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战时德国是有王室的,后来他们去哪了?

西南65360448


1871年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史称霍亨索伦王朝。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意志帝国已掌握在霍亨索伦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威廉二世手中。如果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威廉二世是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当仁不让的男主角的话,那么当战争一爆发,威廉就将第一次沦为配角。威廉二世根本没有做好去领导德国巨大战争机器,指挥战争的权力实际上也因此转移到了参谋本部的容克军官团以及前线。

1918年8月,德国在西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在此之前,俄国的退出战争还曾让威廉有过一阵似乎无限接近胜利的欢喜,但美国的参战惊醒了这场春梦。眼看败局已定的鲁登道夫此时决定卸下军事独裁者的担子,找到威廉二世要求立即停战,之后干脆化妆跑到了瑞典避难。

最致命的是,德国国内此时也爆发了革命。身才比利时前线的威廉此时还坚信军队是效忠他的,计划带军队回国平叛,但他的三十九个将军里面只有一个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11月10日,在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之后——他的首相马科斯亲王宣布罢黜威廉的皇帝尊号,威廉决定流亡荷兰。从此,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祖国。

(晚年流亡于荷兰的威廉二世一家)

幸运的是,和威廉有亲戚关系的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接受了他的政治避难,并且还坚决顶住了协约国要求引渡战犯的压力。就这一点而言,威廉比尼古拉二世幸运太多,让他在众叛亲离之时感受到了即使得意时也鲜少有的亲情。他可怜的表弟“尼基”一家1917年退位后曾有机会赴英国避难,但却遭到了另一个表弟乔治五世的拒绝,最后“尼基”一家在西伯利亚全部死于布尔什维克的枪口之下。

“我将返回,只有当德国人民乞求我来拯救他们的时候——召唤我,正如他们曾经的拒绝我!” 威廉在荷兰带着强烈的背叛感注视着一战后混乱不堪的祖国,他将魏玛共和国蔑称为“香蕉共和国”,坚持认为只有传统的普鲁士价值观才能挽救德国。他警告说,复辟之后“要让军官和官员们,特别是贵族们,以及所有背弃我的人流很多很多血,直至血流成河”。

即使国内有如兴登堡这样的铁杆保皇派,但威廉始终没有等到回銮的那一天。在流亡的痛苦煎熬之中,威廉走向了反犹主义。在共同的反犹价值观之下,威廉一度和上台前的希特勒走得蛮近。但威廉身上毕竟还有那么一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旧欧洲传统价值观,但他对于希特勒的寒微背景和粗鄙行事风格始终不能接受,坚信“新帝国不会从一个啤酒馆中产生”。

当希特勒的屠刀在1938年的“水晶之夜”终于砍向犹太人时,血一般的事实惊醒了威廉。“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对作为德国人感到耻辱”,威廉向自己的随从宣布,所有“正派的德国人”都应该大声抗议纳粹的迫害。

如此,威廉与希特勒彻底决裂了。当然,希特勒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在德国复辟君主制。

在被逼离开帝位,去国离乡22年之后,威廉终于又有机会跟自己最热爱的的军队在一起了——1940年,德军攻入荷兰后,威廉眼含热泪着与德国军官们一起聚餐,心潮澎湃地将他们取得的辉煌胜利与1870年代的普法战争等同而论,他在位时的那些旧帝国荣光仿佛鸳梦重温一样都回来了。显然真正让皇帝激动的是普鲁士的尚武传统而不是法西斯主义。在威廉心目中,纳粹是纳粹,德国是德国,两者并不能划等号,他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人的老普鲁士精神就像在1870-1871年那样,再度展现风采。指挥这场战争的主要将领,都是从我的那所学校毕业的,他们曾作为中尉、舰长和年轻少校,在我指挥下参加世界大战。”

从战争伊始,希特勒就一直期待着皇帝的祝贺,但一直无法如愿,直到法国战败后,威廉二世才并不情愿地发出那封著名的电文,称颂德国取得了“上帝恩赐的胜利”。但他仍然拒绝称颂希特勒本身的功绩,而是重复了腓特烈大帝在洛伊滕大捷之后演唱的赞美诗:“现在让我们所有人感谢我们的上帝”。

1941年6月3日,82岁的威廉二世在荷兰多恩驾崩。希特勒本希望将皇帝的遗体运回霍亨索伦王朝的龙兴之地波茨坦,他希望通过举行一次国家葬礼向王朝传统彻底告别,而他本人将作为这一传统的合法继承者出场。威廉此时做了或许是他一生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他预先否决了葬礼与纳粹发生联系的一切可能性,他在遗嘱中不无伤感地宣布,直到德国再次成为一个君主制国家,自己的遗体将永远不再离开荷兰。在荷兰多恩城堡公园墓地的墓碑上至今镌刻着皇帝的遗训,流露着他最后的梦想与失望:“不要称赞我,因为我不需要称赞;不要颂扬我,因为我不需要颂扬;不要审判我,因为上帝自会做此事”。

直至今天,每逢威廉二世的逝世周年日,都有一批支持君主制的德国人齐聚于威廉的荷兰多恩,为帝国招魂。

(荷兰多恩庄园的威廉二世之墓)


张明扬不说话


一战时期,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是威廉二世,也是德意志帝国的末代君主,威廉二世在位期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895年,威廉二世生于柏林,他是前任德意志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与腓特烈皇后维多利亚的长子。1888年,继位不久的腓特烈三世因病去世,威廉二世继位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视察时萨拉热窝时遇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的导火线。一个月之后,奥匈帝国在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对塞尔维亚宣战。

紧接着德、俄、英、法等国家相继加入了战争。交战双方分别是德、奥组成的同盟国与英、法和俄、美等国组成的协约国。1918年11月,德意志帝国宣布投降,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意志为首的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一战结束之后,因与当时的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有亲戚关系,退位后的威廉二世便流亡到了这个一战中的中立国,余生便在此度过。1941年6月5日,威廉二世因病去世。

威廉二世与妻子维多利亚共育有七个孩子,比较有名的就是独女维多利亚·路易丝公主。路易丝公主的独女弗雷德里卡公主与当时的希腊国王保罗一世联姻,他们的长女索菲亚公主正是前任西班牙国王的妻子,也是现任的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的母亲。

值得补充的是,由于欧洲王室联姻的现象非常普遍,威廉二世的母亲腓特烈皇后维多利亚正是被誉为“欧洲祖母”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长女。


环球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四个著名的帝国和王室寿终正寝。这四个王朝是:统治东欧和俄国的罗曼洛夫王朝;统治奥匈及巴尔干一部分和波兰南部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德意志帝国的霍亨索伦王朝;统治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和北非地中海部分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当时“德国的王室”就是霍亨索伦王朝。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一举一动都围绕战争展开”,到了最后,不可避免地被压垮了。生活物资的极度欠缺,导致的是生存的威胁、道德的沦丧,德国民众最初一致的爱国热情逐渐冷却,继而是反战运动的兴起。德国民众希望和平,结束帝制。罢工、游行、抗议,不断发生,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191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基尔港首先发生起义。四万名海员认为德国战败已势所难免,出战只是去充当炮灰,于是抗拒海军的出兵命令。起义迅速波及全国。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全名是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阿尔伯特·冯·霍亨索伦)

被迫宣告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霍亨索伦王朝宣告结束。

退位后,威廉二世流亡到一战的中立国荷兰。虽然战后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第227条明确认定威廉二世是战犯,但荷兰威廉明娜女王(也是威廉二世的亲戚)拒绝了协约国方面要求引渡威廉二世并接受审判的要求。威廉二世有7个子女,幼子约阿希姆王子因忧郁症于1920年开枪自杀身亡。威廉二世的妻子1921年4月21日去世。1941年,威廉二世在荷兰多伦病逝。

图:威廉二世夫妇


冯玮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失败,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普鲁士近500年的霍亨索伦王朝宣告结束。1918年11月10日,威廉二世乘火车跨过德国边境逃到荷兰,开始了他23年的流亡生活。

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将德皇确定为战争罪犯。一些国家和团体要求荷兰引渡前德皇,被拒绝。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外孙,与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是亲亲的表兄弟,与此时的荷兰女王威廉敏娜也是亲戚。

因此,在荷兰女王和英国国王的共同努力下,加上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也站在他们一边,荷兰政府才没有把威廉二世交给魏玛共和国。这样,威廉二世就一直住在他早已买下的位于乌德勒支的多伦庄园里。

纳粹掌权后,他虽然瞧不上希特勒但是依然希望德国能恢复君主制。梦想破灭后,他以学习荷兰语、绘制战舰图打猎伐木打发时间度过余生。他砍伐的树木劈成烧柴,不但自己的庄园用不完,还送给周围的农民。因此,他又有“多伦的樵夫”的称号。

1941年6月3日,威廉二世因肺拴塞去世,享年82岁,被葬在多伦庄园。威廉二世的第一任妻子和他一起逃往荷兰,1921年因病死在多伦庄园。他们养育了7个孩子,长子也叫威廉,逃出德国后被软禁在荷兰西北港市登海尔德。

1923年,在保证不再从事政治活动后,魏玛政府允许威廉回到德国。但是,在希特勒三次拜访了他后,他加入了亲纳粹的组织。1932年,他试图竞选德国总统反对兴登堡,被他的父亲严加禁止。此后,他公开支持希特勒,并一直生活在德国。

二战结束前,他被法国人抓住。在1951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之前,他一直被软禁在自家的霍亨索伦城堡。威廉二世的另外4个儿子,先后因病死于1920年至1958年间。他们的后代,绝大多数还生活在德国,分享着皇室财产,如一些宫殿和城堡。

威廉二世唯一的女儿也是最小的孩子维多利亚公主,出生于1892年,故于1980年。她嫁给了不伦瑞克公爵,她的孙辈中,有现在的西班牙王太后索菲亚、希腊前国王康斯坦丁二世。


世界真的很大


德国皇室现在在德国过的很好啊,霍亨索伦城堡就是他们家的私产之一。

(在我国霍亨索伦城堡的人气很大程度是靠着这二位,不过他们租场地的费用可不是给德国政府而是给霍亨索伦王室,霍亨索伦城堡现在是德国皇室和他们的施瓦本亲戚的私产,而新天鹅堡就没有被发还维特尔斯巴赫家族)

霍亨索伦城堡在德国其实是可以与新天鹅堡齐名的几个著名迪斯尼风格城堡之一。因为游人少而且交通不方便所以一直不能和新天鹅堡相提并论,但是因为袁弘和张歆艺在这办婚礼所以人气有了提升。这里今天就是霍亨索伦家族的私产,当然不是霍亨索伦普鲁士系一家的,他们家拥有城堡三分之二的产权,霍亨索伦-施瓦本系的后代拥有三分之一的产权。

(这位普鲁士王子是霍亨索伦普鲁士系的代表拥有城堡三分之二的产权)

(这位卡尔-弗里德里希是霍亨索伦施瓦本系的代表,拥有城堡三分之一的产权)

1918年德国爆发革命,威廉二世皇帝被最后的帝国宰相马克斯-冯-巴登宣布退位。但实际上威廉二世皇帝自己11月28日才宣布退位。皇帝退位之后皇储威廉曾经试图在军队的支持下登上皇位,至少为自己得到普鲁士王位,但是兴登堡因为担心导致内战和德国的分裂,建议皇储也到荷兰去流亡。

(在帝国灭亡以前皇储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当的威望和影响,在军队里也有了自己的追随者)

之后的德国虽然发布了一系列的反对各邦君主和皇室的法令,比如说魏玛共和国宣布没收所有君主的财产,为此还在1926年举行了公民投票。但事实上魏玛共和国存在一个非常强大的保皇党势力。从怀念普鲁士君主的旧军队到出身帝国传统精英阶层的高级官僚、外交官、金融家、大工业家都是皇帝复辟运动的支持者。

(流亡荷兰时期的威廉二世,随着年龄的增长保皇党人已经逐渐把复辟的希望寄托在他儿子威廉皇储身上)

比如说魏玛国防军的缔造者冯-赛克特将军就是一个公开的保皇党人,魏玛共和国的外交家和马克的拯救者施特莱斯曼也是保皇党人。霍亨索伦王朝能够复辟是他们最大的理想,但当这个理想一时难以实现的时候,先让霍亨索伦王朝回来就成了他们首先要完成的小目标,威廉二世皇帝住在荷兰的多伦城堡,不复辟绝对不回国给这件事增加了麻烦。但是到魏玛共和国的国内局势逐渐平稳的时候,威廉二世皇帝实际上已经不年轻了,而他的长子皇储威廉则正当年。而他其实1918年就试图在无法挽救父亲的皇位的时候,至少替王朝保住普鲁士王位,手段上比威廉二世皇帝要灵活的多。所以自然成为魏玛共和国保皇党人的旗帜。在施特莱斯曼的支持下,威廉皇储1923年就回到了德国,不但回到了德国还通过和普鲁士政府谈判拿回了遍布普鲁士的三十多处产业。霍亨索伦王朝其实在革命之后五年就回到了德国。

(最近很红的德剧《巴比伦-柏林》里保皇党人要暗杀施特莱斯曼然后发动政变,让威廉二世复辟,施特莱斯曼自己肯定觉得冤,他自己就是一个不掩饰的帝国怀念者,甚至把自己的外交路线写信报告给皇储)

从1923年到1933年之间威廉皇储和他儿子路易-费迪南是德国保皇党人的旗帜。在魏玛共和国里坚定的反对君主制的党是社民党和独立社会民主党还有后来德共,而天主教中央党则态度暧昧。但这几个当组成了大联盟内阁维持着德国的共和制。相比之下德国右翼党则或多或少的主张复辟,当德国右翼各党派在二十年代末开始趋于合流的时候,复辟成为他们团结起来的一面旗帜。比如纳粹党原本是一个草根路线的社会主义党。但希特勒从1926年就开始表示复辟君主制的必要性。1928年希特勒和胡根贝格会晤之后,复辟的问题成为掌握巨大新闻出版和传媒帝国的胡根贝格和希特勒合作的前提。也正是在这次会晤之后希特勒下令禁止纳粹党的报纸再继续发表攻击霍亨索伦王室的文章。

(皇储-希特勒阵线)

纳粹和保皇党人蜜月期的巅峰是1932年的总统选举,此时即将卸任的总统兴登堡宣布自己不再继续竞选连任。这时候右翼就失去了一个团结在一起的旗帜,于是纷纷把目光转向皇储威廉。但事实上以兴登堡总统为首的军官团并不希望一个霍亨索伦人以总统——》皇帝的方式复辟。他们更愿意以直接的军事政变的形式实现复辟。而且兴登堡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私心,他曾经两次得罪过威廉二世皇帝,所以虽然他不反对复辟,但内心深处其实希望让皇帝在自己死后复辟。但皇储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所以他选择了最愿意支持他的右翼势力,那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内阁的部长们,右侧后排那位就是保皇党人胡根贝格,他一再宣称1933年和希特勒合作是他最大的错误)

1932年威廉皇储宣布竞选德国总统,希特勒则是他的支持者,一旦皇储当选总统就任命希特勒为总理。这个决定分化了德国的右翼势力,尤其是把那些根本不愿意承认魏玛共和国的贵族军官团和急切的想要复辟的保守派政治家分化了。于是当大部分肯投票的右翼势力都聚集在皇储-希特勒组合周围的时候,兴登堡竟然被自己的总理布吕宁说服也宣布参加竞选。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1932年的大选里保皇党和右翼势力站在皇储希特勒阵线,而社民党、中央党、工会这些左翼势力则力挺保皇的兴登堡。

(总统兴登堡和皇储威廉,这两个人在1932年险些对阵竞选)

皇储vs元帅的大选最后还是被威廉二世皇帝给阻止了,他明确警告皇储如果你当选就要宣誓遵守魏玛宪法,如果你真心宣这样的誓,你就不是一个霍亨索伦人,我就把你革出皇室。如果你违心的宣誓日后再违誓,你就不是一个绅士更不是一个霍亨索伦人,霍亨索伦人从不违誓。于是皇储只能宣布退出竞选,让后原本视皇储为旗帜的人只能转而支持希特勒。这就是为什么1932年希特勒如同政坛黑马横空出世,一举拿到第二位的选票。而兴登堡总统尽管战胜了希特勒,却在总统府公开抱怨说“我不是被我的人选成总统的”。他和布吕宁总理的关系也因此进入冰点。

(皇储和纳粹的蜜月期基本上到1934年就结束了,事实上如果你仔细观察德国的反纳粹势力,你会发现1934年也是很多人从对纳粹心存好感转而坚定的反对纳粹的一个转折点。)

1932年以后皇储依然通过他自己的路线保持着和纳粹党的亲密关系,同时又通过他的好朋友施莱歇尔保持着对军官的影响。人们寄希望于兴登堡,普遍相信兴登堡总统已经来日无多,人们希望在兴登堡总统死后以总统政治遗嘱的方式实现帝国复辟,让威廉皇储在兴登堡总统死后通过总统的遗嘱和军队的宣誓登上皇位。但是在兴登堡总统死前,希特勒已经利用军队内的布伦堡集团,推翻了皇储的好哥们施莱歇尔和他的追随者对军队的把持。而且在1934年6月的长刀之夜里还杀死了施莱歇尔一家以及施莱歇尔的重要追随者。1934年8月兴登堡总统死后,他的政治遗嘱里没有让皇储登位的内容,人们相信相关内容被写进了给希特勒的信里,但是希特勒拒绝公开这封信。于是皇储和希特勒终于分道扬镳了。

(战后的威廉皇储背景是霍亨索伦城堡,实际上霍亨索伦城堡并不适合居住,那里到1950年代才配备上了家具和艺术品)

(袁弘、张歆艺同角度皂片哈哈哈)

(威廉皇储的葬礼,相比不恢复帝国就不肯回到德国的威廉二世皇帝,威廉皇储的葬礼要更体面)

之后皇储继续和忠于自己的军人保持联系,一直到1944年7月20日的政变,之后纳粹希望逮捕皇储,但皇储却成功的逃脱。战败之后皇储一度被逮捕,之后被盟军指定居住地。但战后的德国并没有没收皇室全部财产,相反西德承认了战前普鲁士政府对皇室财产的发还政策,其中就包括霍亨索伦城堡。皇储死于1951年,保皇党人给他举行了皇室规格的葬礼,之后普鲁士王位和德意志皇位的继承人归属皇储之子路易-费迪南,今天的德国皇室保持着自己的城堡、宫殿和皇室产业,在德国作为众多前君主之一过着人生赢家的生活。现任普鲁士王子在霍亨索伦举行的婚礼在B站上还能看到。

作为霍亨索伦皇室财产的脸面和象征的霍亨索伦城堡,很早就对外开放,现任普鲁士王子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堡旅游,所做的重要改革之一就是图一的灯光秀、图二的城堡体验日和图三的露天电影。但是客观的说霍亨索伦城堡交通方面非常不便,一天只有两班车到城堡,而且从车站到城堡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登山的景色说实话远不如新天鹅堡。而普鲁士王子自己的帕拉梅拉就可以开进城堡,直接停在城堡的停车场里。

其实德意志帝国除了霍亨索伦王朝之外还有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三个王国的王室,还有一个1867年被吞并的汉诺威王国的王室,还有巴登、黑森-达姆施塔特等等一大票大公国和其他帝国成员国也都有自己的君主。其中萨克森-阿尔滕堡大公国的公爵是战后唯一选择定居在东德的德意志邦君。如果有人感兴趣我以后可以慢慢讲这些君主们的故事。


克罗采和春天


1918年11月,陷入困境的德国决定最后一搏,企图出动海军与英国海军决战,但这引起了德国基尔港水兵的起义,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威廉二世见势不妙仓皇逃往荷兰。虽然十一月革命后来被德国军方镇压,但随后德国出现了魏玛共和国,反对帝制、实行民主共和在德国已是大势所趋,威廉二世企图复辟帝制已经不可能了。于是迫于强大的压力,威廉二世不得不正式宣布退位。

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指控威廉二世为战犯并试图审判他。但由于当时的荷兰威廉明娜女王与威廉二世是亲戚,她拒绝将威廉二世引渡给一战战胜国,而且威廉明娜女王还赏赐了一处庄园给威廉二世安享晚年,逃过了受审的厄运。

希特勒上台后,威廉二世认为希特勒会带领德国走向强大,并给纳粹党提供了200万马克支持。但是由于威廉二世一直企图复辟帝制,而德国国内却早已没有复辟帝制的政治条件,因此后来威廉二世一直住在荷兰没有返回德国。1941年6月5日,威廉二世在荷兰去世,他的死亡标志着德国王室时代的真正结束。


广雅君观世界



被德国人民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逃往了荷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经济濒临崩溃,劳动人民陷入困境,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群众反战革命运动高涨。1918年11月3日,拒绝出海作战的基尔港水兵举行起义,得到当地工人积极响应,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控制了全城,揭开了十一月革命的序幕。

起义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苏维埃。11月9日,在斯巴达克团等组织号召下,首都柏林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德皇威廉二世调集军队镇压未遂,被迫退位逃往了荷兰,在几天之内,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的国王不是退位就是被废黜了。


sdqst圣殿骑士团


以威廉二世为例,大家可以看看2017年的电影《例外》,英文名字是The Kaiser's Last Kiss,Kaiser就指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末代皇帝,威廉二世。故事背景设定在1940年,一位纳粹德国国防军军官被派去“保卫”流亡到荷兰的德皇威廉二世,实际目的则是试图查出威廉二世皇帝在荷兰的公馆中潜伏着的荷兰抵抗组织成员,结果反而爱上了一个犹太女子......

《The Kaiser's Last Kiss》剧照,隐居荷兰乡下的退位德皇威廉二世还保持着老习惯,每天都穿戴整齐的在地图上——“指点江山”。

1918年11月,德国柏林爆发了革命。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逊位。第二天,威廉流亡荷兰,荷兰女王是威廉二世的亲戚(都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孙辈),主动给他提供护卫。英法等协约国试图把威廉二世算作战犯,要求将他引渡并进行审讯,被荷兰女王直接拒绝了,自此,威廉二世的余生都在荷兰一个小镇的城堡中渡过。

1910年威廉二世(后排右三)同欧洲各国君主合影,在座的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威廉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一个外孙。在女王临终前的一刻,威廉还握着她的手,直到她离世),看相貌和装扮都能看出大家是兄弟,4年后,兄弟们就打起来了。


1930年代初,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迅速崛起,威廉二世对他复兴国家方面大力肯定,甚至拿出了200万马克对希特勒和纳粹党进行支持。

当时,威廉二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甚至天真的幻想希特勒执掌大局后有可能将其从荷兰接回,重新登基。

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威廉二世逐渐改变了对希特勒的立场。

比如,德皇威廉二世得知希特勒开始在德国迫害犹太人后勃然大怒,他骂希特勒是德国的耻辱,还说:“德国发生了如此许耸人听闻的暴行,我为自己身为德国人而感慨羞耻!”开始公开唱反调,希特勒和戈培尔想以每年提供经费的方法对其封口,遭到了威廉二世的毫不犹豫的拒绝。

1940年5月,德军入侵了威廉二世流亡的荷兰,高调反对纳粹党的威廉二世一时间甚至面临生命危险,丘吉尔曾主动请威廉二世去英国避难,可是遭到了威廉的断然拒绝,他不想在早年敌手的护卫下糊口。

1940年6月5日,威廉二世因肺栓塞在荷兰的多伦病逝。临终留下了两条遗嘱:一是葬礼上不许出现任何纳粹相关的标识、表记或者标帜;另一条是在王朝复辟前他的尸体不运回德国。

威廉二世有过两任妻子和六个子女。近日他的一位玄孙突然呼吁,德国应该恢复君主制,以提高德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不过,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当成了玩笑。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住荷兰了。荷兰生活习惯接近德国,语言也是日耳曼语系。看对方的报纸,两国的人能认出大概。欧洲的王室多有联姻关系。德国当时的皇帝和英国国王是表兄弟。虽然战败,跑到英国或其它地方是没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