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田小娥”的形象究竟來自哪裡

毋庸置疑,陳忠實的《白鹿原》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全書共50萬字,寫的是20世紀上半期農村人生活的故事。人物眾多,時間跨度更是長達半個世紀,不得不佩服陳忠實的寫作水平。《白鹿原》從一開始就廣受好評,迄今發行量已超過200萬冊,讀者遍佈海內外,文學界評價極高。1993年,《白鹿原》獲“陝西雙五文學獎”、1996年,獲“炎黃杯文學獎”、後來又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但是,《白鹿原》裡,為什麼會有“田小娥”這個人物?

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田小娥”的形象究竟來自哪裡

田小娥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她從一開始的讓人同情,到最後的完全喪失自我,直到被自己的公公殺死,結束了墮落的一生。有人認為,田小娥是《白鹿原》的“敗筆”,她的所作所為,完全被別人操控著,荒唐的命運,完全不符合現實。但是也有人認為,田小娥是《白鹿原》的點睛之筆,恰恰是她的墮落,反應了時代的“詬病”。

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田小娥”的形象究竟來自哪裡

田小娥並可以算是《白鹿原》的女主,但是她的故事卻很荒唐。她的第一次婚姻,是嫁給郭舉人,可郭舉人足足大她幾十歲,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有愛情可言。而且她在郭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大老婆天天欺負她。她名義是姨太太,實際上就是下人,每天做飯、打水,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田小娥”的形象究竟來自哪裡

直到她愛上了長工黑娃,並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意。好在倔強的黑娃也不願意接受白家的“恩賜”,帶著田小娥遠走高飛做了“麥客”。就算後來他們回到白鹿村,被村民嫌棄時,黑娃也沒有放棄田小娥,而是和田小娥住進了窯洞過日子,這時候的田小娥還是那個勇敢追求愛情的田小娥。可是後來黑娃還是出事了,為了逃命,不得不和田小娥勞燕分飛,而田小娥為了救黑娃,又找到鹿子霖。

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田小娥”的形象究竟來自哪裡

田小娥會找鹿子霖 ,無非是因為鹿子霖有權勢,於是田小娥主動投懷送抱。可這個秘密又被恰狗蛋發現了,狗蛋要挾田小娥也給他一點好處,結果田小娥就被誤會成了和狗蛋私通,遭到了白嘉軒的一頓毒打。接著,一心想要整白嘉軒的鹿子霖,居然慫恿田小娥和白孝文來往,更荒唐的是,田小娥還真的去了。然後,田小娥又愛上了白孝文,同時也染上了大麻,揮霍掉了所有的錢財。最後,白孝文丟下田小娥出去乞討,再也受不了田小娥的鹿三下手殺了她,村民們奔走相告。

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田小娥”的形象究竟來自哪裡

其實不難看出,田小娥一生都在尋找一個依靠,先是黑娃,然後是鹿子霖,接著白孝文。她也反抗過,勇敢過,可是沒有人願意做她的依靠,所以她只能不斷地央求別人,然後心甘情願地被別人利用。她以為,這樣就可以讓自己脫離苦海,卻陷入更大的“苦海”中,最終徹底失去了道德底線。所以有讀者不明白,陳忠實寫田小娥究竟有什麼用意?

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田小娥”的形象究竟來自哪裡

其實這可以用陳忠實自己在《白鹿原》裡寫下的題記解釋:“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這句話也是巴爾扎克的名言,巴爾扎克認為,小說可以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特點,而陳忠實將這句話理解為,秘史是相對於正史而言的東西,通過正史我們可以看見一件事情的發展過程,而通過秘史,我們可以看見這人們民族的心理。而田小娥就是代表了某一類人的心理,這類人叫做“貞婦烈女”。

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田小娥”的形象究竟來自哪裡

陳忠實出生在西安東郊白鹿原下的蔣村,對白鹿原再熟悉不過,當他想寫《白鹿原》的時候,他會一面走訪白鹿原的老人,一面翻閱白鹿原的縣誌。然後,他在縣誌上看到了有關“貞婦烈女”的記錄:二十多卷的縣誌,竟然有四五卷本在記錄這些人。縣誌裡的她們,十五六歲出嫁,隔一二年生育子女,卻不幸喪夫,但劇不改嫁,獨自撫養孩子成人,侍奉公婆,守節守志,直到終了,死後族人親友,念其高風亮節,為其送上一塊“貞節牌坊”。

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田小娥”的形象究竟來自哪裡

但是這些內容,在陳忠實看來,即荒唐又可笑,而且還很虛假。她們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在最好的年紀裡堅守著所謂的“節”,一直到死都擺脫不了,一輩子都沒有為自己活過,所以陳忠實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裡,於是田小娥的形象就誕生了。正是因為“貞婦烈女”們一輩子都在壓抑自己,田小娥才會一輩子都在追求自己要的“幸福”,也正是因為田小娥的特立獨行,才遭到了白鹿村村民們的唾棄。《白鹿原》裡的田小娥,就是來自於這些縣誌,反映了陳忠實對封建糟粕的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