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女孩現在讀初三,學習一般,中考後是讀普通高中好?還是讀3+2好呀?

L春風化雨


如果孩子能考上普通高中,最好還是讓孩子去讀高中。都知道現在高中錄取率只能達到50%左右,這50%既包括示範性高中,也包括普通高中。能考上普通高中,證明孩子已經打敗了大約50%的初三考生,這對中等生而言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如果孩子中考的分數實在太低,沒有更好的選擇,那時再考慮3+2也未嘗不可。

初三畢業生的一般走向。

中考完之後,所有的中考考生都面臨著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抉擇:考上重點高中的考生會在選擇學校的問題上糾結。因為同樣是示範性高中彼此之間也有非常大的差距。考上普通高中的孩子一般心態平和,選擇的範圍比較小。

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一般有三個選擇:成績稍好一點,上了高中最低控制線,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選擇了私立高中;成績再差一點的孩子選擇了上3+2,或者中技或中職;還有一些成績更差的孩子直接流向了社會。

通過我上面的分析,家長可以清楚的看出普通高中和3+2之間的梯度,上3+2的孩子一般都沒能上高中的最低控制線,選擇私立高中的餘地都沒有。但是家長又不想讓孩子過早流入社會,於是選擇讓孩子上職教類。



普通高中和3+2相比,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普通高中和重點高中相比,可能教學的設備差一些,師資和生源弱一些。但除此之外,教學安排和教學內容沒有本質的區別,也享有同等的學考權利和高考權利。而和3+2相比,普通高中的生源都是經過中考的嚴格篩選,所以從整個校風和學風來看,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選擇上普通高中,首先是為了學習知識儲備知識,為學考和高考做準備。如果孩子能夠逆襲,考個二本不是沒有可能。退一萬步說,孩子在高中的成績不好,最後考個大專或者走單招,上個高職也未嘗不可。所以說上普通高中,對孩子而言有更多的機遇。如果選擇了3+2,小小年紀將孩子放到職教類學校,容易沾染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有不少孩子不等上最後的兩年大專,就提前選擇了從職校輟學,早早地流入社會。



對於初三的中等生,家長儘量引導孩子努力學習爭取逆襲,千萬不要早早洩漏底牌。

對於初三的中等生來而言,正是老師關注的重點。現在很多學校都非常在乎重點高中上線率,任課老師就肯定會把工作的重心放到中等生身上。

有些中等生在老師的嚴格要求和家長的正確引導下,有著明確的目標,學習勁頭十足。但是也有一些中等生一進入初三就開始混日子。有時我和這樣的學生談心,他們常常會說:家裡都說好了,中考考不好一畢業就去某某上技校。家長早早的和孩子亮出自己的底牌,洩掉了孩子奮鬥的動力。孩子會認為總而言之家裡有安排,沒有必要辛辛苦苦去拼搏了。



結論:無論孩子最後中考成績怎樣,在初三階段我們都應該給孩子更多的引導和督促。畢竟初中的歷程非常關鍵,而且不允許復讀。家長和孩子都應該努力去爭取更好的學習機會。即使最後沒有爭取到也沒有什麼遺憾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軒老師談教育


我兒子初中不怎麼地,上的差高中,考了個三本(收費多的二本:),初中比他好的同學考的大專,說是能做程序員,現在做的是計算機老師培訓機構,沒有達到報考時的目標。得看學校的專業如何,出來能幹什麼。但是本科才能考公務員。最好上高中,高考分低還是大專啊,要萬一本科呢。


明天98310566


女孩讀初三,學習一般,中考後是讀高中還是讀3+2五年制大專,這個問題來說,不能說那個好那個不好,各有各的優勢。讀五年制大專,可以縮短學習時間,早點兒畢業就業,但是既然選擇了五年制大專,孩子所有的一切基本法制定向了,我有個朋友,是在職校當老師,他們學校也有五年制大專,平常去看他們教學各方面,還是和大學有較大的差距,無論是人文上還是資源配置上(包括硬件設施和教學資源),所以如果選擇五年制大專就要接受這一點。然而選擇讀高中,就完全不一樣,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很多學生初中成績一般,但是到了高中成績硬是提上去了,最終考上重點大學,這種例子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是有的,有這種可能,而且就算成績沒有過於大的改善,也有機會考取本科,最少也能上大專,而且由於年齡的變大,各方面成熟一點了,對於專業的選擇也有更多。雖然是各有優勢,高中充滿無限可能,但是五年制大專能更早的就業。在這裡我還是要提出幾點我個人意見:

一、五年制大專非常考驗人,因為裡面人的素質參差不齊,如果孩子自主性較差,自制力薄弱,建議慎重選擇。

二、現在本科畢業生基數很大,無形給大專生造成了一定的就業壓力。

三、大專畢業進入社會工作起初收入上可能會和本科生有一定的差距,容易有心理落差

四、孩子成績一般,那應該不算是差的那一類,中等成績,進入普通高中還是很容易的,能進普高,最好是讀高中。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數學私塾


我是寒石冷月,我來解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孩子在讀初三,如果學習成績一般,按目前普高這幾年中專錄取率在50%上下浮動的話,家長自己就可以評估一下。或者你把按三年來當地中考錄取線取一個平均值,就可以估算出明年的中考錄取分數線了。

對於不能考上普高的孩子來說,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讀3+2可能更理性一點。畢竟可以延長孩子學業之路,並且在這條路上,學習壓力要小一些。並且孩子將來至少可以拿到大專文憑。

如果孩子能勉強上一個不入流的高中,還有兩種選擇,家長可以考慮一下。

一個選項是上普高後走單招。這個選項是可以不用參加高考,將來可以去高職高專上學。

另一個選項是上普高後參加高考,如果孩子高中學業成績一般的話,估計也就只能走高職高專,至於本科這塊就很難被錄取了。

不管怎麼說,家長都需要樂觀一點看待女兒的學業成績,只要你心態好,孩子不管讀3+2職高,還是上了普高將來考高職高專,都一樣接受職業教育。

只要家長把上面我給你做的分析認真思考,並根本孩子的實際情況,與女兒商量一下,看看她的想法,只要孩子主動做了選擇,身為家長就同意孩子的意見就可以了。


寒石冷月




我個人認為,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選擇上高中,即使是普通高中。

理由有以下兩點:

第一、從發展前途來講,高中要比選擇3+2更有優勢。

關於3+2

1)選擇3+2,一般據說進入中專或者一些商校讀3年中專課程,然後在通過努力爭取考上大專。一定要注意哈,並不是3+2就代表你肯定能讀到2,雖然淘汰率比較低,但是它還是有淘汰的。

2)3+2課程,實際上主要是關於技能培訓的,更偏向於職業化教學。說白了,就是為了給企業培訓員工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商校都有校企合作辦學或者合作專業的原因。

3)3+2課程之後,再進一步的就幾乎為零。雖然很多學校宣傳說可以大專之後可以專升本。但是現在實際還在招收這種畢業生的高校已經很少了。即使有,競爭力也是非常激烈的。這個省份之間要求不一,請以當地教育政策為準。



關於高中

1)和3+2相比,即便上個普通的高中,孩子都會獲得參加高考的機會。可能很多家長可能覺得普通高中教學質量太差,事實上確實也有著種情況。但是現在國家主張不準分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之分。所以,我覺得以後這種差距雖然仍然存在,但是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那麼明顯了。普通高中的教學水平應該也會有所提升。

2)可能很多家長認為高考競爭比較激烈,所以不願意再上高中。其實不然。隨著高等教育擴招和一本二本三本合併為新的一本和二本,現在普通本科線都降低到了400分,甚至更低。即使考不上,考個專科應該沒有問題。本科都400多,專科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對於普通高中生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不需要孩子多麼的聰明,只要高中三年認真努力學習,考400多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尤其是小女孩,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聽話,屬於比較努力的學生。

3)和3+2相比,普通高中生參加高考的最大優勢就在於,無論是本科還是專科,大多院校都屬於國家統招類型。不要不在乎國家統招這個定義,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為等你以後工作就明白了。像考公務員,教師,或者其他,一般都願意接收有統招教育經歷的人。這是門檻,敲門磚,不是的話,你直接就被否了。能力再高都沒用。

第二、從孩子的發展性來看,高中也比3+2要好。




1)從知識層面上,中學差,不代表高中一定差。

其實很多家長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孩子低年級的時候如果學習不好,以後上了高年級也是白搭。再一個,認為小學都沒學好,中學怎麼可能學好,中學學不好,高中肯定也不好。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想法。雖然,中小學是基礎課程,如果學不好會讀高中有影響,但是說實話不是很大。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高中的課程也是從基礎講起,雖然不在像中小學那樣簡單,但是隻要一個人願意去學習,還是可以把以前落下的課程和知識補回來的。只不過要比別人付出多得多的努力。我就有一個同學,當時中考考了380多分,錄取線540分。當時他父母為了讓他能上高中,託了關係,交了1萬多的教育基金才好不容易進入高中。結果三年後的高考,人家還就考上了一本。當初中考很多比他好的同學都沒考上。

2)從孩子的成長及發展上來看,初中學習不好的孩子,不代表高中學習也不好。

很多孩子在初中的時候,一個是自控能力差,玩心太大,不去學,導致學習差。那到了高中要是收心的話,一旦專注於學習,他的成績也會很快提上來。再一個,有的孩子初中的時候,智力發育不成熟,即我們說的不開竅,所以雖然努力成績依然不好。但是到了高中要是開竅了,成績也會很快提起來。所以,家長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績和成長,那麼我認為還是選擇高中比較好。

3)退一步講,孩子確實不善於學習。三年後高考成績不理想。那麼我們也不用害怕,我們可以選擇上高職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呀。你說是不是?頂多耽誤了三年的時間。但是和孩子的一生相比,我覺得這三年還是值得的。

結束語:雖然我談了這麼多上高中的好處。但是我建議還是要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如果她確實發自內心的不願意學習,更願意學一身技能,那選擇一家正規的3+2學校,我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孩子喜歡嘛。喜歡的事情,往往會做出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是視線在線,為大家解答身邊的教育問題。熱烈歡迎大家關注留言交流!


視線在線


看到這個題目,我真的忍不住想批評家長几句。

女兒現在讀初三,成績一般,難道你就管不了孩子,產生了順其自然的想法了嗎?作為家長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標準,也沒有固定的原則和尺度,你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家庭教育,放棄了對女兒的努力,在給自己找退路了呢。

不能說3+2學校不好,但是我的孩子讀初三,成績一般,我也要讓孩子讀普通高中不讀3十2。

1、讀普高的好處。

現在中考的確很殘酷。在很多地方,普通高中錄取率只有50%。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能讀普通高中,就意味著以後能考上一個大學,即使在高中成績不好,也能上一個大專院校。也就是說,讀普通高中出來的學生,最差也能讀一個大專院校,而在大專院校甚至於還可以專升本,不讓孩子讀普高 也就是說,現在等於是放棄了孩子提升自己能力和提升學歷的機會。

2、讀3+2學校的弊處。

選擇讀3+2的學校一般來說,只能學到一門技術,能拿到一個專科學歷。讀3+2出來的學生一般都是畢業即步入社會,基本上就沒有了學歷提升的可能,出來以後定位就是普通工人。

孩子才剛上初三,不逼一下孩子怎麼能發揮孩子的潛力呢?

舉一個極端的真實例子吧!

在99年的時候我校有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他上高一的時候,文化分數比我校還低20多分。但是他經過了三年的努力學習,文化成績是蹭蹭的往上漲。到高三的時候,他居然考了全校第1名。這是一個特別勵志的事例。

所以我建議家長,人的潛力是無窮盡的。雖然孩子現在成績一般,但是距離中考還有半年時間,但是應該立足於現在。

只要孩子智商不差的話,應該好好的和孩子談一下心了。首先要給孩子講述中考對於孩子的意義和殘酷性,讓孩子不要再迷迷茫茫的讀書。讓孩子趕快開竅,把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來,努力創新和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給孩子說明初中的內容還不是太難,增強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只要孩子提升自己的努力程度,相信孩子的成績一定會好起來,相信孩子也能考上一個比較不錯的普通高中。

結束語:應該說,3+2學校對於很多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從一個家長的角度出發,我覺得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勁全力,讓孩子讀普通高中。人的潛力無窮盡,不去嘗試又怎麼知道孩子的潛力呢?我們要做到不要讓家庭教育放任自流。

我是高三探長,關注教育熱點,關注孩子成長,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歡迎關注,留言評論。記得點贊喲

憂優縱橫侃教育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在考慮孩子初中中考後是上一個普通高中參加高考,還是中考以後讀3+2大專的學校的問題。毋庸置疑,肯定是要根據孩子的學習成績來定。

我的觀點是,如果孩子的成績能夠達到普高線,那肯定是優先選擇讀高中走國家統招高考這條路。如果孩子的成績達不到普高線,那肯定是優先選擇3+2五年制大專這種。

為什麼這樣說呢?儘管通過不同的渠道獲得的學歷是國家認可的,但是不見得是每一個用人單位願意接收的,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但凡經歷過求職的人就很清楚這一點。現在的大多單位在進行招聘時,都會有一個非常清楚的標識——全日制大學畢業生。還有一些比較好的企業要求更高,規定必須是985或211重點高校畢業的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

如果說孩子的成績一般,但是又能夠達到普高線,卻放棄了讀普高這樣一個機會,雖然說現在的3+2的五年制大專學校有很多,但是專科畢業後想再升本的難度非常大,好多孩子的學歷就停留在了大專。

等到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單位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你身邊進來的新員工都是本科畢業生,你這個時候會有強大的危機感。你再想提高學歷的方法,要麼是通過成人高考來提升自己的學歷,要麼是參加全國研究生考試。

而事前擺在你面前的是,一邊要工作,一邊要積極備考,時間和精力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簡單,除非有強大的毅力來完成。

同時,成人高考的提升就不屬於統招全日制的畢業生,可能你去應聘的時候運氣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但是好多單位的門檻就是這麼高,是你無法逾越的鴻溝。

年輕就會犯錯,誰沒年輕過。該讀書的時候怎麼也聽不進大人的勸,或是因為家庭條件的不允許讀不了大學,像這樣的例子也不少。通過日後自己努力學習考上成人高考的專科或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的也不少,那這個時候就要看我們去應聘的單位的要求了。

我們的學習生涯和我們的職場生涯可以說是一輩子陪伴著我們,活到老學到老。如果說我們通過高考沒有考到一個好大學,也可以通過大學四年的努力去考一個研究生,這也是一種補救方式。

通過了3+2的大專學習,文化基礎相對要薄弱一點,如果想去參加研究生的考試,確實是難度很高,不過只要有信心,有決心,我想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因為走上社會以後,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比以前愛學習了,很多人有這樣的體會。那就努力拼一次為自己,對自己以後工作的提升包括職稱的提升,或者說想換更加好的一些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是說唯學歷論,但多學一些知識總歸是好的。很多學歷不高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我們覺得對於成功的定義,不僅僅只是學習好工作好有錢有地位,其實人生的成功還有很多,比如說你的家庭幸福,你是大家眼中喜歡的人、你豁達開朗樂觀、你能夠給人帶來歡樂、你是一個遇到困難很樂觀的人,我覺得都叫成功吧。


小雅老師課堂


但凡有一絲機會上普高都不要放棄。

我是做教育媒體的,經常去學校採訪,這其中就包括高中、中職、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普高和中職給人的感覺還是很明顯的,普高的學習氛圍會比中職好很多。另外,高職院校(也就是常說的大專)他們在招生的時候,不管是4月份的高職單招還是6月份的高考統一錄取,他們其實更傾向於普高的生源,這是我多次採訪,多次和高職院校招生就業處負責人接觸後他們告訴我的。在他們看來普高生基礎更好,更聽話。

當然了,話說回來,一切還得看你孩子的實際情況,如果孩子實在是成績不太好,對學習根本不感興趣,夠不到普高的分數,那選擇3+2也不錯。通過中職和高職五年時間的鍛鍊,掌握一門技術,將來靠技術生活也是沒得問題的。


小蘇說教育


如果是站在一個教師的角色並以長遠的角度讓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我不建議孩子選擇“3+2”模式,能夠選擇一所普通高中就讀,還是儘量選擇普通高中就讀。

差距在今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得到充分的體現。這種差距並不僅僅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就業和生活,更會深層次的影響到孩子價值觀的形成,這才是伴隨孩子一生的重要事情。

初三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孩子第一次面臨關乎自己人生道路的選擇。因此,一定要十分的慎重。我之所以不建議孩子選擇“3+2”進行就讀,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具體的理由:

一、“3+2”模式,注重的是還是的技能培養,往往會忽略對孩子的思想教育和文化課培養。“3+2”模式其實就是三年中專學習,再加上兩年大專學習,最終得到的是一個大專的文憑。但是,國家在設立這種模式的時候,考慮的就是為我國各行各業培養具備實用技術的專業人才。因此,往往會重視技能,輕視課程教育。

在孩子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那受到的傷害將會是終身的。

二、選擇“3+2”模式就讀的學生質量是參差不齊的。雖然“3+2”模式有它本身的優勢和好處,但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選擇這種模式就讀的學生大多是沒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他們無論是在學習能力還是學習態度上都不是那麼讓人放心,這是一個我們不願提及但是有不可否認的事實。

孩子如果長時間待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和學習,勢必會養成一些不良的學習風氣和生活陋習,這對孩子終身都是一種損害。到頭來,不但沒有掌握什麼技能,更是淪為了一個“不良少年”,真是得不償失啊。

三、從終身學習的角度出發,“3+2”模式的後勁不足!按照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人人都應該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和大事。“3+2”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孩子,基本上很少會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這對他們終身學習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綜合以上三點的原因,我是不建議孩子們選擇報考“3+2”院校就讀的,即使孩子學習一般,也要選擇一所普通高中就讀,高中階段持續發力,高考也取得不錯的成績。加油!


說文寫作


孩子現在初三,學習一般,中考之後,如果能考上普通高中,是上高中好還是上初中畢業2+3大專好,這還要看具體情況。


1.首先要等孩子中考成績出來之後,看孩子成績怎麼樣。如果比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高出很多(比如像高出個三五十分),還是上高中好。這樣通過三年努力,說不定還能考個二本。因為,近幾年高考錄取率一直非常高,很多省份二三本合併,所以二本分數線不是很高,有些省份二本錄取分數線有300多分。所以孩子成績差不多並且有決心吃苦的話,最好還是上普通高中比較好。


2.初中起點2+3的大專一共上五年,前兩年是學高中的課程,後三年學習大專的課程。學習的緊張程度比起高中的,還是比較輕鬆的。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習慣,不能嚴格約束自己,這五年也許不會學到像高中的那麼多知識,卻可以學習一門專業技術。但2+3的大專,比起高中畢業,再上三年大專少上一年,可以早一年出來工作,減輕家庭的負擔。



無論怎樣選擇,最好先徵求孩子的意見比較好。另外還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情況,如果要上2+3的大專的話,孩子將來離家比較遠,花費肯定大一些,這個也要適當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