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于丹算是國學大師嗎?

敏學


何謂國學?何謂國學大師?

國學者,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經過後世二千年的補充完善提煉,並加以細分而產生的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領域的統稱。

國學是與西學相比較而產生的學科,也可以稱之為東學,是與西學平等的學問。當然在中國歷史五千年的長河中,由於中國皇帝們的閉關鎖國、盲目自大,認為除中國之外的人全是蠻夷化外之民,中華文化課代表了先進思想文化的發展方向,西方文化是落後文化,導致中國國學失去了和西學交流融合進步的機會,並且快速滿後於西學。

何謂國學大師?

所謂"國學大師"者,指人們對在國學學問上有很深的造詣者的尊稱。具體說有三個維度:立言、立功、立德,三位一體稱之為大師。

公認的國學大師大概有這麼幾位:梁啟超、章太炎、陳寅恪、錢穆和錢鍾書。從中不難看出,沒有于丹於大師的名字。

真正的大師,是有自己獨特見解在學術界公認的權威,並且是學問和品德方面之典範。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大師應該有自己嚴謹認真一的學術態度,要有就事論事的能力,要有客觀公正的立場。

比如說研究論語和莊子,就要回到歷史上孔子說論語和莊子寫莊子的年代,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來談論語和莊子才有意義。就象我們引用別人的話,脫離當時的語境,孤立靜止片面地看待一句話、一個思想都是不科學的。

研究國學,既不是推崇拔高國學,也不是貶低國學,只是客觀公平的評價國學,從中找出來可以融合進現代文明的思想,為建設一個民主科學新中華文明而做一些總結積累。

有些人評價歷史和國學,就不是一個科學態度,因為他認為金國的人和土地現在是中國的,所以岳飛就不是民族英雄。評價一個人物一個思想,如果不能回到歷史原點,站在當時的朝代背景下看,都是腦子進水的表現。

而於丹大師就是這樣的人物,脫離當時的背景去談孔子和莊子,扭曲事實,不尊重事實,更是一種媚俗,更客觀一點說就是雞湯。

我一直認為寫雞湯就去寫雞湯,這東西在中國是有市場的,沒什麼對錯。但你非披上國學的外衣,那就是在汙辱國學,那就是你的錯。

還是遵照上邊寫的如何解讀國學的態度,我們來分析一下孔子的論語。

孔子的年代是春秋中後期,當時正值周王室衰微,諸侯國紛紛爭霸,吞併小國,天下大亂。當時的知識分子都是在天下大治開藥方,孔子也是其中之一。

孔子認為,當時之亂的根源在於禮崩樂壞,周禮受到了破壞才導致尊卑失序,天下大亂。因為孔子開錯的藥方,所以在當時孔子的學說根本得不到重視,最多被當成花盆做個擺設,不會得到重用。

有人說,孔子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當時山東魯國的地方,最開始居住的是東夷人,東夷人尚武好鬥,不管是前朝的商人還是後來的周人都非常頭痛,因此周公制定周禮,周公的小兒子成了魯國首任國君。他在魯國強制推行周禮,硬是把尚武的山東人變成了循禮的呆子。喪失了血性和鬥志的魯國始終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小國,尤其是身邊的齊國相比,齊國人也是山東人,但不大相信周禮,保持了尚武習性,因此成了大國。

到了孟子的時候,孟子還是在強調周禮和仁義無敵論。結果一個小國的公子來向孟子學習百里之地取天下(孟子吹牛說,只要講仁義,就算只有區區百里之地的小國也能取天下,他舉例說周滅商就是如此,當然這不是事實)的真理,孟子馬上就不裝逼了,告訴他,國有百里,能存活尚且不易,何來取天下。說明孔孟之道是多麼不靠譜和不得人心,這時的人是指當時的社會上層,不喜勿噴。

孔孟之道只是到了皇權專制時代,成了皇帝愚弄人民的工具,才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披上合法的外衣。其實就是到了皇權專制時代,皇帝們也是內法外儒。也就是說,你如果聽話我給你講儒家仁義,你如果不聽話我給你國法伺候,本質還是以法治國的內核。

歷史上的儒家和皇帝不過是各取所需而已,儒家得其名,皇帝得其利。皇權專制時代是極其獨裁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明明是從別人手上搶來的江山,又怕被別人搶去,就說是自己仁義,上天賜給我的。別人來搶就說別人是不仁義,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亂臣。這難道就是儒家思想嗎?

于丹大師講的論語有什麼問題呢?

于丹和皇權專制的皇帝一樣,根本不懂儒學,當然他們也不想懂儒學。

他們只是想借助儒學的外衣來講雞湯,掛羊頭賣狗肉而已。《論語》只是載體而已,她要做的只是政治學術的投機者罷了。她是學術淪落的成功獲益者,也是當今大學學術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

周星馳說,我是個演員,因為他真是演員。而於丹說自己是國學大師,其它她也是一個演員,一個特別會裝逼會包裝的好演員,我相信她一定認真讀過《論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名著,要不然何以演的如此投入,如此逼真,差點連她自已都信了自己所說的東西。

讀國學,學文化,都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板登要坐十年冷,沒有速成的可能。 為什麼慧能說人人可以頓悟成佛,馬上成了大師。就是因為這麼說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速成的問題。沒有人有太多耐心花時間去學習一個東西,能不費勁的學懂某樣裝逼知識,用最低廉的價格(付出最少的腦細胞)買到文藝青年的感覺」,才是大家的需要。

作者:孫天任
真是不怎麼懂。她的論語心得,交稿的時候(遞交了演講稿)是遠遠達不到出版要求的。中華書局(國內最好的古籍出版社)為了做于丹這本書,專門組織了一個編輯團隊,從章節體例設計,遣詞造句,到每一處引文的核實,都做了大範圍的修改。當然,結果是皆大歡喜,書賣了數百萬冊,版權銷售二十餘個國家和地區。
以上並不是什麼內幕秘密,我也不認為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地方。某出版社社長(一位很不錯的出版人)給我們做編輯應用文講座時,編輯方案一節就基本摘錄了論語心得的編輯計劃,顯然,他認為這是很出色的一次出版行為。圖書編輯對稿件進行大修是很常見的事(當然,組織編輯團隊還是不多見的),很多出名作品的背後,都有編輯的心血。對論語的詮釋引申,兩千年無數人可有無數心得;但古文文字的講解,並非什麼情懷雞湯,而是有客觀對錯標準的。中華書局接到這部稿子,努力加以修葺,以符合出版要求,並賺取更多市場利潤,是符合編輯之道的。同樣是講論語,南懷瑾的論語別裁中大量事實性錯誤都沒有糾正,這才是編輯的失職吧。論語心得的熱銷,給中華書局的經營帶來較大的改觀(學術出版社總是不太寬裕),讓中華書局有更多底氣做一些註定冷門的古籍和專著。我覺得對歷史愛好者,這也是一件好事。看不上于丹,不去看就是了。

為什麼于丹能講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我順便告訴大家,于丹是藝術傳媒學院的老師,搞策劃包裝是本行,營銷方面是有天分的,於是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國學大師,也是大概率事件。


新知傳習閣


不論于丹,還是餘丹,不論是張王李趙等的,首先國學大師咋個算法咋個評法,俺是不得而知,是以做不了裁判評論,總不能各抱一懷,各家爆各家的大師。終究是你爭我奪,大師花開誰家,為誰家添光加彩,這麼看想法未免鄙陋些。

耳聞,有國師一說,國師大家不陌生吧,學點歷史,或看過古裝歷史劇的,再或看過古典文獻、小說等的。首先大家,得搞明白,中國古代是沒有國學大師一說的,但是,國師是的的確確有得一說的。國學大師一簡稱可以是國師、國大師嗎,當然不能了,國師那是皇帝之師,挨不著一般人瞎評論的,

其實,國學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這個倒有根據的,據說,最早提出者是章太炎,後來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


:“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

這大概較早較時髦的解釋了。但是,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是其一。

綜上,吾不知誰誰誰,算不算什麼國學大師不大師。但是,多少往學問(就算所謂的國學)上真研究,總比評頭論足好吧......dudu


質躍


題主提出了一個很犀利的問題。如果於丹可以被成為國學大師,那麼,各大高校中國古代哲學這個專業就可以取消了。

對於丹的印象是從當年央視的《百家講壇》欄目開始的。于丹講論語,徹底火了好久。從客觀上講,在當時國學還沒有像今天這麼炙手可熱的時候,于丹在央視講述她讀《論語》的心得,這無疑是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大眾化、普遍化。

好多不知道《論語》的人、沒有讀過《論語》的人,因為受到她的影響,開始讀《論語》,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于丹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廣傳播起到了非常有效的積極作用,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事實。

于丹的問題不在於她講《論語》有什麼問題。因為讀書,每個人讀出的感悟、體會都不同,搞文學鑑賞的有一句話“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塔”,每個人的經歷、閱歷不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內容也不同,所以,同樣一本書,不同的人讀到內容是不同的。這是我們的經歷和教育背景以及個人思考能力決定的。

《論語》這本書,怎麼讀都可以。可以作為哲學書來讀,也可以作為文學作品來讀,還可以作為教育書籍來讀,這些都無可厚非。但問題是,我們這樣讀出來的內容只是我們自己的“讀書心得”或“讀書體會”,我們可以拿出來和朋友分享,但是用這種“讀書心得”來解讀《論語》是萬萬不能的。

如果是要解讀《論語》,那麼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據可循,經典流傳下來不易,不能在我們手裡、嘴裡把經典走了樣、變了味。《論語》作為一部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其思想內容遠非一鍋心靈雞湯所能解釋闡明。作為一名專業學者,如果是要解讀原文,首先要尊重原文的原意,只有原原本本把內容弄懂了、吃透了然後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是做學問必須的也是基本的原則。

于丹講《論語》,如果只是在分享“讀書心得”的層面上和觀眾交流,是值得歡迎的,但是,如果把她放在“國學大師”的位置上,是會羞煞人的。尤其是當本人也自以為配得上這一稱謂的時候,更是讓人汗顏的。

“術業有專攻”,作為一名學者,應該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發奮刻苦,更應該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是一個學者應有的態度。

如果您也喜歡傳統文化,歡迎關注繁星國學,和我們一起走進經典之門!


繁星國學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跟隨筆者來了解一下於丹其人吧!

首先,于丹的年齡也不小了,她出生於1965年,是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博導,還是北師大文化與傳播學院的院長,還是國務院研究員和媒體策劃人。此外,她還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講授傳統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在海內外掀起了廣泛的熱議。她還著有《于丹心得》、《于丹心得》等書,銷量好幾百萬冊。

從上述履歷看,于丹也算是一個才女了,但是社會對其定義只是知名文化學者,而不是國學大師,這是什麼原因,筆者認為原因如下:

1、對傳統文化解讀的深度不夠

于丹雖然通過電視媒體的方式向大眾講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她普及的都是一些比較淺顯的傳統文化,不能深入分析中國傳統文化深層含義。而且其解讀已經被不少專家和網友發現存在錯誤的地方,這就比較尷尬了哈。

2、資歷和學歷不夠漂亮

于丹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其學歷和一些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教授相比較,顯得太LOW了,而且其任教的學校也不是國內頂尖的高校,因此,很多北大和清華的教授對其學問是不認可的,包括一些熱愛、瞭解國學的網友對她也不買賬。

3、學術成就不是太突出

除了對《論語》、《莊子》等基本傳統文化進行淺顯解讀外,在國學方面的研究並沒有進一步的成就,還是停留在僅僅進行表面解讀的階段,這並不是真正研究學問該有的樣子。反觀其出名了之後,穿著暴露,反而社會事務參與的比較多,開始追名逐利起來了,為真正的學者所不齒。

綜上筆者認為,于丹只能被稱為知名文化學者,而不能被稱為國學大師。


夢歸秦淮




可以肯定地說,于丹根本算不上國學大師。

國學包含的範疇太廣博了,凡是跟中國學術有關的學問,都可以稱作國學,如,文學、藝術、哲學、史學、天文地理、倫理學、中醫學、考古學、宗教學,等等。

國學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化的學術體系,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發展中形成的文化根基和財富,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文化信仰。

在這些文化學術體系裡有極高造詣和突出成果的專家,才會被冠以“國學大師”的稱謂。



國學大師總是鳳毛麟角,上個世紀,也僅有王國維、陳寅恪、梁啟超、錢鍾書、馬一浮、郭沫若等人被稱作國學大師。

而當代,至季羨林、南懷瑾前幾年去世後,再也沒有人有實力夠得上國學大師的稱號。

于丹研究過《論語》、《莊子》等學說,用自己的觀點和理解,通過電視欄目把它們講解出來,由於她的口才不錯,善於調動聽眾情緒,並且講得通俗易懂,一時間,吸引了極高人氣和關注度,普通老百姓一下子被她的氣場唬住了,就想當然地認為,于丹極有學問,是大師。



如果仔細分析于丹的講解,會發現,漏洞和錯誤很多,根本原因還是她研究得不夠透徹,沒有領會這些學說的要詣。現在回過頭來看,于丹10年前的講解,更像愚弄全民的騙局,是她有的放矢的結果,她為自己聚了人氣,同時也斂了財,說明她是一個極會為人處世的聰明人。

在其它領域,于丹根本沒有或者很少涉獵過,把她冠以“大師”就更說不過去了。

如果把于丹放在我前文提到的這些人中間來比較一番,就會發現,于丹在他們中間,就像懵懂無知的小學生,在一群才高八斗的博士生之間,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小學生只能仰視這些人,她需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鴻鵠迎罡


剛剛,于丹卸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的新聞刷了屏,北京師範大學官方已經澄清于丹卸任是正常的人事調整,但依舊阻擋不了大家的熱議,總覺得她的罷免有些不同尋常,甚至不少聲音是“于丹出事情了”。


一個人事調動帶來這麼大的熱議,同於丹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有很大關係,對於丹的評價由她在《百家講壇》時期的全民熱捧,到不少專業人士對她所講內容的質疑,她自己一系列雷人的語錄,像霧霾嚴重時期她的雞湯療法引起了廣泛的質疑,到如今大眾對於丹的印象已經是負面居多。


在於丹講《百家講壇》的零八年前後,如果說于丹是國學大師,一部分極度喜歡她講的內容的觀眾可能會同意,現在說她是國學大師,恐怕連那一部分觀眾都不會同意。

于丹肯定不是國學大師,她只是電視文化節目興起初期的一個文化明星,她講的方式合乎觀眾讀者的需求,但她所講的內容,像講解《論語》就有很多知識性錯誤,並且會有單一化雞湯解釋,對讀者觀眾的影響很難說是好還是壞更多一些。

你對於丹的最深印象是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先來說說國學是什麼。

一門學問,若不是為了和外來的學問做區分,就不必冠上一個“國”字。

日本也講國學,勃發於江戶時代,正是為了與“蘭學”等外來學問相對應,突出本土文化的主體性,有時國學即指國家神道,有時則指用文獻學的方法研究日本古典學問的學問。

明治時代的國學運動,就是在西方文化、學術的強烈衝擊下,萌發的保衛本土文化的思想潮流。

中國的情況與之類似,也是在西方強勢文化的衝擊下,誕生了挖掘本土學術方法、資源能和現代學術相適應部分的思潮,章太炎、梁啟超等人說國故也好、國學也罷,用意就在這裡。

這裡必須要指出一點,西方學術之強勢,是無法繞開的,羅志田等思想史學者都發現,歷史上的崇尚國學也好,文化保守主義也罷,用的還是西方的路子,純粹的國學已經不存在了,或者說根本就沒存在過,乾嘉學派不會自認是國學,學術視野、方法都發生了根本變化。

所以就可以知道,國學是一個有語境的詞語,必須放在中西對比的大背景上,它才有意義,它指的就是對在中西文化大交流開始之前,誕生於本土的思想文化及其研究方法的繼承和傳承。它一定聚焦於對傳統的方法,傳統的研究視域,中國(華夏)的問題的研究。

明白這一點,就很好判斷一個學者的學問是不是國學。錢鍾書的《管錐編》是國學,訓詁、考據的傳統方法,研究詩詞,說錢鍾書是國學大師毫無問題。

季羨林,用德國語言學、宗教學的方法,運用吐火羅語等死亡的外國語,研究域外的文化,說他是國學大師,意思是印度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話說回來,于丹是不是國學大師?她的研究方法是什麼?她研究的是什麼?她繼承和發揚的是什麼?都沒有,看不到的。

經史子集,自漢以降,解讀論語是經學家的事,有一套考據、註解、索隱、輯佚的辦法,于丹有繼承嗎?你猜。

既然有方法,自然有成本大套的文獻放在那裡,《論語註疏》、《論語集註》、《論語正義》……于丹能講解,能發揚嗎?你猜。

經學也是有傳承的,師傅傳徒弟,有詩人喊出“一經何足窮”,反過來證明一本經是很難窮盡的,師傅傳徒弟,一學很多年,尚且無法精通,一個搞影視學、半路出家的,有傳承嗎?你猜。

所以于丹是不是國學大師呢?我這麼說吧,都是弄《論語》,楊伯峻先生是大師,傳統方法門兒清,對經文考據、註釋之細為一代典範,還有師承,楊樹達、黃侃,百度一下,看看這兩人是什麼地位。對比一下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和《于丹心得》、《于丹感悟》,自然會知道。


鍛彰趣義


于丹是國學大師。高曉松是當今大儒。如果說,現代中國人把一些聚光燈下的走穴明星捧得如此之高,那隻能說是這個時代的悲哀。我們天天嘴裡說著弘揚傳統文化,絕不是一件簡單之事。

提起大師這兩個字,最起碼應該是神聖的。都說民國出了很多學術大家,那我今天就舉個現代的例子吧。

姜亮夫先生,我國著名楚辭學、敦煌學、語言學、歷史文獻學專家,從師於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章太炎等文化巨擘,是一位學識淵博、治學謹嚴、著作等身的國學大師。



姜先生畢生從事楚辭學、敦煌學、古漢語、古史古文獻研究,共有27部專著和近百篇論文傳世,尤以楚辭和敦煌研究成就突出。《楚辭通故》一書,被海內外專家譽為“當今研究楚辭最詳盡、最有影響的鉅著”。

在敦煌學的研究中,姜先生不僅在國內,而且遠渡重洋到國外,收集散失的敦煌卷子,撰寫出250多萬字的著作,為祖國保留了寶貴的學術價值極高的文化遺產。

2002 年,皇皇24 卷的《姜亮夫全集》出版,內容涉及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楚辭學、敦煌學、歷史學、地理學、古文獻學等諸多方面。如此博大精深的學術成就,一千二百多萬字的篇幅,都是老先生用毛筆、鋼筆手寫成的。



這樣的學人才配的上大師的稱號。如今,知道姜先生的名號的人越來越少了,實在是令人悲哀。


大先生的故紙堆


于丹算國學老師,但國學大師,實在談不上,這是非常客觀的講。

剛來北京的時候,因為家在小西天附近,工作之餘,也慕名到北京師範大學去蹭過於丹的課,那是2006年中到2007的上半年的時間段吧,于丹的課和語言,都有鮮明的個人特徵,也很生動,是屬於絕對的好老師那一種的,在講課上很下功夫,如果不是這樣,她也不太可能後來通過講《論語》大火特火起來。

但可惜的是,雖然能夠容納二三百人的教室,跟所有老師講課一樣,同樣稀稀拉拉,聽課的人,能夠坐滿中間的三分之一,就很不錯了。這個確實不怪老師,逃課缺課的學生,實在太多了。

但綜觀于丹的講課和著作,對國學,尤其是論語的觀點,僅僅停留在講解和詮釋,引申三方面,這跟翻譯,是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而要成為國學大師,還需更進一步,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見解,能夠從中國國學中,昇華總結出來一些東西。顯然,于丹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


董江波


您說呢?101歲高齡的饒宗穎先生仙逝之後,估計華人世界堪稱大師級別的人已是鳳毛麟角,寥寥無幾了吧!隨著季羨林先生的過世,更是白雲千載空悠悠了。

曾經有報道說,季羨林先生生前就國學文化範疇內,都不承認自己是國學大師,充其量也就是個“教書匠”,當然也是先生自謙,但按這個邏輯思維方式來判斷,有了前車之鑑,那麼我想還有誰敢大言不慚,自封大師呢?

饒宗穎先生辭世後,還有大師嗎?饒先生生前曾與季羨林齊名,和錢鍾書並稱,他與錢鍾書並稱為“南饒北錢”,與季羨林並稱為“南饒北季”。

饒先生達古通今,學貫東西。在學問的天地裡,造詣深不可測,著作等深。作為當代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學家、翻譯家、教育家和書畫家,他通曉英、法、日、德等多國語言文字,還精通梵文、巴比倫古楔形文字等“天書”。他的學術研究涉及文、史、哲、藝各個領域,詩、書、畫、樂的造詣也極為高深,學貫中西。

他自己曾經說過“三顆心理論”:第一顆是好奇心;第二顆叫孩童心,第三顆叫自在心,一顆比一顆高”。憑藉著這三心,饒宗頤在智慧的求索中執著,而不為執著所累。鳳凰網曾經稱他為“開啟生命智慧的百科全書”,並在首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上,授予他“國學終身成就獎”。他所提倡的“保持自在,為人休學”的治學態度,為世人所敬仰,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高低長短,通過對比我們大概應當有一些認知了吧!于丹老師不知有何感想?另外,就學術成就方面暫且不論,治學態度的嚴謹務實上也略見一斑!雖然饒先生身為香港知名學者,但為人處事低調不張揚,作為大陸的很多人也是在先生去世後百得以知曉。不由得感嘆,自古以來的大學問家,只有能耐得寂寞才能沉下心來參透學問體驗人生,不急不躁,不溫不火。相比之下,急功近利,浮躁不安,正是做學問最大的忌諱!

這個觀點,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敬請關注交流,留言評論轉發!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