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曹妃甸法院:一名60后法官的办案札记



30年的法官生涯,让我早已习惯了滚车轮式的工作状态,阅卷、开庭、写判决。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状态,定好的开庭日期变了,约好的当事人推了,上班日期迟了,这一切让干劲十足的我“垮了”。


​曹妃甸法院:一名60后法官的办案札记


直到那一天,群里通知,单位正常上班,线上“营业”,与此同时,还要到社区战“疫”执勤,这简直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我的体内,有“用武之地”的感觉真好。


为了让“线上”营业马上开展起来,我阅卷、找资料、电话联系当事人,做足庭前准备。


我的第一例“线上庭审”是原告为被告挖虾池,按约完成后,被告迟迟不肯付款,说实话,面对特殊时期特殊的办案方式,我也稍有紧张,拨通被告电话后,我并没有马上进入“状态”,而是聊起了战“疫”点滴,“在灾难的背后我们才能看出情谊,一场“疫情”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不幸,带走了我们多少同胞,拆散了多少家庭,然而事情总有其两面性,在灾难来临的同时,是谁挺起了脊梁,是谁用身躯守护着我们的安危,都是血肉之躯,哪有什么不一样。人啊,不能失了本性啊......”说到这,电话里听到对方哽咽了下,“大,大姐,我们,那个案子,就,就调了吧,我给钱。”最终,经过几次与双方沟通,原、被告均同意和解,当即被告将两万余元欠款微信转账给原告。


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办公桌的案卷又摞起来了,工作使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欣喜,也感受到了“疫情”背后的真情!


撰稿:曹妃甸法院法官陈光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