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国研究生导师在学生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重?

生活早点汇


我是四川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接下来由我称述一下,我和导师的关系。

我读的是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我导师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导师。他除了教学还会自己会在校外接到不少项目,有不少项目是外省的。对于这些项目,学生其实是他的主力。所以,读研期间我们不得不接受他的派遣到各个地方完成项目,对于这个我们无话可说。这有点类似于雇佣关系。

但是反过来,我们在研一的时候,基本不会出远门。因为研究生一年级是打基础,学专业基础的时候,他不会过多把我们放到外面去的。这是他作为教师的一面,除了他的项目会适当考虑我们的课程。

我在这里说个情况,我认为这点可能所有的导师、领导都是类似的。如果你听话你好用,那么导师遇到什么麻烦或者棘手的事情可能都会优先想到你。这会给个人带来不少麻烦,因为你的压力可能很大,而导师却认为你可以的。至于你做得多了,会不会得到的多,那时另外一个情况了,因为做得多错的多。所以,在同一个导师手下的学生越听话活的越累,表现出来的能力越强你要做的活就越多。我比较庆幸,我的导师一直认为我比较笨,所以我的研究生读得比较顺利,也顺利毕业了,只是“工资”比他们少。而一般导师对于学生也是点到为止的。因为,实验室是全开放的,到时口碑差了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会比较影响以后来的学生质量的。

导师在我心目中以老师为主,老板为辅。我尊重我的导师,但是也不是他说的所有话我都听,所有事我都做。在生活项目或者课程中我都会保持和他积极的沟通。因为我相信,混到倒是这种程度又有阅历的教授通常都是比较通情达理的。对于导师我会在对外和内心要保持尊重和感谢,但是关起门来一个实验室的我还是会骂他的。导师就是那个只有实验室的兄弟姐妹可以骂的人,但是却不愿意别人说他不好的人。


我有酒你有故事


很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有点类似于相声行业,导师就是师傅,认认真真的教授科研。

第一,对中国导师的普遍认识

不过我发现很多研究生并不怎么看得起自己的导师,觉得导师水平一般,自己的论文也是抄一下就行了,没啥成果。

并且在读研的时候,导师为了多培养费,一次就带十几个学生,根本没法指导。并且不经常见自己的学生,两三年也就两三次。平时也不组织科研会议和聚会。感情比较淡漠。

有很多读研的时候就跟导师闹出了很多矛盾。以至于不得不更换导师。并且有的导师的学生毕了业之后,再也不用来往。

第二,我的导师类似师傅

我在985院校读的研究生,我的导师还是挺厉害的,科研大牛,平均每年都有几篇SCI发表,是不是拿一些国家个省部级的科研奖项。

读研的时候,认真教育科研方法,定期开科研会议,听取我们的报告,有时候还给我们讲弟子规的文章。真的是把我们当徒弟!当然我们也把导师当师傅。过年过节少不了聚会玩啥,也帮忙推荐工作。

现在毕业了,过年组织聚会的时候还发来通知,并且组建了微信群,群里老师指导现在的研究生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学习!

所以导师就是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教育界的小仙女



不少研究生不敢讲自己的导师,我就来简单的聊一聊我的导师呢,不聊学术就聊聊简单的生活,更实在。

我和导师相识是在大四刚开学的时候,我的成绩排名系第3,选择的是推免校内。

导师那时候刚获得一个国家基金,来学校也不蛮久,在我的前面只有一个师兄和师姐。我算是他门下的第3个学生。

导师人比较实在,因为年龄相差大,不属于那种可以处成朋友的老师。

大四的时候,我就跟着导师做毕业论文和设计(苦逼的推免需要双结业)。因为课题组学生少,其实做的蛮多,也埋怨过。补贴的话,当时老师发的都不多,我的导师属于发的比较多的,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生也不容易,能多给就给一点。”

毕业后的暑假,我只回去几天,就待在实验室,当时没有学生办公室,只有一个8平米的小实验室。也算是幸运吧,课题就跟着导师的基金做,不用愁太多开题的问题,思路比较清晰。读研期间,跟着导师跑过北京、浙江、上海、广州、安徽、江苏...参加过不少的学术会议,认识了许多同学(老师是我记住他,他当时记不住我,哈哈),在出去的旅途中导师也愿意和我聊天,聊他自己的起步难和压力... 相信许多同学也深有体会,我的导师在会议或者出差后,都会让我们自己在当地再玩2天,见见同学或者看看景点,费用他报销。

研究生三年,最大的收获不是几篇文章,而是见识广了太多。

导师在我心中的地位的话——终生感恩,永远是我的导师。

导师不太喜欢礼送往来,在我做师兄的时候,教师节送点油米这样的活动都取消啦,哈哈。送一个盆栽倒还是有的。

在我结婚的时候,导师随了2000的礼金,哎...知道学生缺钱啊。

一直没机会还人情,导师的孩子今年高三,得等他结婚的时候,我才有机会,哈哈!


帅小西De


感谢关注:谁不曾彷徨,研途有我,不再孤单!

我想每个读研的学生,都不会把自己心中对于导师的想法真的全部说出来,所以我也不能真正的了解到身边同学对于自己的大boss的真实看法,所以就仅根据自己的了解来回答吧!

雇佣关系

很多研究生都会把导师和自己的关系比做领导和员工,甚至将自己看作是廉价劳动力。

这就是因为一般导师到处接项目,不管是国家的、省里的,还是市里面甚至是个人的。接到项目后肯定是由学生来完成,然后导师一般都会给学生一些生活补助。在很多学生心中这种不等值的付出,收获太少,所以才自嘲为廉价劳动力!

但是嘴上都这么说,心里还是感觉这个模式也是正常的,因为老师给你提供科研经费,科研平台,学生有所付出也是正常的。

好像一座山

不管是多么心大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导师都有一种敬畏感,这个敬畏感跟学术无关,跟职位无关,仅仅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导师。平时可以和别的老师坦然交流,但是在和自己老师说话之前总是要深思熟虑一番!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我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考研信息


谁不曾彷徨


受中国大学高等教育也快7年了,答一波。我想说的是,中国大学给予研究生导师权利太多了。从最近发生的西交杨博士和武理陶硕士发生的惨剧,再联系自己及周围学生所处环境,深有感触。知道上述几起事件的人也许会说,学生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弃学?我想说的是,大概是因为你们还没有身处于那种环境中。如果顶撞老师,老师安排的任务不做,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因为学生的课题制定、进展、实验经费包括毕业要求全是由老师掌控,老师觉得你不满意,让你来个延期或者不关注你科研、不允许出国亦或者不允许你投文章,哪一个都够你喝一壶了。而且现在高校老师大都心思在挣钱上了,无终止的接企业公司项目,然后让学生做,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全花在上面了,因此学生在科研上时间就非常有限了。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多干活,甚至故意让学生延期一年,这发生在我周围很多次了,都见怪不怪了。我觉得现在高校赋予老师太多太大权利,而且没有一个组织机构对老师进行权利上的监督,所以学生其实很怕老师,一旦毕不了业,就会面临失业找不到工作的危险,这些年读的书花费的时间就白费了。当然,高校还是有好老师的,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鱼龙混杂吧,还是希望以后能对这种状况进行改善吧。


心有小猫一细嗅蔷薇


很难回答到底有多重。读过硕士博士的都清楚,硕士生面试后双向选择,导师选了你(或者叫要了你当学生),是有期待的。都期待你能很出色地写出好的论文来,期待你的本科基础很扎实,期待你能顺利毕业而不会让他太费心。也期待你能参与到他的团队中来,一起完成某些课题等。

你的硕士博士论文选题,要和导师协商,必须重视导师的意见,要和导师的研究领域有重合之处,否则会出现导师指导不利的情况!

论文的资料搜集、整理都应该与导师沟通,观点和理论的建构,实验的设计,调查方案的制定都要与导师交流沟通,接受导师的具体指导。

撰写论文时,文章结构,观点阐述,甚至图表制作等最终都要请老师过目,就是说,论文的最终完成必须得到导师的认可。

还有学术见识的增长,参加国内国际的学术会议,差旅费资料费都是老师支付,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的,导师还要支付劳务费。

硕士毕业想考博,老师会给你推荐他认可的熟悉的全国范围之内的博导,来接受你去读博。

博士毕业后,你直接工作了,当你工作中(甚至生活里)遇到困难,你也想到向导师求助,请导师再次帮你。有话不可以同其他人讲,但却可以向导师说。

这样的导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究竟有多么重要——导师是能引领你在迷蒙中走向光明的人,是在你困难时能扶持你努力,从而顺利前行的人。是你在迈向更高台阶时,给你提供助力的人。


西横头子


导师在学生中的地位有多重因人而异,与导师和学生都有关系,就导师而言,导师的科研实力、科研资源和对培养学生的重视程度都足够好的话,就会有很多学生选这样的导师,反之则会比较少。就学生而言,看你追求的是什么,如果就是单纯为了论文指导,那选择什么样的导师都可以。如果想读博、出国或者比较好的工作推荐,那么有足够实力和人脉的导师对学生就会非常重要。

以自己为例,导师在我心中的地位并没有很重要,更多的交流是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因为自己毕业后并没有从事学术研究,所以也并没有用到导师的人脉资源。当然这与读的是文科专业也有关系,就业面会比理工科窄很多。

以我朋友为例,读的是工科专业,导师是院长,每年都接很多项目,所以读研期间一直在跟着导师做项目,毕业时导师也给推荐了工作,但由于个人原因没有去。导师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就会重很多,至今都与导师及同门们有联系。

所以,导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重不重确实是因人而异的。


考研丁亮


你的同门,叫的是师兄师姐,而不是学长学姐。有点类似武侠小说拜门派那种。当然,一般来说学生都是把导师喊的老板,做导师的项目,虽然是廉价劳动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认真学,的的确确能学到很多东西啊。中国高校(我指92)水硕绝对不少,工作室就像网咖,签到打卡工作室玩一天。


吃不饱就生气


导师决定着你能不能顺利毕业你说有多重?

近日一些研究生不堪导师压迫选择自杀结束生命着实让人惋惜,很多人可能会说这学生多傻啊,怎么说不活就不活了,天大的事也比命重要啊,其实理是这个理,但当你身处那个环境时你就会感觉到绝望是什么了,这从侧面验证了导师对学生的重要性!

一般没人敢惹导师生气,就像在驾校学车很少有人敢惹教练生气一样。导师决定着你能否顺利毕业,导师不签字你是不能毕业的,更有甚者,导师说让你延期你就得延期,所以对待不良导师,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