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晋观察丨省委书记调研示范区释放了哪些信号

 12月2日,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履新后的第一站调研,选在了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他对全省说:“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的金光大道,转型综改区是习近平总书记授予我们的金字招牌,这条金光大道要坚定地走下去,坚实地走出来。要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


  转型综改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主引擎。2019岁末,新任省委书记来这里调研,大有深意。

晋观察丨省委书记调研示范区释放了哪些信号


晋观察丨省委书记调研示范区释放了哪些信号

从“打基础”到“出雏形”,转型发展再动员


  “必须坚持转型为纲,始终把转型综改作为山西经济工作的纲,摆在经济工作的核心地位。”2日上午,楼阳生在调研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强调。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转型”是山西标志性的主题词,是必须全力破解的首要命题。2016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历史进程中谱写精彩篇章作出了战略部署。


  到山西工作以来,楼阳生高屋建瓴谋划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记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12月1日,时任山西省委副书记的楼阳生在阳泉市调研时指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全省转型发展打基础的关键阶段。


  2017年8月,在《人民日报》专访报道中,楼阳生进一步阐述了山西的转型目标,即:用5年时间为经济转型打好基础,用10年时间为经济转型打造雏形,在1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基本实现转型。


  2018年1月,楼阳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山西已进入深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年要基本完成经济转型任务,2035年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山西现代化进程中三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经过近年来持续深入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呈现强劲态势。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到“十四五”,山西转型将进入由“打基础”到“出雏形”的关键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省委书记向全省发出“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的强烈信号,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攻坚动员和行动宣言。



做强项目承载平台,开发区二次创业再加力


  调研中,楼阳生指出,“必须坚持项目为王,把转型项目建设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持之以恒,紧抓实抓,实现聚沙成塔、厚积薄发,积小胜为大胜。”


  转型“出雏形”,项目是关键。特别是要培育一批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项目,形成若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山西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怎样抓项目?重点在开发区。


  2016年12月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会议,对开发区二次创新创业作出部署,提出: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等制度。同时,全省按国土面积的2%左右,一次规划,滚动开发,力争用5-10年时间,形成“一市一国家级开发区、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格局。会议还决定以涵盖太原、晋中两市的太原都市区为依托,加快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


  记者梳理近年来的媒体报道,在此前担任山西省长的3年多时间里,围绕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楼阳生进行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近20次。其中,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更是他关注的重中之重。


  总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的转型综改示范区,横跨太原、晋中两市,由4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以及山西大学城,共8个园区整合而成,是山西开发区的排头兵。在示范区整合设立前的2016年9月,楼阳生拿出3天时间到太原就这一重大改革作深入调研,现场召开8次座谈会,形成改革思路,强调要积聚力量,形成拳头,辐射带动全省发展。


2016年11月,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筹委会成立。2017年2月26日,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2017年4月28日,转型综改示范区首批项目奠基开工。在楼阳生大力推动下,示范区建设从启动筹建到管委会正式揭牌运行,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从管委会揭牌运行到起步区奠基开工,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创造了“示范区速度”“示范区精神”“示范区作风”。


近年来,楼阳生在指导示范区改革发展中,多次要求示范区加快转型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成为集聚先进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转型综改的主战场、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搭建创新平台,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营造“六最”营商环境,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树标杆、作示范。


  从2016年8月30日至2019年11月29日,楼阳生共主持召开80多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其中超三成会议研究了开发区相关工作。全省开发区建设全面提质提速,一批开发区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一批开发区相继设立,在转型综改中的主引擎作用不断增强。


  据省商务厅数据,截至目前,山西全省开发区数量达到76个,全省一半以上县(市、区)已布局开发区,其中64家工业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2831平方公里,约占山西国土面积的1.8%,并形成以工业类为主体,现代农业、生态文旅类齐头并进的开发区发展格局。


  同时也要看到,尽管开发区改革发展取得不小成绩,但与新阶段转型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好项目新项目大项目不多、招商引资水平不高、开放活力不够等问题。这也正是开发区按照“项目为王”要求,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晋观察丨省委书记调研示范区释放了哪些信号


走出煤炭依赖,新兴产业积蓄转型新动能


  山西该怎样转型?多年来的一个深刻教训是,如果不能抛弃侥幸思想,摆脱“煤炭依赖”,转型只能是越转越重,原地打转。


  在这次调研中,楼阳生考察了多个示范区内多个新兴产业项目,强调要对转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在百度山西人工智能数据标注项目基地,他详细了解企业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数据运用情况;在中电科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园碳化硅、新能源基地子项目,了解产品研发、产业规划情况;在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考察了项目建设情况;在锦波生物公司,考察了企业研发平台、中试车间。


  在楼阳生任省长的3年多时间,各类新兴产业项目、创新研发平台一直是调研的重点。着眼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他着力谋划推动了文化旅游、大数据、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支柱产业的发展。大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将实施大数据战略、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山西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前瞻布局、高位推进、系统培育,推动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呈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应用基础不断筑实、产业投资日趋活跃的良好态势。在通用航空业发展方面,抢抓战略机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我省获批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组建通航集团、开通短途运输航线和低空旅游项目、发展通航教育、举办通航展会,突破频频。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


  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山西转型发展,必须着力破解“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横下一条心,培育新动能,咬定目标,久久为功,努力变“一煤独大”为“多元支撑”。对照2017年9月下发的国务院42号文,到2030年,山西转型综改要基本形成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内在竞争充分的产业体系。


  可以预见,以开发区为平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将是山西转型的工作重点、成功的希望所在。



深化改革创新,培植转型发展新优势


  在转型综改示范区调研时,楼阳生还对深化改革创新提出要求。


  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底前批设的64家开发区中,有38家开发区已完成“三制”改革,其他26家开发区“三制”改革正在加快推进。“三化”改革实现破题,管运分离和企业化运营改革在潞城、云冈开发区开展试点。一批开发区通过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才,在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领域引入市场运营主体,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注意到,除“三化三制”外,近年来我省多项牵引性重大改革均在开发区平台上成功推进,取得了突破。比如,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2017年在全省10个开发区和晋中市全域试点,2018年在全省域推开试点,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做法。两年多来,这项改革试点项目已有3000多个,企业办理手续缩减80%,项目报建审批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从承诺制改革前一年的0.8%,提高至今年1—8月的6.5%。社会投资活力明显增强。


  另一项重大改革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2017年,试点工作在高平市起步,今年起在晋城全市域推广,首批划转29个部门313项审批事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开以来,晋城市行政审批事项减少34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70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一般登记提速到4个工作日办结。


  在不久前的全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楼阳生强调,要持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要推广晋城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着力打通行政审批堵点痛点难点。


  推动各项改革深化,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创新创造创业主体的内生动力,并成为转型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一招。


执笔 / 张 云 张巨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