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何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高仪明


本就不是一家人,何苦非要一家亲?车臣只是俄罗斯的盲肠,历代领导人,说拉拢就拉拢,说打你就打你。这样的北极熊,谁愿意亲近?为自由而战!

▲ (车臣共和国的美丽女子)

车臣是一个民族,不是俄罗斯族,而是俄罗斯境内的少数民族,跟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关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两家人的历史,就知道为啥他们要闹独立。

俄罗斯境内有19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俄罗斯族,其他都属少数民族。民族多了,信仰不同,利益复杂,就难免有矛盾冲突,而历代领导人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车臣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地区,人口不多,日子过的一直很安稳。

15世纪,强悍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到处征服,车臣人也成了他们的目标,经过顽强抵抗,车臣人还是不行被强幸,转而信仰伊斯兰教,投向了穆斯林阵营。

但信仰伊斯兰教的车臣人离阿拉伯世界很远,跟俄罗斯、格鲁吉亚很近,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信奉藏传佛教的蒙古卡尔梅克人和哥萨克人等却看他们不顺眼,彼此之间隔三差五打仗,冲突不断升级。

车臣人很顽强,也能打,矛盾冲突一直持续到18世纪,终于还是被强大的北极熊——俄罗斯帝国征服,之后一直作为俄国的一部分,属于俄国这个统一国家,着实消停了一段时间。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立俄罗斯联邦,车臣倒是很乖,继续留在俄联邦。

1922年,苏联成立。鉴于很多车臣人加入红军,且在十月革命期间及以后作战英勇,表现良好,列宁让车臣人所在地区成立了车臣自治州,隶属俄罗斯联邦。

车臣实行的是民族自治政策。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车臣人可能不会闹独立。

但列宁去世后,继任的斯大林没这么好说话。

斯大林的民族政策是高压统治,他知道车臣人不好搞,就强行把车臣自治州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成为一个自治州,后来又把自治州单独出来,搞了一个“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且隶属到俄罗斯联邦的北高加索联邦之下。

很明显,车臣人的地位被降低了,他们很不服气。“任何一个车臣人都没有在任何地方企图向领导讨好过,他们在领导面前总是骄傲的,甚至是公开抱有敌意的。……车臣人只尊重敢于反抗的人。”

这样看来,车臣人最不服的就是斯大林这种领导,以至于苏联境内其他190多个少数民族都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屈服了,惟一不肯屈服的就是车臣人,开始酝酿搞独立。

不过,斯大林无比强大,车臣人没有实力独立。直到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惨遭德国“闪电战”打击,险些被德国干掉,车臣人也很不地道,抓住机会与纳粹德国合作,谋求独立。

斯大林对关键时刻倒戈的车臣人绝不客气,他撤销了车臣自治共和国地位,把近百万车臣人像放羊一样赶到一起,用了6000个火车皮,强行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和西伯利亚。

此举无疑是火上浇油,车臣人强压怒火,但迟早会爆发。

赫鲁晓夫上台后,一反斯大林政策,恢复了车臣共和国自治地位,并允许车臣人回归。

这个政策是人性化的,缓解了民族矛盾,但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特别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局势动荡,民族分离势力在车臣等地迅速膨胀,他们开始武装独立斗争,直至爆发大规模战争。

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是个强权人物,打的车臣毫无还手之力,甚至造成一场10万人死亡的屠杀惨剧,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矛盾。

车臣人硬打俄罗斯打不过,又坚持要独立,使得内部一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得势,开始使用极端手段进行反击,逐渐形成恐怖主义势力,向俄罗斯境内不断发动恐怖袭击。

1999年,车臣人偷袭俄内务部队哨所,挑起第二次车臣战争,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是一强硬汉子,坚决打击叛军行动,再次出兵车臣,以绝对优势碾压分离势力。这次,俄军直捣黄龙,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取得决定性胜利,宣告车臣共和国仍是俄罗斯联邦领土。

但打不死的车臣人不甘心失败,他们把反抗手段全面转向恐怖袭击,双方互相指责,俄罗斯指责车臣是“分裂国家的恐怖分子”,车臣把俄罗斯斥为“残暴的殖民者”,仍然冲突不断。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首先,我想说的是,目前车臣特别地“安静”,都不如达吉斯坦火爆。

我恰巧有个好朋友,是车臣人,但是是在莫斯科工作。据她说,其实现在车臣共和国的那个首领,现在是比较亲普京的。虽然当地大部分人是穆斯林,但其实随着2014年巴萨耶夫被炸死,车臣的向心力就越来越强。我去莫斯科找我这个车臣朋友玩的时候,刚好是克里米亚重新归于俄罗斯不久,她就非常自豪,觉得这是整个俄罗斯的一件大事,可以想见,这样的事情会增加他们对整个俄罗斯的一个自豪感和认同感。

第一次车臣战争是从1991年到1999年,我认为,这只是苏联解体后的一个必然的阵痛,普京先是用铁腕镇压了,然后又积极地开发车臣的经济,所以从2014年以来,车臣就比较稳定了。

另外,我5月份去科索沃看我朋友,但我的朋友已经拿到了塞尔维亚的身份证之类的文件证明,让他可以在国际上旅行更加顺畅。而且,现在科索沃的普通民众,基本上都不再谈大家是不是要独立啊之类的。

所以,政治有的时候就像游戏一样,充满了讽刺意味。


本来世界观


车臣为什么非要从俄国独立?看完我的分析,你就明白了

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历史是无数的浪花,时间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时间是一座大花园,你是是繁星,时间是蓝色的天幕。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百家号:海军说文化。今天小编给大家说一下,车臣为什么非要从俄国独立?看完我的分析,你就明白了。

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是相互矛盾的,事情有阴阳两极,很多事情不同人的看法根本不一样。就像明末起义军暴动,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清朝建立之后,很多人又怀念起明朝,全国各地也有不少的反清复明的运动。很多事情并不好说,从很多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车臣的问题根本不是他有多仇视俄罗斯的问题,根本就是民族融合的失败。就像中国的外蒙古,并不服从中国的管制,最后脱离中国,独立建国。车臣原本是个独立的国家,后来被沙皇俄国侵略,成为俄国的一部分。俄国人强制当地人学习俄语,但是很多车臣人排斥俄罗斯人,同化任务,推行的一直不彻底。

沙俄政府刚刚政府车臣,就被卷入了日俄战争,而且还吃了败仗。导致俄国对边疆的统治基础变得薄弱,战争的失败严重影响了沙俄的统治基础,人民不堪忍受贵族的层层剥削,奋起反抗。俄国经历,一战爆发,布尔什维克上台,列强出兵入侵等一系列事件让车臣地区得以趁机独立,直到苏军击退列强才再次进入这一地区。

车臣人口只有一百万,国土面积也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与俄罗斯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但俄罗斯现在却面临着三个问题。

第一、经济问题。俄罗斯成立以后,国家经济进入了大萧条时期,卢布贬值,无数人变得一无所有,而且俄罗斯也非常的孤立,没有什么国家的帮助,俄罗斯差点崩溃。车臣趁此良机,当然不会放过独立的机会。

第二,执政者问题。叶利钦虽然是国家的偶像,但是却没有将国家带入正轨,让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对车臣的独立,也是束手无策,白白牺牲了大量的俄国士兵。俄军副总司令员爱德华·沃罗比约夫大将以不向自己的人民开火为借口,擅自宣布暂停对车臣的攻势,并随后辞职。这样让车臣人民更加坚定了独立的信心。

第三,俄罗斯军队非常腐败,即使是交战双方,也能相互买卖武器。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够打败车臣呢?

现在,普京用铁腕手段,强力征服了车臣,在全国上下获得了极高的威望。

但是有人说,普京一死,车臣必反,但是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珍惜眼前的和平强大自己才是硬道理


津港越野人


车臣是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是俄罗斯190多个少数民族之一。曾经迁至乌拉尔山脉以东西伯利亚地区。目前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处在乌拉尔山麓以西在高加索山脉以北。但是这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文化独特。它之所以希望独立,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第一,车臣共和国,信仰与罗斯人信仰东正教不同,他们信仰伊斯兰教。

第二,由于人口少130万,地域面积少1.7万平方公里,在高加索山北麓在乌拉尔山麓西边。但是本民族战斗力旺盛。前苏联解体后,车臣并没有从俄罗斯独立出来。

第三,目前的车臣一些人沦为恐怖分子,成为社会动乱的源头。

如果车臣独立出来,四面都是俄罗斯领土,恐怕成为国中之国,也难以立国。

其实多民族国家,制造中央政府照顾到民族特点,实施民族自治的地区,就不可以过分追求!车臣之所以重新独立之心不死,其实就是国外势力支持煽风点火的结果!


锦绣中华一捧土


首先,车臣人不属于俄罗斯联邦的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也不信奉俄罗斯的主体信仰东正教。车臣人是生活在高加索的穆斯林。一个地区有从主体民族分裂的倾向,首先要有不同的国家认同,而车臣人在宗教、文化和价值观上都与主体民族俄罗斯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为车臣人拥有不同于俄罗斯的国家认同奠定了基础。但是,仅仅是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还不足以支撑不同的国家认同。

这就要看历史的记忆。车臣在历史上是独立于俄罗斯帝国之外的,是被俄罗斯用武力野蛮征服的土地,车臣人的抵抗一直在持续。正是因为对车臣人在二战中与纳粹德国的勾结的惩罚,斯大林将几十万车臣人强行驱逐到了今天的中亚地区,一直到赫鲁晓夫时期才允许他们返回故土。在这期间由于战乱和流离失所,车臣人历经了众多苦难,人口损失很大,随之增强的就是对俄罗斯的仇恨。

不同的文化历史和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再加上历史上的仇恨和伤痛,让车臣人对于俄罗斯的认同感很差,一旦外部环境具备,车臣的分离主义势力就会觉醒。


照理说事


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文化和种族的不同,具体而言,一个是斯拉夫民族,另一个是高加索土著含米特人后裔;一个信奉东正教,而另一个则是信奉伊斯兰教。其二则是双方的历史积怨。

而前者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车臣共和国的位置如下:

车臣处于北高加索地区。这个地方一项是欧洲的两大火药桶之一,另一个是巴尔干半岛。北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奥斯曼土耳其、波斯或阿拉伯帝国三大势力角逐的最前沿。由于三方势力在这个地方激烈角逐,使得北高加索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

18世纪末,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第五次俄土战争以后,将势力延伸到北高加索,种族和信仰的不一,导致车臣人无法接受俄罗斯的统治。1829年,已经归附奥斯曼土耳其的车臣尼亚(高加索伊玛目国)首领伊玛目加齐‧穆罕默德带领车臣人与俄罗斯进行了殊死搏斗,绝不接受俄罗斯异教徒的统治。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877年,总共打了将近50年。整个战争的过程是非常血腥的,双方对彼此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灭绝。整个过程不用说谁代表正义,谁邪恶,总之,一切都是带血的历史。

这样残酷的民族独立和宗教战争,使得双方结下了不可解的仇恨。

但是随着两者之间血腥战争的延续,这种仇恨越积越深,一直到了俄罗斯卫国战争期间,矛盾积累到了最高潮。

为了寻求民族独立,北高加索很多民族都开始行动起来,其手段基本上是试图借助希特勒纳粹德国的力量获得独立。这样就进一步刺激了苏联当权者的神经。1944年,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共38.7万多人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并撤消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而整个的迁徙过程极其血腥,这进一步加深了车臣人心灵上的伤痕。

但其实讽刺的是,斯大林本人并不是正统的老毛子,他是北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人,是车臣人的邻居,老乡。但这个老乡带给车臣和北高加索的,更多的是苦难。

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双方(车臣人和俄罗斯人)的矛盾已经到了无可修复的地步。大家可以想想,如果两个民族之间斗了数百年,一方的心理只有仇恨,另一方给这一方的只有屠杀,两者之间怎么可能有任何亲近感呢?更何况,信仰和人种又是如此的不同。

所以到了苏东巨变,苏联解体的时候,车臣人首选的就是独立。而老毛子当然是不愿意的,因为车臣共和国占据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也连接着里海和黑海的石油管道,另外,俄罗斯打了数百年,为的就是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的黑海出海口,如此重要的位置,俄罗斯人自然是不允许车臣独立的。这就有了苏联解体后的车臣独立战争。当然,叶利钦和普京对之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这种过程注定是不稳定的。只要老毛子一衰落,车臣独立苗头肯定会再度爆发。

毕竟,双方的积怨太严重了。


江上一峰青


北极熊原本是一个国土很小国家,在十五世界末,开始走向对外不断扩张的道路,北极熊对外扩张,最明显就是对领土的贪婪,经过几百年的扩展,北极熊国土横跨亚欧两大陆,在北极熊对外领土扩张中,其中在征服车臣过程中,最为艰难。俗话说,本不是一家人,非要一家亲。车臣在被北极熊征服之后,也不断地进行反抗,可是最终都被北极熊给吞并了,在车臣被北极熊纳入版图数百年中,车臣人民为何非要从北极熊独立那?其中原因众多。

首先,车臣与北极熊存在世仇问题。

十八世纪世界初期,北极熊开始对北高加索进行征服行动,并于1829年引发全面战争,是为高加索战争。伊玛目加齐‧穆罕默德在高加索战争中为了抵抗俄国,组成车臣尼亚是车臣国家之始。后来,双方互相屠杀,战争日渐激进和血腥,最后在北极熊大规模动员撃破,最终并入北极熊。

然在,在车臣并入北极熊之后,并没有融入毛熊,而是谋求独立的开始,之后,车臣不断进行暴乱,都被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巴米亚京斯基元帅平定,北极熊后面对车臣不断进行暴政,并且对车臣进行大规模屠杀,反抗的车臣人几乎被屠戮殆尽,最终车臣才得以沉静一段时间。

斯大林执政以后,由于在二战中,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在1944年,斯大林强行几乎将整个车臣民族搬出世代生活的家园,并且把这些人搬迁到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这无疑增加了车臣人的仇恨。

苏联解体之后,一分为十六,在饱受北极熊数百年压榨之后,车臣人看到其他国家纷纷脱落毛熊宣布独立,于是在1991年11月,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宣布独立,却得不到北极熊的承认,随后双方进行两次车臣战争,最终历经两次车臣战争,车臣最终还是没有独立出去。

纵观车臣数百年为谋求独立,不断与毛熊之间进行战争,这已经远远超过一半仇恨,是世仇,从车臣历经数百年为谋求独立而不断与毛熊进行战争看,可以看出车臣对于谋求独立渴望。

其次,民族问题。

无论是在沙皇时期,还是在苏联时期,毛熊在本国内推行的大沙俄主义,不断的排挤其他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强行推行沙俄主义,强迫其他民族接受。

毛熊在对待其他人数人的民族,也推行不等平地对待。此举都加深车臣与毛熊之间的仇怨。

再次,车臣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车臣历经数百年谋求独立,为何毛熊一直不断镇压,就是不同意车臣独立。这一切都源于车臣重要战略位置与丰富的石油资源。

车臣地处位置,连接着毛熊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素有“联结外高加索的生命线”之称。

车臣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石油被称为“现在工业的血液”,毛熊对外出口的收入中,资源收入占据很大的收入比例,加上重要的战略位置。自然,毛熊一直咬着不松口。

贝勒说:本身不是一家人,非要一家亲,毛熊与车臣积累的世仇自然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

我是贝勒,喜欢可以关注我,请大家指教,谢谢。


梅花三弄说历史


看看车臣的历史记忆,车臣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区。


13世纪蒙古帝国侵袭,14世纪帖木儿帝国蹂躏,15世纪奥斯曼入侵,车臣人在高加索不断抵抗外敌入侵,在17世纪末一下子波斯、奥斯曼和沙俄三个帝国都来抢这个小地方。

在第5次俄土战争中,叶卡大帝击败奥斯曼,并开始收回北高加索地区。

随后沙俄在这里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使车臣从1834年到1859年连续25年发动“圣战”反抗沙俄。

1867年沙俄对待车臣的暴政非常狠,直接将车臣从平原被赶回山区,再次激起大规模的反抗,而在1875年沙俄再次对车臣实行大规模民族屠杀。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允诺车臣实行独立和民族自决,然而在1921年又出尔反尔,红军直接开来镇压当地的白军和伊斯兰势力,车臣又丧失了独立权。

然而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等改革措施下车臣短暂地迎来和平,但是在斯大林上台后苏联的民族政策转向强硬,政府在1924年和1929年强行破坏车臣的信仰习俗和社会经济结构。


在卫国战争中车臣不计前嫌,共有3万车臣人加入红军作战。

但是在1944年苏联通过了迁移车臣人的命令,这直接无视车臣的战争贡献,车臣人被迫强制性迁徙到邻国,车臣自此国破家亡,而这次民族大迁徙给车臣留下了恐怖的记忆。


这次迁徙的过程中发生了各种骇人听闻的惨剧,车臣人也被无辜冠上“特别移民流刑犯”的罪名,而车臣在失去国家后还面对苏联的强制性“苏联化”政策,从1945-1957年这13年血与泪的历史烙在一代一代车臣人的记忆里,为后来的独立运动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政策彻底将“民族主义”放出笼子,随着1990年立陶宛第一个独立出去后,加盟国的独立运动就此起彼伏。

车臣也不落后,在1991年宣布脱离苏联和俄联邦,俄罗斯谈判无果后直接在1994年开打,这之后爆发了两次车臣战争。


直到第二次车臣战争后,换上了一位亲俄的总统,两者的关系才开始有所缓和。

但是就像苏格兰要从英国独立出去一样,两者之间的历史矛盾几乎不可调和,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缓和的关系靠着普京和卡德罗夫在维系着。

和平时期的车臣开始了重建国家的进程,希望这个短暂的和平可以延续下去。


虎历




每个民族都想独立自主,不受外来民族管制,但是有的民族因为实力弱小等原因,注定要被周边强大的民族统治。而车臣民族就是这种状况,它虽然想独立,奈何实力弱小,根本无法对抗强大的俄罗斯人。众所周知,车臣自治共和国是俄罗斯的85个联邦主体之一,名义上车臣有共和国的字样,但其实他只是俄罗斯统辖的一个行政区域罢了。车臣自治共和国坐落在高加索山脉上,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40万人,绝大部分都是车臣人,首府格罗尼兹。

而车臣之所以能够为我们耳熟能详,这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车臣与俄罗斯发生了战争,而且还打了好长时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车臣极端分子在俄罗斯境内制造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所以肯定为很多人有疑问,车臣人为何那么执着?为何一定要脱离俄罗斯独立呢?



其实说起来,车臣人被俄罗斯统治,也是当年沙皇俄国扩张的产物。近代是俄罗斯扩张的疯狂时期,俄罗斯在车臣地区与波斯人、奥斯曼人展开了地盘争夺,车臣就如同一块肥肉一样被这些帝国撕扯来撕扯去。最终这一块肉还是落在俄罗斯嘴里,后来俄罗斯把整个高加索山脉地区全部纳入统治,所以俄罗斯在扩张过程中征服了数百个民族,因此沙皇俄国也被称为民族大监狱。而车臣民族就是民族大监狱囚徒中的一员。

另外车臣人之所以对俄罗斯那么有那么激烈的反抗,还是当年苏联时期的历史纠葛,二战中,斯大林对车臣民自我展开了清新行动,理由是车臣人勾结纳粹德国企图独立。最后把整个车臣民族近40万人全部流放到中亚地区,在流放过程中,车臣死伤无数,差点导致整个车臣民族的灭亡。虽然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允许车臣人回到家园,但也弥补不了巨大的伤痕,也导致车臣人与俄罗斯人彻底的离心离德,仇恨越积累越大,是时间难以填平和弥补的。



另外车臣人非常凶悍,特别是信奉了伊斯兰教之后,又加上了极端信仰的力量,别看俄罗斯军事力量强,但在镇压车臣人还是花了很大力气,早年在叶利钦当政时期,镇压车臣独立,还出现多次军事失利,最终在普京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才彻底走向败亡。即使到现在车臣人也不可能罢手,彻底放弃独立,只要俄罗斯国力衰弱,车臣人肯定会第一时间独立。


大正看世界


毫不夸张地说,车臣是俄罗斯强国之路的祭品。

彼得一世改革后,沙俄走上强国之路,开始四面扩张,但一直无法控制高加索地区,尤其是车臣,一直是高加索地区抵抗沙俄的主战场。终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高加索战争”,在1859年,车臣并入沙俄。此后,车臣一直是沙俄的内部隐患,每半个世纪就会爆发一次车臣战争。

“十月革命”后,车臣积极抵抗白军,成立苏维埃山地自治共和国,当时苏联和车臣关系很不错。但蜜月期很短,苏联强硬实行集体农庄政策,加上车臣人人都有马,被划为富农,这在政策上对车臣极为不利。最终激起车臣人的反抗,从1929-1935年,一共爆发将近300次车臣抵抗集体农庄事件。斯大林意识到他们无法驯化,将他们集体迁往中亚。

苏联解体后,车臣成为俄罗斯复兴的垫脚石,成就了日后的“普京大帝”。

为何车臣不认同俄罗斯,对此反抗。纵观车臣纳入沙俄历史,车臣人从民族、利益、政治的认同和俄罗斯极不相符合。

苏联解体后,二十一个自治共和国中,有两个拒绝签署条约加入俄罗斯联邦,一个是车臣,另一个是鞑靼斯坦。而鞑靼斯坦在1994年之前,也签署条约加入俄罗斯联邦,争取到优惠的自治条件。相比之下,车臣的现状及未来则深深值得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