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衡水新聞快報:王猛:防控有溫度 放下“小家”服務大家

衡水新聞快報:王猛:防控有溫度 放下“小家”服務大家

王猛為過往居民測量體溫。阜城縣委宣傳部/提供

衡水新闻快报:王猛:防控有温度 放下“小家”服务大家

王猛查看防控區的監控。阜城縣委宣傳部/提供

衡水新闻快报:王猛:防控有温度 放下“小家”服务大家

王猛走訪入戶瞭解居民情況。阜城縣委宣傳部/提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 “媳婦兒,今天我還要在檢測點值守,換班時可能很晚了,照顧老人你就多受累吧! ”這是王猛第10次在電話裡和妻子“客套”了。據瞭解,王猛的母親在年前剛做了大手術,但為了疫情防控,他毅然的捨棄了自己的“小家”。

今年33歲的王猛是阜城縣編辦的一名科員,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正月初一晚上,在接到單位要到分包小區開展疫情防控排查的電話後,他雖然果斷地接下了任務,但看著生病的母親,心中還是犯了愁。弟弟在外工作回不來,妻子付霖也有工作任務,孩子小可以託付給親友照顧,可母親吃飯成了大問題。“我早晨起早點,做飯時多做點放在暖瓶裡,中午讓老人對付一頓,晚上再給做。”就這樣,王猛在和妻子商量後,心中的顧慮打消了,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排查防控工作中。

按照阜城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安排,縣委編辦負責衚衕出口較多,且面積大,無物業,居住分散,人員情況複雜的第二小學附近的老城區。在排查工作中,王猛不怕辛苦,不怕危險,主動衝在排查工作第一線。經排查,所包區域共有住戶102戶,現在居住的共66戶206人。

在第一次的排查中,王猛發現所包的區域共有9個衚衕,且衚衕相互貫通,出入很難把控,因單位人員少,設立9個檢測點也不現實。他在認真查看地形後,提出了將其他的8個出口進行封堵,再運用科技手段進行防控,給每個衚衕口安裝上攝像頭,讓攝像頭站崗,只設立一個檢測點進行出入人員檢測的建議。

按照王猛的建議,他們用易於拆除的鐵絲網、警戒線將8個衚衕口進行了封堵,安裝了7個攝像頭。為保證出入的居民檢查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在出入口設立了晝夜值班室,王猛和其他的同事輪流晝夜值守。在排查工作中,王猛不僅對各住戶信息進行登記,測量體溫,還通過發入明白紙、建立微信群等形式宣傳疫情防護知識。

“我們在排查中儘量考慮的細緻一些,除了登記人員信息,排查接觸外來人員,還給每戶免費發放了消毒粉和泡騰片,講清使用方法,提醒大家常消毒、多通風,出門佩戴好口罩,在微信群裡時常發佈一些疫情信息和預防小知識,入戶前還詢問大家需要代買的東西,儘量的減少人員的外出次數。”王猛說,“我們敲開的不僅是居民的家門,更是敲開了居民的心門,我們把黨和政府的的關懷傳遞到群眾心裡,群眾才會更安心,把居民當作自己的親人才能更好地做好防控疫情工作。”

經過幾天的排查和與住戶溝通,大家都信任了王猛,有什麼事兒都願意找他。“家裡老人用的降壓藥準備的不夠,在微信上和王猛說了後,第二天排查時就給帶過來了,有時還給其他的住戶買菜,王猛快成了我們的‘跑腿兒’了。”小區居民旋淑芹說。

同事們知道了他家的情況後,多次勸他回家看看,可王猛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嘴裡總說:“沒事兒”。 “在疫情的防控排查中,王猛舍小家,顧大家,用實際行動起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縣編辦主任王永利說。(通訊員 丁磊 郝紅軍 記者 扈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