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游记》上说孙悟空的金箍棒重13500斤,这个斤数相当于现在的多少?

蜗牛爱上鲜花


按着小说《西游记》的描写,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是太上老君所造。

那么,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果按着现在的重量衡量单位来算的话,到底有多重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古人对重量的衡量办法。

东汉时期的《汉书·律历志》,记载了当时的重量衡量办法:以黍子的重量作为衡量基础,1200粒黍子的重量是12株,然后

1两=24株

1斤=16两

1钧=30斤

1石=4钧

《汉书·食货志》中还记载了重量的另一种衡量办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也就是说,一寸见方的黄金重量为一斤。

西汉末年,王莽秉政。王莽这个人,是做了很多重要的实事的,他指派刘歆为首,征集当时学识渊博、通晓天文、音律的学者百余人,考订历代度量衡制度,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度量衡制度改革。

刘歆监制的度量衡标准器,在重量计量方面有五种标准器,用铜或铁分别制造,均呈圆环状,环孔径为其外径的1/3,分别表示株、两、斤、钧、石这5种重量单位。

唐代在重量计量方面做了改进。唐初铸“开元通宝”钱,钱的直径为8分,重2株4累。根据传统规定,1两重24株,2株4累恰为1两的1/10,也就是说,10枚“开元通宝”钱正好重1两。因为由10枚钱为1两比24株为1两更便于计算,而且以钱为重量单位,其标准随处可得,于是,随着“开元通宝”的流行,唐代约定俗成地出现了一个新的重量单位——钱。

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唐代有自重铭刻的金银器,如陕西省出土的一批税银,分别刻有5两、10两、20两、50两等。经过实测,得出唐代1斤的平均值在660克左右。

唐代一斤为“古枰三斤”,从秦代到唐代,一斤大约都在200多克浮动。

宋代在唐代最小十进单位“钱”下,增设了十进位制的分、厘、毫、丝、忽。

从此以后,重量单位制除了仍用16两为1斤、120斤为1石外,其他单位都采用了十进位制。

根据目前搜集到的两宋砝码及相关器物,经实测,宋代的1斤在650克左右。而近年出土了北宋100斤铜则和铜陀各一件,1斤约合640克。经根据各种可信文献和实物综合分析,把两宋时期1斤单位值厘定为640克。

通过对元代秤锤和有自重铭文的银铤等各种实物的实测,可以推证元代1斤约为608克。

《西游记》是明代人写的小说,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明代的1斤有多重呢?从所见砝码和相关器物中,推算出明代1斤约596.8克。那么,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六千一百多斤,也就是8吨多重,和一头陆地上最大的野生动物非洲象的体重差不多。

还要说明的是,清代的重量单位延续明代,1斤也约为596.8克。至于现在实行的1斤=500克,是中华民国时期制定的。


洪良


明朝的一斤是十六两,相当于现在的596.8克,也就是明朝的一斤等于现在的1.1936斤。

金箍棒重13500斤乘以现在的1.1936斤等于16113.6斤。也就是金箍棒相当于现在的16113.6斤。回答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