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要把首都遷到北京?

久哥聊小說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一個極為明智的重大舉措,從他自己的口中道出的理由以及種種跡象表明,他之所以遷都北京,大致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永樂帝曾說遷都北京是“以天子守國門”,這確實是當時天下政治、軍事形勢的重中之重,元朝雖滅,但蒙古的勢力仍然很大,力量仍然很強,明朝也時常出兵與蒙古進行邊地的戰爭,朱棣當年作為長期駐守北京的藩王,對這一形勢瞭解的很清楚。以邊關重鎮作為國都,可以起到極大的震懾作用,而且京畿地區的駐兵防禦,一方面減少了就都南京時需要分兵北上的麻煩,節省各項資源,一方面在蒙古南侵時,便於兵馬的調動。

第二,自石敬瑭向遼國割讓燕雲十六州以降,歷經遼、金、元,南北分裂以達四、五百年之久,朱元璋就曾說過“北平非中土”的話,可見南北方人民之間的隔膜已深。明朝作為一個南北一統的王朝,雖說是起家於南方,但在這種形式下,更要鞏固北方的統治。朱棣在北京就藩多年,對這種局面也是相當瞭解的,他建都北京,也是為了增強這種大一統的民族心態。

第三,北京的各方面條件在這樣的歷史格局下,也非常適合成為首都。北京地處於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交界,是扼守北方民族南下的戰略要地,也就是朱棣所說的“山川形勝,足以制四夷,制天下”,北京穩固,則中原穩固,則江山穩固。北京又是朱棣做燕王時經營多年的基礎,朱元璋定天下的大本營在南京,而永樂定天下的基礎則在北京,政治條件對朱棣極為有利。此外,元朝早已開通了京杭大運河,北地的物產雖不豐富,但有運河的通衢之便,完全可以解決首都所需的各項物資需要。更加之,遼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北京作為北方的政治中心已歷四、五百年,人文文化條件也是建都非常合適的選擇。

(建文帝)

當然,很多人都會提到永樂是篡位獲得的皇位,在南京不免有所心虛,但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一個歷史上性格極為剛毅的皇帝,在這方面不能說永樂沒有心虛之處,但絕對不會是他主要遷都的原因。而事實也證明,他是在靖難之役之後很久,在已經削平了所有他的反對勢力之後,才決定遷都的。


紅小豆館主


關於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三點:

首先,鞏固皇帝寶座

我們看看朱棣是怎麼做的皇帝呢?是把他老爹朱元璋定的繼承人趕下臺做的皇帝,北京曾經是他的藩邸,是他興王創業的基礎,對他來說北京比較親切,而應天是老爸朱元璋和大侄子朱允炆做皇帝的地方。

他用武力推翻了老爹朱元璋所立的合法皇帝。如果老爹在天之靈知道了,肯定會發怒。

此外,做了皇帝每天都要坐在朱元璋和朱允炆曾經做過的龍椅上,心裡感覺七上八下,總歸是不安寧。

而想到死了以後還得躺倒老爸身邊,這要是在那邊見了面,估計還得讓老爹朱元璋狠狠的訓斥,想想自己後背發涼。

我們今天看來,這有點迷信,但是在當時來說,絕對不能低估一個封建帝王的迷信程度,為啥呢?

要知道朱棣即位以後,曾經很多次請番僧做法事,一次齋蘸便是七天七夜,這法事是要“薦福於皇考皇妣”,這不就是害怕受到老爸懲戒,而想得到朱元璋的原諒嗎?

另外,那個被他推下皇帝寶座的侄子朱允炆不知下落,天下還不穩定,建文帝很多遺臣也是鬧得亂哄哄,這成了朱棣的隱患,他時刻擔心反對他的勢力會有所行動。

想想,北京可是老子的地盤,我的地盤我做主,這天天在別人待過的地盤上,心裡卻是有點彆扭。所以為了鞏固皇帝的寶座,遷都也就成了一種解決方式。

其次,更好地控制西北

大明朝建立以後,朱棣的老爹朱元璋就曾經在定都問題上舉棋不定,一直在猶豫徘徊,他們沒有把元順帝的子孫們斬盡殺絕,而是趕到了北邊的蒙古高原上,雖然元朝殘餘勢力遠走沙漠,但是一定的軍事實力還是有的,萬一他們要捲土重來,京師不設在北方,軍事力量薄弱,黃河以北的地方可是不太容易守住。

雖然應天經濟好,但是位於東南,距離北方的蒙古太遠,對控制西北不利。

想到這裡的時候,朱元璋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家底,無奈國家新立,經濟凋敝。

老頭兒只能無奈的感嘆道“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又衰,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

想想,也只能把未盡的事業留給子孫了。

從這裡看朱棣遷都也是完成老爹的遺願。

最後,實現朱棣的“英雄夢”

朱棣有什麼英雄夢呢?

簡單的說就是“控四夷以制天下”。

其實朱棣一生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奮鬥,他就藩於此,而對大元留下的一切耳聞熟知,忽必烈和他的子孫們在這裡君臨天下,朱棣也想建立一個舉世無匹的龐大帝國,他多次率軍出塞,又南征南安,派鄭和下西洋。這都是朱棣英雄之略的體現。

“燕地負山帶海,形勢雄偉,臨中夏而控北荒,誠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者”,這地方比應天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要好很多。

綜合上述三點,朱棣決定遷都北京,不過這都是我們的的臆測,真正的原因也只有成祖朱棣自己知道。

謝謝各位觀看,如有不妥留下寶貴意見!

千秋文史


在明朝剛剛建立時,南京就相當於一個臨時首都的角色。

朱元璋是不願定都南京的

因為歷史上凡是定都南京的王朝大都是偏安一隅,國祚不長。而且歷代南京宮闕城池多有遷徙,城隍又屢經開挖、填塞,導致南京地脈盡洩,王氣難收。

雖然現在看來有些迷信色彩,但古人就信這個。

朱元璋起先中意的都城是安徽鳳陽,也就是他的老家。鳳陽原本是叫做濠州,朱元璋稱帝后才改成的鳳陽,寓意龍興之地。

而且中國古代一直就有“衣錦還鄉”的傳統,朱元璋又是農民起家,即便當了皇帝依然有濃厚的鄉土觀念。


他曾集全國之力營建中都鳳陽,又遷江南富戶十餘萬人於鳳陽,但鳳陽建了六年後工程就停擺了。據說是修建的工匠們因為食不果腹心生怨恨,因而施展了“厭勝之術”,朱元璋自此也就放棄了遷都鳳陽的打算。

明太祖朱元璋又曾派太子朱標考察了西安、開封等地,但朱標回朝後不久便因病去世了。

幾十年來,朱元璋一直將朱標當成繼承人培養,此番白髮人送黑髮人對他打擊極大。他曾自述“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遷都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等到朱棣靖難,從北方一直打下南京城,遷都的事情才重新被提起。

而北平是朱棣的分封之地,經營多年,那裡的統治基礎很好,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而且北京四面環山,易守難攻,以北京為首都可以有效的控制天下四海。

同時幾千年來,威脅中原的胡馬蠻夷皆來自北部邊疆,所以立都應當以戍邊制敵為第一要務。一旦北方有戰事,消息從北方傳來需要數天,不利於中央組織大軍抵抗。

朱棣遷都北京很大的原因是為了對付北元的殘存勢力。

不過北京作為都城又是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第一線,在明王朝強盛時期,對打壓北方遊牧民族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可是,一旦王朝式微,北方有變,來自北方的敵人不僅可以輕易得到一座堅城和鉅額物資,還可以北京為根據地蠶食中原。

後世的滿清就是這般奪得天下的。


歷史就在那裡


明成祖朱棣是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本是鎮守北平(今北京)一帶的守邊藩王,但他野心勃勃,一門心思想取代侄兒朱允炆,做君臨天下的皇帝。正因如此,等到朱元璋死後沒多久,朱棣便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造反,史稱“靖難之役”(1399-1402年)。“靖難之役”持續3年時間,最終朱棣竟能渡過長江、攻陷南京,順利地爬上皇帝寶座,成為明朝歷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但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剛剛坐上龍椅,便急吼吼地拋棄其父親自選定的都城,也即地處江南富庶繁華之所的南京,而將其遷往氣候乾燥、經濟遠不及江南發達且屢屢遭受蒙古騎兵威脅的北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筆者不揣冒昧,認為原因大概有以下四點:


南京“風水”不好,只適合偏安政權。南京地處江南與中原交界處,東望大海、西達荊楚、南接皖浙、北鄰長江,地形險要,號稱“鐘山龍盤,石城虎踞”,堪稱“帝王之宅”。從吳大帝孫權在此地築城並建都開始,先後有東吳、東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明、太平天國、民國等9個政權在此定鼎,所以“金陵有王氣”的說法,在社會上非常流行。



然而通過回顧歷史我們發現,但凡是在南京建都的政權,“壽命”大都比較短(明朝除外),要麼最終成為被統一的對象,要麼建都後不久便發生大動亂,最終都城遷往別處(明朝)。相似的歷史一再上演,讓世人不得不懷疑南京的“風水”不佳,若在此定都的話,不僅難以統一中國,而且還無法保證政權的長治久安。


江南世風萎靡,久居南京會銷蝕進取的意志。江南地區沃野千里、物產豐饒,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民,只要不遭受大規模的戰亂,便可以過上一種富足、自保的生活。正因如此,江南民眾沒有向外擴張的動力和興趣,並由此滋生出貪圖享樂、追求奢靡浮華的風氣。定都南京的政權,受當地風氣的影響,久而久之,也容易滋生一種自滿、懈怠的作風。



有鑑於此,深具憂患意識的帝王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會定鼎南京。就明朝而論,其實朱元璋在建國後不久,便已經決定將都城遷出,先是計劃搬到開封,而後又打算在西安建都。但終因開封、西安殘破日久,再加上遷都工程過於浩大,非數年時間所能完成,故而直到朱元璋駕崩,都沒能實現目標。所以由此來看,朱棣將都城遷往他處,也可以看做是繼承亡父的遺志。


朱棣的根基在北京,而非南京。一座城市能否被確立為首都,除了它的地理、軍事、政治價值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即它周邊輻射地區,是否是政權根基所在地,換句話說,都城所在地區的民眾,是否是該政權的“鐵桿”支持者。秦、漢、隋、唐定都長安,五代、北宋定鼎開封,明初在南京開國,莫不是考慮到這些城市所在地區,是它們獲取支持,並賴以存在的“根基”。



但南京對於朱棣來講,非但不是“根基”所在地,反而因為他的篡逆之舉,成了明裡暗裡反對、敵視他的“大本營”。毫不誇張地講,在南京停留的每一天,朱棣處處感覺不自在,總不如在經營多年的北平待著舒心踏實。捨棄敵意甚深的南京,改而遷往作為多年“老巢”的北平,對朱棣來講,是再好不過的安排。


北京地位極端重要,可以幫朱棣實現一系列偉大的抱負。北京“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地處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界處,交通便利、形勢險要,就明朝而論,不僅是抵禦蒙古人入侵的屏障,而且可以向東北進一步控制關外地區,向南則可統領中原,有利於維護帝國的統一。定都北京的話,進可以肅清漠北、開疆拓土,退可以保護中原,做到“天子守國門”,實在是再好不過的安排。



正因如此,朱棣篡位後即著手遷都事宜,在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府為北京順天府,並從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徵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營建北京宮殿。經過長達15年的營建,北京城已經頗具規模,並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起,正式被確定為明朝的首都,而南京則降為陪都,直到明朝滅亡一直如此。


史料來源:《明史》、《明成祖實錄》、《明史紀事本末》、《國榷》等


文史磚家


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首先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在朱棣登基之前,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朱棣12歲時受封燕王,21歲就藩北京,替代功臣鎮守北部邊疆,其間多次大破北元,戰功卓著;經過四年的靖難之役,燕王在南京登基稱帝;



此時元朝已被推翻二十多年,雖然當初明朝大將藍玉、傅友德、郭英、燕王多次出征討伐,雖有戰功,也未能徹底解決邊疆侵擾問題;遊牧民族主要以騎兵為主,以放牧為生,居無定所,機動性強;他既不善於耕種,也不善於手工業,但是日子還是要過的;他們就憑藉其快速的機動能力,肆意在明朝邊境搶劫侵擾,你征討他就跑,你走他就來,而且征討時,在茫茫的草原,很難找到他們;


在永樂年間,那些能打仗的開國功臣都被朱元璋殺光了,一起靖難能打仗的功臣,張玉在靖難時戰死,朱能永樂四年在征討安南途中病死,張玉的兒子張輔接替朱能,平定安南後走不開,以致於沒有合適人守邊;


永樂七年,朱棣派淇國公丘福出塞征討北元,因輕敵冒進,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為此朱棣決定親征,永樂八年、十二年兩次出征塞北,但南京到北京路途一千多公里,更別說塞北,路途遙遠,出征和糧草運輸極為不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途中也因補濟不及而回兵;遷都之後,又分別於永樂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二年出征北元,有效的控制北方疆域,天子守國門,成為朱棣遷都的主要原因;另外,靖難時對建文朝反對遺臣的殺戮,失去本土人的擁護 ,不如在北京二十年經營的根基穩固,同時已習慣了北方的生活,這應該都是朱棣遷都的原因吧!


我在此拋磚引玉,你有什麼補充的?


說好一起去旅行


1421年北京紫禁城完工,朱棣正式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北京。朱棣之所以把明朝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鞏固北方邊防的需要。元朝滅亡之後,元順帝帶著元朝殘餘勢力逃到長城以北,經常突破北方邊防要塞南下,嚴重威脅到明朝北方邊境的安全。為了加強北方邊境的防務,打擊元蒙殘餘勢力,需要把政治中心從南方遷往北方。

第二,南京在靖難之役中,皇宮和城市幾乎毀於一旦,沒有北京宮殿完整。北京宮殿在元末戰爭中,並沒有受到戰爭的創傷,因為明朝大將徐達進攻大都(北京)時,元順帝是棄城而亡的,再加上紫禁城已修建完工,也有必要遷都北京。

第三,北京是朱棣當燕王時的根據地,經過多年的經營,後方鞏固。而南京則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地盤,雖然朱允炆失蹤,但還是有許多忠於他的勢力存在,朱棣不得不有所忌憚。




縱論古今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朱棣登基是踩著大明王朝的累累白骨才登上帝位的,他發動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手中奪得了江山,這無疑是對朱元璋立嗣遺詔的公然違背。所以,他在位時期的大多數政策都與洪武時期相牴觸,骨子裡實際上是要超越洪武朝,建立更大的功業以證明自己。遷都北京也是其中之一。

傳統說法認為是因為北京是朱棣的勢力範圍,朱棣在此經營多年。遷都北京可以更好地吸納朱棣的原有力量。但是,筆者認為,朱棣遷都北京是因為在靖難之役的過程中感覺到,南京城過於易攻難守,他以地方一藩的武裝歷時四年就打下了南京,這說明南京在軍事上已經不安全了。南京的地理位置在軍事上來講也的確是死地,長江不僅不能作為天險,反而會將軍隊分割,甚至是阻礙撤退的路線。無論是朱允炆,還是蔣介石都無法守住南京。南京四門看似又險要地勢可以依靠,但是隻要打下一個方向,此處的天險就會成為進攻南京主城的跳板,紫金山,雨花臺都是如此。所以,朱棣為了防止後世有人效法他,就將國都遷到了建文帝數十萬大軍圍攻不下的北平堅城。

此外,當時朱棣已經打算恢復朱元璋時期的藩王制度。南方的藩王數量要遠遠超過北京附近的藩王數量。而且,當時的局面下,朱棣得國不正恐遭非議。於是他就將滿朝文武在南京已經經營了近四十年的根基斬斷,遷到北方重新建立朝廷,自成體系。從朱棣以後,朱元璋的影響力就只能停留在南京,北京從根本上就是朱棣一家獨大了。


經典守望者


永樂元年,靖難之役剛剛勝利,禮部尚書李至剛馬上建議,北平乃龍興之地,應定為陪都。

永樂四年,北平皇宮和城垣開始興建,七年,明成祖在昌平開始修建長陵,證明遷都已是既定國策,十四年,紫禁城動工,十八年正式遷都。

國都乃國家根本,遷都工程浩大,牽涉方方面面,如果不是必要,任何國家都不會動遷都的心思,那麼明成祖朱棣為什麼非要將國都從虎踞龍盤的金陵城前往北平呢?

南京明城牆玄武門

明成祖鞏固政權

正如禮部尚書李至剛所言,北平乃龍興之地。洪武三年,朱棣受封燕王,在北平建立王府,北平隨之成為北方的邊防中心,至靖難之役爆發,朱棣已在北平經營近三十年,根基穩固。

金陵周邊是前朝統治中心,雖然朱棣已經勝利,但是人心仍不穩定,外部仍然有幾大藩王掌控軍隊,很難站穩腳跟。所以為了鞏固統治,還是回到自己的老窩比較放心。

北京紫禁城

金陵形勢雖盛,但過於偏安

唐朝中期以後,經濟中心持續南移,金陵所在的江南已成為全國最為富庶之地。金陵城三面環山,一面靠江,易守難攻,虎踞龍盤,本是理想的建都之地,歷史上已有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在此建都。

但是縱觀歷史,歷代大一統王朝統治中心均在北方,因為北方遊牧民族入侵是歷代最大的外部敵人,定都北方有利於鞏固王朝的統一穩定。

金陵雖是六朝古都,但定都在此的都是割據政權,僅僅偏安江南一隅,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怎麼可能滿足偏安江南呢!


天子守國門

雖然元朝已經滅亡,但是殘存勢力在長城以北依然對大明構成實質威脅,隨時虎視眈眈,東北地區的女真人也具有強大的實力。

遷都北平後,北平及其周邊成為明朝的核心統治地域,漢族政權對華北的控制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也能有效抵禦和防範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


綜合以上考慮,明成祖遷都北平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吐糟生活


原因一,朱棣得國不正。

朱棣登上帝位,是搶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朱棣攻進南京,只找到皇后的遺體,建文帝悄無身息的不見了。對朱棣來說,始終是個危脅。建文帝能逃走,說明南京城肯定存在支持建文帝的死黨。建文帝始終是朱棣潛在的危脅,為了江山永固,朱棣必須遷都。


原因二,朱棣是第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人。

明初,對大明的最大危脅就是遠盾蒙古的北元政權,北方必須駐大軍守護。而朱棣自己就是藩王造反成功的,駐守北方的大軍,難道就不會有樣學樣,也造反呢?還不如遷都北京,讓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北方軍隊。



原因三,北京是朱棣龍潛之地。

朱棣就藩燕京後,造反取得皇位,而且北京是金元的都城,說明北京有帝王氣象。而且歷史上以南京為都城的王朝都是偏安王朝比較短命,建文帝就是一個活生生例子。而且北京是朱棣老巢。

原因四,北方是平原,交通方便

南方是丘陵山地地帶,古代交通不便,不利於部隊的集結。而北方是平原地帶,易於大軍的集結。正是這個原因,南方以步兵為主,北方以騎兵為主。步兵打不過騎兵,朱棣以一域對抗朝庭,最終取得勝利,正是騎兵優勢。


愛分享的小兔兔



明代之政治、軍事、經濟態勢,大抵是以東南之糧養西北之兵,以運河為縱軸線,以九邊為橫軸線,則交點為北京,以皇帝坐鎮北京,逼迫南都轉運官吏高效運輸,以皇帝和整個中央官僚集團為質,保證九邊糧餉,保證九邊的後勤處於皇帝控制之下,同時使內外邊牆之間的野戰軍直接受內廷控制,這是其一。

在明代的國際形勢上,東北女真崛起,朝鮮和日本成為可以動員十數萬野戰軍遠征的強敵之後,帝國懼怕東北出現遼一樣的強權,也懼怕丟失北部國防天險之後整個黃河以北不守,東北亞局勢勢必成為帝國重點關注的對象,所以必須將指揮中樞前移北京,這是其二。

明初秦嶺-淮河線以北受金元統治超過百年,當地漢文化受到極大破壞,地區離心力大大增加,這使得洪武-建文年間的北方相對於帝國,無非是一殖民地。而江淮則是帝國國防前線的同時,承擔經濟中樞的職責,這時候定都南京十分合理。但永樂時代帝國完成對北方的全面消化後,遷都北方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這是其三。

以上三個點中,前兩個點的問題,南京一個也無法解決,而這兩個問題卻是確保帝國生存、皇帝統治的關鍵性問題,所以自然,明帝國是一定要遷都北京的。

PS:看到有答主提到正統年己巳之變也就是土木堡,實際上這個事件的爆發離不開三大因素。

其一,明廷在事前錯誤將精力過多投入在西南少數民族事務上,忽視了對蒙古草原的分化瓦解,導致瓦剌統一。

其二,邊牆體系長期建設不足,出居庸關後,明軍完全沒有戰場控制能力,哨所、衛城建設不足,而騎兵卻在這個時期,戰鬥力出現極大下滑。缺乏騎兵偵察保衛的步兵,在戰場上是非常脆弱的。

其三,朱祁鎮本人貪功而愚蠢,具體不展開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