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于丹起落现象中,有哪些值得反思的点?

万事万物不自知


关于于丹的起落问题,我们始终都不要忘记了最核心的一个要素,那就是包装和造神运动。

于丹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身份是传媒学教授。传媒就是研究如何传播社会信息的学科,包装和迎合社会大众是他的最基本功能。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于丹应该在这方面炉火纯青,有自己很独到的见解。

近两年我们看到咪蒙公众号的流行程度,二者之间有很高的相似度。

咪蒙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然后到南方报业担任记者很多年。多年的媒体经验让她对广大受众的喜好揣摩的精细透彻,因此,用简单粗暴,直插心底的语言,迅速打动了无数女青年的心。

于丹同样如此。

于丹真的懂国学吗?

我们来看一下一位知名编辑对于丹的评价。他说,当于丹把她的书稿送到出版社的时候,以书稿的质量根本是达不到出版要求的,更谈不上是什么学术著作。出版社组织了相关的写作团队把于丹的书稿进行了重新组装。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于丹著作,其实已经不是于丹想表达的内容了。

从上边的表述,我们就能明白,于丹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国学大师,甚至可以说她对国学的了解也只是仅限于皮毛。

于丹对传统国学的讲解,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把西方成功学成功的嫁接进了《论语》和《庄子》,给中国社会大众熬制了一锅精美的鸡汤。

从另一种层面,我们可以说,于丹讲解的国学就是中国版的成功学。成功学是中国社会最大的春药,打了很多鸡血,说了很多无用的废话。听完让人觉得精神振奋,仔细看来又找不到,真正可以参考用来前进的方向。

于丹的成功学更像是毒品,让人吸上了瘾。然后精神亢奋,好像力大无穷,信心万丈。然而没过多久就精神空虚,思想异常,产生幻觉,最后连身体也垮掉了。

真正有思想的内容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狐狸尾巴迟早是要露出来的。包装可以造神,但并不能让一个人成为神。

于丹在北京大学办讲座这时候被人赶了出来,就代表了社会上那些理性思维的人,对他的那套国学,压根就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心理。

于丹的大起大落,也不能说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帮她积累了很高的名声和社会财富,除此之外十分寥寥。

于丹的大起大落,只是掀掉了老虎皮的狐狸现身而已。本来就是一个文化思想骗子,最终回归了本来面目罢了。

众多的信徒成了她的敛财机器,帮她积累了很高的社会名望,也成为了它传播学理论的实验工具。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说过一句话:谎言说了一万遍就是真理。于丹,传播学的精髓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的多了,就能培养大量的信徒。

黄永玉老爷子说,在中国,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

大概于丹就是其中的一条狗吧。


新知传习阁


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适可而止,能说七分话,绝不多说三分,因为人的好奇心就在于一眼望不到底,如果一旦被看穿,被看的一清二楚,人们也就没有了观赏的欲望,反而觉得庸俗不堪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于丹起落最大的原因就是和盘托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分青红皂白,随着自己火热的东风,刹不住车式的往外倒,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选品不良或者说容易出次品的情况。

于丹对于论语的解读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产品――文化食粮的生产过程,它是有价值的,但是这种文化精神食粮的产量与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并不随着产量的爆发式增长而在质量上更有保障。

恰恰相反,当于丹越是想要加速内容输出的时候,其质量就越容易出问题,而且一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用一点下次可供选择的点就少一点,如果一味地满足市场、满足人们猎奇的需求,那就只能生拉硬套。


把本不宜放在一块的东西叠床架屋式的堆砌在一起,粗制滥造的解读一番,为赋新诗强说愁,一时忽悠大众尚可,但要想糊弄一世,的确有点太难为于丹了。

何况一直忙着赶工,一直忙着粗制滥造,就更没有提升自我的时间,等到灵感枯竭,自然也就很难再获得观众的青睐。

更何况人本来就是一群喜新厌旧的高级动物,一旦对于丹审美疲劳,则会加速人们对于丹的抛弃速度。

因此,想要避免这种尴尬,想要保持新鲜感,最好的做饭就是谨言慎行,不是说的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给读者给观众留三分想象的空间。

大歌星朴树为什么能够凭借着自己“半死不活”的靡靡之音一直红火,大意就是朴树出品,必属精品,要是每天都无病呻吟,估计观众早就审美疲劳,弃之一旁于不顾了!


历史三日谈


她起高楼,她宴宾客,她楼塌了!——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一点:她一边看到处演讲捞钞票(每场30万~40万),却让受众“安贫乐道”!曾任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校长石国鹏,曾评价了于丹,“十星科技”发有视频《石校长打脸于某:百家讲坛一位女教师狂捞钱,却让别人安贫乐道》。


十星科技


一位朋友最近回答了关于于丹的问题,大概没想到自己的回答能获得那么多关注,所以一时也有些感慨,觉得自己所言或许应该更谨慎些。今天看到另一个事关于丹的问题,我便替男友解了他的遗憾吧,虽然不晓得是否符合他的心意。


百家讲坛上的论语

曾几何时,于丹教授登上百家讲坛开始普及《论语》,竟引得万人空巷,一时洛阳纸贵。然而,她的专业方向的不同(传播学),导致了她对于《论语》的释读更偏向于心得体会,而非学者的谨慎与细致。要知道,即使是专门的学者,若是跨了学科,那也是隔行如隔山。

这种略显随意的解读,后来会遭致不少学者的批评,可说完全不出人意料。随着黎鸣这只哲学乌鸦一声吼,瞬间引得不少吃瓜群众和吃瓜学生竞相学舌。但是,那些批评于丹的学者就错了吗?并没有,他们辛辛苦苦的耕耘,兢兢业业的教学,除了那些整日开会国内国外上蹿下跳的学术明星,有哪位学者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一群智商都很高的人群中,时间会分化专业与不专业,用心与不用心。

笔者虽然学得是外哲,但男友却是中哲,自己也看过一点传统的典籍。说不上精通,却至少可以发现于丹许多地方真是过于随意了,她迎合了一般人读古书的畏难心理,用通俗易懂甚至有些三俗的解释,将我们的传统经典逐渐解构为当下流行的心灵鸡汤。写心灵鸡汤的人有文化吗?当然有文化,否则谁都可以去出本书了。但是,心灵鸡汤和经典的距离,却有一个孙悟空的筋斗云那么远。

批评者眼中的于丹

于丹在北大的遭遇,可谓狼狈。笔者以前在知乎上读到过在场人士的还原,据说,当时在场的至少有三类人:资深的戏迷,北大学生,老一辈曲艺家,可见,北大学生只占了一部分,其他都是校外人士。当时的主办方,将最后评论汇总的资格交给了于丹,这自然会惹恼台下的观众,因为台上的老艺术家竟然还比不过一个并非内行却被称作内行的传播学教授?而观众中也不乏一些资深戏迷,他们怎么可能认同主持人的话,台上于丹是内行,他们台下的却是外行?如果论专业,两拨人并没有差别——这恐怕也是台下观众恼怒的原因之一。

从百家讲坛上走下来的于丹,赚的盆满钵满,她的一场出场费有三十万(有人说四十万),顶得上一些教授一年的薪资了——即使我们普通人瞧着也会非常震惊。不过,羡慕或许有,但若说眼红,那倒未必。就笔者所知,在批评于丹的学者中,很多人都在争论这样一个困惑——如果说经典可以通过通俗的解释达到全民普及,学者们应采取这样的措施吗?大家先别忙着批评,因为在外国哲学里,也存在同样的激烈交锋。

我们如此贫穷,却听富裕的人告诉我们幸福和财富无关


我们先来看古人的做法:

古人从没有降低过自己的标准和尺度,在今天我们看到的经典注疏中,可说没有一个古代受人敬仰的学者会降低标准进行三俗式解读。而那些口口声声说喜爱传统的人们,你们能看懂古人留给我们的竖排繁体注疏吗?有没有在遇到阅读障碍的时候直接放弃,还是坚持下去?如果你真真切切看到了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还会认为于丹讲得很正确吗?古人不是没有激烈的争论和批判,但他们总是言之有据,找不到论据,便尽量尝试解释得合理一些。于丹呢?我们买一本十三经注疏本子就能对照了。

我们再来看看外哲,但这不仅仅是外哲的事情,有些甚至影响到了中哲领域:

现代一些年轻学者,总爱标新立异,不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的专研学术,却总想着找机会一鸣惊人。譬如西方某当代哲学家喜欢就时事发表一些惊人见解,譬如战争、贸易以及其他国际事件,以此来博得关注,一些国内的青年学者就邯郸学步,总想把学术研究变成趣味小故事,恨不得一朝成名。他们嘲笑严谨的学者太保守,又吹嘘自己的视野很开阔,很时尚,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兴趣,但实际上,历史自有后人评说,这么多年以来,历史也证明这种明星把戏长久不了。

笔者在北京,看到很多民间人士在高校听课学习,难道能说他们都不读古代经典注疏吗?其实,这才是我们研读经典的方法和步骤。只要想学习,自学经典,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有真正热爱的心,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好。

所以,于丹对经典的比附和误解,我们难以容忍;但对于她在教育和生活上的心得,听听也无妨。


品物不穷


当时和于丹一起火的还有一个人,号称学术超男易中天。

我们看下易中天出版的书籍

《〈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

《新译国语读本》

《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国文化现象解密》

《闲话中国人》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

《你好,伟哥》《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

《书生意气》《穿透灵魂之旅系列》《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艺术的特征》《品人录》《读城记》《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大话方言》《大话方言》《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品三国——上》《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成都方式》《帝国的终结》《易中天读史(全四册)》《从星空到心灵》《高高的树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山之石》《书生傻气》《中国智慧》《易中天文集》《易中天中华史》


学术领域从历史,法律,哲学,方言包罗万象,而且在没出名之前就出版了《〈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这么冷门领域的学术研究,易中天的学术观点可以讨论和争辩,但学术功底有目共睹,再看于丹,出版的论语心得,最美古诗词,基本上学术功底也就微信公众号的鸡汤文的水平,错的离谱的学术错误就不谈了,央视那个舞台可以让你成名,但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还是需要内功支持的。


再说说易老师,出版的书籍能火,大体上是做到了可读性和学书性综合,那种偏向学术的《东晋阀门政治研究》要火就很难,这点易老师的功底非常好,把学术的东西讲的通俗易懂,又不沦为像《明朝那些事》那般口水文,也是功底,如同好的科学家未必就是好的科普作家。


上海滩小律师


不请自来。

最值得反思的一点就是:你要读书,要慢慢的用心的读书。

于丹这个人,最大的失败不在于她自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而是她本就是一个学术水平不高的人。

没有墨水,登上舞台,摔下来是早晚的事。

这一点可以参考易中天。在易老师那里,著书立说是主要事业,去百家讲坛属于稍低一层的知识放松。

而于丹这方面就输了。

所以我对我们来说,要清楚读书的意义,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欺骗自己和他人。读书是为了收获纯粹的知识。可以慢,不怕。但不要好高骛远急而求成。

就是这样。于丹的起落让我们知道,除了文盲,还有一种“伪学者”的存在。

所以,大家一起好好读书,才是真的。

我是新观点评说天下,感谢阅读,感恩点赞转发。希望大家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愉悦思想。


平凡人的平凡故事


谢谢大家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真的应该经常问一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时代英雄?其中,于丹就是一个最大的失败者。


于丹的失败,不是她的的学术水平不高,也不是她的忸怩作态,如果仅仅如此,正如她自己说的,把那个说三七二十一的四十大板,把那个说三七二十八的放了!

因为你无药可救啊!还跟他叫什么真儿啊?

像于丹那样的大忽悠“学者”少吗?真不少!但是,于丹就是一个言行不一的家伙,这是社会对她极为反感的地方。


一面给大众下一些“心灵鸡汤”,一面自己又沽名钓誉,招摇撞骗。据说,她到企业基层去演讲,不但要价高盎,而且化妆的跟一个小姐似得,仿佛在学习影视明星的范儿。

我们传统概念中,对学者的风范还是有基本要求的,因为传统的学者形象基本都是朴实亲民的形象,简单说,就是普通人民教师的形象,结果,我们的于大师,真以为自己是一颗文化明星了,要摆出一个明星的范儿来。

她的“明星”化的形象,不管是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毕竟你以这样的形象招摇过市,还是给人以太俗气的观感。

事实上,中国的学者为什么都没有什么学问,这才是令人悲催的。


据说,于丹的一个研究生自杀了。我只是从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消息,是否属实,不太清楚。

不过,以于丹这样的心态和学术带研究生,感觉也就是研究生的一个悲剧。

于丹迅速红起来,又迅速被大众抛弃。我想,这就是社会化的学术造假,真正的学者是经得起社会检验的,而虚假的学者,当然经不起社会的检验。

我们的学者这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这是学者的悲哀。中国有多少这样的悲哀学者?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社会性的造假,为什么会这么大行其道,我们为什么不知道什么是造假的可怕后果?

因为,一部分人大红大紫,甚至富起来有名了,但是,给社会的却是一种精神贫困,伤害的是社会,这是我们要深刻反思的地方。

今天,言行不一的学者,一定是对大众最伤害的文化,于丹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的制造者和牺牲品。


千千千里马


于丹这个人我不认识,但我想从我拜读她的作品的角度谈谈她这个人。

她给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一个文化人。有知识,有口才、有思想,能够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人物之一。

我是因为她才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我看到过网上报道关于他在国外撒泼的报道,先不说这个真不真实,我想,人成名后,都有会膨胀期,她也不例外,就像那些明星一样,会时不时的发个火,骂个人等。

如果媒体报道的事件是假的,那当然是我所希望的了。

如果媒体报道的事件是真的,我想那也是媒体高估了她的“人品”!把她给文化了!

我认为于丹只是一个“人”的符号!她不代表“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用千年历史积淀下来!而不是一个人能够代表的。

不得不承认她的文化水准还是很高的,但是做人到底行不行,只有和她打过交道的朋友和她的家人知道了。有文化不等于有修养,不等于人品好,所以,是我们大众对她的期望值和认可度太高了,才会造成有些人会对她失望。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希望于丹以此事件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点乐生活


对于于丹我不诋毁也不支持,更多是路人心态。我记得有一次去图书馆路过古典区看见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第二层是于丹版的论语,下面居然是批于丹版论语,作者还是两个人两个男作者,说白了就是两个大老爷们骂一个女的,这件事变成出书对骂意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对我而言感觉文化扫地斯文扫地。

在我看来于丹从来没有起过也没落下,来看一下于丹在网络上的简历。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198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分校)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进行深造。1995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影视系主任,副院长。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伟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多次受邀担任众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活动及公益活动的重要嘉宾,伟中外文化交流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于丹似几106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发广泛关注。


从这份简历中不难看出于丹在古典文学上的水平
也只能算是学生,不能算学者,只有深造经验而在传媒影视方面倒是一把好手。

回头来说一说《百家讲坛》对于百家讲坛好多人抱有巨大的崇拜之情,如果只是看过一两集的你有这种看法还可以理解,如果看过好几个系列的那你就算白看了,百家讲坛栏目是一个电视栏目收视率是第一位的喜闻乐见才是最主要的,易中天纪连海这些都是二流文化学者而且上台和说评书无异,袁腾飞上去前面几个好歹是说书的他上就是一单口相声还有一邮电大学的讲师笑面虎一个,讲三国水浒里的职场关系这都是老板给员工洗脑的小推文了,心灵鸡汤。纵观大部分百家讲坛的讲师水平在学者圈里只能算二流高点,不能算一流,好多高校推自己学校的老师上台说点什么打个广告,所以于丹上去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于丹上百家讲坛说论语只能说他们学校背景厚,而且于丹一个搞传媒的,如何高大上才是她琢磨的,说论语有点华藻丽句被人误以为是高等知识这也是看电视的观众一厢情愿。



于丹是搞传媒的,他让人们知道她她也家喻户晓了自己的目的完全达到了,他作为一个大学教授缺的就是名气现在什么都有了,钱也跟着来了,文化流氓和文化大师在一般人眼里差不多,在文化传媒方面于丹大胜。一帮文化学者以为指出于丹几个错误就是特别有学问了,这帮人被于丹拉来提高自己的名气给自己做垫脚石还浑然不知沾沾自喜。


鱼在水里你呢


于丹的起 ,源于她用通俗的,华丽的语言把好多晦涩难懂的句子翻译过来,并且以自己的理解进行同样通俗的,华丽的解释。

很新鲜,很清馨。于是追捧就是水到渠成。这方面,于丹很成功。也的确推动了大家对《论语》的兴趣,相信很多人是因为听了这么美的语言,才去打开《论语》看看古代圣贤竟是这么智慧。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学术性或专业性不强,会在审美疲劳之后显现出她的硬伤。

她的落,实际上并不完全是“鸡汤”的毒。而是“无节制的商业化作秀”,而学问倒在其次了。

一个学者,走上明星道路的时候,她的“学者光环”就会散尽。走下神坛也是顺理成章。

当被哄下讲坛,实际上就是审美疲劳的产物,总是用华丽来包装内容的“浅显”。一定是不会长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