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衡水新闻快报:王猛:防控有温度 放下“小家”服务大家

衡水新闻快报:王猛:防控有温度 放下“小家”服务大家

王猛为过往居民测量体温。阜城县委宣传部/提供

衡水新闻快报:王猛:防控有温度 放下“小家”服务大家

王猛查看防控区的监控。阜城县委宣传部/提供

衡水新闻快报:王猛:防控有温度 放下“小家”服务大家

王猛走访入户了解居民情况。阜城县委宣传部/提供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 “媳妇儿,今天我还要在检测点值守,换班时可能很晚了,照顾老人你就多受累吧! ”这是王猛第10次在电话里和妻子“客套”了。据了解,王猛的母亲在年前刚做了大手术,但为了疫情防控,他毅然的舍弃了自己的“小家”。

今年33岁的王猛是阜城县编办的一名科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正月初一晚上,在接到单位要到分包小区开展疫情防控排查的电话后,他虽然果断地接下了任务,但看着生病的母亲,心中还是犯了愁。弟弟在外工作回不来,妻子付霖也有工作任务,孩子小可以托付给亲友照顾,可母亲吃饭成了大问题。“我早晨起早点,做饭时多做点放在暖瓶里,中午让老人对付一顿,晚上再给做。”就这样,王猛在和妻子商量后,心中的顾虑打消了,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排查防控工作中。

按照阜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县委编办负责胡同出口较多,且面积大,无物业,居住分散,人员情况复杂的第二小学附近的老城区。在排查工作中,王猛不怕辛苦,不怕危险,主动冲在排查工作第一线。经排查,所包区域共有住户102户,现在居住的共66户206人。

在第一次的排查中,王猛发现所包的区域共有9个胡同,且胡同相互贯通,出入很难把控,因单位人员少,设立9个检测点也不现实。他在认真查看地形后,提出了将其他的8个出口进行封堵,再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防控,给每个胡同口安装上摄像头,让摄像头站岗,只设立一个检测点进行出入人员检测的建议。

按照王猛的建议,他们用易于拆除的铁丝网、警戒线将8个胡同口进行了封堵,安装了7个摄像头。为保证出入的居民检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在出入口设立了昼夜值班室,王猛和其他的同事轮流昼夜值守。在排查工作中,王猛不仅对各住户信息进行登记,测量体温,还通过发入明白纸、建立微信群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护知识。

“我们在排查中尽量考虑的细致一些,除了登记人员信息,排查接触外来人员,还给每户免费发放了消毒粉和泡腾片,讲清使用方法,提醒大家常消毒、多通风,出门佩戴好口罩,在微信群里时常发布一些疫情信息和预防小知识,入户前还询问大家需要代买的东西,尽量的减少人员的外出次数。”王猛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居民的家门,更是敲开了居民的心门,我们把党和政府的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群众才会更安心,把居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才能更好地做好防控疫情工作。”

经过几天的排查和与住户沟通,大家都信任了王猛,有什么事儿都愿意找他。“家里老人用的降压药准备的不够,在微信上和王猛说了后,第二天排查时就给带过来了,有时还给其他的住户买菜,王猛快成了我们的‘跑腿儿’了。”小区居民旋淑芹说。

同事们知道了他家的情况后,多次劝他回家看看,可王猛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嘴里总说:“没事儿”。 “在疫情的防控排查中,王猛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县编办主任王永利说。(通讯员 丁磊 郝红军 记者 扈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