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光伏佔比超一半——全球可再生能源競拍現狀分析

全球概覽2017-2018年,全球約有50個國家採用競拍模式來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這一數字到2019年有望增加到100個。

在現有的國家中,近一半此前都沒有相關經驗,促使其做出轉變的核心驅動力可能來自於其他地區通過競拍獲得低價的成功案例。

競拍模式

在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中的應用之所以日益廣泛,主要原因是它能夠揭示有競爭力的價格,其機制設計也存在很大的彈性,能夠依據各個國家的特殊條件和目標進行定製。

目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多數競拍集中在擁有成熟技術的發電形式上。2017-201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的競拍規模約為97.5GW。其中,太陽能光伏的佔比超過一半,陸上風電約佔1/3,海上風電的比重也在持續上升,一些國家還在最近為聚光太陽能熱發電(CSP)舉行了首次競拍。

在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中,競拍模式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是太陽能光伏。統計週期內的全球太陽能光伏競拍裝機容量,將近一半由南亞、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貢獻,剩餘部分主要集中在歐洲。與傳統能源相比,由於資源稟賦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上述地區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競爭力日益增強。此前,中國在總計10輪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競拍中,共中標5GW,平均價格為67.8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48元/千瓦時)。在2018年菲律賓舉行的一輪50MW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競拍中,最低報價僅有43.9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31元/千瓦時)。


陸上風電的競拍多發生在歐洲國家,其次的是南亞、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原因在於這些地區的風能資源豐富。2017-2018年,僅德國就舉行了7輪風電裝機競拍,總容量超過6GW,平均價格為57.17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41元/千瓦時)。

生物質能發電裝機競拍集中在歐洲、美洲地區。比如,2018年,在阿根廷舉行的RenovAr項目第二輪競拍中,共中標143MW裝機,平均價格為106.7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76元/千瓦時)。

聚光太陽能熱發電裝機競拍主要在中亞和西亞國家開展,尤其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該國在此前的競拍中,以73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52元/千瓦時)的價格批准了700MW聚光太陽能熱發電裝機的開發。

光伏佔比超一半——全球可再生能源競拍現狀分析

圖片:2017-201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的競拍規模約為97.5GW。其中,太陽能光伏的佔比超過一半,陸上風電約佔1/3

地區情況


2017-2018年,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都有新的國家採用競拍機制來發展可再生能源,主要針對的是太陽能光伏和陸上風電。歐洲的競拍重點圍繞採用特定技術的大型項目,而拉丁美洲則仍然在競拍機制設計創新方面進行著大量探索,但通常不會針對特定技術類型。在非洲地區,統計期內舉行可再生能源競拍的國家多為新進入者,之所以採用這一機制來推動能源轉型進程,主要源於它的兩大特徵:一是可以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的價格潛力;二是能夠基於特定的背景或者政策目標進行機制的個性化設計。在這些方面,摩洛哥、南非以及贊比亞可以提供很多可借鑑的經驗。該地區的競拍主要針對的是太陽能光伏,安哥拉、埃及、摩洛哥和贊比亞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在美洲地區,多數國家都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競拍經驗。其中,巴西和秘魯是較早運用這一工具的拉丁美洲國家。最近,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也加入其中。在鄰國取得成功以及自身電力市場結構有利等因素的驅使下,哥倫比亞成為該地區最新一個採用這個工具的國家。加拿大和美國一直在運用競拍機制,其在地方州一級層面的應用不斷擴大。就技術而言,生物質能(巴西)、水電(巴西)、沼氣(阿根廷)的可利用性,使得美洲地區的競拍可以圍繞多種可再生能源類型展開。

在亞洲地區,各個國家積累的競拍經驗差異明顯。僅從技術層面來看,這些競拍重點圍繞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其次是太陽能光伏。多數中亞和西亞國家都是這方面的新手,但約旦、哈薩克斯坦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則擁有豐富的經驗。阿布扎比和迪拜所舉行的競拍,已經為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的成員國複製相關經驗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在聚光太陽能熱發電方面。化石燃料資源豐富的地區越來越廣泛採用可再生能源競拍機制,這表明如果能夠設計得當,這個工具可以帶來極具競爭力的價格。

南亞、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在運用可再生能源競拍機制方面,同樣經驗千差萬別,既有新進入者,也不乏經驗豐富者。為了推動經濟增長,很多剛剛採用該工具的南亞和東亞國家,都在積極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的光伏技術。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就是最好的例子。基於減輕支持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所面臨的財政壓力,日本也已經運用競拍機制。與此同時,兩大地區可再生能源大國中國和印度每年至少舉行10輪可再生能源競拍。從技術層面來看,這些地區的競拍主要針對太陽能光伏,其次是陸上風電。目前,海上風電的競拍規模同樣開始迅速擴大。

2017-2018年,歐洲很多新進入以及經驗豐富的國家都在運用可再生能源競拍機制。前者包括能源共同體締約方(Contracting Parties of the Energy Community),比如阿爾巴尼亞、黑山;後者以丹麥、法國、德國、荷蘭和西班牙為代表。能源共同體締約方,如歐盟成員國,需要遵循“歐盟委員會關於2014-2020年環境保護和能源發展的國家支持指導方針”(European Commission’s Guide lines on State Aid for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for 2014―2020),其中將競拍作為主要的支持工具。該指導方針的特點在於,推動各類可再生能源技術之間的競爭,以及將更多的項目風險向投標人轉移。

光伏佔比超一半——全球可再生能源競拍現狀分析


2018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競拍價格繼續回落,而陸上風電的競拍價格變化趨勢則十分有趣。2010-2017年,這兩種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競拍價格都不斷走低,但太陽能光伏的價格下降趨勢更為明顯,反映出前期陸上風電技術更為成熟。統計期內,全球太陽能光伏的平均競拍價格從241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1.72元/千瓦時)降到66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47元/千瓦時),降幅為73%;陸上風電從79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56元/千瓦時)降到46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33元/千瓦時),降幅為36%。2017-2018年,太陽能光伏的價格仍然處於下降中,但速度有所放緩,2018年的價格為62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44元/千瓦時)。陸上風電的價格稍有回升,2018年達到55美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0.39元/千瓦時)。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此前的一項分析中指出,可再生能源競拍價格會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各國的特殊國情,比如資源的可利用性、融資成本、土地和勞動力;投資者的信心度(清晰的目標、可靠的買家);與可再生能源相關的其他政策(併網政策、優先調度、本地化要求);競拍機制的設計,要在獲得最低價格與實現其他目標之間達到平衡。

2010-2017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的競拍價格快速下降,驅動力之一是太陽能電池板價格的迅速走低,統計期內降低了1/4左右。此外,投資者信心的增強、開發商經驗的積累以及競拍中的競爭加劇,都推動著競拍價格的下降。2017-2018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的平均競拍價格走勢趨於平穩,可能的原因是產業走向成熟以及市場集中度提高。儘管如此,太陽能光伏成本依然有下降的空間,比如通過規模經濟。


光伏佔比超一半——全球可再生能源競拍現狀分析

圖片:2010-2018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與陸上風電的競拍裝機容量和平均競拍價格


另一個導致2017年以來全球太陽能光伏競拍價格保持平穩的因素是,這期間的競拍裝機容量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剛剛採用競拍機制的國家,其競拍確定的價格要高於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國家,希臘和波蘭就是典型的例子。在這些新進入者中,多數國家的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水平較低,因此,投標者和投資人可能會要求獲得更高的收益率。在這種背景下,到還沒有建立起健全制度、經濟、政治框架的國家進行投資,其中存在的風險必須在競拍價格中有所體現。

2013-2017年,全球陸上風電競拍價格同樣快速下降,2017-2018年則小幅回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以來,價格較高的國家所競拍的裝機容量在全球佔有很高的比重,由此拉高了整體的平均價格。這類國家中,一些剛剛採用競拍機制,其起初獲得的價格要比那些經驗豐富的國家高。此外,在統計期內,巴西、德國等地區的陸上風電競拍價格也有所回升。

摘編自:IRENA發的“Renewable Energy Auctions:Status and Trends Beyond Price”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