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能力的结构

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20世纪初,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和能力有关的因素进行了 分析,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理论。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C和特殊因素S两个部分构成的。C体现在各种活动中,是人人都有的,只是各人C的量值不同。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由G的量值的大小决定的。S则对应于各种特殊的能力,因此,S因人而异。每一种S只参与一种特定的能力活动,如运算能力由某种S和C构成;言语能力又由另一种

S和G构成。

能力的结构

(二)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认为,任何智力活动都是由许多彼此互不相关的原始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他对大量智力测验进行了因素分析,结果找到了7种因素,即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计数、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他把这7种因素作为原始能力,并用这7种因素构造了一个智力测验。按照他的理论,这7种原始因素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实际结果并不是这样,它们之间仍有一定的相关,所以看来还是有某种在所有的智力活动中都起着必要作用的一般的智力。

能力的结构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智力结构的理论。这一理论是把一般智力活动所共有的操作方式、操作内容和操作的产品作为智力的三个维量,并把这三个维量作为长、宽、高构成一个智力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操作方式又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评价5种;操作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种; 操作的产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含蓄6种。三个维量可以组合为120种能力因素。吉尔福特根据这种智力结构的模型去寻找每一种能力因素,并声称已经找到了一百多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