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全球升級,世界經濟會被拖垮嗎?

在中國的疫情逐漸緩和之際,中國之外的疫情卻突然爆發升級。2月25日以來,中國境外新增的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中國境內,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全球化的2.0階段。


目前,韓國的新增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中國,日本、伊朗、意大利等國都開始成為重災區,疫情已經蔓延到全球五大洲40多個國家。世衛總幹事譚德塞28日宣佈,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風險級別由“高”上調到“非常高”,多個國家也發出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全球大流行。
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升級,一向最為敏感的美國股市開始暴跌,在剛剛過去的一週之內跌幅超過12%,在美國股市的帶動之下,全球股市也隨之大幅跳水。疫情帶來的全球大恐慌,直到最近才剛剛開始。

疫情全球升級,世界經濟會被拖垮嗎?

而在此前中國爆發疫情的一個多月時間裡,以美國為首的全球股市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反應,甚至中國A股市場也僅僅只是短期暴跌,很快就強勁反彈。全球資本市場之所以表現淡定,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大多認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全球經濟帶來衝擊,但這種影響還是局部性和短期性。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蘋果公司在2月17日發佈業績預警公告,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季度營收目標將無法實現,但是公司股價並沒有出現大跌,反而小幅上漲。因為在投資者看來,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控制,短期影響很快就會消失。


但是,隨著疫情開始逐漸在全球範圍內爆發,投資者開始意識到,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大超出了預期,對於經濟的衝擊將不再只是局部和短期影響,而是可能會升級為全面長期的衝擊,對於本已脆弱不堪的全球經濟,很難承受如此級別的意外傷害。投資者的恐慌情緒終於決堤,全球資本市場集體暴跌。還是以蘋果公司來看,公司在2月17日發佈業績預警時,投資者並沒有引起重視,而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升級,公司股價從2月24日開始大跌,這也是美國股市集體暴跌的開始。

次貸危機之後,美國股市從2009年開始,迎來一輪長達10年的牛市,在過去10年時間裡,雖然也經歷很多全球性恐慌性事件,但從沒有像近期這樣,幾天之內持續暴跌,這樣的走勢,只在2008年次貸危機最黑暗的時刻出現過,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這一輪長達10年的牛市,最終可能要止步於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美國股市暴跌,投資者開始買進美國國債避險,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下降,跌破了1.4%的警戒線,按照美國經濟學界的定義,這意味著發出了經濟即將衰退的強烈信號。


以美國為首的全球股市之所以如此恐慌,主要原因在於,投資者擔心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全球經濟可能會被拖垮。因為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球經濟原本就已經疲態盡顯,主要經濟體大都創下近年來最低增速,很多經濟學家甚至將當前經濟和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相提並論。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擴散,已經處於衰退邊緣的世界經濟無疑會雪上加霜,可能會進入真正的大衰退。

如果對當前的全球經濟的低迷現狀有所瞭解,就不難理解當前全球資本市場為何如此恐慌。以幾個發達經濟體來看,剛剛過去的2019年,美國GDP增長了2.3%,不僅遠低於3%的預期目標,也創下3年來的新低,隨著特朗普的財政刺激和稅改紅利逐漸消退,美國經濟又失去了增長動力,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的很多經濟指標就已經發出了衰退的信號,以至於美聯儲在去年實施了3次降息。


歐洲更是一直深陷泥潭難以自拔,歐債危機以來,歐洲經濟就一直處於衰退邊緣,隨著最近幾年國際貿易環境惡化,領頭羊德國的經濟增速顯著下滑,2019年僅僅增長了0.6%。日本經濟更是長期徘徊不前,去年僅僅增長了0.7%,尤其是去年四季度,更是陷入負增長。日本原本寄望東京奧運會能夠提振經濟,結果隨著疫情升級,更是面臨奧運會被取消的風險,這對日本經濟又是一記重創。

疫情全球升級,世界經濟會被拖垮嗎?

新興經濟體這幾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但是經濟增速也是明顯放緩。中國經濟增速在去年增長了6.1%,創下了20多年來的新低。印度最近幾年高速增長,一度成為全球增長冠軍,但是從去年開始,印度神話也開始破滅,從將近8%的增速斷崖式下跌到5%,也是10多年來的新低。
面對各自的困境,主要經濟體都在尋找新的辦法和出路,但除了放鬆財政和貨幣政策,也並沒有太有效的辦法,2019年,全球已經有幾十個國家集體降息刺激經濟,已經不難看出當前全球經濟的疲軟程度。
如果新冠肺炎疫情不能得到及時控制最終席捲全球,脆弱的全球經濟很難承受這樣的打擊。為了控制疫情,全球各國將會不可避免的收縮經濟活動,即使控制程度不如中國,經濟擴張的速度也還是會大受影響。為了保護本國居民,各國之間會加強入境管制,國與國之間的很多經濟活動將接近停擺,旅遊、教育、投資等等都會大幅萎縮。在當前全球化時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脫離別國而單獨存在,當全球經濟的活力從內到外都開始萎縮,經濟增長將會螺旋式下降,如果疫情持續時間過長,全球經濟大衰退絕非危言聳聽。

在經濟大衰退之際,民粹主義勢力往往會趁機抬頭,從人類發展歷史來看,極端情況下,有些國家甚至會通過戰爭來尋找出路,比如“二戰”前的德國等等。而事實證明,戰爭帶來大量的戰時需求,的確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比如美國,在30年代大蕭條之後,真正拯救美國經濟的不是羅斯福新政,而是“二戰”,二戰爆發後,美國經濟在短短几年之內實現翻番,從此確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從當前來看,經濟危機引發全球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不過,另外一種形式的戰爭概率並不低,那就是貿易戰。剛剛有所緩和的貿易戰,會不會在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之下開始重新抬頭?無疑是當前值得警惕的事情。

疫情全球升級,世界經濟會被拖垮嗎?

歷史已經證明,發動貿易戰爭,不僅無助於本國經濟,反而會加速全球危機。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一個很重要的導火索是,美國在1930年出臺了《關稅法》,對海外商品大幅加徵關稅,平均幅度接近20%。美國的《關稅法》引發他國報復,上演了一場全球貿易大戰,全球貿易額大幅萎縮,最終加速了美國乃至全球的經濟衰退,引發了歷史上最著名的那場全球大蕭條。


當前這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的智慧也是一個考驗。只有全球攜手合作,而不是以鄰為壑,才是解決這場危機的真正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