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一個老股民的肺腑之言:牢記這一點,看二線選股賺大錢很簡單!

當你明白什麼是趨勢的時候,交易就不再迷茫,當你明白什麼是重點什麼是次要的時候,說明你懂得權衡利弊。交易就是人心的考量,跌了還想更低,而漲了又想更高,每一次失敗的案例都是人性的貪婪,而每一次成功的案例都是理性的獎賞。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

一個老股民的肺腑之言:牢記這一點,看二線選股賺大錢很簡單!

趨勢面前,一切逆勢的操作都會埋葬自己的資金,而順勢卻有不敢下手,跌久了就要做多,漲久了就要做空,很多人都是按照這樣的思路在進行交易,殊不知這樣的思路是沒有任何技術依據的。技術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但技術絕對是主要因素。


圖解MACD選股

1、輔助MACD判別背馳有兩種方法,一是看紅綠柱,二是看黃白線。

如圖,看當下上證指數形成的MACD形態,黃白線仍在爬高而大小紅柱已背馳,這種形態在黃白線第一次上穿0軸後較為常見,稱之為MACD定式一“山下山”形態。

MACD定式一“山下山”形態與MACD黃白線背離形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黃白線是否仍在繼續爬高,股價創出新高而黃白線不再爬高屬背離形態應果斷空倉。

MACD定式一“山下山”形態必然會有第5段走勢,其分類一是創出新高,二是不創新高。不管是否創出新高,整個走勢已接近尾聲,這裡就是賣點,屬盤背賣點。

正因為不能確保第5段走勢能否創出新高,所以第3段走勢的尾聲也是較佳的賣點,此時小紅柱開始縮小,大小紅柱明顯背馳。這樣操作可迴避第4段走勢,冷對第5段走勢。(下圖)

一個老股民的肺腑之言:牢記這一點,看二線選股賺大錢很簡單!

DIFF和DEA經過一段時間橫向粘合後向上開口發散,為買入信號。此形態是MACD最經典的實戰技法,一旦形成,通常都會有一段很好的漲幅,而且粘合時間愈長,後市爆發力度愈強。(下圖)

一個老股民的肺腑之言:牢記這一點,看二線選股賺大錢很簡單!

如果某股走勢符合上述的總的原則,同時又符合以下的四個條件,該股短期出現大幅上升的概率非常大:

1、30日移動平均線由下跌變為走平或翹頭向上,5日、10、30日移動平均線剛剛形成多頭排列;

2、日K線剛剛上穿30日移動平均線或30日移動平均線上方運行;

3、DIF在零軸下方與MACD金叉後可靠意義將會更大,在第一次翻紅後,紅柱開始縮短,越短越好,最好不要超過0軸的第一橫線;

4、成交量由萎縮逐漸放大,特別是在二次翻紅後,若能得到成交量的配合,該股後市向上衝擊的力量會更大。

短線選股策略:“趨勢+資金”選股精髓策略

1、趨勢選股:

上升趨勢下圖:

一個老股民的肺腑之言:牢記這一點,看二線選股賺大錢很簡單!

2、資金選股

一個老股民的肺腑之言:牢記這一點,看二線選股賺大錢很簡單!

如果上面兩方面都是滿足的情況,那我們就要考慮到的一個重要的關鍵點了,就是如何把握買賣點,買賣點非常重要。好的股票,買賣把握不好,根本不會賺錢;不好的股票的,你怎麼拿著,就算買賣點把握再好,也是買不到好股票;

一個老股民的肺腑之言:牢記這一點,看二線選股賺大錢很簡單!

上圖是處於一個上升通道中的股票,我們一般把均線20日線到當做股票的支撐,當K線回檔到20日均線的時候,沒有破位,一般都是買入信號。

一個老股民的肺腑之言:牢記這一點,看二線選股賺大錢很簡單!

上圖所示:捕撈季節為短線買賣點,紫線上穿黃線為買點,紫線下穿黃線為賣點。抵買高賣,個股處於賣出狀態中,堅決不操作。處於買入狀態沒出現賣出信號,就繼續持股。

以上三種形態都配合上的,這個時候可以操作行情,在接下來就是可以操作個股,如果都沒有滿足以上的條件,我覺的還是多看少動。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其實學習了這些之後,你忽然會明白其實選股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只要懂得方法就能順手牽羊,也能擒的三連板,四連板,甚至是九連板!對於新手看不懂公式的可以仔細品讀第一公式,學會日進一金,也不是難事!關鍵是你能不能學會此方法!現在流行佛系炒股,老曹也是佛渡有緣人!

MACD死叉1-3天后金叉選股公式:

Lao Cao Wei Xin=MACD436 ;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DIF-DEA)*2;

T:=BARSLAST(CROSS(DIF,DEA) AND DIF<0);

T1:=SUMBARS(T=0,2);

T2:=SUMBARS(T=0,3);

M:=BARSLAST(CROSS(0,MACD));

M1:=SUMBARS(M=0,2);

M2:=SUMBARS(M=0,3);

D1:=REF(DIF,BARSLAST(DIF=LLV(DIF,M+1)));

D2:=REF(D1,T1-1);

D3:=REF(D2,T1-1);

LT:=BARSLAST(L=LLV(L,M+1));

L1:=REF(L,LT);

L2:=REF(L1,T1-1);

L3:=REF(L2,T1-1);

XG:T=0 AND L1D2 AND D2>D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