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當年爲何大肆捕捉天下的尼姑?

用戶64236806067

永樂18 年,朱棣正在為遷都北京做著最後的準備,舉國上下一片繁忙,上至臣工,下至百姓,都在圍繞著朱棣這個政治工作忙乎著。可突然間,朱棣下了一道旨意:“凡北京和山東境內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師詰問之,凡軍民婦女出家為尼及道者,悉關京師。”朱棣這是怎麼了,放著遷都這麼重大的事不管,轉而給尼姑槓上了?


(朱棣畫像)

對於朱棣大肆捕捉全國尼姑這件事,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解釋,說朱棣是在掩蓋自己的親生母親。因為朱棣的母親原為一民女,在和朱元璋發生一夜情後,生下了朱棣,後迫於各方壓力,出家為尼了。朱棣在登基為帝后,不想讓別人說自己的母親是尼姑(如果是尼姑,朱棣就不是嫡子,皇位得來就名不正言不順),為了掩蓋這一段歷史,所以他大肆捕捉尼姑。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極為荒謬的。

首先,朱棣生於1360年,當時,朱元璋已是義軍首領,正在統兵與陳友諒進行最後的決戰。即使和一個民女有染,大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利,將其留在身邊,又何至於讓其出家為尼?而且,朱元璋後來還規定,皇后都必須選自民間。可見,朱元璋並不覺得和民女有染,是一件可恥的事。

其次,雖然朱棣的生母在歷史上確實存疑,但只流傳於野史之中。關於朱棣的出生,史書上有明確的記載。

《明太宗實錄》載:“高皇后生五子,長懿文皇太子標,次秦愍王樉,次晉王次上,次周定王橚。”

《明史》也載:“文皇帝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

《明史》是清人寫的書,清人多貶低明朝,卻依然採用明朝人寫的《明實錄》的記載。顯然,這件事是肯定沒錯的。

那麼,朱元璋為何要大肆搜捕尼姑呢?

原來,這和一個女人有關,這個女人叫唐賽兒。

(唐賽兒)

唐賽兒何許人也?永樂年間白蓮教的尼姑首領。白蓮教的初衷並非是為了造反,它起源於宋代,提倡慈悲為懷,唸佛持戒。立“五不”教規:“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成員多為社會底層人員,信奉通過修行,死後能入天堂,轉世可成為富貴之人。但因其組織鬆散,成員普遍缺乏文化,往往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成為斂財或奪權的工具。唐賽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永樂18年二月,唐賽兒利用朱棣忙於遷都,無暇他顧之機,在山東境內糾結數千白蓮教教徒,舉白旗反抗朝廷。由於朱棣一時間騰不出手,所以唐賽兒在短時間內迅速佔領了青州、諸城等數座城市。待當地官員將情況上報朱棣後,朱棣極為震驚,隨即派出大軍鎮壓,結果,唐賽兒的義軍不堪一擊,作鳥獸散狀。而匪首唐賽兒就此失蹤。

朱棣為斬草除根,於是下令,捉全國尼姑進京,進行甄別。期望通過這個手段,逮住唐賽兒。

這可苦了眾尼姑,凡是被捕的尼姑,大部分被關押,少數和白蓮教有關聯的,統統被殺掉。幾乎無一人平安返回原地。

《明史》對此事件有如下記載:“永樂十八年二月,山東蒲臺唐賽兒反,唐賽兒不獲,溟逮天下出嫁尼姑萬人”。

(白蓮教劇照)

不過朱棣最終也沒能逮住唐賽兒。“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


張生全精彩歷史

1420年,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將全天下的尼姑和女道士抓捕到京城審問,那麼,朱棣為何要抓捕這些不問世事而遁入空門的佛家弟子呢?原來,她是為了追捕一個名叫唐賽兒農民起義領袖。

據史書記載,唐賽兒於永樂十八年二月,在家鄉蒲臺聚集數千白蓮教徒,以紅白旗為號,揭竿而起,對抗朝廷。不過,唐賽兒的起義近維持了三個月就被鎮壓下去,唐賽兒就此不知去向,這讓明成祖朱棣非常頭疼,於是他下令全國範圍內搜捕唐賽兒。

我們都知道,佛門是清淨之地,歷代帝王也很少去打擾,那麼,朱棣為何大肆逮捕尼姑呢?這與唐賽兒在起義時的稱號有關,唐賽兒在起義時有個“佛母”的稱號,於是朱棣認為這很有可能與佛教有關,於是,朱棣便開始了在全國範圍內大肆捉捕尼姑。


此外,除了捉捕尼姑外,朱棣還殘忍的殺害了近3000名宮女,原因是自己心愛的妃子突然離世,恰巧有人誣陷這是宮中的宮女所為,於是他便不辨真假的相信了此話而逮捕誅殺了許多宮女。

在明朝歷史上,乃至在中國歷史上,朱棣都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君王,但人們不會忘記他發動靖難之役而奪了自己侄子的皇位,說的不客氣點,他的皇位是竄來的。在登上皇位後,朱棣的殘暴也開始展露無遺,他不僅殘忍的對待建文帝時期的舊臣及他們的妻女,更是第一個誅滅大臣十族的君王。

因此,雖然朱棣是一位很有作為的明君,但卻因自己的殘忍而不受大眾主流的待見。


史鏡

尼姑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講求六根清淨,四大皆空,與朝廷素無瓜葛,但明朝的尼姑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擾和追捕。



永樂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將全國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統統逮捕送到京師逐一審問,驗明真實身份。

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索天下尼姑案,既打破了佛門千年來與世無爭的靜雅,也讓後人感到莫可名狀的疑惑。那麼,朱棣為什麼要捕捉天下尼姑呢?

事情的起因是一場發生在山東境內,由唐賽兒(女)領導的農民起義運動。據《明史》及清代有關野史雜鈔記載:唐賽兒於永樂十八年二月,在家鄉蒲臺(今山東濱州)聚集數千白蓮教徒,以紅白旗為號,揭竿而起,對抗朝廷。


這場發生在山東境內的農民起義,因為規模小、持續時間短,且沒有震動明朝政權,所以連歷史教科書上沒有記述,但當時的皇帝朱棣卻“甚為震驚”,不但派出了“京營”五千精銳人馬,還把正在山東沿海“抗倭”的軍隊,也用在了鎮壓這場農民起義上面,很有股子“攘外必先安內”的架勢。

朱棣在政治上完全是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誰”的作派。

朱棣十一歲就被父親朱元璋封為燕王,並於二十一歲就藩北京,當時元朝的勢力雖然已經被趕到了大草原上,但還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因此北京並不安寧,他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而存在的。


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可誰知就是這個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權最終奪取了皇帝的位子,這是當初朱元璋無法預料到了。

朱棣對待他的政敵,手腕可是流氓到家了。

對待方孝孺:令人“以刀抉其口兩旁至雙耳”。這意思就是,叫你嘴硬,我給你弄好大一張嘴!

對待兵部尚書鐵弦:割其肉烤了,塞鐵鉉嘴裡給他吃,還問他甜不甜-“甘否”。鐵鉉說當然甜了-“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對待禮部尚書陳迪:割其子鼻舌,強塞給陳迪吃。這一手是跟商紂王學的,周文王被囚,就享受過此等待遇。

對待左僉都御史景清:剝其皮,草櫝之,碎磔其骨肉。


飛反

朱棣抓尼姑是為了充斥後宮?但是上萬的尼姑恐怕朱棣的後宮都裝不下,那麼為什麼要抓全國的尼姑呢?一切都和一個女人有關。


這個女人叫唐賽兒,山東人,是個農民出身,山東那個時候窮,朱棣篡位之後又大修宮殿,山東人民苦不堪言,激起了民憤,並且唐賽兒的親人在這次饑荒中死去了。

唐賽兒氣不過,揭竿起義與明朝對抗,當時民間有個家喻戶曉的組織叫白蓮教,是從唐朝流傳下來的,唐賽兒自稱是白蓮教的佛母,各處救濟窮苦人家,深得民心。


並且唐賽兒在與明軍對抗的過程中,殺了明朝的兩個大將軍,朱棣大動肝火,派重兵圍剿,起義軍雖然失敗了,但是唐賽兒等重要領導人卻逃出來了。



由於唐賽兒綽號佛母,朱棣怕她隱匿在尼姑庵中,就下令抓捕天下的尼姑,但是都沒有唐賽兒的蹤跡,唐賽兒彷彿人間蒸發了。


歷史先森

歷史上的朱棣是一個十分殘暴的皇帝,雖然此人很有能力,能夠憑本事開創一代盛世,但是他在位期間,人心惶惶。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誅大臣十族的皇上,朱棣在殺人這件事上很有研究。即位後,他殺死了侄子的所有親人。



唐賽兒是一個明朝的女起義者,永樂十八年二月,她在家鄉蒲臺(今山東濱州),通過路演的方式聚集數千白蓮教徒,以紅白旗為號,揭竿而起,來公然對抗朝廷。



雖然這個起義持續時間和規模都很小,也很快就被鎮壓住了,但是朱棣就認為宗教是聚眾鬧事的一大隱患,尤其是女人。於是,1420年,朱棣下令逮捕全國的尼姑和女道士,嚴刑拷打,逼死了許多人。

不僅如此,他對待大臣更是十分兇殘,割耳剜鼻,扒皮抽筋這種事他都做過,能痛快的死去的就算是善終了。曾經有一次,因為自己心愛的妃子死了,他聽聞可能是後宮某個宮女害死的那個妃子,於是下令將三千宮女全部殺死,朱棣的心狠手辣可見一斑。


歷史密探

為什麼要捕捉尼姑那?原因就在於明朝時期注重道教,而壓制佛教,道教在明朝算是第一大教,明朝時有幾位皇帝十分不喜歡佛教。所以,朱棣才會大肆的去捕捉尼姑,而不是小範圍的



有人說明朝佛教沒被壓制,姚廣孝就是個例子,姚廣孝作為佛學大師,不也活的好好的嗎,而且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可是明朝上下幾百年,你能找出幾個姚廣孝那?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在明代被列為禁書,就是應為裡面有明顯的佛教色彩。

那麼朱棣抓尼姑到底是怎麼回事那?話說是因為一場農民起義引起的。朱棣本來就是靠搞兵變,把朱允炆打跑才登上皇位的,所以心中特別忌憚什麼起義、叛亂這一類的事情。

說當時的山東境內,趕上連年災荒,風不調雨不順的,農民經常顆粒無收,馬上就要餓殍遍野了,對於天災,朝廷也是沒有什麼實質的辦法解決,老天爺不下雨,你能怎麼辦那?



當時有一位白蓮教的女教徒,名叫唐賽兒,別看是位女性,也頗有些本事,三言兩語之間,就聚集了數千名白蓮教教眾,說話間就要搞他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了,並且把當地的衙門都給砸了,挺出風頭,一時間各路豪傑,有不少人投奔唐賽兒而來。

朱棣聽聞此事之後,龍顏大怒,心說我這剛“起義”完沒多久,又來了一個想當皇帝的,還是個女的,氣不氣人!由於朱棣十分重視此次事件,朝廷上下的官員也都不敢怠慢,竟然派出了精銳兵馬,沒用幾天,就把這場由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鎮壓下來。說是起義,其實規模並不大,這唐賽兒可能也是點兒不好,被朱棣扼殺在搖籃之中。各路英雄好漢也做鳥獸散,唐賽兒卻逃的不知所蹤。



因為唐賽兒傳教的時候自稱是“佛母”,所以朱棣遷怒於佛教,派了這麼多兵馬,也沒擒到唐賽兒,指不定藏在哪座寺廟裡當了尼姑呢!本來就不喜歡佛教,這回更有藉口了,於是乎下詔全國,把廟裡的尼姑全部抓到京城來,看看到底有沒有唐賽兒,這回朱棣徹底是和佛教結下樑子了。

不過直至朱棣駕崩,這個唐賽兒也沒抓到,不知道她是真當了尼姑,還是另闢蹊徑,去當了女道士那?


雜七雜八的事

明成祖朱棣當時大肆捕殺天下尼姑一事,完全是一個女人引起的,這個女人名叫唐賽,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明史》中有記載:“永樂十八年二月,山東蒲臺唐賽兒反,唐賽兒不獲,溟逮天下出嫁尼姑萬人。”永樂十八年(1420),明成 祖朱棣突然下令,將全國所有的尼 姑以及女道士,統統逮捕送到京師逐 一審問,驗明真實身份。這場史無前 例的大索天下尼姑案,起因是白蓮教女教主,號稱“佛母”的唐賽引起的。


唐賽是明初農民起義軍女領袖,山東濱州蒲臺縣人。永樂十八年在益都今青州率眾起義。朱棣由於大興土木,疏通黃河,徵調山東民夫,致使民不聊生,唐賽的父親和丈夫林三相繼被折磨而死。唐賽忍無可忍,一呼百應率眾起義。但起義堅持了僅僅三個月,就被朱棣的大軍鎮壓下去了,唐賽自此下落不明。

按說這次以唐賽為首的白蓮教起義時間短,規模小,教主唐賽逃脫也不是什麼驚天大事,朱棣為何大動干戈呢?


首先我認為朱棣剛剛奪取了侄子朱允文的天下,江山還沒坐穩,就出現了一個女人帶頭造反,這讓朱棣很沒面子,朱允文手下的那些文官反對自己也就罷了,就連老百姓都不擁護。更加令朱棣不能接受的事實是:孩子(朱允文)和女人(唐賽)這些看似柔弱的人都敢和自己叫板,這讓一個“永樂盛世”的明君顏面掃地,這才出現開頭一幕。

朱棣的震怒,下面的官吏自然有壓力,雖然很快平亂了,但匪首沒捉到,當官的為了交差,擴大搜查範圍,抱著寧冤一萬不放一人的原則,妄殺舉國尼姑女道士一萬多人,這些當官的認為唐賽號稱“佛母”,覺得自然藏在尼姑庵裡,所以才有大肆捕殺尼姑之事。

其實這件事看似不大,實則意義重大,我們都知道明朝的特務機關“錦衣衛”特別厲害,但就是不能把唐賽捉拿歸案。朱棣不生氣才怪呢?那些官員無限擴大搜索範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雖然興師動眾的搜索和排查,但唐賽就像朱允文一樣不見蹤影。史料記載:“賽爾卒不獲,不知所終”。最後還是沒有捉住唐賽。


秉燭讀春秋

做尼姑千萬別做明成祖朱棣時期的尼姑,那時候對尼姑來講就是一場噩夢,明成祖朱棣通過“靖難之役”來奪得皇位,正準備遷都北京,後又為何大肆抓捕天下的尼姑呢?

按理說尼姑六根清淨,四大皆空,也是佛門淨地,可就在永樂十八年,朱棣突然下令抓捕山東、北京一帶的尼姑,事情的原委還得追溯到他成為皇帝后大修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還開挖運河,先後在山東征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

一:唐賽兒為夫報仇毅然起義

故事的主人翁叫唐賽兒,本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正因為父親被抓去做苦力,自己和丈夫又前往官府討糧食,結果丈夫被打死,父親悲憤而亡,母親又重病去世,一系列沉痛的打擊讓唐賽兒決定反抗。唐賽兒利用白蓮教為掩護,組織發動了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唐賽兒為了給起義軍找一個很好的藉口,就稱自己在祭奠自己丈夫的時候,在一塊神秘的石縫裡發現了白蓮教的書典和寶劍,她學習其中的武術,竟能通曉諸術,這把寶劍也只有她能使用,還可以減紙成兵,自號“佛母”。飽受戰亂和盤剝之苦的農民群眾廣泛信奉白蓮教,從中尋找精神寄託和相互幫助,從此隊伍發展越來越壯大。





明成祖朱棣發現唐賽兒的隊伍短時間內竟然達到了數萬人,有些恐慌,於是派使者前去詔安,要知道唐賽兒一家人都因此而亡,她怒斬來使,明成祖朱棣也怒火沖天,連忙派兵鎮壓,不但派出了“京營”五千精銳人馬,還把正在山東沿海“抗倭”的軍隊,也用在了鎮壓這場農民起義上面,很有股子“攘外必先安內”的架勢。最終鎮壓了這次起義,可是唐賽兒卻逃跑了,不知所蹤。

二:明成祖朱棣怒抓尼姑

朱棣為了消除心中忿恨、防止死灰復燃、殺一儆百,朱棣下令嚴察唐賽兒的行蹤,可是搜捕工作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卻任何進展。朱棣仔細一想,既然民間找不到,那就去佛門淨地看看。於是,朱棣下令將北京、山東的尼姑、女道士統統逮捕,押送朝廷審訊,甚至還逮拿了全國範圍內的數萬名出家婦女。

《明史》也有簡單記載:永樂十八年二月,山東蒲臺唐賽兒反,唐賽兒不獲,溟逮天下出嫁尼姑萬人。

三:朱棣之所以抓捕尼姑的原因

首先:很有可能是負責搜捕的官員為了推卸搜查不利的責任,所以用唐賽兒入佛門來搪塞朱棣,因為自古以來逃亡的人大多喜歡奪入寺廟之中;

其次:佛門中人遠離世俗,無論是民間還是官府一般不介入,唐賽兒兵敗後還是有可能藏到佛門淨地的;

最後:就和唐賽兒起義時用的稱號有關了她利用白蓮教的名義,曾自稱“佛母”,朱棣肯定以為唐賽兒和佛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其實唐賽兒的去向也成了一個謎,當地人們為了紀念她還建造了一座雕像。


羽評歷史

明成祖朱棣為何捕捉與世無爭的佛門弟子,而且是尼姑呢?

原來,永樂十八年二月(1420年),據《明史》及清代有關野史雜鈔記載:山東發生了一場由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運動,在蒲臺(今山東濱州)聚集數千白蓮教徒,以紅白旗為號,揭竿而起,對抗朝廷。朱棣“甚為震驚”,不但派出了“京營”五千精銳人馬,還把正在山東沿海“抗倭”的軍隊,也用在了鎮壓這場農民起義上面。

因為寡不敵眾,腹背受敵,起義軍只堅持了三個月就失敗了,但唐賽兒卻下落不明。

朱棣下令全國搜捕唐賽兒,可是沒有任何進展。據說起義時有個“佛母”的稱號,朱棣就打起了佛門的主意。

對此,史料中也有相關記載,朱棣因“唐賽兒久不獲,慮削髮為尼或處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東境內尼及道站,逮之京詰之”。(《明史紀事本末》)於是,朱棣下令將北京、山東的尼姑、女道士統統逮捕,押送朝廷審訊。同年七月,朱棣又命段明為山東左參政,繼續搜捕唐賽兒。段明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不僅把山東、北京的尼姑逐一搜查,甚至還逮捕了全國範圍內的數萬名出家婦女。一直到朱棣病逝,他捉拿唐賽兒的願望也沒能實現。得到的結果是“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

朱棣殘忍兇暴,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毫無一國之君的仁德。大量的佛門女弟子受到無辜的牽連。可見,在中國歷史上,政權對宗教可以親之,可以滅之,甚至也不時辱之……


老照片

唐賽兒是山東人,山東那時候非常窮,每年都鬧災荒,百姓只能吃樹皮。朱棣篡位的時候山東更是主戰場,而且朱棣上位後,遷都北京,修宮殿、修運河徵調了大量的民夫,山東首當其衝。

朱棣的這些舉措無疑給山東人的生活難上加難,唐賽兒和的父親被抓去當壯丁,自己和丈夫想去官府討口糧吃,卻不想丈夫被官府的人害死,父親也悲憤而死,母親重病身亡,唐賽兒忍受不了失去親人的痛苦,最後率領農民起義。


唐賽兒的據點叫卸石棚寨,第一次作戰就把明朝軍隊擊敗,不僅奪了武器,還搶走了糧食救濟災民,一時間民心大振,四處起義不斷,很快就聚集了十多支起義軍,他們把明軍打的潰不成軍,山東官員只能報告朱棣,朱棣想要招安唐賽兒,可是唐賽兒是傻子嗎,一旦交出了武器就只有死,所以她怒斬來使,拒絕招安。

朱棣大怒,派出重兵圍剿唐賽兒,唐賽兒等人不敵明軍,最終失敗。雖然這次起義被鎮壓了,但是起義軍的重要領導包括唐賽兒在內都逃出來了。



朱棣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為了防止唐賽兒跑去尼姑庵避難(佛家歷來不參與爭鬥),兩次下令將山東境內的尼姑通通抓來,後來又抓捕了全國數萬名尼姑,但是都沒有唐賽兒的影子,唐賽兒就這麼人間蒸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