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被蒙古打敗的宋朝,為什麼不去人煙稀少土地肥沃的東南亞建立國家?

一生三三生萬物67893


在南宋大將劉整投降前,蒙古人在江南的戰爭陷入僵局。打了40年,一直沒有佔到多大便宜,還搭上了蒙哥可汗,因此蒙古廷議都認為南宋地方水多溼氣大,不利於蒙古騎兵作戰,著意放棄攻打南宋。蒙古人有個好處,遇到大事喜歡開會討論,充分發揮原始社會的貴族民主制度。

(南宋黨爭導致劉整降元)

劉整入朝獻策忽必烈,希望蒙古攻打南宋,並說南朝只有一個呂文德可堪作戰,主昏於上,臣佞於下,可以一戰而定。當時的蒙古王公們都連連搖頭,表示不同意。忽必烈也大手一揮,表示遵從大家的決定。

劉整是南宋降將,他所帶來的進身資本——瀘州城已被呂文德重新奪回去了,他就像是一個跳槽的經理人,要想站穩腳跟,就得建立起特殊的功勳。以他的履歷,熟知南宋虛實,幫助蒙古滅宋,是他最容易實現的軍功。因此,劉整不斷勸說忽必烈:“宋主弱臣悖,立國一隅,今天啟混一之機。”更提出:“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者,不為正統。”至此忽必烈下定了滅宋的決心:“朕意決矣!”


(朕意決矣,今歲南征)

“正統”一詞,深深刺痛了忽必烈。歷來北虜未有主中國事者,華夏視北虜為夷狄,認為不可與高士談論。如能克成帝業,混一南北,正統加身,孰謂胡虜不為中國之主?因此,忽必烈立志滅宋。從這一刻起,中華大地對峙分裂近400年的亂世,只能存在一個政權主體,即所謂正統之爭。在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大元”,以正統自居。天無二日,民無二君,忽必烈已經接受了中華的政治倫理。

如果在劉整降元之前,南宋還能借助地利優勢與蒙古軍隊打的有來有往,那麼在劉整之後,蒙古人也建立起了水軍。南宋軍隊已經沒有優勢了。

(襄樊之戰歷經6年)

所以,此時的南宋政權即使藉助發達的海外貿易線路,選擇到國外立國,也不可避免會遭到蒙元的追殺,就如同北元皇帝北遷後,朱元璋發起了11次北伐,目的就是在政治上摧毀元朝黃金家族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南明,都已經跑到了緬甸,不還是一樣被滿清政府追的無處可逃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相比之下,漢人復國後對待清朝皇帝還算是優容不少的。

(宋代海外貿易)

從南宋的角度來說,在當時的亞洲大陸上,只有南宋才能稱得上是元朝的對手,不管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至於經濟上,南宋更是甩蒙古人幾十條街,而且南宋的遠洋貿易很發達,航海技術也很高超。在當時的條件下,南宋確實有到海外新闢一國,緩圖中土的可能和實力。

張世傑沒有斷絕恢復之志,在海戰中派遣小船去接陸秀夫和少帝,陸秀夫擔心兵荒馬亂,拒絕上船,最終揹負少帝跳海殉國。張世傑還想侍奉楊太后尋求趙氏的後代而立位,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少帝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

再後來又颳起了颱風,張世傑船隊毀散,可謂諸事不諧,天要亡宋。將士們勸張世傑登岸,張世傑說:“不必了。我為趙氏,能做的事都做盡了,一君亡,又立一君,現在又亡。我還沒有死的原因是希望敵兵退,再另立趙氏以存祀啊。現在到了這個地步,豈非天意啊!” 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中溺卒於平章山下。

(宋軍戰船都是平底船不適合遠航)

當時的南宋王朝之所以逡巡在南部沿海,乃是希望藉助正統在茲的政治影響來喚起國內的反元起義,恢復故土。一旦捨棄中華,正統名分就會失去,從正規軍變成了海盜流寇,飽讀儒家詩書的士人君子安忍為之?況且父母兄弟,祖宗社稷都在華夏,一旦譭棄,何時才能恢復?中國人安土重遷的習性對南宋君臣前往還望開闢新國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漳浦趙家堡:汴派流芳)

如果崖山之戰,少帝不死,復宋之念就沒有斷絕,南宋君臣在中土已無立錐之地,必然要到海外開疆。臺灣、菲律賓等地,都是不錯的選擇。雖說必不可少有當地土人的襲擊,可能還會有疾病的侵襲等等,但是這些來自文明國度的南宋君臣,依然有可能在這些地方重新複製一次文明。

鑑真東渡,衛溫入臺,是海路險遠和疾病侵襲的例子。那個時候,去海外別立一國,難度還是很大的。如果能夠克服這些問題,以南宋的軍事能力,擊敗當地的土著,問題應當不大。

也許在平行宇宙中,崖山海戰中並沒有颳起颱風,張世傑早已帶著剩餘的南宋遺民,漂洋過海,再造了中華。


而知而行的歷史


公元1279年,南宋小朝廷大臣陸秀夫被元軍追趕,揹負8歲小皇帝趙昺在崖山海戰失敗後投海而死,南宋滅亡。從1268年忽必烈奪得蒙古汗位開始全力進攻南宋開始,到1279年南宋最終滅亡,南宋一直從未放棄過建立新政權的努力,只不過一直都停留在南宋故土境內,始終未超越國界,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作為原因探究:

一、偏安一隅已是兩宋傳統

宋朝從開國之祖趙匡胤、趙匡義兩兄弟起,就確立了先易後難、重在守內的基本國策,並將其定為歷代國君必須遵守的祖宗家法,宋朝的疆域成了歷代中國王朝中面積最小的一個。南宋開國之君宋高宗由於受到金人恐嚇,由此對北方遊牧民族產生恐懼,嚇的喪失了生育能力,在臨安建立南宋後,偏安一隅,沉溺於南方的美景和豐富的物產,真的是“只把杭州當汴州”,成了一位缺乏進取之心的君主。

到了1268年之後,南宋面對蒙古的全面進攻,臨安被攻破之後,南宋的殘餘勢力依舊堅持在抗爭,只不過這些小朝廷都是建立在南宋故土境內,不過想想宋朝在國富力強時對北方被金人、蒙古人佔據的肥沃土地、城池、人口都無心去收復,又怎麼會在國破家亡時去異域開疆拓土呢?

二、缺乏強有力的武裝軍事力量

宋朝從北宋趙匡胤著名的“杯酒釋兵權”開始就確立了重文輕武的治國理政思想,吸取五代十國時期呈現的“風水輪流轉,皇帝大家做”亂象的教訓,宋朝歷代君主都非常注重對武將的打壓,並且制定了很多措施以分割、限制武將權力,如將軍權一分為三,分屬樞密院掌兵符以享調兵之權但不直接控制軍隊;三衙掌軍隊平時訓練及日常事務但無調兵之權;遇有戰事,則由皇帝直接任命將帥領兵作戰,所要達目的就是將“發兵之權”與“握兵之權”相分離,以防止武將擁兵為患,防止黃袍加身的故事重演。到了南宋,一旦武將稍有威望,朝廷就會想方設法加以剷除,著名將領岳飛不就是在“莫須有”的罪名之下被殺害的嗎?在此國策之下,武將們一直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被文官看不起,又怎麼能指望他們帶兵打仗、征戰沙場呢?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

其次,宋朝奉行養兵政策,凡是遇到災荒,朝廷就派人去災區去招募軍隊,目的不過在於防止災民暴亂,這些人中除了身強力壯者被編入中央禁軍外,其餘的多數被編入廂兵、鄉兵用以維護地方治安,平日裡也疏於訓練,說白了就是一群放下鋤頭的農民,其戰鬥力可想而知了。南宋的中央禁軍多數在與蒙古的戰鬥中消耗殆盡,所剩的多數已是由失業民眾中招募而來的缺乏訓練的地方廂兵、鄉兵,大批優秀的將領要麼被奸臣賈似道陷害至死,要麼在前期與蒙古的戰鬥中犧牲,一句話,此時的南宋在武裝力量方面已經是無力迴天,連佔有地利條件的故土都守不住,又怎麼能指望他們去異域重新建立政權呢?

三、東南亞不是隨便就能征服的

南宋建立者宋高宗趙構

首先,東南亞自然氣候方面與中國南方差距巨大,中國南方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東南亞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習慣於中國南方氣候的南宋人莫說沒有去,就算是真去了,估計也會是悽慘結局;再者當時的東南亞土地上已經建有古越南、暹羅等國,這些國家雖小,可是人家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也不是輕易就能被征服,繼南宋之後擁有廣闊疆域的元帝國都在征戰東南亞中鎩羽而歸,又何況是已經日落西山的南宋小朝廷呢?

最後,當時的生產力落後背景下也不具備長途運輸兵力至東南亞進行戰爭的交通條件和物資條件,回顧歷史,兩宋最強盛時期的帝王都無力進行的軍事活動,又豈能指望這些風雨飄搖的南宋小朝廷去完成?所以,不是被蒙古打敗的宋朝主觀上不跑下去東南亞建立國家,而是此時宋朝客觀條件已經宣告其回天乏術,接下來的只有滅亡。


國家人文歷史


晚宋就已經有人想到,可以去東南亞了。

當初,宋軍退到崖山,水軍有相當的優勢。張世傑主張在這裡背水一戰,然而,這只是當時的一種意見。左丞相陳宜中就主張前往占城,利用海上優勢,與元軍長期對峙。然而,崖山一戰,宋軍不勝,陸秀夫抱著八歲的趙昺跳海自殺。立足東南亞的方案也就無法開展了。最後,陳宜中客死暹羅,也就是今天的泰國。

那麼,陳宜中到底有沒有合理性呢?

先說一下其中的合理之處。

南宋時期,海上貿易空前繁榮,宋人去往東南亞也越來越平常。南宋筆記小說中,就有很多故事,講某人飄海到東南亞某國,在那裡做生意成了大富翁,甚至和當地人通婚,還做上了大官。

一直以來,占城與宋朝的關係相當不錯。對於占城來說,最大的威脅是北面的南越(即現在的越南),北宋與南越直接兵戎相見,占城則是北宋主要的盟友。南宋時期,占城更是重要的貿易伙伴。有了長期的聯盟與信任,所以陳宜中提出前往占城是比較合理的——比如他就不會說我們去南越吧……畢竟關係不好。

但實際上,這個方案操作起來非常困難。

首先,占城國很小,實力很弱。如果大量宋人來到占城,投奔自己的天子,他們在占城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索性推翻了占城原有的政權,變成了南南宋,那說起來其實也不仗義。

更重要的是,元軍並不是沒有進攻佔城的能力。事實上,元軍曾兩次出兵占城。雖然均以失敗告終,但這只是元軍的試探性攻擊。組織這樣的海上遠征,對於元朝來說,成本過高,收益並不明顯。所以也就牛刀小試一下。如果整個南宋朝廷都在占城,元朝以舉國之力,發展水師,情況可能就會非常不同。

但總體來說,陳宜中的方案不是完全沒有價值。當時如果能將某位皇子或者宗室帶到占城,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野武將


說起來南宋也夠倒黴的,北方的金國經歷了幾十年的奢靡生活之後,終於變得弱不禁風,沒想到北方草原上卻崛起了讓人無法戰勝的蒙古帝國。不僅如此,在忽必烈當上,皇帝之後,為了打敗南宋,召集了整個帝國境內的軍隊向南宋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南宋的滅亡是肯定的了。

那麼宋朝為什麼沒有去東南亞建國呢?

其實無非就是三個原因:沒想過要去、想去也去不了、去了也打不過。

沒想過要去。

宋朝這個朝代,與漢唐時期不一樣,宋朝自從建立起就缺少一份雄才大略的氣質。著名的澶淵之盟就是例子。這個盟約簽訂之後,每年數十萬的歲幣,竟然讓宋朝上下沾沾自喜,這是因為每年幾十萬的花費,遠遠低於和遼國發生戰爭的軍費。可是,宋朝的偏安政策,也永遠失去了幽雲16州,也為以後北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而南宋還不如北宋,在北方強敵壓境的時候,全國上下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他們哪裡還想過去海外建國,重振大宋呢,他們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格局。

想去也去不了。

早在唐朝時期,大批的沿海居民就已經有了下南洋的行為。所以在宋朝的時候,當時的中國人對東南亞地區的瞭解還是非常詳細的。所以,也沒準兒,到最後宋朝君臣想過去東南亞建國。可惜的是,即便宋朝想要去東南亞建國,也沒辦法跨海遠航。

因為宋朝軍民在撤到崖山的時候,已經被元朝的海軍追上。崖山一戰,宋朝海軍全軍覆沒,不願意投降的10萬軍民蹈海自盡。因為,他們已經無路可走!

去了也打不過。

試想一下,假如元朝的軍隊,沒有那麼快追上宋軍,而陸秀夫等人確實想要去東南亞建國,那麼他們成功在東南亞等過建國的可能性也是極低的。因為當地的軍隊戰鬥力也極強,不是弱宋所能夠對付得了的。

宋朝滅亡後,忽略曾經派出一千首戰船前往爪哇試圖佔領這裡。沒想到卻被當地的軍隊擊敗。所以可見,東南亞地區的小小島國,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弱小。他們能打敗元朝的軍隊,理論上講打敗南宋殘軍更容易。

(紅圈處就是爪哇島)

綜上可見,宋朝的實力、眼界等各方面,不具備讓他們經略東南亞的能力,所以被元朝滅亡就是他們的最終宿命。


歷史風暴


曾有網友認為,倘若南宋在崖山海戰之前,選擇南征東南亞地區,那麼,是否南宋可以延續下來,甚至可以利用東南亞做根據地,收復南宋山河。


但是實際上,這隻能說是一個夢。

因為蒙古已經提供了答案。

早在蒙古吞併大理國以後,蒙古就曾經和當時的越南發生過軍事衝突,結果,雙方互有勝負——越南固然抵抗不過蒙古大軍,但是,蒙古想吞了越南,很困難。

因為越南的氣候、地利、人和,都是阻擋蒙古大軍的南下障礙。

因此蒙古被迫放棄了對越南的征服。

此外,元朝和緬甸也曾發生戰爭,結局就是緬甸的朝廷垮了,但是,元朝沒能在緬甸建立統治,原因和越南一樣。

也就是說,打垮一個朝廷容易,但是征服人家整個國家很難。

就好比八國聯軍當年可以攻佔北京,打敗清朝朝廷,但是指望吞併整個中國,當時的列強都沒那個幻想——想吞併中國的,無非是日俄,但是,日俄也沒敢幻想一口吞下。

因此照比這些例子,如果南宋南征東南亞,只會一方面面臨當地土著的拼死抵抗,一方面要被元朝大軍追殺,最終,敗的更慘。

所以,這個路子走不通。


辰州觀海


首先,因為地形原因,在宋代,要攻打東南亞,第一選擇就是打越南。元朝統一後,元世祖忽必烈攻打了越南三次,都失敗了。如果蒙古打敗了宋朝,越南抵抗了住了蒙古,你會認為越南抵抗不了宋朝嗎?

第二,東南亞不但不是人煙稀少,而且人口稠密。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種水稻的地方,人口密度都特別大。越南那時候的農業水平完全不低於宋朝,占城稻就是宋朝從越南引進的,所以宋朝去東南亞將面對的是農業文明發達、但“不服教化”的人民,這無異於送死。


劉權林


首先糾正題目的一個錯誤,宋朝存在於公元十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末,這個時期的東南亞並不是等待宋朝派軍隊去佔領的荒地或荒島,至少當時有三佛齊國、真臘國、占城國和交趾國(交趾就是在宋代獨立的)等多個政權。

因此,如果宋朝的殘存勢力想要攜帶幼主前往東南亞避難,或是在那裡隱姓埋名,或是為復辟做準備,必須要解決下面兩個問題:東南亞已存在的政權,能不能接受宋朝的君臣?除此以外,元朝的軍隊會不會達到東南亞去?很顯然,倘若不能接受,那就無處可逃;倘若蒙古追兵前來,就算暫時逃到東南亞最後恐怕也於事無補。

事實上,宋朝面臨徹底覆滅之際,確實曾有大臣提出要奉幼主趙昰、趙昺逃到東南亞避難,這個人就是當時的丞相陳宜中,史載“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但倘若宋朝君臣真的逃到占城,就能夠獲救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為元朝的軍隊是能夠打到占城的。

至元十五年(1278),忽必烈派福建行省左丞唆都等招諭諸蕃,“未幾,占城、馬八兒國俱奉表稱藩”。至元十六年(1279)六月,“占城、馬八兒諸國遣使以珍物及象犀各一來獻”。換言之,元朝和占城之間存在外交往來。如果元朝以朝貢關係的名義,要求占城交出逃亡的宋朝君臣,結果會怎樣呢?

至元十九年(1282),元朝準備立占城行中書省,以丞唆為右丞,並派兵征討占城,一度攻入占城國都大州。雖然元朝在東南亞的軍事行動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戰爭的過程表明:倘若元朝憑藉軍事實力,要求占城交出宋朝君臣,占城是否會為他們與蒙古人一戰?

答案是很明確的,就不要抱著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HuiNanHistory


在回答宋朝滅亡時為什麼不去人煙稀少土地肥沃的東南亞建立國家,之前先了解一下南宋的歷史。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分北宋和南宋,歷十八帝三百二十年。




宋朝最後一任皇帝趙昺畫像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北宋初期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採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另一方面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舉南侵,造成了靖康之恥,北宋滅亡。趙構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攻佔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戰後,宋朝徹底滅亡。




為什麼宋朝不去東南亞建國?

首先,封建王朝思想,認為中國以外都是蠻荒之地。

第二,那個時候交通不發達,要建國必須的有強大的軍隊,要想運輸軍隊也是大問題。

第三,東南亞小國很多,也不是能輕易征服。

第四,南宋經歷多年戰爭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國力衰弱。

第五,蒙古大軍所向披靡,已經征服歐亞大陸,南宋跑到哪裡都會趕盡殺絕的,已無路可走。


永樂1979


不請自來。。。

很多朋友都是看演義長大的,以為演義就是歷史,可嘆。。。後人對趙構誤解太深,對宋誤解太深,趙構力保小朝廷不失,已是很大的功勞了,趙構一開始從沒放棄過努力,一直到援淮失敗。

1.實力在那裡,是真打不過。

我們沒必要指責誰,這是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天然優勢,口號不能退敵,鍵盤不能殺敵,是真打不過。後世蒙古橫掃亞歐,當時所有的國家所有的民族都是軟蛋嗎?不是不反抗,而是實力不行,實在是打不過。

金國當年恐怖到什麼程度?遼國的戰神耶律大石,也無力迴天,這是遊牧對遊牧!當年的金國確實強,將星閃爍,隨便拉一個就夠宋遼喝一壺的,不說名將,完顏婁室完顏銀術,歷史上並不出名吧,可這兩貨,滅遼攻宋,幾無敗績(感興趣的去搜來看看)!

後來蒙古做大,“聯蒙抗金”,後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這無異於與虎謀皮,但宋朝還是做了,難道真不知道唇亡齒寒的後果嗎?不要輕視古人的智商,但是沒辦法,國仇家恨在那,宋人從未曾忘記,金國滅亡那陣,宋將還了金國一個“靖康之恥”,就可以看出,百年來,宋對金的仇恨是刻在骨子裡的!

2、重文抑武

宋朝重文抑武,是有傳統的,因為趙匡胤黃袍一披就成了皇帝,來得太容易,所以後面防著武將。

軍事方面,宋沒有馬產地,這是硬傷,沒有騎兵,即使打勝了,也只是擊潰,而不是全殲,人家跑的快,兩條腿能趕上四條腿嗎?所以無論怎麼打,金國的有生力量從沒減弱,這就是遊牧民族的天然優勢。

宋不想要產馬地嗎?不是,宋一開始,就圍繞河套地區打來打去,可沒辦法,打不過。

宋過於重文抑武,確實是一敗筆,危難之際,都是文官棄文從武,宗澤李綱都是例子。但是到了趙構這,反過來了,北宋被打得滿地找牙,開始倚重武將,不倚重也不行啊,“搜山檢海捉趙構”呢,這時,文武矛盾又出來了,武將一遭得勢,開始張揚跋扈,文官又看不慣了,這就是為毛岳飛死的時候,朝堂那麼平靜,幾乎沒有一個人跳出來阻止的原因。

3、援淮

南宋對金國唯一一次可能翻盤的機會,就是援淮,都已經快把金國主力裝進口袋了,可惜由於配合失誤,貽誤了戰機,而主要責任,卻是我們津津樂道的嶽大爺。這次戰役,趙構不可謂不努力,不可謂不豪賭,一再催嶽大爺快點再快點,把自己的御前軍幾乎全壓了上去。

結果呢,反勝為敗,不光敵人跑了,還把趙構自己的御前軍,幾乎賠了個精光,這是當時趙構唯一能好好使喚的嫡系啊(靖康之後,宋軍多為私軍,俺們熟知的岳家軍 韓家軍 劉光世等,其實都是私軍,自主性非常大),換誰都會吐血,援淮之後,“帝始有誅飛意”。

援淮之後,趙構痛下決心,收兵權,韓世忠劉光世等都比較乖,嶽大爺鬧情緒,於是,結果就那啥了,援淮是口子,“告首狀”是最後一根稻草。

南宋對金國,真沒有多少可誇耀的戰績,“中興十三功”在那,岳飛的都沒排上,這可不是趙構評的,是岳飛平反之後趙宋朝廷評選的!岳飛的主要功績在平亂,那也是岳飛和趙構的蜜月期。

沒必要苛責誰,實力使然,就象當今的美帝一樣,過於強大,很多國家不是不想打,是真打不過。

4.不寫了,偏了題主的題目了。最後說一句,當年東南亞不是人煙稀少,越南別小看,夠強的,中原王朝打了那麼多次,都沒有完全征服,蒙古夠流弊吧,橫掃亞歐,也沒把越南征服!

宋朝是一個如夢如幻的朝代,士大夫的理想之朝,經濟極度發達,打敗了就賠款,賠那麼多也沒把宋拖垮,“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就是近代資產階級萌芽的影子!可惜被外族掐斷了,明朝後期,也是資本主義萌芽的階段,又被外族給掐斷了,我泱泱大國之苦難,由此開始,可悲可嘆!


泥人171753399


首先,南宋君臣其實是考慮過去東南亞發展的。但是,去東南亞的這個方案,在當時是支持率最低的。為什麼呢?因為去海外便意味著逃跑,這與當時的主調是很不搭的。當時的主調是同仇敵愾,一心抗蒙,視死復國。寧願戰死,也不能後退一步。如果在那時候有人提出去東南亞的方案,肯定會遭到大家批駁。

(崖山海戰)

唯有一種可能,就是皇帝自己提出去海外,這種意見才會受到重視。比如南宋初年金兵南下的時候,宋高宗就提出要躲到海外去,於是就到海上去晃了一些時候。但南宋末年,元軍佔領臨安後,皇帝都是小皇帝,不可能有發言權。

皇帝沒法提,大臣們自然不敢提。當時的右丞相陳宜中就有想去東南亞的想法,不過他不敢直接說,只是說要去東南亞的小國占城借兵。最後他兵沒有借來,南宋又全軍覆滅,他因此在歷史上留下了當逃兵的恥辱印象。

後來,當南宋君臣被元軍追到崖山的時候,當時又有人提出去海外。不過軍隊首領張世傑卻說,連年東躲西藏,哪裡有盡頭?不如今天就在這裡決一死戰。也因此,有了崖山海戰的慘烈情況。

其次,南宋君臣真去東南亞,未必能在當地站穩腳跟。

(蒙古大軍)

由於整個兩宋期間,承受著來自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強大壓力,因此,兩宋除了保衛京城外,幾乎所有的軍事力量,都囤積在北方,南方基本上沒有什麼經營。因此,東南亞諸國也紛紛自立,不再把宋朝當回事。不再來朝拜,也不再認宋朝為宗主國。比較典型的就是東南亞的強國安南。安南在唐朝的時候屬於唐朝的地盤,唐朝在那裡設置了安南都護府。五代的時候,安南獨立,北宋並沒有收回來。後來安南發生改朝換代的政變,北宋企圖去幹涉,結果人家並不理睬它,它也沒有辦法。

從這裡可見看出,東南亞各國對南宋皇帝並沒有“奉迎天子”的感情,一旦南宋君臣去那裡,必然要和當時作戰。同時,當地政權害怕蒙古人,也會拼命反抗。因此,南宋君臣就算去了東南亞各國,也未必就能站穩腳跟。

有人可能會說,崖山海戰後,陸秀夫的兒子陸自立不是去爪哇島建立了一個順塔國嗎?這說明去東南亞建國是有可能的。不過,陸自立可以建,陸自立建了元朝不會管。若是南宋皇帝去那裡建國了,元朝還會不管嗎?

(陳宜中)

第三,實際上南宋君臣也沒有什麼合適的東南亞地方可以去。

臺灣是不可能的,因為南宋君臣已經從福建來到了廣東,福建被元軍佔領,他們去不了。

安南等周邊國家也是不可能的。蒙古人為了滅亡南宋,最早就是採用下大包圍的辦法,先就已經把安南等周邊國家給征服了。雖說安南一直口服心不煩,但是,一旦他們接納南宋君臣,他們會死得很慘。事實上,蒙古人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他們除了佔領大理(雲南)外,還及時出兵佔領了安南下方的小國占城。一旦南宋君臣有這樣的戰略轉移,他們將從三路出兵攻擊安南。

還有更重要一點,就算南宋真去了東南亞,把國家建起來了,但是,他們依靠東南亞的力量,能實現復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