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上汽2025年出口瞄準100萬輛,名爵或將在歐洲建廠

國內市場承壓,海外市場成為上汽等中國車企發力的重要方向,也是亟待突破的關鍵點。

“2019年中國車企海外銷售,大概就100萬輛,這其中上汽有35萬輛,這意味著海外每賣出3輛中國車,就有1輛是上汽車’。“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談到,2025年上汽希望海外出口達到100萬輛。

“上汽的發展戰略脈絡是比較清晰的,我們的overseas operation(海外運營)從第一階段走到第二步了,從“出海”到海外經營,到全球經營,現在關鍵是能不能從第二步走到第三步,走得更好一點,就是成為全球的企業,這個對我們的考驗還是很大的。“俞經民表示。

進入海外的攔路虎

幾乎所有的主流品牌都有進入歐美的時間表,但在上汽之前,幾乎沒有中國品牌能夠規模化的進入歐洲等主流市場。上海汽車國際商貿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趙愛民告訴記者,雖然中國車企出海面臨匯率波動、政治局勢變化、法律法規不熟悉等多方面的外部挑戰,但最大的攔路虎仍然是產品、體系以及文化適應能力。

“起步時,無論MG名爵還是國內的其他品牌,走出去都遇到‘產品關’的問題。“趙愛民談到,上汽等中國品牌“基盤”都在國內,所以無論是設計還是其他方面,都是基於國內市場來考慮,無法滿足全球市場需求。

其次是體系能力,趙愛民談到,上汽在2011年籌建海外項目組之前,在海外基本都是跟著國家戰略進行的貿易,出口量在200或者500輛左右,並沒有系統化的經營思路和模式,在面向海外時無法與其餘全球品牌競爭。第三是文化差異,任何一個產品在國際化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和本土文化密切融合的過程,不是說,僅僅有好的產品就可以很好的賣出去。“中國不缺強大的工程,不缺強大的製造,但是我們缺適應海外當地文化的人才”。趙愛民認為,這是中國車企出海應該最為重視的問題。

經過幾年的發展,上汽對產品的認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於上汽在過去幾年出口佈局已經達到60多個國家,有500多個網點,可以捕捉到一線的信息和需求,並將之反饋至上汽位於英國、美國以及特拉維夫的三個技術中心,從而影響開發,以適應全球不同地區的需求。比如,在中東加大排量的壓縮機的製冷量,提高舒適性;在泰國推出裝備有i-SMART智能系統的車型,率先響應泰國智能需求;在澳洲地區滿足後排座椅兒童鎖的要求等。

上汽2025年出口瞄准100万辆,名爵或将在欧洲建厂

正是得益於全球化的標準和開發體系,2019年,名爵品牌海外銷量累計達到13.9萬輛,同比增長90%,位列中國出口單一汽車品牌第一。1月9日,上汽集團旗下純電動SUV名爵EZS和高性能SUV名爵HS正式登陸新加坡。

參與全球競爭

目前,上汽MG名爵已經在包括英國、泰國、智利、澳新等地形成8個“規模級”市場,趙愛民告訴記者,2020年名爵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將有望超過國內,在歐洲,新能源將會是名爵重點發力的方向,隨著銷量的提升不排除在當地建廠的可能。在東盟,今年上汽還計劃陸續進入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等國家,目標是在2021年將東盟打造成為上汽首個"十萬輛級"海外區域市場。

不過,要在2025年實現100萬輛的出海目標,這依然是一個頗具挑戰的目標。目前,中國汽車年度出口量大約100萬輛,其中還包括商用車以及在中國本土生產的合資以及外資品牌車型的出口量。“我們要找到一點差異化的成長的邏輯和被海外市場接受的邏輯。”俞經民說。

對於上汽來說,近10年的佈局,其最大的長處在於全價值鏈的出海。目前上汽已在美國硅谷、英國倫敦、特拉維夫建立起3大創新研發中心,在泰國、印尼、印度建立了3座海外整車製造基地,建成95個海外零部件基地,以及包括歐洲、南美、中東、北非、澳新和東盟等在內的12個區域營銷服務中心,打造了4家海外物流分公司和3條遠洋航線,在印尼成立了多元金融公司。“比如歐洲地區習慣性的訂貨週期是兩個月交付,但是我們基本做到2周以內交付”,趙愛民談到。

得益於上述價值鏈的保障,第一是上汽在海外的每一個市場都可以採取不同的商業模式,以更加適應本土的方式去經營;第二是在體系建設上,進一步強化信息化系統,上汽集團未來的目標是全體系的建設,在中國可以看到全球市場的動;第三是利用歐洲新能源的窗口期,包括純電動名爵EZS在歐洲市場的模式向其他發達地區輸出,比如說向澳大利亞進行延伸,插電混動SUV名爵eHS在歐洲市場的持續投放等。

趙愛民說,上汽對於北美市場也有一定的進軍規劃,但前提是要將大歐洲地區進一步做好,然後再“緩進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