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么评价临县人?

法科尤儿马泽儿


谈及山西吕梁,不得不提的是临县。尤其是在山西省会太原,提及对于吕梁临县人的看法,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贬义,甚至于有了“防火、防盗、防临县人”的说法。

“临县人”几乎成了道德突破底线的代名词,口碑差评化到了众口一词的地步。

临县,地处吕梁山西,西临黄河与陕西相望。

全县总面积近三千平方公里,却是“五山四沟一分平”。在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上,养活了整整六十多万人,其中的农业人口比例占据高达百分之八十七以上。作为山西省仅次于洪洞县的人口大县,人力资源丰富到常年外出务工人员高达人口比例的近百分之三十,遍及全国及全省各地,实为劳务输出大县。

正是因为临县人遍及全国各地,尤其是在山西省省会太原,普遍口碑极差。几个人在一起聊天,能就着“临县人”的话题聊到忘了回家的地步。似乎关于这个问题,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和讲不完的事例。包括“偷奸耍滑、瞎侃乱撇、狡诈吝啬”等等,几乎每一个负面词语都可以用到临县人身上,也几乎人人都能信手拈来一段具体事例来描绘下身边的临县人。

这种共识也令一些临县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临县人,在羞愧、气愤和无奈的同时,不得接受现实,急于辩解给出这样的回答:我不是所说的那种“临县人”!

临县人到底咋了?如此的被“妖魔化”。

历史悠久的临县,早在西汉年间就开始置县,虽历经临水、临泉等名字的更替,元代升为临州,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临县”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临县,千沟万壑,十年九旱,气候环境恶劣,“几乎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每平方公里养育超过200人的奇迹。按照临县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每平方公里仅仅只能够8个人生存。

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临县家,黑豆茬”,意思是临县人自私吝啬,偏执难于沟通不好相处。

“黑豆茬”是黑豆的根和茎。极度顽强的生命力的黑豆,只要向阳的山坡上,不管是风调雨顺的年景,还是大旱龟裂的时节,都能够茁壮成长。因为生命力强,根深茎硬,收割时候浑身长刺伤人,号称“铁杆庄稼”。

上千年来,由于人多地少,为了生存在地形破碎的千沟万壑间不断开垦,水土流失严重。为了填饱肚子,勤劳的临县人如同“黑豆茬”般在贫瘠的土地上扎下顽强的根。一代一代繁衍下来,用聪明的头脑坚强地站立在吕梁山之颠。

不管怎么样评价临县人,有一条是大家公认的,就是“天上紫微星,地上临县人”,临县人很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