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1.1.2 書本里的各種管理定義(下)


題記:

工作管理變得如此之重要且意義深遠,也許只有將其歸類於現代藝術,

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 ——亨利.湯尼《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的工程師》



管理定義大致可分成三類:字典定義、學者定義和教科書定義,而字典定義在這裡沒有價值,教科書定義實際上是學者定義的延伸,主要還是學者定義值得探討。

1886年,美國耶魯制鎖公司(Yale Lock Manufacturing Company)的聯合創始人亨利.湯尼(Henry R. Towne)發表了一篇題為《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的工程師》的演講,發起了科學管理運動。響應這場運動的有一個工程師就是管理學之父泰勒,泰勒之後的美國管理學界,搞起了人際關係研究,像是修補此前理論的不足,也可以說成是對泰勒制的反抗,就像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反映將人“機器化”現象,專門化帶來的疲勞感在降低生產效率。


1.1.2 書本里的各種管理定義(下)

1-10 《摩登時代》劇照

三、西蒙和德魯克等人對管理的定義

管理科學全球化和信息科技的發展,很多管理學家對管理的定義有了新的見解,典型的如赫伯特.西蒙和彼得.德魯克的觀點。

(1)現代決策理論的奠基者赫伯特.西蒙(<美>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認為,管理就是決[。他所強調的是管理就是決策,決策是管理的核心環節。

西蒙不僅是決策理論之父,他同時也是人工智能之父,是管理科學與計算機領域結合的傑出代表,他於1975年獲得圖靈獎,197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從西蒙身上可以看出管理的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客觀上也說明學習管理有助於個人成就事業。

1.1.2 書本里的各種管理定義(下)

1-11 赫伯特.西蒙自畫像

(2)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美>Peter F.Drucker,1909—2005)認為,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行,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

德魯克強調的是實踐效果。

戴維.B.赫爾茨( David B. Hultz )認為,管理是由心智驅使的唯一無處不在的人類活動。與之接近得是彼得.聖吉( Peter M. Senge )在其著作《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裡面確定的心智模式的概念。彼得.聖吉因提出學習型組織的思想成為當代管理學大師。


1.1.2 書本里的各種管理定義(下)

1-12 學習型組織圖解


2001年彼得.聖吉與德魯克對話結集為一本叫《領先於變革時代》(Leading in a Time of Change),這本書中德魯克將管理的心智模式表述為:“用智慧替代魯莽,用知識替代習慣和傳統,用合作替代強制”。這樣的觀點都主張從人類行為及其思維方式的角度去理解管理。

德魯克的這些論述是建立在企業家精神這個概念的基礎上的與其師承經濟學家熊彼得裡避開關係。德魯克的定義並沒有指出管理的過程是怎麼樣的,這樣的看法代表案例學派或經理學派的觀念,即管理無定式,實踐出真知。

其實細想比較一下,西蒙和德魯克的說法並不矛盾,看法不同是多方面原因決定的。


四、教材定義和中國學者的看法

第三次科技革命自從二戰結束後開始,人類社會在經歷交通與通訊革命、科學大躍進、經濟大蕭條和因戰爭帶來的武器競賽和巨大破壞後,管理科學因為能拉動經濟發展,迎來全球化的學習和交流熱潮,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就有了管理的教材定義。學者專著和管理教材的主要區別就是在管理的定義形式上,在具體的內容上只能說學者專著定義傾向於提出開創性見解。管理教材通常都是在闡述某個時期某地區內的成熟的管理學術成果。

全球化的管理學習熱潮自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而結束,這時候中國學者才真正開始接觸管理科學。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中國的管理學者開始編寫自己的管理教材並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些定義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中國管理學者的管理學習和探索的軌跡。

為此,將其合併一塊介紹好了。

(1)哈羅德.孔茨(<美> Harold Koontz, 1908-1984)等認為管理就是“設計並保持一種良好的環境,使人在群體裡高效率地完成既定任務的過程”。孔茨的這一定義需要展開理解:

1)管理適用於任何一個組織機構,適用於任何一個層級的管理人員;

2)所有管理人員都有一個目標;

3)作為管理人員,需要完成一系列的管理職能活動,包括:計劃、組織、人事、領導、控制等;

4)管理關係到生產率的,是有效益和效率的。

孔茨作為戰後第一位編寫管理學教材的人,他寫的《管理學》儘管不斷改版,其觀點基本不變,為後世的管理教材編寫提供了典範。孔茨的這種定義方式在被後世管理教材所效仿。

孔茨之後的管理的協調觀點成為主導,典型如小詹姆斯.H.唐納利(<美> James H. Donnelly)等認為,管理就是“由一個或更多的人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以便收到個人單獨活動所收不到的效果而進行的各種活動”這樣的定義在20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商學院教材很普遍。

(2)楊文士、張雁認為,管理是指“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人員配備、指導與領導、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使他人同自己以期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楊文士的這個定義代表中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主流看法,在各個高校的工業經濟系裡具有很高的權威性。這個定義強調的是協調。楊文士主編的《管理學原理》是目前國內高校的主流管理教材之一。

(3)我國管理學者徐國華、張德、趙平認為,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激勵和領導等環節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期更好地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與之相似的是美國管理學者加雷斯.瓊斯和珍妮佛.喬治(<美> Gareth. R. Jones & J.M. George )等認為,管理是“對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資源包括人、機器設備、原材料、信息、技術、資本等”。兩者結合起來解讀有三層含義:

1)組織是要有目標的,管理活動是為了達到目標;

2)管理活動的環節有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

3)組織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以及物力資源,其中人力資源是組織的核心資源。

(4)羅賓斯(<美> Stephen P. Robbins)認為管理就是“通過協調和監督他人的活動,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工作。這裡的效率指的是以儘可能少的投入獲得儘可能多的產出;效果的意思是所從事的工作有助於組織達到目標。”羅賓斯的《管理學》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內影響力最大的外國管理教材,在國內有些學校甚至直接採用為教學教材。


1.1.2 書本里的各種管理定義(下)

1-13 羅賓斯教授


(5)劉易斯和古德曼(<美> Pamela S. Lewis & Stephen H. Goodman)等人認為,管理就是“指有效支配和協調資源,並努力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

(6)萊斯利和勞艾德.拜爾斯(<美> Leslie W. Rue & Lloyd L. Boyars)認為管理就是“確定如何最好地使用一個企業的資源去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的過程,一個企業的資源包括員工、設備和資金。”萊斯利的視角和管理載體是企業而不是一般的組織,他只是把企業替換了組織,把達成目標置換成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本質上和羅賓斯以及劉易斯是一樣的。

(7)我國管理學者週三多、陳傳明等人認為,管理是指“組織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協調相關資源的過程。”這個定義有如下幾個要點:

1)管理的載體是組織;

2)管理的本質是合理分配和協調各種資源的過程;

3)管理的對象是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相關資源;

4)管理的職能活動包括信息、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

5)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

週三多的觀點就是目前國內多數管理學教材的看法。儘管這本教材已經出到第四版,但定義並沒有改變。週三多主編的《管理學》以及《管理學:原理與方法》是國內普及率最高的管理學教材。

在目前最新第六版《管理學:原理與方法》裡面,管理的定義修改為“管理是管理者為了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個人發展和社會責任,運用管理職能進行協調的過程。[28]” 在這個定義下補充了四點:

1)管理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互動;

2)管理應當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質是協調;

4)協調是運用各種管理職能的過程。

要說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創新職能提升到核心職能的高度。

將創新職能作為管理的核心職能,是由德魯克推廣深化形成並影響至今的看法,創新作為一個管理職能從無到有,並逐漸提升到核心職能是社會和管理共同進步的結果。在這個過程裡面,把管理理解成職能活動卻越來越受到質疑。因為將管理理解成這些職能活動的總稱以後,那麼管理就沒有了統一的實質,這也是以法約爾為代表的管理過程學派存在的問題。所以,利用創新作為職能是將傳統的管理職能整合為一體的方式。當下有一些管理學者打算從整體上定義管理。

(8) 我國管理學者芮明傑認為管理是“對組織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達成組織目標與責任的動態創造性活動。”

這個定義相對於之前多了“動態”以及“創造性”的說法,著重強調管理活動與技術活動的區別。芮明傑的這個說法是能代表管理最前沿觀點的。

小結:

列舉這麼多定義其意義就在於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其實儘管有這麼多定義可以借鑑,筆者自身也沒有想清楚管理的定義是什麼。可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或許可以換一個從我們自身出發的視角,可以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