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魯迅說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芯疼比快樂真實


說起郭沫若就要說到他和蔣介石之間的恩怨,還有他複雜而卑劣的感情史。

郭沫若曾經為了討好汪精衛寫出了一篇讓他自己名動一時的詩歌《請看今日之蔣介石》,當時正是蔣介石失勢的時候,天下人圍而攻之,郭沫若就是趁著這個時機寫出了這篇詩歌,就是想借著討伐蔣介石而跟當時的國民黨大紅人汪精衛搭上關係。



但是令郭沫若想不到的是,汪精衛竟然非常的不待見他,他的一片苦心白費了,再後來蔣介石重新掌握權勢的時候,開始大發通緝令通緝郭沫若,這個時候的郭沫若悔得腸子都青了,他跨海逃到了日本。

郭沫若在日本躲了好幾年,直到抗日戰爭的爆發才重新的回到國內,雖然延安有請郭沫若前往,但這個時候的國內完全是蔣介石的天下,所以郭沫若拒絕了延安的請求,厚著臉皮選擇性的忘記了之前罵過蔣介石的事情。


他請了一個朋友去跟蔣介石打圓場,最終見到了蔣介石,據蔣介石事後跟人透露稱,當時的郭沫若見到蔣介石的時候腰板坐著非常直,跟一個等候聆聽的小學生一樣認真。

在見完蔣介石回去的當天晚上,郭沫若寫出了一篇文章,《蔣委員長會見記》,對於這次跟蔣介石的會見大書特書,用盡了很多好話形容蔣介石,想以此挽回曾經犯下的過錯,但是蔣介石雖然已經原諒了郭沫若,但並沒有因此而啟用郭沫若,最後走投無路的郭沫若只能選擇前往延安。


雖然在發生這件事情的時候魯迅已經去世有一年多的時間了,但是僅僅從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郭沫若這人反覆無常的人品,一個人的性格是固定的,很少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變化,郭沫若的性格由始至終的盤踞在他的身體裡,他的行事風格也因此招致了當時很多人的反感,魯迅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魯迅才會說出“才子加流氓”這樣的話來形容郭沫若,但是大家注意這裡面的兩個詞,才子和流氓,在流氓之前郭沫若還是一個文采非常出眾的大才子。


他在詩歌、甲骨文、考古等方面的成就在當時是排在第一流的,除了魯迅討厭郭沫若之外,胡適先生也不是很喜歡郭沫若這個人,他曾經說過一句話,“郭沫若這個人我是從來不佩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郭沫若的行為態度令這位文壇大師很是不喜。

據說胡適說他第一次見到郭沫若的時候,是有一個朋友邀請他們兩個人在飯館裡面見一面,當時郭沫若第一眼看到胡適非常熱情的湊上來捧著胡適的臉,對著他的臉頰直接親了下去,兩個大男人的文這樣親面頰讓當時的胡適直接懵了,再加上後來郭沫若的很多行為,這才導致了胡適對郭沫若的不喜。


郭沫若的感情是非常的複雜,但是說起來又是一篇很長的篇章,所以在此暫且不提。

所以說魯迅之所以稱郭沫若為才子加流氓,是因為郭沫若的很多做派使得當時憤世嫉俗的魯迅先生很是看不慣,所以接下來的兩人才展開了罵戰,郭沫若此人的才華是無法掩蓋的,連當時很多討厭他的人都無法否認郭沫若的才華,但是郭沫若的人品卻是和他的才華有著非常鮮明的對比的,我們在看待一個人的時候,並不能只看他的一部分,不能因為他的壞,就忽略了他的好,不能因為他的好就掩蓋了他的壞。


孤客生


若論才氣,在20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之中,郭沫若不是第一,也不出前三,他是傑出的文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各種耀眼的光環集中在他身上,這並非故步自封討來的,而是憑自己的真本事得來的,且大多數的確實至名歸。

魯迅先生一輩子罵人無數,但罵得最狠的,當數郭沫若,最有名的就是這句“才子加流氓”。這句“名言”出自魯迅先生1931年所作的演講《上海文藝之一瞥》中,演講中關於郭沫若和才子、流氓的記載如下:“才子原是多愁多病,要聞雞生氣,見月傷心的。一到上海,又遇見了婊子。去嫖的時候,可以叫十個二十個的年青姑娘聚集在一處,樣子很有些像《紅樓夢》,於是他就覺得自己好像賈寶玉;自己是才子,那麼婊子當然是佳人,於是才子佳人的書就產生了……這些書裡面的主人公,不再是才子+呆子,而是在婊子那裡得了勝利的英雄豪傑,是才子+流氓……這是說,郭沫若和張資平兩位先生的稿件。這以來,據我所記得,是創造社也不再審查商務印書館出版物的誤譯之處,來作專論了。這些地方,我想,是也有些才子+流氓式的。”

魯迅先生這一罵,也確實是夠狠的,在郭沫若這邊,自然是勃然大怒。不過,魯迅這一罵,是有由頭的,是郭沫若先挑起的戰火。

說到魯迅與郭沫若的恩怨,起於魯迅與創造社的舊仇。當時,“創造社”宿將成仿吾曾對魯迅進行過激烈的批評,魯迅也給予了反擊,二人之間有過一段經典的論戰。作為“創造社”的創始人之一的郭沫若,也跟著撰文抨擊魯迅,他寫文章說:“阿Q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再不要專事骸骨的迷戀,而應該把阿Q的形骸與精神一同埋葬掉。”

後來,馮乃超、李初梨等發表《藝術與社會生活》等文章,集中向魯迅開火,郭沫若也加入攻擊團隊,發表了《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在文章中稱:“資本主義對於社會主義是反革命,封建餘孽對於社會主義是二重的反革命”,又說:“魯迅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魯迅作為反擊,便發表了上述演講,稱郭沫若為“才子+流氓”。

對於郭沫若來說,才子當之無愧,但流氓何解?這其實點中了郭的穴位,因為郭沫若不僅經常風花雪月,而且多次拋棄自己的妻子。他的原配夫人張瓊華,與郭沫若1912年結婚,隨即被郭拋棄,且未辦離婚手續,張瓊華在郭家獨守空房68年,無子無女。

第二個妻子是位日本女子,名叫佐滕富子,後稱安娜,1916年相戀並同居,為郭生有五個子女,後來也被郭拋棄。後來的夫人就是於立群,1938年初,於立群與郭沫若同居,1939年,周恩來在重慶為郭沫若和於立群主持婚禮,據說,當時周恩來曾對郭沫若說:“希望這是你的最後一次婚禮了!”於立群與郭沫若共同生育了6個孩子,1979年,於立群自縊身亡。


帝國的臉譜


魯迅說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鮮明地指出了郭沫若的特點,才華橫溢,同時有流氓氣。

魯迅罵人和李敖罵人有點類似(或者說李敖更像魯迅),非常辛辣尖刻,但同時都是言之有據的。他首先承認郭沫若是個才子。這一點,郭老當之無愧。現在很多人在網上黑郭老,恨不得把他說成既無才學,也無氣節,完全靠溜鬚拍馬混了個名聲。其實這屬於亂開黃腔。郭沫若身兼文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這些都是憑本事撈來的頭銜。現在人喜歡吹捧“民國大師”,民國的有真學問的真大師,郭沫若是首屈一指的。

然後就要說到郭沫若的流氓氣了。郭沫若的流氓氣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是他在論戰中的流氓氣,二是他在私生活方面的流氓氣。魯迅而言,我覺得主要可能是罵他的論戰流氓。

二三十年代的時候,中國文壇相互罵是罵的很厲害的,而且罵人的和被罵的,有時候還頗有一個願攻一個願受的感覺。比如魯迅罵梁實秋是資本家的乏走狗,梁實秋被魯迅罵了後頗以為榮,以後還經常自稱乏走狗。

但是郭沫若和他手下那群左翼作家呢,有段時間看魯迅不順眼,覺得魯迅落後了,腐朽了,跟不上時代了。郭沫若先說:“阿Q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再不要專事骸骨的迷戀,而應該把阿Q的形骸與精神一同埋葬掉。”又說“資本主義對於社會主義是反革命,封建餘孽對於社會主義是二重的反革命”,因此把魯迅扣上了“魯迅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這樣的大帽子。這文章一發表,郭沫若的那群小兄弟,什麼潘漢年葉鳳靈之類紛紛讚歎,說郭大帥這武器太犀利了。

當然,我們今天來看,這種打法其實夠無聊的,不是就事論事,卻是亂扣帽子。這確實是一種流氓做派。

然而魯迅豈是容易打到的?立刻進行了反擊。他在1931年所作的演講《上海文藝之一瞥》中,提到了才子、流氓:“才子……去嫖的時候,可以叫十個二十個的年青姑娘聚集在一處,樣子很有些像《紅樓夢》,於是他就覺得自己好像賈寶玉;自己是才子,那麼婊子當然是佳人,於是才子佳人的書就產生了……這些書裡面的主人公,不再是才子+呆子,而是在婊子那裡得了勝利的英雄豪傑,是才子+流氓……郭沫若和張資平兩位先生的稿件……我想,是也有些才子+流氓式的。”

魯迅說郭沫若流氓,一是說他的論戰風格流氓,二就是說他私生活的流氓。郭沫若一生數次拋妻,原配夫人張瓊華在1912年結婚即被拋棄,未辦離婚手續,張瓊華在郭家獨守空房68年。第二個妻子是日本女子郭安娜,為郭生有五個子女,後來也被拋棄。後來的夫人就是於立群,1939年結婚,生育了6個孩子。

這一點來說,魯迅先生攻擊得很是致命。當然,魯迅先生自己的家庭方面,對他前妻也不能說無愧。不過,好像還沒郭老這麼花心。

此外還要多說一點,郭老在私生活方面很渣,但為人的大節尚稱無虧。1927年反共大屠殺的時候入黨,參加南昌起義,南下廣州,那確實是把腦袋提著的。後來動亂時期,雖然說了些現在看來的可笑話,但至少身居高位,從來沒害過人,不容易了……


巴山夜雨涮鍋


魯迅說郭沫若為“才子加流氓”,語出《上海文藝之一瞥》(《魯迅全集》第4卷第298-315頁),這是魯迅1931年8月12日在社會科學研究會的演講。

1923年前後,創造社為了在文壇站穩腳跟,向當時的新文壇最大的社團文學研究會發起挑戰。他們挑剔文學研究會在翻譯上的錯誤,認為文學研究會為人生的藝術比較俗氣,語氣很激烈。魯迅認為,後來他們的書在商務印書館出版後,也就站穩腳跟了,他們自己也就開始翻譯了。“勢力一雄厚,就看見大書店如商務印書館,也有創造社員的譯著出版,也就是說——郭沫若和張資平兩位先生的稿件。這以來,據我所記得的,是創造社也不再審查商務印書館出版物的誤譯之處,來作專論了。這些地方,我想,是也有些才子+流氓式的"。這裡的流氓,意思是說創造社沒有原則,只是為了賺錢。(下圖為創造社成員)

同一篇文章第二次出現才子加流氓,是魯迅論述到後期創造社時候。魯迅認為,後期創造社的興起事實上是由於革命挫敗,這些年輕人不能再革命了,於是為了謀生活而開始文壇的批判,但他們卻很機械地理解了革命,認為唯我獨革,認為我這個革命者一到,其他人都得死。“這種令人‘知道點革命的厲害’,只圖自己說得暢快的態度,也還是中了才子+流氓的毒。”這裡所謂流氓,就是投機,魯迅說只要壓迫一加劇,這些人就要投降。(下圖為批判過魯迅的創造社刊物)

郭沫若當時正流亡日本。一位日本朋友找到刊載這篇文章日譯本的刊物給郭沫若看。郭沫若仔細讀後,覺得有話要說,於是寫了《創造十年》這本書。在這本書中,郭沫若糾正了魯迅的很多“偏見”。首先,創造社出道的時候是受泰東書局壓迫的,日子不好過,指出文學研究會翻譯有誤,那確實有誤。當初郭沫若曾寫文章重視創作,對翻譯有保留,這可能誤傷了重翻譯的魯迅,魯迅不該記仇。其次,後期創造社雖然態度過火了一點,但確實是革命的,並不是投機的,而且打著了國民黨的痛處,1929年被查封了。魯迅不應該忘了大家都是同志的事實。

魯迅是否看過《創造十年》,已經不可考。後來魯迅倒是不再罵郭沫若了。他給朋友寫信推薦郭沫若的古文字研究著作,說是郭沫若走上正路了。他在生命的最後,為兩個口號論爭,說他和郭沫若儘管有過論爭,但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魯迅死後,郭沫若對魯迅十分尊敬,寫了很多紀念文章,每年追悼會必然參加。也就說,兩位文化巨人後來講和了。

客觀的說,魯迅罵才子加流氓,不是罵郭沫若一個人,而且為首的不是郭沫若,主要是成仿吾。他是罵成仿吾、張資平、郭沫若等前期創造社成員,李初梨、馮乃超等後期創造社成員。這些人當時都比魯迅年輕多了,但他們不講禮,對魯迅不夠尊重,所以寫文章批判過魯迅。魯迅對他們有怨氣,話就說得重了一點。但魯迅質疑這些人的革命精神,確是不應該的。郭沫若、成仿吾、馮乃超等人,以後吃了不少苦。郭沫若流亡了,成仿吾長征了。但再苦他們也沒有背叛革命,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流氓。這一點,大概魯迅後來也察覺了。所以他後來也不說了。(下圖為參加長征的成仿吾)。


王可期


郭沫若,中學語文教科書書曾經這樣評價他:文學家,史學家,詩人,戲劇家,考古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公認的大家排名是魯、郭、茅、巴、老、曹。郭沫若位列第二,僅次於魯迅先生。


文人相輕也是常態,而排名一二的魯迅和郭沫若也素不相能。


郭沫若罵魯迅是“法西斯”;魯迅反唇相譏,說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魯迅的評價讓許多人深以為然。



郭沫若是“才子”自不必說,代表作有《郭沫若全集》、《甲骨文字研究》、《中國史稿》等。


1921年,又發表了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女神》詩集。他的出眾才華不容置疑;但其“流氓”的言行舉止也不可置否。


首先,私情氾濫,荒淫無度。


包辦婚姻讓郭沫若心懷不滿,遠走他鄉,留下元配妻子張瓊華孤苦終老。如果說這是時代的悲劇,那麼後來郭沫若的日本妻子安娜和妻姐兼情人於立忱的悲劇卻是他自導自演的。



安娜帶五個孩子在日本苦苦掙扎,多年以後,輾轉到中國後郭沫若避而不見;此時郭沫若與再娶的妻子已經有六個子女,於立群的姐姐於立忱懷孕後,被郭沫若拋棄而悔恨自殺。


郭沫若早年的友人宗白華,曾揭露出郭沫若“嫖娼挾妓、搞同性戀、酗酒鬧事、自暴自棄”等諸多劣跡,甚至因此沒能夠得到批准入中國學會。


其次:見風使舵,缺少風骨。


郭沫若當初大罵蔣介石,走投無路後又多方巴結,曲意逢迎;與對魯迅對陣時抨擊:“他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他是一個不得志的法 西 斯”;


聽到魯迅先生逝世的消息,郭沫若的態度是180度的轉彎:“他的現實主義的經過千錘百煉的作品,愈來愈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好;他的愛憎分明的犀利的批判精神,愈來愈煥發著燦爛的光輝。”



在斯大林七十歲壽辰時,時任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科學院院長、文 聯 主 席 的郭沫若寫了阿諛肉麻的祝壽詩:《我向你高呼萬歲》,詩云:


原子 彈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兒戲\\細菌戰的威脅在你面前只是夢囈\\你的光熱將使南北兩冰洋化為暖流\\你的潤澤將使撒哈拉沙漠化為沃土\\你的智慧將使江河改流,山嶽奔走\\打的永遠年青,人類永遠如兄如弟!


文 革 中,郭沫若給江 青歌功頌德:親愛的江 青同志,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你善於活學活用戰無不勝的 思想\\你奮不顧身的在文藝戰線上陷陣衝鋒\\使中國舞臺充滿了工農兵的英雄形象\\我們要使世界舞臺充滿著工農兵的英雄形象!


“四 人 幫”倒臺後,郭沫若馬上喊出“大快人心事,揪出四 人幫”,“還有精生白骨,自比則天武后”。


這一系列的表演讓人大跌眼鏡。難怪林語堂評價郭沫若的“集古今肉麻之大成”;一向忠厚的胡適也說郭沫若“反覆善變,我是一向不佩服的”。


平心而論,郭沫若的才學卓著;然而,就私德和公理而言,其品格難以恭維。


因此,魯迅先生說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實不為過。


幸生


這其實是一個誤會——魯迅先生罵的時候並沒有指名道姓。

如果我們真要對號入座,罵的對象則很有可能是成仿吾,而非郭沫若,但是郭沫若自己讀了這罵人的一段文學之後,卻認為魯迅就是罵自己的,這又不是審案子,既然郭沫若自己都招認了,那人們當然都認為魯迅罵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了。

【郭沫若】

我們不妨先看看這段文字:

“創造社的這一戰,從表面看來,是勝利的。許多作品,既和當時的自命才子們的心情相合,加以出版者的幫助,勢力雄厚起來了。勢力一雄厚,就看見大商店如商務印書館,也有創造社員的譯著的出版,——這是說,郭沫若和張資平兩位先生的稿件。這以來,據我所記得,是創造社也不再審查商務印書館出版物的誤譯之處,來作專論了。這些地方,我想,是也有些才子+流氓式的。”

魯迅的意思非常明確,本來創造社有人“做專論”,批評了商務的出版物;後來商務印書館印了創造社的書,於是創造社的人就不去批評商務印書館誤譯了。魯迅批評說,這是種勢利的實用哲學,有點“才子+流氓”的習氣。魯迅這裡點了郭沫若和張資平的名,是說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他們倆的譯著,所以人們很容易聯想到魯迅就是在說他們倆是“才子+流氓”,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尤其郭沫若在讀了這一段文字之後,認為魯迅“這一段文章做得真是煞費苦心,直言之,郭沫若輩乃下等之流氓痞棍也”,郭沫若這一番言論發出,“才子加流氓”便成了魯迅罵他的鐵證了。

【商務印書館】

其實魯迅雖然提到了郭沫若的名字,也僅僅是說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他們的譯著,而魯迅認為的“才子+流氓”的做法是指“不再審查商務印書館出版物的誤譯,來做專論”的行為,郭沫若並沒有做過專論,這一指責顯然不能算到郭沫若的頭上。

那麼創造社裡的誰做了專論批評過商務印書館的誤譯呢?倒是成仿吾做過,他曾專門撰文批評過王統照將“無神論”誤譯為“雅典主義”,顯然魯迅的這句“才子+流氓”是要落到成仿吾頭上的。

【成仿吾】

魯迅和郭沫若之間確實有齟齬,但是這基本上都屬於內部矛盾,魯迅認為創造社左得可怕,創造社尤其是成仿吾等人卻覺得魯迅還不夠革命,郭沫若作為創造社的一員,對魯迅為主要撰稿人的《語絲》雜誌十分反感,認為它“反動空氣瀰漫”;

而除了郁達夫之外,魯迅對創造社的諸君自然也是看不順眼的。郭沫若說魯迅是“封建欲孽”“二重反革命”,魯迅對這些空洞的咒罵沒有直接回應,只是偶爾在文章裡諷刺幾句“處女媒婆”,大概也是因為郭沫若的這些話本身也上不了檯面,不值一駁。

在“兩個口號”的論戰中,魯迅曾說過,他和郭沫若之間雖然有著小糾紛,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是一致的:

“我和郭沫若、茅盾兩位,或相識,或未嘗一面,或未衝突,或曾用筆墨相譏,但大戰鬥卻都為著同一的目標,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然而小報卻偏喜歡記些魯比茅如何,郭對魯又怎樣,好象我們只在爭座位,鬥法寶。”

魯迅的話讓郭沫若非常感動,他對魯迅的態度從此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他開始對魯迅表示“徹底的欽佩”,他開始自我檢討,態度十分謙恭。

在魯迅去世之後,郭沫若寫了悼文和不少的輓聯,多次痛悔在魯迅生前沒有和魯迅見過面——是的,郭沫若和魯迅先生連面都沒有見過,某些答主所謂的“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沫若先生”的話不知道從何而來?

縱觀《魯迅全集》,魯迅從未罵過郭沫若是“狗”,更不涉及過私生活,不知道“才子+流氓”這句話所謂“流氓”是攻擊郭沫若找了幾個老婆情人的根據又是什麼呢?不看上下文胡亂臆測的嗎?筆者想魯迅還不至於這麼無聊。


潯陽鹹魚


才子加流氓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特點,咱們先以新東方的俞敏洪先生為例看看知識分子的特點。萬通董事長馮侖先生對俞老師的評論是:三流文人痞子精神。

俞老師是學文學的,大學的時候博覽群書讀遍古今中外各種書籍,這讓他非常具有人文理想主義情懷。然而現實不是理想,俞老師出社會後保守坎坷,他缺乏一流文人的風骨,被迫在現實生活中改變自己,逐漸的變得臉皮厚,而且有永不言敗的精神,如果痞子精神不作為貶義詞看待,那就是說俞老師具有堅韌的品行,這是我們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骨。魯迅先生說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不是貶低之意,而是高度讚揚。

所謂流氓,其實和俞敏洪的痞子精神差不多,代表了中國知識分子一種勇於突破常規,大膽向前不左顧右盼的精神,按照馮侖先生的說法,就像野草般強韌,瘋狂的成長,肆意的蔓延,是強勁生命力的體現。在魯迅先生活躍的年代,中國社會正值打破封建禮教,走向新生的民族,反抗壓迫和侵略,救亡圖存和挽救祖國危亡。中國知識分子走在了最前線,他們以筆為強,刀刀刺向壓迫著的心臟無所顧忌,正是因為有了魯迅和郭沫若這樣不瞻前顧後,勇敢往前衝,不受封建禮教束縛的人,中國的新民主才得以誕生,中華民族才能夠破舊出新,有一個全新的中國,我們為魯迅先生和郭沫若他們致以高度的讚揚。郭沫若這一代文人還把西方開放先進的文化帶向了中國,這些舉動在當時非常大膽,沒有“流氓”的特性,是幹不出來的。

魯迅先生曾說過,曾經有個西方人說中國人的臉上沒有野獸的特徵,那人其實是恭維中國人很文明。魯迅聽了很不高興,沒有野獸特徵其實就是說中國人毫無精神氣質,畏縮。所以在魯迅看來文明要不得,必須“流氓”起來中國才有救。

至於說郭沫若是才子,那沒得話講,郭沫若在考古學上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他對於甲骨文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對於中國文明的貢獻是重大的。他在教育方面也是具有傑出的成績,詩詞歌賦堪稱文壇一流。咱們知道有一首著名的詞:“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在當時,只有這首詞的作者才有水平和郭沫若在詩詞方面旗鼓相當,可見郭沫若的水平之高,是當之無愧的才子。

總之,舊中國正是因為有無數個郭沫若這樣的“流氓”和傑出的“才華”。中國才能夠迎來新生,我們的民族才在黑暗中迎來曙光。


忍之龜


魯迅罵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一事,在文革中已經避謠,因為魯迅從未指明是說郭沫若。

這事的誤傳是1931年7月20日魯迅在社上海科院作的演講"上海文藝之一瞥\


落地的果子


魯迅一生拿筆當武器,針砭事實,揭露社會黑暗,更罵人無數,其中被他罵得最狠的人當屬郭沫若。

魯迅為什麼罵郭沫若“才子加流氓”?這件事情還得從1927年說起,當時創造社、太陽社的左翼青年們,曾集中火力攻擊魯迅長達三年之久。說魯迅“代表著有閒的資產階級,說他是“睡在鼓裡的小資產階級,是社會變革的落伍者,他的筆下沒有光明,只會利用中國人的病態性格來混淆青年人的耳目”。

而郭沫若是罵魯迅最狠的。1928年夏,他化名杜荃發表了《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對魯迅大家指責。說他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是一個不得志的法西斯諦反革命人物。

魯迅看到之後大為惱火,回他一句“才子加流氓”。魯迅的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通過同時期許多文人對郭沫若的評價,也能看出他的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

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當中,郭沫若一生的成就可圈可點。他對甲骨文的研究、留給後人的浪漫主義新詩和耐人尋味的回憶錄,無可否認被世人傳頌。他集科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詩人、作家、劇作家、評論家各類桂冠於一身,大多都是名至所歸,而且成功當選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這些成就足以證明他是一個才華橫溢、對社會有傑出貢獻的人。

郭沫若被魯迅稱為才子,體現在他的學問上,說他是流氓,則體現在他的為人處事方面。究竟才子和流氓如何交織在一起的?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流氓習氣,與生俱來

郭沫若出身於以盛產土匪出名的小鎮四川樂山沙灣,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多少都會沾染一些匪氣。郭沫若後來也多次自稱“我這個天生的流氓痞棍”。也就是說他的流氓氣是天生的,帶有家族的基因。

郭沫若的父親是一個販賣鴉片的生意人,有著商人冒險賭博、趨炎附勢和投機取巧的性格。郭沫若也將父親的基因完整無損地繼承下來。郭沫若的才學則遺傳了出身書香門第的母親。

郭的外公是進士,在雲貴做官,郭沫若的母親15歲下嫁郭家,她雖然沒有讀過書,但將聰慧的基因遺傳給了郭沫若,為他後期成為一個大才子奠定了基礎。

聞一多曾經說過:讀書人在儒道之外,還有一個“匪氣”。匪氣、流氓氣、痞子氣,“三氣”相通,它們都來自底層的江湖社會。一般官宦之家出身的讀書人,會有點迂腐氣、書生氣,但接觸不到這“三氣”。【倘若家道中落,流落民間,破落士大夫家庭的孩子便會與“三氣”有染。】

由此可見,郭沫若“流氓氣”是與生俱來的。

二、見風使舵,反覆無常

事實上,除了魯迅之外,胡適也是非常厭惡郭沫若的。他曾經公開評價過郭沫若,“反覆無常,我是看不起他,也不服他”。

魯迅和胡適等文豪對郭沫若的厭惡指的是他在做人方面,沒幾個人認可他。

瞭解歷史的都知道,郭沫若一開始在蔣那裡非常受器重,當他看到苗頭不對的時候,立馬倒戈,這也就罷了,他還專門寫文章罵以前的主子。

郭沫若本來是信仰共產黨,而他卻在共產黨和國民黨兩派之間遊走,基本上是傾向國民黨。在汪蔣對立的時候,因為初期汪佔據民心,郭沫若就寫文章罵蔣來討好汪,後來汪蔣言和,郭沫若無容身之地,只得跑到日本躲了十年。

回國後的郭沫若又開始寫文章吹捧蔣,希望蔣原諒他,並表示效忠,不過蔣失勢後,郭沫若很快便反轉了陣營。文革期間這類事情更多,不便一一枚舉。

俗話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單純的流氓有文化,比起政治流氓有文化,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普通流氓,文化只可以作為工具和表現形式,但政治流氓的文化就可以拿來殺人。這套把戲郭沫若一直很熟悉。

三、拋妻棄子,軟弱風流

郭沫若原配妻子叫做張瓊華。倆人屬於包辦婚姻,新婚生活只過了五天,郭沫若就離家了。張瓊華為人賢良淑德,孤獨一人一直照顧郭沫若的父母,一生為郭沫若守了活寡,孤苦伶仃。

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期間認識了佐藤富子。佐藤富子不惜與父親決裂與郭同居,他為佐藤起名叫安娜,倆人生有四二一女,但郭沫若最終還是拋棄了安娜,回了中國。

安娜卻從未忘記他,隻身一人撫養兒女。當她歷經千辛萬苦最終來到了中國時,郭沫若已經再次結婚。安娜的一生算是被毀了,她死在了中國,臨死都自稱自己是中國人。

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叫於立群,是一位演員。她和姐姐於立忱最終都為郭沫若一個人自殺。

旅美作家謝冰瑩的回憶錄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當年的於立忱和於立群姐妹的經歷:於立群這位美女加才女,陪伴了一個四川老家有個張瓊華原配夫人的男人;陪伴了一個在日本和一個女人同居有五個孩子的男人;陪伴了一個面對自己兒子即將死去而無動於衷的男人;陪伴了一個迫使自己姐姐懷孕自殺的男人.......

郭沫若在生活作風上也很有問題,幾乎走到哪就禍害哪裡的女人。不僅禍害良家女子,他還跟風塵女子廝混,郭沫若甚至因為太過風流染上了性病,還傳染給了自己的第二位夫人安娜。

郭沫若的十一個兒女中,除女兒郭平英沾點文史的邊兒外,無人繼承父業。他們對郭沫若也不親近,也不敬重,更無感情。二兒子郭博曾在記者面前這樣評價父親:“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這一意見,語驚四座。

“才子加流氓”——魯迅罵郭沫若雖然尖刻,但也沒冤枉他。在文學上他確實算得上是一個才子,但做人方面,不得不說他是一個有才無德,始亂終棄之人!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習武之人喜歡動槍桿子來解決糾纏於身的矛盾仇恨,事文之人則喜歡賣弄一下筆桿子開始無硝煙的戰爭。

  郭沫若是中國文學史上足以代表一個時代的詩人與歷史劇作家,足能用才華撐杆遊天下的才子;同時又是結過三次婚擁有眾多地下情人的“多情絕情人”,是十多個孩子的父親,是魯迅口中的才子加流氓,從其生平履歷觀之,魯迅口出之言也並非無道理。

一、為何叫“才子”

  郭沫若是四川樂山沙灣人,兼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甲骨文專家,翻譯家,書法家,社會活動家多種頭銜於一身的“全能王”,1921年8月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以嶄新的內容和形式,開一代詩風,堪稱中國現代新詩的奠基之作。

這一個具有徹底破壞和大膽創造精神的新人適應了時代的需要,他熱切追求精神自由和個性解放,大聲吶喊出“我的我要爆了,我便是我啊!”,這種赤裸裸不加掩飾袒露自己的情懷的做法,硬生生推動中國白話詩從寫實轉向抒情。

  他的眼光從“浩浩蕩蕩的南方揚子江”到“凍結著的北方的黃河”再到更高站位點的“我年輕的祖國”,一個飛躍又去直挺挺問候了恆河、印度洋、紅海、尼羅河…這樣的胸襟豪情掙脫了亞洲,直接面對了整個世界與五大洲的人類。

  在文學上他是成功的,即使中途歷經革命的低潮期,一度陷入孤寂迷茫,之後,他又帶著轉變後的詩風驚詫了世人的雙眼,有人說他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站線上的又一面光輝旗幟,由此觀之,此言確矣。

二、為何叫“流氓”

  不得不承認郭沫若是一個有魅力的男人,不看別的,就衝他身邊的女人對他死心塌地的勁頭,就足以證明這一切,他的原配夫人張瓊華,從他婚後五天不告而別東渡日本之後,替他孝敬父母打理家庭,儘管他26年來不曾回家,儘管他在日本已經另有家室育有兒女,卻從沒有一句怨言,甚至在後來他回家看望父母時,他帶著內心愧疚朝張瓊華一個鞠躬之後就原諒了他,這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感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單方面付出的力度都超越自由婚姻。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張瓊華(左側站立者)與郭母

  1916年8月,郭沫若於日本東京聖路加病院認識了年僅22歲的日本護士佐藤富子,為了與郭沫若在一起,佐藤富子甚至不惜在他們第一個愛的結晶出生之後就斷絕了與反對這門婚事父母的關係,而郭沫若卻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回國抗日,又是一次不辭而別,這次更為決絕,沒有給她寄一封信,沒有給孩子郵寄一分錢,晚年的佐藤富子總結這一生時光時說道“一輩子生活的像是一隻野狗”,雖然就短短的幾個字,但其中的心酸冷暖,自知罷了!

佐藤富子

  最後一任妻子是著名女演員於立群,1939年夏兩人喜結連理,婚後育有四男二女,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投身於國家建設,為國效力,於立群也因此榮獲“抗戰夫人”稱號,兩人自此終老,結局倒也還算圓滿。

郭沫若與於立群

  從一個線團抽離出兩個線頭,然後再將其交接觀摩,從大的範圍去概括,從文學的角度去審視,“才子加流氓”的稱號似乎也是洽得其所,就算他自己不喜歡,那為啥還要挑頭罵戰於魯迅,稱其是“一位不得志的法西斯”,罷了,畢竟文人間的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