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2018國務院大督查來了 查什麼、怎麼查、誰來查?

2018國務院大督查來了 查什麼、怎麼查、誰來查?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雯)一年一度的國務院大督查如期而至。據新華社消息,8月22日,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實地督查啟動,31個國務院督查組將分赴各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情況開展實地督查。

部級領導“掛帥” 為期10至12天

按照工作安排,每個國務院督查組實地督查1個省(區、市),為期10-12天。

實地督查結束後,國務院將派出6個督查組,帶著基層反映的問題對國務院30個有關部門或單位進行實地督查。

國務院督查組組長由部級領導幹部擔任,成員從有關部門和地方抽調,同時邀請了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以及專家學者參加督查。

實地督查期間,督查組將採取一對一訪談、小範圍座談、明察暗訪等方式,深入企業、社區、醫院、高校、科研院所、辦事大廳等基層一線,聽取企業家、創業者、科研人員和基層幹部群眾的意見建議,瞭解掌握第一手情況。

按照“開門搞督查”的工作要求,國務院督查組還將對群眾通過“我為大督查提建議”微信小程序、郵政專用信箱反映的突出問題線索有針對性地組織調查核查。

對督查發現的典型問題,將約談負有領導責任、監管責任的負責同志,督促有關方面立行立改,確保整改落實到位。

重點督查民生改善等五大內容

據瞭解,實地督查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目標任務貫徹落實,重點聚焦五個方面。

一是打好三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和推動落實情況;

二是持續擴大內需和推進高水平開放,尤其是促進有效投資、積極擴大消費、穩定外貿出口、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等工作情況;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情況,重點是簡政放權事項落地、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優化政務服務、減稅降費等工作情況,全面開展營商環境重要指標調查;

四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主要是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打造“雙創”升級版情況;

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別是就業、醫療、養老政策落實,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工作情況。

歷次大督查已問責2500餘名責任人

記者注意到,自2014年起,國務院已進行四次大督查,今年是第五次。

國務院大督查被視為促發展的“利器”,並逐年升級。2014年第一次大督查,國務院派出8個督查組分赴16個省(區、市),27箇中央部門單位接受實地督查。

2015年,這組數據升至11個督查組、18個省(區、市)、35個國務院部門和單位。

2016,國務院大督查首次實現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覆蓋,督查的30個國務院部門、單位,基本涵蓋了中央政府主要職能部門。

2017年的第四次大督查,國務院共派出18個督查組,分赴18省份。18個督查組組長,均由國家部委副部級領導帶隊,涉及金融、教育、衛生、財政等多個領域。

2015年第二次大督查首次啟動了對行政不作為的問責。截至目前,針對重大項目建設拖期、財政資金沉澱、土地閒置、保障房空置、涉企亂收費以及套取挪用侵佔扶貧、醫保資金等政策落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2500餘名責任人被問責和處理。

其中,2015年8月至12月,針對國務院第二次大督查發現的財政資金沉澱、土地閒置、項目拖期、保障房空置等問題,國務院辦公廳會同有關部門分三批開展督查問責,共依法依規問責382個突出問題,問責處理1456人。

2017年2月至5月,國務院辦公廳針對第三次大督查發現的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拖期、財政資金沉澱、“放管服”改革落實不到位、涉企亂收費、公租房空置、醫保資金管理使用不到位、套取挪用侵佔保障房資金和扶貧資金等117個問題,會同各有關地區和部門分別進行了核查問責,1089名相關責任人受到處理。

在問責的同時,國務院對主動作為、工作有成效的地區予以通報表揚,在資金、項目、土地方面給予激勵措施。

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對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一次性提出了24項激勵措施。

2017年4月,根據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結果,26個省(區、市)、90個市(地、州、盟)、127個縣(市、區)共243個地方得到通報表揚,組織兌現24項激勵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