,但有几人有吴承恩、蒲松龄这样高的知名度?他们凭借不朽的作品,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二、明清科举考试中,只有极少数中举者(大概不到读书人的万分之一,比现在考北大、清华还难),还有巨量的失意者,科场上屡试屡爽,试辄不售。只有很小一部分读书人(大约童生的百分三多一点)获得了初级的秀才功名,作为封建社会占人口极少数的读书人,已进入国家后备人才序列。鲁迅笔下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范进也是50多岁才中秀才,至于70多岁的童生也不鲜见,足见科举考试之中举概率之低。


胡林平a


会写小说和会考试是两码事。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吴承恩和蒲松龄的才气那是没得说,可以说非常高,从他们的作品《西游记》和《聊斋志异》的崇高的历史地位就能得到最好的证明。

但是明清考试不考写小说,考八股文,八股文有严格的规定。是不可以任意发挥的。

另外,碰到欣赏你写作风格的主考,也非常重要。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就是最好的例子。范进考了一辈子,年近半百,连个秀才也没考上,最后碰到周进做主考,欣赏范进的文风,选他为第一,才中了秀才。

就拿蒲松龄来说一生也仅仅考上了秀才,多次参加考试,直到死也没有碰到欣赏他的伯乐,连个举人都没有考上。

不仅如此,蒲松给别人家做老师,教的学生一个考上的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蒲松龄的思路有问题。

另外蒲松龄的时运也不太好,有两次自信有把握考中,却一次中途生病,一次快做完的时候写错了格式,丧失了机会。

蒲松龄才高八斗,却生不逢时,“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一生穷困潦倒,惜哉!




知无为而有益


蒲松龄没有中举原因大致如下:

一、清朝中后期科举考试,都是要讲关系,送礼物的,蒲松龄很明显没有做这些事情。

二、蒲松龄八股文写的不符合规定,有文学的笔法,他能以第一名考中秀才,是因为当时的考官也是个有名的文化人,欣赏他的这种文笔,但当考进士的时候,反而会被教条的官员所斥为异类。

三、蒲松龄自身考试也有失误的地方,包括有一次考试“越幅”,没有按顺序写考卷,浪费了一次机会。

四、根据蒲松龄所在济南府的历年进士中榜地域数据显示 ,大致可以推断,蒲松龄的考试成绩并没达到上榜的顶尖水平,尤其是如果不到顶尖水平附近,又不走后门的话,中榜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随着蒲松龄年龄的增大,中榜的机率也意味着难度更大了。

吴承恩也想走仕途,但直到四十多岁也没考上举人,还是个老秀才按照明朝的科举制度,他只能做一个待贡生,排队等着朝廷安排,但朝廷也没让他做官,只是去做了一个老师,也就是八品以外的小官,不被人重视


飞花逐月醉人间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祖上曾做过小官,到他父亲吴锐时,家道已中落,只能靠做些小本生意维持生活。

少年吴承恩天资聪颖、机智善辩,据说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还写得一手好文章。

吴锐很注意对儿子的培养和教育。首先,他很注意言传身教,虽然他是个小商人,但他酷爱读书,常用古代优秀人物的事迹鞭策自己,这给少年吴承恩以很大影响。其次,吴锐做生意时力求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这种正直厚道的品德给了吴承恩最直接的人生教育。

少年吴承恩除了勤奋好学之外,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特点,就是他特别喜欢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一类的故事。他经常瞒着父母看一些《玄怪录》之类的野史小说。这些经历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变得狂放不羁轻世傲物,他因此而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非议。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大都要过科举这一关,少年时代被誉为神童的吴承恩在嘉靖十年和嘉靖十三年的连续两次乡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因此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一再的科场失意,吴承恩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明显的不满情绪。

这时的吴承恩开始深刻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抗争。

据记载,蒲松龄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是在顺治十七年,那年他是二十一岁,最后一次则是康熙四十一年,他六十三岁。时间长达四十二年,他每一次考试全部落榜。这种感觉就像是现代参加高考,第一次没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不甘心,一直考了四十二年,却一次都没能考上。虽然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太可能发生,但是这种憋屈的感觉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就已经以山东第一的成绩成了秀才,那一年录取他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清初号称诗坛的“南施北宋”中的“施”就是他。当年的第一道考题叫做《蚤起》,是从《孟子》中来的题目,意在让考生揣摩圣贤的语气,代圣贤立言。但是,蒲松龄却写了一篇“小品文”,也就是相当于,题目要求议论文,他却写了小说。虽然如此,但是施闰章对他的文章还是有很高的评价,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评价,害苦了蒲松龄。往后的考试中,蒲松龄遇到的考官都欣赏刻板迂腐毫无文采可言的八股文,蒲松龄的文章自然没有办法得高分。另外,再加上年纪渐长,考试对于他来说就更加困难了。某一次,蒲松龄觉得自己写的文章非常好,得心应手,唰唰就写完了。但是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文章的顺序写错了,放到现在来说就是,涂错了答题卡,而且是没办法更改的那种。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经历,放在谁身上都不会好过吧。再加上当时科举考试的制度,可以说埋没了太多的人才。蒲松龄考试考了一辈子,可以说深知当时科举的弊端和不公平。所以在他们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会出现那么多讽刺考官的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位奇才虽然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没能中举,但是复杂的阴暗的背景下确给我们留下了《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两部经典之作!




献县人家


大家好,我是奉旨说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吴承恩和蒲松龄一生都没有中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时代原因

吴承恩和蒲松龄,他们虽然一个在明朝,一个在清朝。但是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政府大都昏庸无能,官员腐败,民不聊生。

这就会导致科举考试,里面存在着黑幕,有可能要通过送礼物,来进行的。而吴承恩和蒲松龄显然没有做这样子的事情,这可能是导致他们没有中举的一个原因。

2.科举制度原因

吴承恩生活在明朝,蒲松龄生活在清朝,了解科举制度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八股取士取自于明朝。

这种考试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且考试的内容十分狭小。考官只能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出题,考生也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依据八股文的格式答题。

刚开始的时候,考生还可能有话说。时间一长,能说的东西就已经说完了,就会导致文章越来越空虚,迂腐,没有实际意义。

这种考试制度会使很多聪明的人才埋没了。而吴承恩和蒲松龄肯定就是这种原因。

自身原因

我们都知道,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这两位大佬都是写小说的。

写小说更注重的是生活的经验,可以是随机应变知识的积累。而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较为失败,不是那么灵活应变,因此并不适合吴承恩和蒲松龄。

再说就算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十分的随机应变,那么吴承恩和蒲松龄也不一定能够中举。小说写的好,并不能够代表他能够中举。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更加注重的是选取能够治世的人才。文学素养倒是其次。


以上便是我认为的几点,关于吴承恩和蒲松龄一生都没有中举的原因,感谢大家的观看!欢迎点赞!


奉旨说史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 蒲松龄的《聊斋》,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写人,鬼,神,而且他们三个层面都是有情感的,可以平等对话的。这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在封建君权社会是不被接受的,他们只推崇等级森严的儒家文化。他们二人心底深处文化和知识结构不被主流社会认同,而科举过程中他们的这种文化气质和思维很容易从八股文中显现出来,或者他们也根本不掩饰自己的思想,自然得分不高。[流泪][流泪][流泪]


寒门小哥


吴承恩是第一高人,他一生努力奋斗,遭受了科举制度的创伤,很不得志,对社会不满,为了明志和抒发情感,更多的是表达思想,写出了一部西游记。

西游记表面上是表述佛教的佛教徒的活动,但是,作品中大量隐含了道教思想。表面上是妖魔鬼怪的故事,隐含着人间的争斗。

吴承恩最推崇的是沙僧,沙僧是社会中最有修养和最有价值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光干活,不说话。即使说话,也是“大师兄说得对”!白龙马是作者隐形的推崇,那意思是说,沉默是金,作一辈子贡献的畜生,是人类不能忘记的朋友。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是不同性格的人,通过艰苦的锻炼,也能成佛。

所以,吴承恩懂得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张冠李戴、以屈求伸等艺术手段,加之科举制度的腐败,所以始终不得志,屡考也不中举。但他潜心习研写下的《西游记》却名垂千古,永供后人瞻仰,至今都是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之一。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鬼狐故事描写的活灵活现,生动传神,绘声绘色,文情并茂,据传还未成书的时候,文稿就被泄露了,然后被民间喜爱,广为流传,很快便风靡天下,其中描写的故事也被广为传颂,说书唱戏流传于大江南北,他的书是出名了,但是他的人却终身未能如愿,穷其一生也没有考上举人,反反复复考了四十四年也没有考上举人,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四十八岁的蒲松龄又一次进了考场,他决心背水一战,发誓一定要登上皇榜,接到试卷后全神贯注,下笔有神,文思泉涌,一篇文章就出来了,写完才仰天长叹,痛不欲生,几近昏厥,原来他写完才发现文章超过了规定的字数,就算字字珠玑,但是也一文不值,首阅卷就会被考官刷下来,而后他又参加了一次,第一场他答的很好,毫无破绽,但是到了第二场他却生病了,连笔都拿不动,毫无疑问他又落榜了,看着一个个文采不如自己的考试纷纷中举,蒲松龄的心在滴血。

为何蒲松龄考了四十多年都没有中举呢?后人在《聊斋志异》这本书中发现了答案,科考中贪污腐败严重,很多考生都是作弊送礼才有了中举的机会,但是蒲松龄家庭贫穷,根本无钱送礼,二来他不愿做此见不得人的勾当,他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一切都会有因果报应,但绝非所有的秀才都考金钱去买功名,所有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他考了几十年没有中举的主要原因,是对八股文写作技巧掌握的不好,偏离了正统思想,大家都知道蒲松龄一边进行科举考试,一边又进行鬼魅怪狐的小说创作,所有导致对八股文掌握不熟,没有掌握八股文的写作技巧,,使考试偏离了方向,还有超过考试字数规定的时候,由此可见他不擅长写考试文章,善于写小说,因此不得考官好感,致使一生在科举路上都徒劳无功。

时运不济的蒲松龄老年时终于放弃了科考,回家全心全意的写作自己的《聊斋志异》,这本书是一部宏伟巨制,他占用了蒲松龄大量是时间,导致准备科举的时间大大减少,他没有成为一名入仕的官员,却成为一流的短篇小说的高手,蒲松龄七十五岁走完了他曲折的一生,多少王侯将相如流星转瞬即逝,但蒲松龄却以不朽巨著流传于世,"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回顾蒲松龄的一生,这才是他一生的总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