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哪些好听的评书?

宜男


评书是一种民间艺术,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今天我就说一说我心目之中的评书前十名。

第一名:白眉大侠

单田芳老师无疑是评书界的泰山北斗,而白眉大侠更是单老的代表作。同样的故事,同样的人物,在单老的口中说出来活灵活现。白眉大侠之中最让人喜欢的不是那些大义凛然的大侠们,反而是一些小人物,比如房书安,这种人物非常的立体,在他的衬托之下,那些大侠们的行事才能更加的有正义感。

第二名:隋唐演义

单田芳老先生的隋唐演义已经改编成为了电视剧,可是电视剧再好,也不能和单老说的评书相比。单老的隋唐演义截取了秦琼青年之后到单雄信死去这一段时间。故事跌宕起伏,主角变成了秦琼。里面的四猛十三杰之间的对决,在单老的渲染之下,比看电视还过瘾。

第三名:乱世枭雄

张作霖一生的传奇写照。单田芳老师的又一代表作。很多人了解张作霖都是通过这个评书。

第四名:水浒传

田连元的水浒传也是百听不厌。尤其是武松血溅鸳鸯楼,听的人热血沸腾。

第五名:三国演义

袁阔成先生播讲等的三国演义如果自认第二,那么没有人敢称第一。袁先生把每个人的形象都刻画了出来,每一个语气就是一个人物,只可惜老先生已经仙逝了。

第六名:童林传

又是单老的作品。讲述了童林从普通的王府护卫成为一代名侠的故事。只可惜单老没能说完,只说了一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第七名:岳飞传

刘兰芳的岳飞传也是广受大家欢迎的一部评书。当年黄晓明主演的精忠岳飞里面的说书人就是刘兰芳老师哦。

第八名:三侠剑

这个评书在单田芳的评书里面不算太出名。是根据古代公案小说改编的评书,里面最出名的的人物就是胜英了。

第九名:杨家将

田连元先生播讲的杨家将可以说是做好的杨家将。

第十名:明英烈

单田芳老师讲述朱元璋从和尚到帝王的故事。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好多都值得去听,单田芳先生的薛家将,田连元的水浒外传,而且单老的徒弟张少佐的评书讲的也可以,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评书这种艺术已经不可能像当年广播时代那么火了,而且虽然有传承,也不能达到上面几位的高度了。


诗书君


  • 要说与评书结缘,那恐怕得从上小学时说起。那时我正在上小学。每天路过一个杂货店。那老板每天中午报着个小闸子在听刘兰芳老师讲的岳飞传。哎正好我可以听一耳朵。讲完也就差十几分钟上课。也不耽误上课。挺好的。后来许多学生都来听。是我们从小受到了爱国的教育?后来又听了杨家将。
  • 以后又听了许多评书。在评书中陶冶情操学会了许多东西。他们中有袁老的三国。戦老的隋唐英雄田老的小八以


约定9521


袁阔成大师的《三国演义》这是必须排第一位的。另外他的现代评书说的也很精彩,如《烈火金刚》《肖飞买药》等。

单田芳大师说了一辈子书,那绝对是高量高产的。他说的书,怕是有百部以上(本人没统计过哈)好书多了去了,我最喜欢他说的《童林传》《白眉大侠》。

田连元大师的立书最好看,小段最精彩。他的作品我最喜欢《杨家将》,《水浒传》。

刘兰芳大师的代表作品《岳飞传》,《呼家将》也是必听之书。

中青代说书的,说的不错的如袁阔成的弟子张少佐的《大明剑侠》,孙刚的《官场斗》(孙刚好像是单田芳的徒弟,是听他本人说的,还是郑好、柳丁说的我记不住了,但确有其事)

连阔如,连丽如的书我听的比较少,还有王玥波等(没有完完整整听完过一部,都是听的断断续续),可能是和我喜欢的风格不太一样。

另外推荐一部电视评书,是由单田芳大师,田连元大师及其弟子张洁兰,还有刘兰芳大师的弟子叶景林合说的《辽沈战役》,这部书开创了电视评书的新形式,很值得一看。


代號鳳凰山



无论出于任何的需要,请远离单田芳、刘兰芳的所有书目,保持纯洁无污染健康的欣赏意识。

所有推荐以目前网络流传资源可获取为前提,根本得不到的如刘立福《聊斋-金生色》、金文声《三侠剑》、姜存瑞《林海雪原》、连丽如《连丽如说连丽如》这些活在传说里东西,就不要费心了,一般人找不到。

如果对于评书的欣赏没有任何追求,不过是日常消遣和一种生活上的趣味,对于评书内容的发展、技法的演变没有很严重的探索需求。

田连元先生除了《三侠五义》(第二版)、《书剑恩仇录》以外的书,全部可以听。

袁阔成先生只推荐一部《水泊梁山》

三国不推荐姜存瑞版本,推荐连丽如的崇文版本或现在喜马拉雅卖的那个版本,因为连丽如现场这两版更现代,有烟火气。

西游记可以尝试去听吴荻的版本,但是,如果对他其中宗教内容无法适应,则立刻停止。

刘立福先生的所有书,都应该听。

王玥波先生只要不是售票演出的实况录音,通通不要听。

以上这些内容,足够喜欢评书,对欣赏评书有一定需求的朋友长期的欣赏了。

但如果,对评书的欣赏有一定要求,并有足够的区分能力,以及能理解说书人刻意的一些行为,和想了解评书的发展,和技法的演变。那么以下内容可以添加

徐德亮《济公传》《倒马金枪杨家将》后者一定要听,目前能听到的最好的杨家将(内容上)

目前能找到的所有的马岐《隋唐》《龙图侠义》不限于其中内容,包括马三爷普及的技法和其中的轶闻。

姜存瑞《三国》《林海雪原-打虎上山》,可以看到评书艺人是怎样把文本转化为评书内容的。

袁阔成《三国》,可以看到评书艺人是怎样在文人撰稿和评书技法中寻求平衡的。

吴荻《三国》《西游》《聂隐娘》,另外一种探索,虽然不算成功

以上这些书属于优缺点极为明显,爱者爱死,恨者恨死,需要一定区分和鉴赏能力,尤其是理解和共情能力,能够了解和理解说书人的意图。


监控摄像头OEM


田连元老师的《水浒传》、《小八义》等。

刘兰芳老师的《说岳全传》、《杨家将》、《岳飞传》等。

袁阔成老师的《三国演义》、《林海雪原》等。

连丽如老师家传的《三国演义》、《东汉演义》,还有《雍正剑侠图》、《剑山蓬莱岛》等。

本篇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优柔寡断的双子


现代评书代表人物主要有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连丽如、陈丽君、张少佐、孙一、王玥波等。其中袁、单、刘、田被称为评书四大家。

四大家都是世代说书人,从小听书学书,功底深厚,风格上各有所长。所说之书哪些会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准备是否充分。

一部评书,必须经过精心的准备,才能成为经典。否则,光靠说书人的经验现场发挥,很难成为经典之作。

以下是推荐的几部评书,个人认为比较经典。

1《乱世枭雄》单田芳

这部书讲的是近代东北军阀张作霖。而单老年少时就生活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年代上也没差多久。东北人讲东北事,原汁原味。

2《三国演义》袁阔成

这部书播讲与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准备到播出,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期间参阅各种书籍,请教历史专家,甚至亲到古战场考察。

3《水浒传》田连元

这部书先后在中央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田老在表演之前对《水浒传》做了深入的研究,造诣极深,可以达到专家水平。

4、5《岳飞传》《杨家将》刘兰芳

这两部书风格相似。《岳飞传》播讲在先,刘老与丈夫王印权连续七个月日夜准备,一经播讲火遍全国。

6、7《隋唐演义》《明英烈》单田芳

这两部书风格也相似。拒单老讲,这两部都是家传书,几经改编,越讲越精。尤其《隋唐演义》,是单老文革后在电台播讲的第一部评书,也是单老成名之作。

8《小八义》田连元

田连元是第一个把评书带上电视的艺人。《小八义》就是在辽宁电视台播出的。作为最早拿上电视的评书之一,相信田老也做了不少准备。

9《两辽王》陈丽君

创作背景不晓得,应该也是家传书。

10《三盗九龙杯》王玥波

少见的21世纪现场版评书。

以上十部,无论是书的内容本身,还是说书人的表演,都堪称经典。个人认为,还是因为相比之下说书人更加重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A牛哥A


看题主的提问,题主应该是一个评书爱好者。虽然目前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评书整个行业已经处于低谷状态。但是作为陪伴我成长的一些好玩有趣的评书,仍然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结合自己听评书的一些经历,给题主推荐一些有趣的评书。

一,白眉大侠

我想只要是听过评书的人,对单老的这部评书,应该都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这应该算是一部短打类的武侠评书。这部书单老讲的妙趣横生,人物众多,虽然到后期有一些逻辑上的不通,但整部评书仍然是武侠类评书之中的佼佼者,特别是这部评书,还拍成过电视剧,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三国演义

我想只要是喜欢袁阔成先生评书的人,应该都听过这部三国演义。在评书范围内,这部书应该算是经典之作,不仅故事性强,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尤其独特的是,袁先生在这部书中,表达了自己许多独特的点评。比如关羽去世之后,袁先生用整整一章的内容,对关羽的一生功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另外,诸葛亮去世之后,袁先生对诸葛亮的一生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赞扬,这样的一篇点评文字,不仅可以当做评书来听,完全可以作为一篇水平比较高的文学作品。



三,水浒传

我这里说的水浒传指的是田连元先生说的水浒传。田先生说这本书只说到了梁山大聚义,后期征方腊,征田虎征,王庆都没有说,但是我却觉得这应该是最符合读者心目当中的一部水浒传。听得过瘾,听得有趣。特别是田先生自身嗓音独特,语言风趣,更是给这部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四,呼家将

这里指的是刘兰芳先生说的呼家将。我不知道这部书算不算是一部经典之作,但是这部书是小编最早听的一部刘先生讲的书。刘兰芳先生的特点就是嗓音明亮,吐字清晰,这部书虽然是一部比较传统的书,但是仍然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刻画也较为鲜明,值得推荐。


金银湖老陈


评书,这种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民间艺术形式,兴盛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它脍炙人口、通俗易懂,表演形式不拘泥于舞台、灯光、布景,深受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作为评书爱好者之一的我,闲暇之余总爱听一听评书,陶醉在评书表演艺术家们编制的故事情节中。

要说评书演员,我最喜爱的莫过于单田芳、刘兰芳、袁阔成和田连元等几位艺术家的表演了。他们的评书表演,或精彩纷呈,或语言生动,或诙谐幽默,或扣人心弦……自己听过的评书虽然说不上不计其数,但是也数不胜数。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其中沙里淘金,也有自己十分喜爱的评书。下面,就让我一一道来:

第一、刘兰芳表演的《岳飞传》可谓首屈一指。因为那时我还在上初三,国家正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时期,岳飞“精忠报国”、“平反昭雪”的故事,迎合了人们的口味。因此,这部评书的播讲真是引起万人空巷,热度远超当下热播的电视剧。

第二、单田芳老先生表演的《隋唐演义》。刚开始听单老的评书,大致起源于《隋唐演义》。那时,国家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家庭也比较困难,别说电视机了,就是一部收音机都没有。有一天晚上,正在读高中的自己,突然从县广播站的有线广播里,听到了单老播讲的《隋唐演义》,立刻被他那稍微嘶哑、浑厚的声音所折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由喜爱到陶醉再到痴迷。

第三、袁阔成演讲的《三国演义》。袁先生的评书表演,语言诙谐幽默,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表演过程稍带夸张,真是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他表演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可称得上是其代表作,后人很难超越。

第四、田连元表演的《东汉演义》。随着经济的发展,条件的改善,八十年代中后期,农村不少家庭都有了收音机。那时人们茶余饭后都喜欢三五成群,打开收音机听一听评书。田连元演播的《东汉演义》就当之无愧、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自己也就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了。……

除此之外,我喜欢的评书还有《明英烈》、《童林传》、《白眉大侠》、《铁伞怪侠》、《狸猫换太子》等等。

总而言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祝愿评书这门民间艺术形式能够发扬光大、长盛不衰!


午夜惊鸿


评书可以说是民间口头文学。虽然在影视剧及流行乐的冲击下以不再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的辉煌了,但在我们70、80后看来,听它依然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方式。至于有哪几部书好听,笔者就试着谈谈各大家的代表作,与朋友们一起分享,欢迎在下方一起评论。

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历史教科书


记得在我9岁左右时的一个夏天,第一次接触到了评书,那时正是和老爸听《三国演义》,从此我便爱上了历史。袁老师的《三国演义》将所有的名词解释的一清二楚,可以当做历史的启蒙读物!袁老师讲三国是在用知识去诠释那段历史,他将三国里面的知识做了普及讲解,他更像是一位讲师似的评书演员。他那浑厚的声音不只是在讲故事更重要的是在传授历史!我觉得《三国演义》是必听的评书。

袁老师还是革命题材新书的开拓者,代表作如《敌后武工队》等。袁老师创作的新书也很多 ,他是一位不甘满足现状的人,看到他的新书让我们感觉到他的肢体语言也很丰富,他是评书艺术的集大成着。

单田芳的《乱世枭雄》是塑造人物形象最生动的。

单老师的《乱世枭雄》是他自己写的书,这部书可以与小说家的作品相媲美!一般的评书最多就塑造几个主要角色,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用不同语言塑造出更多角色,但单老师可以把小人物扩大化,塑造出经典的小人物形象。评书难就难在塑造人物,你可以讲好故事,但要是让你塑造人物恐怕不是人人都可以的。而塑造小人物更难,更不容易把握。《乱世枭雄》中单老师将一些小人物刻化的淋漓尽致——田小凤的泼辣,汤二虎的虎劲儿,孙烈臣的智慧等等。他能够让我们闭着眼听书,然后脑海里能浮现出每个人的形象,这就是说书人的最高境界。

单老师还是一位多产艺术家,旧书如《白眉大侠》等也是我们所熟知的。他是一位勤奋的评书演员,自己写书自己说,他就是评书的活化石,为评书的传播做出来很大的贡献。


田连元老师是短书的王者,天下第一。

提起田连元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八义》,但短书是他的最强项!无人能出其右。田老师的短书听起来就像单口相声一样,总是让人感觉过得太快,意犹未尽。他总是在最短时间内就让你入迷,被他带入到书中。他是语言与肢体配合运用最完美的评书演员。小时候看他说书我还以为他在少林寺练过功夫。他的肢体语言让人有一种出神入化的感觉,让观众身临其境。

他是第一位将评书带进电视的演员,为评书的传播推广起到了巨大作用。田老师第一个将评书带进了电视,使得更多的评书爱好者能够“看书”,也使得评书真正的是在表演而不只是说。就凭这一点田老师是功德无量的。

刘兰芳的《岳飞传》成为了民族英雄的化身。

刘兰芳的《岳飞传》可以说是那一历史时期人们对英雄的定位。作为一位女说书人能有刘老师那样的气息和声音实属不易。《岳飞传》的播放符合那个时代的社会走向,正直我国经济建设恢复阶段,人民需要岳飞那样的英雄,可以说刘老师是紧跟时代潮流的。

刘兰芳的最大贡献就是对于评书的普及与推广。她任曲协主席后致力于将评书与国外交流,这有助于世界了解评书,由此来了解我们的文化。

以上我就是我对于评书的理解,还请朋友们一起留言讨论。欢迎关注我——听涛轩书法


听涛轩书法


1丶刘兰芳《说岳全传》

2、袁阔成《三国演义》

3、田连元《隨唐演义》

4、单田芳《乱世枭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